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其他 > 闲唐 > 第 217 章

闲唐 第 217 章

作者:春溪笛晓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9-13 17:12:15 来源:就爱谈小说

李元婴拍起马屁来角度一向精准, 轻轻松松几句话就挠到李二陛下痒处。

城阳进士都考得中, 难道还不能当个使者去观礼自古以来没这样的事, 大唐怎么就不能有如今海师练得还不错, 真遇到什么事杜荷他们一定也能保城阳平安, 让城阳去新罗观礼也不算什么大问题。

礼部尚书见李二陛下表情松动, 心知不妙, 在心里大骂李元婴这个无耻的马屁精。

李家两兄弟都不要脸,礼部尚书决定先撤退, 去找长孙无忌说起这事。长孙无忌一听, 这是要让他外甥女出海, 那还得了李元婴才消停没几天,竟又闹出这样的事来,着实让人头疼至极。

长孙无忌找上房玄龄和魏征联袂求见李二陛下, 他们的意见很一致此事万万不可啊

李二陛下恼了, 李元婴给他画了河南道去新罗的地图,表示这段路贼近, 暗礁少, 贼平稳, 且鲛鲨和大鱼都不怎么爱来, 杜荷他们平时就爱在这上头溜达来溜达去, 时不时对着高丽那边来一次演习,吓得本来在海上乱来的海寇和走私商贩都缩起来了。所以, 从这里去新罗很安全,很快速, 肯定不会有危险

李二陛下也知道这种事没有“肯定不会”之说,但也认可了李元婴说的风险很小,有海师护卫定能保城阳平安。

李二陛下都答应李元婴了,现在长孙无忌他们都来反对,让他觉得很没面子。李二陛下开始耍无赖城阳是我自己的女儿,我爱让她去,你们管不着。什么于礼不合,什么海上危险,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

李二陛下耍起无赖来是很气人的,魏征就被气得不轻,憋着气回了家。这天李元婴跑去慈恩寺玩耍完,路过魏征家附近,想着挺久没见这老魏了,很是想念,叫人去切了几斤鹿肉得儿得儿地骑着马儿去魏家拜访。

结果魏征要把他扫地出门。

李元婴纳闷了,自己最近好像挺乖的,没得罪老魏啊。他死皮赖脸挤进门,亲自把鹿肉拿去给裴氏料理,自己跑魏征身边献殷勤,问魏征为啥生气。

魏征拿他没辙,只能骂他怂恿李二陛下让城阳出使新罗。

李元婴道“城阳和曼曼是同窗啊,同窗继位这种大喜事,城阳去看看怎么了三侄子和四侄子他们也去过吐蕃高丽出使,城阳怎么就不能去了难道您也觉得女孩子不该出去行走、女孩子不该开阔眼界、女孩子代表大唐出使有损大唐颜面”李元婴觉得太奇怪了,“大家都是有爹有娘的,一样出生、一样长大,为什么男孩子能做,女孩子就不能做啊就因为女孩子胯下少长了一块肉吗”

魏征被李元婴这番话说得气血翻涌。有他这么说话的吗什么叫胯下少长一块肉,简直粗俗不堪

魏征骂道“你才回长安几天就闹腾出这么多事来”

李元婴有些委屈了“我没回长安也是这样的。”他在滕州还闹腾得更自在呢。要不是皇兄说明年搞完万国博览会许他到处玩耍,他才不要回来。

魏征拿李元婴没办法,也想不出可以怎么说服李元婴。

不得不说,李元婴的话听起来也有一定道理,李二陛下这个当耶耶的都舍得让女儿去,他们拦什么

大唐公主亲自去观礼,说不定能让金胜曼的国主之位坐得更稳。李二陛下一直没放弃对高丽用兵,朝廷也对新罗多有扶持,若是金胜曼能迅速站稳脚跟,对大唐来说也是一桩大好事。

大唐能有敢于走出国门、以公主之尊为使者出使各国的公主,后世提起时说不定还会夸一夸大唐的开放和强盛。若非对自己的国力有足够的自信,谁敢让一介弱质女子当使者远行

虽然李元婴说男孩女孩没区别,实际上还是有差的,至少体力上就有差距,女子的身体一般很难承受奔波之苦。

没想到从小到大看起来最省心的城阳公主,居然会是第一个迈出这一步的人。

魏征叹了口气,无奈地和李元婴一起吃了顿肥美可口的炖鹿脯。裴氏最擅整治鹿肉,这炖鹿脯酱汁香浓、肉质嫩美,好吃不费牙,让人吃了还想吃

第二天,魏征就倒戈了,不仅支持让城阳出使,还进一步提出应该直接让城阳当正使,并有条有理地陈述了这一举措对经略辽东的重要战略意义。

李元婴这个始作俑者被拎来旁听,听得都呆住了,他只是想让城阳去玩玩而已,没想到魏征居然能琢磨出这么多东西来。

姜果然是老的辣啊,他还得好好学习

李元婴臭不要脸地凑在李二陛下身边给魏征鼓掌叫好“说得对,就是这样,皇兄您听听,就是这个理啊”

李二陛下也相当满意。

对,是这样的,他不仅是在向新罗诸国展示大唐国力,还是在经略辽东。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都觉得魏征这事干得不地道知道李元婴是你孙女婿,你也不用倒戈得这么快吧你好歹也是铮铮谏臣,怎么也跟着不要脸起来了

由于反对阵营出了个叛徒,叛徒还口才一流、言辞毒辣,城阳和武媚出使新罗的事就此定了下来,只等使团带着国书前往滕州和她们会合就能出发。

李元婴回去和魏姝好生夸了魏征一通,说这个老魏很棒很厉害,他要多和老魏学习。今天城阳能去,明天就轮到他们去了,简直好极了

相比李元婴的欢快,长孙无忌心情就不那么美妙了,回去后叫来儿子儿媳,让儿媳长乐公主给城阳写写信,劝劝这个嫡亲的妹妹,别让城阳跟着李元婴乱来。

长乐公主这才知道城阳要去新罗。她十二三岁出嫁,嫁入舅舅家,大家都待她很好,日子过得平顺又幸福。虽然身体有些弱,但这几年大有好转,太医说再调养调养应该很快会有孩子。

身为大唐公主,能有这样体贴懂疼人的夫婿、有这样平顺安宁的生活已经很不错了,长乐公主一直都挺满足。

她没想到她们之间最沉静少言的城阳不仅跟着李元婴去国子监念书、不仅靠自己的能力考了个女进士,现在还要代表大唐出使新罗。

长乐公主忽然想起好些年前李元婴来府里看她,老气横秋地劝她多出去走走,说女子也能过精彩又有趣的日子。那时她只觉得李元婴年纪小、想法天真,女子的一生能做好相夫教子已是不错,还能怎么精彩有趣法

长乐公主回到住处拿起笔给城阳写信,她从小学的是温良贤淑那一套,也很擅长规劝人。

可沾了墨汁之后,长乐公主却久久没有下笔。

她曾在赏花宴上听女眷们聊起滕州的女子学院,许多人都认为那边的女子居然和男子一样去书院读书,实在不像样。

贫家女子也就算了,连不少官家女儿也为了逢迎李元婴被送了过去。女孩子怎么能和男孩子一样男人女人生来就是不同的,女孩子不好好在家待嫁,学学怎么持家怎么相夫教子,天天往外跑算什么事要全是好人家的女儿也就算了,就当是去结交点人,关键是里头还有不少是泥腿子出身的,和她们一起同进同出准会遭人笑话

长乐公主搁下笔在案前静静坐了许久,再次拿起笔给城阳写了封信。

没过几日,城阳和武媚就接到了长安来的旨意。魏征叛变之后,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都放弃挣扎了,闭着眼签了诏书,让城阳为正使、武媚为副使,由着他们胡来,出了事他们绝对不管

城阳和武媚接了旨都有些不敢置信。

她们写信给李元婴时其实都不抱多少希望,哪怕成了也只是想混在使团里去观礼,没想到李元婴直接把她们弄成领头的了。

等看完李元婴死皮赖脸托传旨内侍一起带过来的信,她们才知道魏征在其中出了一份力。

武媚笑道“看来我们还是沾了姝妹妹的光。”

李元婴想不通魏征为什么会突然倒戈,武媚却转眼间就想通其中关节魏征是个倔老头没错,但他对魏姝这个孙女同样格外疼爱,破例这种事有一就有二,破着破着也就习惯了。

这次魏征给她们争取这次出使,其实也是在给魏姝争取,在给未来更多女孩子争取。

不管沾谁的光,反正这事算是定了下来。

城阳捧着诏书高兴地笑了起来,轻快地提起裙摆去找杜荷说起这事。杜荷经过这几年锻炼成熟了许多,他年少时就是个纨绔,没那么多古板的想法,见城阳难得笑得那么开怀,自然也跟着开心,拍着胸脯表示她什么都不用烦恼,一路上有他们护卫在侧,绝对不会有危险。

狄仁杰对此却有点不满,不甘不愿地和武媚抱怨“你们倒是可以高高兴兴出去玩,事情可全压在我头上了。”他也想出海看看啊

武媚看着他,露出浅浅的笑容“对你来说又不是什么难事,有你坐镇滕州不会有问题的。”

狄仁杰耳朵红了红,强作镇定地说“当然不会有问题。”说完他茶不吃了,话不说了,找了个由头跑了。

武媚看着狄仁杰落荒而逃的背影,忍不住笑得更开心。

这样的日子,以前谁会想得到呢

又过了两天,长乐公主的信送到了城阳手上。城阳平时也会和长乐公主通信,尤其是邮局落成之后,她们姐妹之间更是会定时写信说说近来发生的事。

不过,她们上一次通信在上个月前,一个月都还没过去,这信倒是来得有点突然了。

长乐公主养在长孙皇后身边的日子是最久的,为人也最像长孙皇后,平时对她们这些妹妹多有规劝。

长安城内的消息肯定传得很快,城阳知道长乐公主可能是知道了她要出使新罗的事才突然写信过来,心里已经做好挨骂的准备。她展开信一看,却怔住了。

长乐公主并没有劝她不要去,只在信里叮咛了许多话此去新罗你要好好准备,海上风大浪大,哪怕没有遇到危险,受了寒也够让人吃苦头的了。所以要是你想走出船舱去看看,一定要挑天气好的时候。衣服要穿够,千万不能受冻。我这一生生在长安长在长安,怕是没有机会去别的地方看看,难得你能出去,且好好看看海上是什么风光,新罗又是什么风光。你那些关于滕州的信就写得很好,我每次都会看好几遍,仿佛自己也亲眼看到了一样。

城阳看着看着,不知怎地竟簌簌地落下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