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在大唐当侯爷 > 第785章 让利于民

我在大唐当侯爷 第785章 让利于民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26: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让利于民

焉耆城,东门。

城门口。

龙正央、胡有山、郭孝正、黄石,以及焉耆国的文武百官,尽皆汇聚于此。

准备迎接杜启。

龙正央略显年轻的脸上神情肃然,只不过眼眸深处还透着一丝的无奈。虽说决定了归顺杜启,可不管如何,他好歹是焉耆国的国主,丢失王位,丢失权势,甭管是谁心里都不好受。

其余文官武将,却不一样。

这些人显得很轻松。

对他们来说,焉耆国归顺其实没有太大的影响。他们依旧在焉耆国做官,只不过从龙正央的麾下,转移到杜启的麾下。

郭孝正脸上,此刻却洋溢着自信笑容。

对他来说,又完成了一桩事情。

当杜启率领的大军一出现,胡有山清晰看到后,主动道“国主,走吧,我们上前迎接。”

龙正央道“走吧”

他率领着文武百官,便跟着上前。当距离杜启还有十步左右时,龙正央停下脚步,从一旁侍从的手中,接过摆放着印绶、兵符的托盘,高举托盘道“龙正央,拜见平西王殿下。”

“拜见平西王。”

文武百官齐齐躬身行礼。

所有人都一副肃然的样子。

杜启翻身下马,带着摩勒多上前,一挥手,自有士兵上前接过托盘。杜启则亲自托起龙正央,微笑道“龙卿,请起。”

“诸公,请起”

杜启声音浑厚洪亮,清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

龙正央及文官武将齐齐站起身,他们看向杜启时,第一感受是杜启年轻,太年轻了。因为看杜启的年纪,比龙正央更年轻一些。

龙正央内心,更是感慨。

他在杜启的这个年纪,什么都没有,甚至到如今,虽说他是焉耆国的国主,实际上因为刚执政不久,却没有半点的威望。再者,他也没有改善焉耆国环境,无法解决焉耆国的困境,因为焉耆国依旧遭到突厥的盘剥,处处艰难。

杜启呢

在大唐内建立了赫赫功勋。

被封为平西王。

一到西域,便快速拿下肃州,转而又稳定瓜州、沙州,再度夺取伊州、高昌国等地,眼下他自己的焉耆国也是归顺。

杜启的崛起速度太快。

正所谓人比人气死人,龙正央因为见到杜启如此,内心才更是失落。

甚至于,有一种望其项背的被感觉。

他只能仰望杜启。

龙正央今日一早和胡有山见面时,已经得了胡有山的谆谆嘱托,不会撂挑子发脾气。他站直了身体,龙正央道“平西王终于来了,我焉耆国上下,饱受突厥祸害。”

“整个焉耆国,苦突厥久矣。”

“所有人,都等着王师来解救焉耆国上下。如今平西王率军入焉耆国,扫荡突厥,解救了我焉耆国万千百姓,自此,百姓再也不用担心上街被掳掠,再也不必担心遭到入室抢劫。”

龙正央一副声泪俱下的样子,说道“平西王,可算是等到您了。”

杜启看着龙正央的样子,内心却是笑了起来。

好浮夸的演技。

杜启一眼就看出龙正央的悲伤是假的,偏偏龙正央本人却不得不这么说,以便于能在杜启的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

杜启没有拆穿,顺势道“此前本王虽说在伊州,但没有充足的准备,只能任由突厥作乱。如今突厥大军覆灭,统叶护已经被生擒,焉耆国上下再不必担心遭到侵袭。”

此话一落下,龙正央便是一阵夸赞。

其余官员,也一阵夸赞。

都是夸赞杜启英明神武的,都是夸赞杜启厉害无比的。

都是夸赞话。

杜启听着这些话,并没有飘飘然的得意感觉。对他来说,区区一个焉耆国,不过一州之地而已,对杜启的实力提升并非多么的巨大。

锦上添花而已。

杜启等众人的夸赞结束后,才继续道“龙国主在焉耆国期间,致力于发展民生,虽说有突厥人欺压,但对焉耆国来说,确保了百姓能生存下去,且国主励精图治,本王颇为钦佩。”

龙正央道“殿下谬赞了。”

杜启继续道“国主顺天应人,举国归顺大唐,为本王效力,本王甚是欣慰。鉴于国主一脉立下的赫赫功勋,本王敕封国主为焉耆王,荣享王爵。”

“谢殿下”

龙正央立刻躬身道谢。

甭管他这个焉耆国的王爵,是什么货色,但好歹保留了王爵,就有了富贵在身。所以杜启的这一点安排,使得龙正央彻底松了口气。

杜启对龙正央的安排,是延续高昌王鞠文泰的安排,但鞠文泰却是能世袭罔替。

鞠文泰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待遇不同。

到了后续,自然是渐渐削弱,甚至于到后面,可能许多归顺杜启的,连王爵都得不到。因为越是到了后面,杜启的实力越强,对于一般人的归顺,更是不在意。

杜启话锋一转,继续道“其余诸位,各司其职。虽说本王进入焉耆国后,焉耆国将会更名为焉耆州,官员也会做一定的调整。但焉耆州上下的官员,只要是踏实做事的人,都会得到妥善的安排,不会无故罢官。这一点,请诸公放心。”

这番话一出,所有人都激动了起来,再度高呼平西王圣明。

都是盛赞杜启的。

因为杜启的决定,给了他们机会,让他们能继续做官,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杜启目光扫过周围,知道这焉耆国官员都放松了,这本就是他故意为之。杜启要入主焉耆国,且得到民心民意,首要要稳定这些做官的,能自上而下的贯彻下去。

这是根本。

焉耆州彻底被杜启掌握后,再逐步的调整,一步步做出改变,这样的一个改变,就不会影响到杜启对焉耆州的调整。

杜启安排了官员,目光再度往周围看去。

在城外周围,有许多百姓汇聚。

无数人看热闹。

焉耆国归顺杜启的事情,胡有山此前已经安排了颁布了告示,告知百姓消息,同时安抚百姓,确保百姓不会抵触。

百姓知道龙正央等人来迎接后,一传十十传百,许多人都来看看。

杜启抬手下压,示意官员安静下来,周围虽说有许多百姓的议论声,但声音不大,杜启提起一口气,高呼道“焉耆州的乡亲们,本王到焉耆州来,和乡亲们约法三章。”

“第一,我杜启麾下的将士,绝不扰民,更不会侵犯百姓。但凡有违法乱纪的将士,但凡有要横行霸道的士兵,你们直接来找本王鸣冤,本王替你们做主。”

“第二,本王已经拿下了突厥可汗统叶护,自此之后,焉耆州境内,再也不会遭到外敌入侵,再不会被突厥人欺负。”

“第三,本王主政焉耆州,免除焉耆州境内所有百姓三年的农税和徭役。但凡再有收取农税,以及征发百姓做徭役的,那都是违法乱纪的事情。”

杜启说道“此三条,是本王对乡亲们的允诺,人神共鉴。”

“平西王万岁”

人群中,忽然有人高呼起来。

随着这一声的呐喊,忽然就有了百姓跟着附和起来。一时间平西王万岁的声音,由点及面一般扩散,快速的扩散到了周围。

无数百姓,欢呼雀跃。

若说杜启说什么大话套话,百姓不会当真,譬如第一和第二条,其实用处不是太大,可杜启的第三条,是真正减免百姓的负担,使得无数百姓能松一口气。

这是实打实的利益。

所以杜启一瞬间,就得了百姓的拥护。没有这一点,一切都是枉然。杜启是摸准了百姓的性子,知道百姓希望得到利益,所以杜启专门让出利益。

对杜启来说,区区一个焉耆州的农税以及徭役,虽说有一定的价值,但实际上,杜启却是看不上这些钱,他有商业体系,能钱生钱,而且有钱庄在背后支撑,足以运转无虞。

尤其杜启一到了哪里,商业体系也就跟着到了哪里。到时候,焉耆州的商业上,能赚取的钱财都比税收更多,所以杜启敢于给百姓好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