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在大唐当侯爷 > 第830章 李世民有些懵

我在大唐当侯爷 第830章 李世民有些懵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26: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李世民有些懵

在枯燥且乏味的日子中,时间匆匆流转,转眼已经进入三月。西域的天气渐渐暖和起来,虽说昼夜温差依旧大,白天却是阳光普照,天气极为晴朗。

长安的天气则更为暖和,万物复苏,一切透着勃勃生机。

长安城外官道上。

哒哒的马蹄声响起,一人一骑正快速的奔跑而来。

“急报”

“瓜州急报”

骑兵一边奔跑,一边高呼。

他靠近长安城的西门时,因为是高声呐喊的,声音直接传入驻守在城门口的士兵耳中。眼见骑兵哨探奔袭而来,驻守在城门口的士兵不敢阻拦,直接就让路。

骑兵哨探,一路急赶。

径直往皇城去。

当抵达皇城门口时,哨探一禀报,便翻身下马,快速入内。哨探是一路畅通,短短时间就已经径直来到了大殿外,得以进入大殿。

哨探站定后,躬身向李世民行礼,然后从后背的竹筒

中取出苏定方、高士廉联合撰写的书信,说道“陛下,瓜州急报。”

唐真自哨探手中接过书信,便递到了李世民的手中。

李世民看了哨探一眼。

哨探的神情,明显是透着急切。

李世民还没有看到书信,内心已经有了一丝的担忧。毕竟杜启这小子,一贯是极为厉害。即便李世民内心有了担忧,却还是快速的摊开了书信阅读。

李世民一看到书信前面的内容,神情已经严肃下来,表情略显阴沉。尤其那一双眸子中,闪烁着幽幽火光。

唐真是极为了解李世民的,一看到李世民的样子,心中一沉,知道肯定是坏消息。唐真眼观鼻鼻观心,静静的站在一旁候着。

好半响后,李世民看完书信。他不曾有什么过激的举动,但脸上的神情,却是已经阴沉得快要滴出水一样。

李世民吩咐道“传令,召长孙无忌入宫觐见。”

唐真立刻吩咐了下去。

长孙无忌本就在宫中处理政务,一得到通知,急匆匆就进入大殿中。他准备行礼时,李世民却是摆手道“不必行礼了,有西域的消息送回,你来看一看。”

唐真把书信递过去,长孙无忌接过来快速的浏览,当

他一看到书信最前面的内容,身体一僵,神情更是愣住。

败了

侯君集竟然大败

不仅如此,侯君集竟然沦为杜启的阶下囚,而且大唐军队更有数万人沦为俘虏。

长孙无忌的心头发寒,看向李世民道“陛下,侯君集落败,此事对我们影响极大。眼下仅仅是苏定方和高士廉传回消息,紧跟着消息必然会扩散的。整个大唐境内,肯定都会有无数人知悉。甚至于朝廷中,也会引起轩然大波。”

李世民手握成拳,搁在身前的案桌上,沉声道“已经发生了的事情,引起震动,那是极为正常的事情,没什么好意外的。”

“朕所关注的,是书信中提及了杜启军中的新武器。杜启的武器有三种,其一在营地门口犹如机关埋伏,一旦士兵进入,就会直接爆炸,使得无数人受伤。”

“其二是直接扔出来的武器,落在人群中爆炸,也会造成巨大的伤亡。其三则是由投石车抛射的武器,那武器一落在地上炸裂,数丈之内,生机灭绝,泥土翻飞,彻底沦为大坑。”

“这,才是朕关注的重点。”

“杜启取胜,眼下要考虑的不是引起的轩然大波,而

是这一武器。尤其除这一武器外,杜启军中士兵使用的战刀,一样是锋利无匹,连续劈斩下,足以斩断我们士兵的战刀。”

李世民道“国内局势,如今还算稳定,即便西域有些情况,不至于多么可怕。可是杜启的武器,才是让人忌惮的。”

长孙无忌道“陛下所言甚是,然而陛下,书信中高士廉、苏定方都提及了侯君集作战时,全然不顾大局,宛如赌徒。所以这一战失败,虽说有武器上的原因,但实际上,也有侯君集的胡乱指挥。侯君集的瞎指挥,导致了这一战的大败。”

李世民点了点头。

战场的厮杀,李世民也是极为擅长的,所以能从书信中判断出很多东西来,也能判断出苏定方话语的真假。

李世民叹息道“无忌,侯君集落败,高士廉、苏定方撤离回到瓜州。眼下的这一战,我们当如何应对”

长孙无忌思考了一阵儿,说道“陛下,事已至此,只能是再战。如果侯君集落败了,朝廷不管不顾。那么杜启这里,也就彻底放任自流,任其做大。”

“我们如今,必须抽调更多的大军,再度前往攻打杜启。”

“不拿下西域四州,大唐的颜面便无存。尤其杜启在

西域割地自立,开了一个很坏的头,天下各州各地的官员,如果纷纷效仿,对我们也是极为不利的。”

长孙无忌眼中,还是有担忧。

情况很不妙。

李世民点了点头,却是叹息道“无忌啊,朕当初听信你的话,对付杜启。也不知道,这最终来看,是否正确。”

长孙无忌道“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唐天下,必然在陛下的掌控中。即便是杜启,也不能例外。所以不能出现杜启自立的情况,这一点不管到了什么时候,臣都不改初心。”

李世民并非优柔寡断,也不是惯于推卸责任的人,刚才只是感慨一番。如今一听到长孙无忌的话后,点了点头,而且李世民更清楚剑已出鞘,如今不可能收回来。

否则,他颜面无存。

李世民登基是通过政变殿下,存在了合法性的问题。如今一旦出现问题,那么极可能引发连锁性的反应,李世民也不可能中断计划。

李世民想了想,吩咐道“来人,召太子、李靖、房玄龄、杜如晦入宫。”

长孙无忌道“陛下,臣认为不适合召杜如晦。毕竟

杜如晦是杜启的父亲,一旦朝中议定了计划,有了大体的方案后,杜如晦爱子心切,极可能会暗通款曲,把消息告诉杜启。到时候对我们来说,是可能影响整体计划的。战场上的交锋,一步之差,便可能满盘皆输。”

李世民闻言,沉默下来。

他伸手摩挲着颌下的胡须,眼中也有了一丝的犹豫。不管李世民如何的英明神武,但涉及到抉择时,只要是人都会有一定的犹豫。

片刻后,李世民摇头道“朕相信克明,他是朝中的宰相,焉能不参加议事。如果朕单独把克明撇开,便是朕的不对了。君不负我,我不负君。克明不曾背叛,那么朕便相信克明,相信他的忠诚。”

长孙无忌道“陛下,防人之心不可无。”

李世民大袖一拂,说道“朕相信他。几十年的君臣情谊,即便涉及到杜启时,如果克明有私心,朕也相信,他不会因私费公的,你不必再劝。”

长孙无忌听到后,叹息了一声便不再多言,毕竟李世民已经有了主意。

唐真安排人去通知,最先抵达的是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就在宫中议事。而在两人抵达后,又有李承乾进入,最后才是李靖。

一方面,是李靖已经上了年纪,是六十左右的人。另一方面,李靖是住在宫外的,也不曾在宫中办公,所以最后抵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