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穿越到种田文的那些年(快穿) > 养父母的幸福时光12

宝宝的猜测没有错,为了安抚征地路段的所有村民,政府很快就出台了征地补偿通知。

早十几年,他们这儿还在搞公社,搞生产队,地里种出来的每一颗粮食,山上的每一棵树,河里的每一条鱼都是公家的,私人不得占用,遇到那些上纲上线的人,多采一些野菜,都会被说成是挖社会主义的墙角,弄不好就要被批斗了。

再后来,四鬼帮倒台了,国家开始搞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推广至全国各地,人们的生活方式才有了转变。

可对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一些观念并不容易被转变。

比如这个时候,大家依旧觉得工人的工作是铁饭碗,下海做生意赚的再多,也不如工人和单位上班的干部来的体面。

又比如这会儿他们耕种的土地是国家的,现在国家要征用这些土地来做别的事情了,他们也只能吞下这个哑巴亏就是了。

什么赔偿,压根就没人敢那么想。

因此当涉及征地的村民被聚集在一块,从村长口中听到有关赔偿的事宜时,一个个都愣住了,好半晌后,才咧着嘴大笑起来。

这两年,国家内部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大事,国外各种势力的试探,国内环境不稳定,部分人心涣散,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力求基层治安稳定,最怕老百姓折腾着闹事。

因此在征收农地这种极易引发农民矛盾的事情上,没有人敢做什么手脚,上面的拨款,基本上原封不动赔偿下来了。

塘丰村以及周边村子里被征收的农地,按照上面种植的农作物的价值,以及收获时间的长短,赔偿不一。

按照项护军家几亩地的情况,这一次,一共可以拿到二千六百块的征收补偿,除此之外,他可以承包村里其他空余的农地或自己开垦荒地,承包的价格和年限不变。

这一笔补偿,在当下来说,已经十分丰厚了,就算项护军将地里的这一批农作物全部收获,恐怕也卖不到一千块钱,更别提农作物收获的过程中,他还要付出很大的劳动力以及种植过程中的其他成本开销。

国家给予的这一笔补贴,早就已经将之后开垦荒地的损失以及精神上的补偿归纳在内了。

同样因为小半亩地征收在场的项家小楼的人先是一喜,在看到坐在最前头的项护军时,喜意退散,整张脸都绿了。

他们不知道项护军能得到多少赔偿,可自家只是征了小半亩地,都能够得到一百三十八块钱,项护军能够得到的赔偿,只会更多。

起码得有两三千吧

一群人粗略的估算了一下,虽然这两年物价飞涨,他们卖菜卖粮的收入,城里人的工资也在不断增加,可两三千块钱,依旧是一笔大数目,项护军和郁美芬这两年靠种地收入不错,可这两三千块钱,他们起码也得攒好几年呢。

什么都不干,就能有这样的收入项家那群人喘起气来都变得凶狠了。

尤其想到不久前他们还买了三斤肉,幸灾乐祸地庆贺项老二一家倒大霉,林婆子等人就快憋屈死了,觉得到了明天,自家人又成了村里人口中的笑话了。

项老头抽着自己做的土烟卷,看着坐在前排的二儿子,耷拉着脑袋,有些后悔之前纵容着老婆子,和这个儿子闹僵了。

在分家前,项老头没想过这个向来没什么存在感的儿子能够混的那么好,那个时候,他觉得自己最大的依靠还是在城里当工人的大儿子,老二除了干农活卖力一些,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地方,更别提,他还不能给老项家传宗接代。

因此在老婆子提出要分家的时候,项老头虽然知道老二这边受委屈了,还是默认了老婆子的决定。

他们都觉得,老二离了他们,日子会越过越差,因为他没有兄弟帮衬,也没有爸妈补贴,谁知道,离了家以后,老二两口子的日子反而越过越红火了。

他们种的瓜菜品质好,在市集上卖了一段时间后,就有那些做个体饭馆生意的人来他这里大批量定菜,于是在很多人还愁销路,愁价格的时候,项护军两口子的菜除了少量一部分需要拿到市场上卖以外,其他的瓜菜一旦收获,就能以比普通菜贩子给的批发价高好几成的价格卖出去。

也不是没有人想过要截胡项护军的生意,可他们种出来的瓜菜品质没有项护军好,就算采购的人段时间被他们哄过去,最后还是会为了品质,重新找上项护军。

这几年项护军除了种够自家三口人吃的米面外,剩下的田地全都用来种植瓜菜,光靠这一笔收入,每年保守能净挣小两千块钱。

项家老大在城里当了十几年工人,这些年工资不断上涨,到现在,每个月也就一百二十块钱的工资,一年下来,可能还没有项护军两口子种田来得多。

这个认知,大大打击到了项老头这个当家人。

他平日里不怎么在意的儿子,居然成了三个儿子里日子过的最好,最踏实的。

林婆子也没少惦记这个儿子的钱,两口子独处的时候,她经常会在老头子耳边念叨,什么卖菜的钱,之前卖彩券中的一千多块,分家这三年,他们两口子起码攒了四五千了,这还是在他俩不断大手大脚为那个领养回来的小丫头买新衣服,买新鞋子的情况下。

项老头又抽了好几口烟,要是没有和这个儿子闹翻,他还能仗着长辈的身份,用亲情拿捏那个儿子,叫他帮衬家里的侄子们。

老大生的长孙最有出息,现在已经在市里的高中念书了,听说现在还学了一门课外特长,平日里的辅导费全都靠大儿媳妇娘家那边帮衬。

因为不怎么回乡下的缘故,那个孙子现在和他外公外婆那边更亲,这让项老头提不起劲来。

有了大孙子这个前车之鉴,项老头在老三家的双胞胎身上,自然花费了更多心血。

华家和耀家今年也已经九岁了,现在在镇上的小学念两年级,他们的成绩不好,老三媳妇说的对,华家和耀家并不比他们大堂哥来的差,只不过他们大堂哥从小就在县城最好的小学念书,那里的老师水平高,是镇小拍马都比不上的。

老三两口子想送双胞胎去县城上学,虽说学费差不了多少,可他们在县城没有房子,不论是让双胞胎住校,还是老三媳妇带着孩子去县城里面租一个房子陪读,长久下来,花费都不是个小数目。

要是老二肯帮衬帮衬弟弟就好了,项老头至今都不能理解这个儿子,捡来的丫头怎么就比亲侄子更重要呢

也不怨老婆子跟老三媳妇经常在家里抱怨,让孩子们都跟着学她们说话了,实在是老二两口子做事太没章程了。

一想到那几千块钱会慢慢变成那个捡来的小丫头的衣服,鞋子,零嘴,项老头抽烟的动作就越凶了。

那些钱,变成双胞胎的培养费,变成他们找对象的礼金,变成他们的婚房该多好啊

不能让老婆子和老三他们再闹腾了,他得想个法子,把老二哄回来。

“你说咱们以后该干什么呢”

拿了补偿款的项护军和郁美芬显然没有小楼那些人想象中那么高兴,当然,比起之前焦躁不安的状态来说,有了政府肯定的答复,两人至少没有以前那么忧虑了。

“可惜我那批萝卜,再过半剌月就能收了。”

项护军心疼自己辛辛苦苦种下的那些瓜菜,他的萝卜种的好,不论是红烧还是煲汤,都透着一股清甜,闺女最爱吃他种的这些蔬菜了,但显然,不单单只是萝卜,今年下半年闺女啥都吃不到了。

现在村里没人种的田地也不多,想要承包田地,可能得自己找荒地开荒了,这样一来,开垦和养地就得花费不少时间,项护军琢磨着,想要种下第一批瓜菜,恐怕也得等明年开年了。

他这人除了侍弄庄稼厉害一些,没啥别的本事,现在地没了,整个人有些无所适从的慌乱。

郁美芬也没比他好多少,盘算着家里现在的存款,总觉得这个数字并不能让她踏实。

四千两百块钱,加上拆迁补偿款也就七千不到,这笔钱在当下,也是一笔巨款了,就算跑到市里去,也能买到一套小商品房,还有些许结余。

对很多人来说,这笔钱可能都够吃一辈子了。

可郁美芬心里还是很不安定,她心里也有章程,早二三十年,乡下谁家里有一百块钱都很了不得了,现在一百块又算什么呢

这些年国家发展太快了,现在的七千块钱,再过十几二十年,或许也算不得什么。

郁美芬的理想远大的很,她想给闺女买很多漂亮的衣服鞋子,送她去城里念书,将来给她买一套城里的房子,只靠现在攒下的这点钱,绝对是不够的。

“那就去开荒吧”

郁美芬想来想去,他们两口子也只能干些农活。

这年头人的心思活络,他们村里就有不少做个体户生意的人,也有不少胆子更大,跑南边城市淘金的人,这些人无疑都有一些共通点,不是有一技之长,就是有足够大的胆子抱负。

偏偏这两点,项护军和郁美芬都没有,他俩的本质都还是比较踏实的,不敢做太冒头的事情。

“你说咱们现在有点钱要不把那半个塘子和后面那片荒地都承包了吧。”

郁美芬犹豫了一会儿后开口了。

项家老宅后面有一个泥塘,当初划分地基的时候项老头特地将地基划大了一些,圈了半个泥塘进来,但还有一半,属于村集体。

泥塘后面,是村子的后山,他们这儿没有高山,所有的山地其实都是丘陵,最高的位置,也就海拔十米,这一片林子都荒着,除了老树,没什么其他经济价值。

项家老宅后面的泥塘并没有什么鱼虾,但以前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郁美芬知道邻村有一个靠养殖河鱼河虾赚了不少钱的大户,她觉得,他们也可以尝试。

除了养鱼,他们还能养些鸡鸭,种点果树,到时候将自家院子连带着后面那一大块地一同圈起来,能赚多少钱先不说,自家的吃喝基本上全都能含括进去了。

“会不会太冒险啊。”

项护军觉得自己媳妇的胆子真大,承包半个塘子外加后山坡那一块地啊,少说也有近百八十亩,按照现在的承包价格,十年起码得要两三万块钱,这么大一笔钱,掏空了家底都拿不出来。

不过村里人自己承包土地,倒不用一次性全都给清了,据项护军的了解,只要先给头两年的承包费用就好。

可按照媳妇的想法,买鱼苗虾苗,再买百八十只鸡鸭回来,还有那些果苗零零总总,真的是要把家底掏空了。

“我们以前也没养过鱼”

相比较郁美芬,项护军这人更保守了些。

“还有那鸡鸭,也不是好养活的,之前老牛头养的鸡群发鸡瘟,死了好多鸡呢,现在还欠了一屁股外债”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有些犹豫。

“干什么事没有第一次,当初你刚开始种地的时候,也不是什么都会的,可你现在还不是咱们塘丰村种地最好的老把式”

郁美芬在床上翻了个身,侧着身子半趴在项护军胸口上说道。

“我之前都打听了,现在人家都讲究科学养殖,镇上不是还有个兽医站吗,今年来了一个大学生,再加上之前的老兽医,咱们在大批量养殖之前,可以向人家请教一下经验,再说了,也不用一开始就养百八十只,咱们先养个二三十只,之前没分家的时候,我也不是没养过,能适应过来。”

郁美芬说的头头是道,“你也向人家请教一下种果树的经验,我相信你种地种的好,种果树也差不到哪里去,人家电视里都说了,活到老学到老,父母是儿女的第一任老师,咱们得给宝宝做榜样,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啊。”

再也没有什么比妻儿的肯定更能激励一个有担当的男人了。

项护军觉得,自己不能辜负媳妇的信任。

其实养殖这件事要是能干好了,肯定能赚大钱,要是赔了

项护军的心里沉甸甸的,他还可以种地,就算欠了债,早晚也能还清。

“那咱们就试试。”

思考了好半晌,项护军搂紧了趴在自己胸口的媳妇,沉声说道。

睡了一个好觉的宝宝可不知道爸妈昨晚夜谈说的内容,吃完早饭,她拿着小镜子,坐在房前的台阶上短暂地欣赏了二十分钟后,将小镜子放在一旁。

“哎”

三头身的小姑娘双手托腮,长长叹了一口子。

这年头的三岁小孩压力也有辣么大,她已经开始为家里的生计发愁了。

作者有话要说生活不易,宝宝叹息

啊五点,你比一点多四点碎觉鸟

感谢在2020090621:53:502020090705:19:3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小燕子飞啊飞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生有礼50瓶;許珂珂30瓶;41383842、呐,给你小心心、鬼畜攻10瓶;阿清5瓶;风雨无阻2瓶;阿弥、鱼非鱼、等更好辛苦、黛月儿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