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在大唐当侯爷 > 第629章 民心

我在大唐当侯爷 第629章 民心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26: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民心

杜启话锋一转,问道“柳先生,马远和黄石去了福禄县,眼下有什么消息没有”

“暂时还没有”

柳正希摇头回答。

柳正希道“从酒泉县到福禄县,虽说道路不算远,问题是,一进入福禄县境内,便是局势乱糟糟的,兵荒马乱,消息不利于通行。所以暂时没有消息,那也是属于正常的。再者,有黄石在,加上马远本身的武艺,其实也是颇为不错的。所以这方面,倒是不必担心。”

杜启道“行,你去安排一下,今天下午,咱们召集酒泉县的官员,以及召集诸多的百姓,到样板路所在的区域汇合。要告知所有的百姓,酒泉县境内的主干道,要修建这样的道路。虽说一些崇山峻岭的区域,不适合修建,也难以修建。但如今,能在酒泉县内修建,至少是把能修建的地方,都全部修建起来。”

“是”

柳正希应下后,便转身退下。

他得去安排一应事情。

在柳正希退下后去,杜启的心思,却是有些发散,他的确是有些担心马远和黄石。只是两人去了福禄县,杜启也管不了福禄县,只能是静等结果。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

杜启吃过了午饭后,睡了个午觉醒来,刚看了一会儿书,柳正希便道“殿下,一切都准备妥当,可以出城往水泥厂旁边的样板路去了。”

“走吧”

杜启点了点头。

他和柳正希出门后,便乘坐马车直接出城。出城后走了约莫一刻钟左右,便到了水泥厂的位置,如今的水泥长,已经修建其了一排排的房屋,这是专门供工人居住的。

水泥厂内,即便是天气寒冷,依旧在制作水泥。

毕竟这是大批量需要的。

而且水泥厂如今,招募了很多酒泉县当地的百姓。诸多的百姓在工厂内做事情,虽说也颇为辛苦,但是能赚钱养家,一个个都是乐意的。

而在样板路段所在的位置,已经围绕了无数的百姓。

许多人看到了这一段路,大为震惊。

这路太平整了。

即便是县令叶稻生,县丞杨槐壮,以及其余的县衙佐吏,看到了这一里路的样板路,都是无比震撼,他们狠狠的踩踏地面,却是发现地面依旧坚硬无比,丝毫不受影响。

这样的道路上,马车行驶会非常的便宜。

“平西王到”

就在百姓议论声中,一声呐喊传来。

所有人循着声音看去,看到了正带着柳正希、摩勒多走来的杜启。

叶稻生已经连忙走了上去。

叶稻生如今对杜启,更是钦佩,因为此前柳正希找了他,说了诸多要惠民惠商的政策,叶稻生也都是一一遵照执行的,如今的酒泉县,相比于一个月前,人口多了许多,也繁华了许多,这一切虽说叶稻生也是躬体力行,殚精竭力的做事情,但他清楚离不开杜启的安排和谋划。

叶稻生走到杜启的面前,行礼道“下官叶稻生,参见殿下。”

其余的官员,也一一向杜启行礼。

杜启点头致意,带着叶稻生一行人,走到了道路的中央。这时候道路的两侧周围,以及旁边的山坡上,也有诸多的百姓汇聚。

这都是来看热闹的。

而且都是要聆听杜启教诲的。

短短月余的时间,酒泉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都感念杜启的功绩,对杜启是极为崇敬的。因为有杜启的道来,酒泉县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才有了今日的场景,如今酒泉县城内,百姓都有事情做,都可以赚钱养家,这是百姓为之激动的。

杜启环顾周围,轻咳两声,抬手下压道“肃静”

渐渐的,所有人噤声。

一双双目光,都是汇聚在杜启的身上。

杜启说道“乡亲们,之所以把你们都汇聚在此,请来看一看这一段道路,便是让你们知道,这酒泉县境内,接下来要着手修筑这样的道路,以便于道路通行。”

“你们中的许多人,都在水泥厂做事。”

“都知道水泥的功效。”

“所以了解这混凝土浇筑的道路,是无比坚硬的。”

“一旦修筑成了这样的道路,即便是打雷下雪,即便是刮风下雨,道路都不会受到影响,不会道路南行。”

“所以本王,要修筑这样的道路。”

杜启侃侃而谈,声音也是渐渐的拔高,说道“这酒泉县境内道路的修筑,本王不会征发徭役,不会强行摊派什么。”

“这一段路程的修建,是招募百姓做工。”

“但凡来的百姓,都会给予工钱。”

“不会让你们无条件做事情。”

“当然,如今天气渐渐寒冷,道路的修建不容易,水泥也不容易硬化。所以如今,主要是路基的挖掘和修建,把路基修好,以便于浇筑混凝土。”

杜启说道“你们可以回去告诉你们的家人,告诉其余的乡亲,让他们知道。接下来酒泉县要修路,又会大批量的招工做事情。在修路的时候,能让你们赚钱养家,这才是本王的意图。本王希望,能在发展酒泉县的同时,也让你们能老有所依幼有所依。”

人群中,百姓又是高呼起来。

百姓对杜启,那是无比的敬仰,因为杜启是真切为他

们考虑的,是要让他们能赚钱。因为有了钱,就可以不愁吃穿。

人群中的百姓,高呼起来。

声音越发的高昂,回荡在空中。这一刻的所有人,都是无比的激动,因为对酒泉县的百姓来说,他们可以赚钱。

百姓对修路一事,其实没有什么概念。

不觉得修路会有什么好处。

百姓最直接的感受,仅仅是他们挣了钱。

杜启稍稍等了一会儿,等所有百姓安静下来,他才继续道“这大冷天的,本王就不说多余的废话了。现在,改回去的就回去吧,随时关注一下官府的通知。一旦官府规划好,便会招募百姓做工。”

“行了,散了吧。”

杜启吩咐一声。

随着杜启的下令,百姓纷纷向杜启行礼,然后便一个个离开。

时间不长,周遭剩下了零星的百姓,以及叶稻生、杨槐壮等官场的人。杜启看向叶稻生,颔首道“叶县令,这段

时间你的施政很是不错。”

叶稻生一听,精神振奋,道“殿下谬赞了,下官还做得不够,下官定会全力以赴的。”

顿了顿,叶稻生继续道“殿下,涉及到修路一事,卑职有些想法。”

杜启说道“但说无妨。”

“是”

叶稻生内心激动起来。

他如今就一个准则,那就是帮助杜启做事情,协助杜启把事情做好。只要事情做好了,那么他不愁不进入杜启的眼界。

叶稻生没有犹豫,直接道“修路一事,对酒泉县来说,是天大的好事。一旦各处道路修通,对于整个酒泉,都有极大的帮助,所以酒泉县衙,不能坐视不理。”

杜启耐着心思,倒是没有催促。

叶稻生的想法杜启明白。

是想要立功。

这一点,杜启并不反对,因为叶稻生想要立功,因为叶稻生想要进取,所以才会有动力做事情。如果叶稻生已经是

什么事情都不做,便已经失去了动力,对酒泉是不利的。

叶稻生继续道“卑职的第一件事,是此番修路,肯定涉及到诸多百姓做工时,中午在工地上伙食的供应。因为这一次做工,殿下是给予工钱的,恐怕午饭也得管一顿吧。”

杜启说道“自是如此。”

杜启自身,有足够的经济基础。

所以,他愿意给予一定的伙食补助,中午让百姓在工地上用饭。这不可能多么的丰盛,但至少,能够让百姓不饿肚子,这就足够了。

叶稻生道“殿下,所有百姓的午饭,县衙愿意承包了。因为此前拿下了姜家,查抄诸多的钱财、粮食,所以区区保证百姓的一顿伙食,还是没有问题的。尤其如今酒泉县的商业发展起来,诸多商人汇聚,虽说降低了税收,但实际上商人多了,收取上来的赋税反倒是增长了一些。所以县衙方面,可以承担这一事情。”

杜启颔首道“不错,不错,你既然主动做这一事情,那么工人的午饭一事,就交给你来运筹安排。”

叶稻生道“卑职定不负殿下厚望。”

顿了顿,叶稻生继续道“第二件事,是修建路基,

肯定需要诸多的材料。这各地材料的看管,诸多百姓的调度。这一事情,县衙也可以接手,减少王府安排的麻烦。”

杜启摇头道“这一点不需要,因为修路的队伍,都是从长安调过来的,有专门负责的人,也有专门调度的人。”

“是”

叶稻生便又应下。

旋即,叶稻生又继续道“第三件事,是眼下寒冬来临。因为仍旧有诸多的百姓,汇聚在酒泉县来,但酒泉县一时间,也安置不了。所以卑职的想法,是由酒泉县官府牵头,搭设粥篷赈灾,以便于流浪至此的百姓,能够免于贫苦,至少能熬过这个寒冬。而等到来年开春后,他们就可以在酒泉县住下来,成为酒泉县的百姓。”

杜启说道“这是酒泉县衙的事情,也是好事情,你看着办就是。”

叶稻生说道“卑职遵命。”

杜启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热茶,叶稻生便识趣的离开。

杜启望着叶稻生离去的背影,眼中有赞许神情,不过眼下叶稻生说得倒是不错,一切还得看具体实施,这些事情杜

启只需要静观其变就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