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我在大唐当侯爷 > 第886章 凡我治下皆为汉民

我在大唐当侯爷 第886章 凡我治下皆为汉民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26: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凡我治下皆为汉民

在众人称赞后,马周忽然开口道“大王,臣认为推行车同轨、书同文,以及让所有人尽皆为汉民,为我夏国子民,应该有一个前提,不应该是抵抗者杀无赦。”

杜启道“怎么说”

眼下的情况,是在仔细的研究事情,最好是都畅所欲言。

杜启就希望各自发表意见,如此才能得到最为合理的消息,而不是一拍脑门儿决定。众人的目光,也都是看向马周,眼中有着一抹期待,想听一听马周的高见。

在当前的情况下,虽说所有人拥护杜启,拥护夏国,可要让所有人发自肺腑的拥护夏国,认可自己汉民的身份,那是有一定困难的。

因为每个国家的百姓,都有各自的信仰,以及各自的言语等。

所以要彻底消弭这些,要把所有人统一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强行推行,肯定会发生抵抗和战事,所以众人此刻,都好奇马周会说出什么言论来。

马周掸了掸袖袍,便继续道“大王,臣在夏国期间,了解了当下的赋税结构。如今夏国的赋税结构,主要是商税为主,其余农税可谓微乎其微,近乎是不占比例。即便

如此,我们眼下的商税,已经连年递增,在高速发展。在这一个前提下,臣认为我们有足够的财力做出一定的条件,促进大一统计策的推进。大体方面,臣认为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考虑。”

杜启说道“哪三个方面”

马周微微一笑,不卑不亢的道“第一个方面,是涉及到书院的安排。此前大王曾允诺各地的百姓,会修建书院,让无数人读书。”

“其实读书,传授学问,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因为要推广书院,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肯定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至于消耗巨大。如今要推行大一统计策,书院必须进行,不能耽搁时间。”

“而且如今夏国的财力愈发充裕,国库充盈,有了钱就可以大范围的建立书院。在我夏国境内,从州,到县,再到乡,都必须要设立书院,以便于传授学问。”

“传授的学问,也是有限定范围,不能随意敷衍。从小开始,从语言、文字,再到对于所有孩子灌输忠于夏国拥护夏国的思想。因为读了书,就有了参加科举的机会,就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相信会有无数人读书的。”

马周阐述了一点后,又继续道“第二个方面,是以利诱惑。但凡我夏国境内的

汉族子民,都享受农税、徭役上的惠民措施。眼下诸多的地方,免除了农税、徭役,但等到恢复时,凡我汉民,才有享受一定年限的免除农税、徭役等。”

“至于其余的各族子民,没有这样的机会。你要依旧是焉耆州的某某族人,就不能享受待遇,只能是脱离自身的族群,成为汉民才有这个待遇。”

“官府不主动出面鼓励,也不反对其余各族子民加入汉民,成为夏国汉民的一份子。但是成为了汉民,就必须讲官方的话语,要按照汉民的规矩办事。”

“这一办法,是逐步的削弱各州各族的子民。即便是出身突厥,亦或是出身吐蕃,还是出身其余各族的人,只要愿意成为民汉,他们就都有机会。”

马周侃侃而谈,已经阐述完第二个方案。这方案结束后,众人却是议论了起来,因为涉及到这一方案时,存在一些问题。

礼部尚书王文开口道“大王,按照策略来说,马周提及的策略,的确是极好的,因为有利益作为引导,推进起来会很轻松很容易。问题是,这样用利益吸引,恐怕并不牢固。另外,公然优待汉民,却是苛待其余各族,是否有失偏颇平衡。”

王文接连说了好几个问题,才又说道“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我认为不怎么妥当合适因为一旦传出去后,百姓议论,民心沸腾,到时候大王在百姓当中有很高的威望

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的。”

随着王文开口后,袁胤也道“大王,臣也赞同王尚书所言,计划是极为不错的。问题是这样的施政,是否会引发大波澜大动荡呢”

其余的人纷纷表态。

不过支持马周的人居多,尤其上官仪、来济都是站在马周一方的。这也表明内阁的态度,内阁是同一个声音。至于其余人,有是支持马周的,反倒是赞同王文观点的少,因为王文的观点太过于畏首畏尾。

杜启听到后不以为意,笑了笑道“我夏国要长治久安,自然只能容下一种声音。所以在当下,只留下汉民,逐步削弱其余各族,本就是要进行的。”

“马周的建议以利益影响,这是最为平和的过渡方式。就按照这个策略办。至于说什么苛待其余各族,我不曾苛待,只是优待汉民而已。”

杜启说道“你想拥有这个好处,可以啊,成为汉民就是。如果你不愿意,执意要坚守自己的底线,那就坚守,本王也不反对。马周的建议,可以推行。”

此话一出,便直接定鼎。

再无人议论。

在所有人中,杜启有足够的威望,足以一言而断。

杜启继续道“马周,你的第三个方面呢尽管说,但说无妨。”

马周又说道“大王,臣要涉及的第三个方面,是鼓励生育。眼下我们西域各州,实际上人口是相当稀少的。只要百姓生了子嗣,到官府统计,且登记造册后,就可以给予一定的嘉奖。尤其是生下三孩、四孩的,可以加大奖励。总之我们夏国人口越多,实力也就越强。”

杜启听到马周的话,也点了点头。因为如今这时代,人口是远远没有饱和的,尤其是西域,都是地广人稀。

马周的策略,杜启很是赞同。

马周再度道“最关键的是多生孩子还有一个好处,孩子稍稍成长后,越来越多的孩子进入书院学堂中,接受我们夏国儒士的教育,接受我们夏国的文化熏陶。他们打心底,就会尊奉夏国,就会认可夏国,从使得他们忘记曾经的焉耆国、高昌国等。”

“妙,妙,妙啊”

杜启赞叹道“马周的三个方面,都是极为经典,更是老成之谋。”

众人都赞同杜启的点评。

抛开第二点存在的一些争议,马周的分析是极为不错的,至少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是肯定可以帮到杜启的,能夯实夏国根基的。

杜启继续道“诸位,大一统之策是国策。眼下对于这一政令的推行,六部联合安排,以吏部为首。如今我大夏国内休养生息,就是要把所有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今年,恰恰是推广的最合适机会。”

“臣遵命”

柳正希立刻就应下。

他作为吏部尚书,自是贯彻杜启的安排,贯彻杜启的政令,其余各部的尚书也纷纷表态,齐齐表示支持。

杜启继续道“马周提及的三个方案,很是详尽,思虑也周全。总之按照马周的一踢,大范围的推广下去。”

“臣遵命”

众人齐齐开口回答。

杜启摆手道“行了,既然都已经知道要做什么该做什么,就各自忙去吧。嗯,这一事情你们各部和内阁之间联合商议,看该怎么推行。王绩留下。”

“是”

众人齐齐应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