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小地精她三岁半 > 124、124

小地精她三岁半 124、124

作者:老胡十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11:42: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顾三黄柔两口子在李家沟大河口红星县之间来回奔波, 既要做好单位分派的本职工作,又要处理罐头厂的生产销售上架一应事宜,忙得脚不沾地, 几乎是一挨枕头就睡着。

累极的黄柔,哪还有清高文雅的知识分子形象呼噜打得比小猪儿崔绿真还响。

当然,崔绿真此时在牛屎沟, 那是愈发的乐不思蜀了直到九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下午,顾三回来接她。

“叔叔我妈妈呢”

“妈妈今天要加班, 行李收好没”

幺妹嘟嘟嘴,“妈妈又加班呀。”她有一米米点的不开心,但很快, 要上一年级的喜悦胜过了这点小小的遗憾。

她都是一年级的大朋友了呀, 大朋友怎么能跟妈妈生气呢

崔老太早在中午的时候就给她收拾好行李, 两三套衣服,两双鞋袜折得整整齐齐,装进一个双肩包里,还有两大口袋的萝卜花生土豆红薯,都是地里刚刨出来的新鲜货。

“回去赶紧趁新鲜吃, 啊,吃完下个礼拜再回来拿, 我让你大伯给你刨。”崔老太怜爱的, 不舍的摸着孙女的头说。

“好哒奶奶,你在家要好好的啊, 下雨就别出门割草啦。”初高中提前一个星期开学,干活顶半个大人的春苗去了县城,日常承包牲畜三餐的友娣、春晖也去了大河口,现在家里只剩春芽和小彩鱼。

当然, 春芽明天也要被押解进村小学一年级的教室了,她哭得眼睛都肿了,哭着闹着不要上学,如果非要上的话她也要跟幺妹一起上可这明显是不可能实现的呀。

林巧针抹着泪把她哄睡,踩缝纫机的脚更用力了。

儿子儿媳上山出工,家里只剩捣蛋鬼小彩鱼,崔老太任务繁重,不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都要上山讨猪草,有时候冒着大雨也得进山。前几天因为路滑,踩烂泥上滑倒一跤,胳膊肿了一个星期还没好。

幺妹轻轻的拽了拽老太太的衣角,示意她弯腰,“奶奶有时间一定要来城里看我们哟,我给奶奶做饭吃。”

“哦乖乖会做饭啦”

幺妹睁着大眼睛,脸不红心不跳的说“会呀,我会炸油条烙鸡蛋饼,还会烧青菜汤。”

说得振振有词,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真会嘞,其实她就是经常看妈妈做,看得多了每个步骤都能倒背如流,觉着自个儿也能做了,可其实一次都没机会实践过。要说她真真切切会做的,唯一会的,那就是熬面糊。

把个崔老太高兴得,用还能活动的那只手揉了揉她头顶,“好好好,奶等着吃你做的饭。”

幺妹自信满满的,挺着胸膛,告别了满院子的植物和大白鹅大黑猫小小鸟一众好朋友,踏上她的小学生之旅。

***

经过一年半的教学成果展示,也经过市三纺近三年的如火如荼的生产,越来越多的职工把孩子带到大河口来,周边公社生产队有关系的人家,都把孩子送进来,子弟小学今年的招生规模之庞大,已经达到和县一小一样的规模。

甚至,在师资力量上,规模比县一小还大。作为全市创收的龙头企业,厂里向市教育局申请,一次性要到了二十名小学教师,加上原有的十三名,现在的子弟小学也是有三十三名专职公派教师的学校了。

刚吃过晚饭,幺妹就激动的把明天要穿的新衣服找出来,那是暑假里三伯娘照着她的身影重新做的一条背带裤。去年那条虽然还没破,可已经要包不住她的小屁屁啦,被妈妈送给春芽姐姐穿了。

除衣服是新的外,其他倒都还能用,小书包小皮鞋铅笔橡皮嗯,她又帮妈妈和叔叔省下一大笔钱啦

叉腰

黄柔这几天累惨了,坐沙发上腰酸背痛,干脆躺下去,脚搁丈夫腿上,由他帮她按摩足底。

“一年级班主任定下没”顾三看了一眼忙进忙出的幺妹,温声问老婆。

“定了,杨老师带一班,陈静二班,另两个新来的赵老师和姚老师在三班四班。”按照惯例,五年级毕业班的班主任会落到一年级来,重新带一茬新韭菜,可不知道没什么,杨老师没能继续升带五年级,黄柔也没能回来一年级。

她舒服的眯缝着眼,“我估计还是带五年级。”

谁不知道毕业班最难带学业繁重,要操心他们的考初中问题不说,十二三岁的青少年,正是叛逆的时候,要是教师威严不够的话,还管不住他们嘞当一年毕业班的

班主任,顶上能多几十根白发,就问你,这样的工作谁愿意主动干

可黄柔去年的毕业班考得很好,全市统考前十名里居然占了两个,班长和胡峻,这还只是四十多个学生的样本,如果再多给她几十个学生,保不准还能再多出两个嘞

这样的班主任,学校肯定不舍得让她去带低年级。

正说着,忽然想起“咚咚咚”的敲门声,幺妹赶紧哒哒哒跑去开门,黄柔坐起来。

“静静阿姨”

“小绿真还不睡觉,当心长不高哦。”陈静趿着拖鞋进门,两个月不见的她的似乎是又瘦了几斤,整个脸都瘦得脱相了,只剩一双大眼睛还有点年轻女孩的模样。

可眼睛再大,里头的神采却不再。

黄柔和顾三同时在心里叹口气,“怎么来了,绿真给你阿姨倒杯水去。”

陈静坐到沙发对面的板凳上,看着黄柔,轻轻的笑了笑,“怎么,见鬼了”

她若无其事的摸摸颧骨,“先说好啊,骂人不揭短,不许说我又瘦又老啊。”

黄柔见她还有心思开玩笑,这才懒懒的靠在沙发上,毫不留情的说“知道又瘦又老,那还不好好吃饭”

陈静顿了顿,眼前忽然多了一个搪瓷杯,里头是刚刚好的凉开水,棕黄色的水里泡着两枚大大的黑红色的蜜枣,“静静阿姨快喝了叭,喝下去就能长胖了哟。”

她觉着,瘦瘦的阿姨一点儿也不好看。

陈静眼眶湿润,接过来一饮而尽,逼着眼眶里的泪水顺着鼻咽管流进喉咙,再吞进肚里就好了。是啊,只有真正关心她的人,才会想方设法让她多吃一口多喝一口,把身体养起来比什么都重要。

她大口大口的“咕噜”,似乎是在弥补这段日子的缺憾。她已经许多天没好好吃东西了,哪怕是喝水,有时候也会喝到喉咙就吐出来。

幺妹这才开心起来,在旁边眼巴巴等着她喝完,又进厨房倒了一杯,要不是陈静拦着,她可能还要倒第三杯,第四杯。

“得啦得啦,我今儿来是有正事呢。阿柔,校长跟你说没”

“说啥”

“要提你当教务处主任呢”

“啥”黄柔惊讶得坐直了身子,“什么教务处主任什么时候的事”

陈静这才觉着自己来对了,“中午我去校长办公室交材料,听见他跟书记说,说是给你晋升教务处主任的请示已经交上去了,估摸着这两天就能下回复你,做好思想准备。”

黄柔长长的叹息一声,难怪最近校长对她态度奇好无比。以前的教务处主任,就是蔡明亮的妈妈,刚生二胎去了,听说休完产假就要回市区总厂去,不当老师了。当老师事多心烦不说,工资还没院办的高,真是吃力不讨好,关系够硬的都调走了,剩下的全是有点关系不用去当一线工人,可关系又不够硬,不足以去坐办公室的尴尬分子。

“怎么,还是想搞教学”陈静看着她脸上的不乐意,笑道“放心吧,还要扔两个毕业班给你呢,只是不用再当班主任。”

黄柔这才如释重负,她觉着教书育人才是她的本职,搞管理毕竟是门外汉。

“怎么说也是领导啦,咱们学校最年轻最漂亮的黄主任,可得多提携提携我啊。”陈静故意逗她,顺便提要求到时候能不能少给她排两节课。

黄柔无奈,这还八字没一撇呢,照这两年的趋势,完成教学任务是次要,管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是主要工作,而这恰恰是她最不擅长的。

几个大人说话,幺妹一下就听明白了,妈妈要当领导啦而且还是管所有老师的领导哟,那她以后再也不用被臭男生欺负啦

小丫头立马开心得蹦跶起来“哇哦,我妈妈要当黄主任啦”

黄柔的情绪,被她这开心的一喊,也跟着释怀了。没做过那就试试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不了做一个学期,下学期还能继续当班主任。

第二天,幺妹被顾三早早的送到一年级教室前,在门上贴出来的信签纸上,一个一个的找名字。

“绿真这儿,我们都在2班”胡菲站在人群外,胡峻早早把她送到教室门口,找到班级才去大河口中学。

很好,她们不仅还在一个班,而且还是陈静当班主任,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是熟人了呀。而等她们进到班上,才发现嘿,熟人还不少蔡明亮杨丽芝也在这个班。

“丽芝你怎么不去1班呀”

杨丽芝害怕的缩了缩脖子,“

不要跟我妈一个班,我姐说到时候我想逃作业都逃不了。”

亲妈当班主任,那是什么体验

幺妹不知道的是,她差点儿也进了这种地狱模式,她现在关心的是,班上来了好多新同学呀,至少有十八个都是新同学。他们大部分操着一口流利的市区口音,穿的衣服也没几块补丁,鞋子不是布鞋,反而是非常罕见的军绿色胶鞋

“我妈妈说,这些都是总厂和二分厂来的,别理他们,傲着呢”杨丽芝的消息历来是最灵通的。

“他们为什么要来咱们学校呀”

杨丽芝认真的想了想,很快摇头“可能是觉着咱们学校好吧。”可到底好在哪儿,她的小脑袋瓜又想不出来。

三个好朋友凑一起,有句没句的聊着,偶尔讨论一下哪个小女生的裙子好看,哪个小女生辫子扎得新颖反正,哪怕是无话可聊,也不会聊男生一句。

这个年纪的她们,在杨丽芝带领下过分的“早熟”,特别讨厌男生。

很快,陈静进来了,第一件事就是立威,一改她平时嘻嘻哈哈的模样,非常严厉的念了小学生守则,把规矩立在这儿,有可能受到的惩罚说清楚。

大部分上过学前班甚至一年一年级的孩子,都知道这些“规矩”,乖乖坐好。可也有一半的学生还从未学过规矩,要么天不怕地不怕,要么胆小得吓哭了。

陈静可不会手软,手里拎着一根细细的竹条,四处乱窜的、嘻嘻哈哈捉弄同学的,讲小话的,都被她打了好几下巴掌心。

待孩子们的哭声停下来,她才开始点名,把孩子认齐,然后开始分座位,本着“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原则,全班三十四个小学生,正好男生比女生多出两个来,最调皮的蔡明亮必须是男同桌。而幺妹的同桌,肯定是菲菲,杨丽芝和另外一个新来的高个子男孩一桌在陈静的强势威严下,大家哭着把书包搬到相应的位置,幺妹的个子太高,就被安排到倒数第二排。

当然,陈静相信,即使是坐最后一排,好友家这小可爱也不会捣蛋,更不会耽误学习

上午分座位,认识新同学,下午领取新课本,复习一下学前班的数数唱歌,一年级第一天就这么快

乐的结束了。

当然,子弟小学算好的,至少还有新课本,其他学校大部分只能用旧书,甚至村里小学连课本都没有,更没有铅笔、本子等消耗品,都是学天书。知道这个情况,幺妹特别爱惜她的课本,小心翼翼的写上自个儿名字。

当然,她已经听杨美芝说过会有人偷课本的事,为了以防万一,她聪明的把名字写在书本侧面翻页处这样别人偷了也用不了,除非把书削去一段。

放学铃声一响,杨丽芝主动邀约她们去供销社买书皮。

其实,没有专门卖书皮的地方,但供销社进货的时候有装东西剩下的牛皮纸壳,薄薄一个五分钱,够包两三本书。对于爱惜书本的小地精她简直无法拒绝这个邀请

她摸了摸小兜兜,“可是我没钱,我等我妈妈下班要钱叭。”

最近黄柔管她管得严,除了一日四餐不会再多给她一分钱的零花,叔叔以前倒是会给,可现在也听妈妈的话不给了。

唉没零花钱就是她目前最大的苦恼。

菲菲也犹豫着说“我,我不用书皮。”

幺妹又摸了摸兜兜,想说她也不要,可那干净整洁的牛皮纸书皮又实在是太诱人啦,她能工工整整写上自己的名字,还能让菲菲帮她画几头大象呢

她咬咬牙,“走,咱们去垃圾场看看。”

这是所有小孩都渴望的地方,大家背好书包,呼啦啦冲向臭烘烘苍蝇蚊子乱飞的“理想胜地”。哪怕是“贵为”厂长之孙的蔡明亮,也经不住垃圾堆的诱惑。

这个点儿,正是一个“孩子都放学了而家长还没下班”的真空期,无人看管的被约束了一天的孩子,全都在垃圾堆附近转悠,希望能捡到点啥,哪怕是一小段铅笔头儿也值得他们守候。

幺妹带着她们找了一会儿,谨记妈妈的交代,不能动用灵力,可不动用灵力要找到能换钱的东西太难了有利高地要么已经让别人占据,要么她们抢不过大孩子。

“崔绿真,想不想要我的玻璃珠”蔡明亮扬了扬手里一大把晶莹剔透五彩斑斓的玻璃珠子。

幺妹眼巴巴的,漂亮东西谁不爱呀

“那你答应跟我做同桌,我就送你怎么样”

幺妹顿时不看了,

小脑袋一转,“哼”

吃瘪的蔡明亮一点儿也不气馁,他掏出一本暂新的“小楷本”,“那作业本呢看清楚了这可是新的。”

幺妹依然不理他,不就作业本嘛,学习用品妈妈和叔叔会给她买。

这一次,蔡明亮着急了,身边的狗腿子给他出主意,他们听见放学时杨丽芝说的话了。

蔡明亮顿时眼睛一亮,不就是要钱买书皮吗他指着脚边一堆硬纸板壳,“你跟我做同桌,这堆纸板就给你卖啊”

话音未落,他胖乎乎的小身子就让人推倒了,一整个扑在臭臭的烂菜叶子上,其他人哈哈大笑起来。

而推他的,是一个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高个儿小子,黑漆漆的长脸,长手长脚看起来像十岁出头。他一脸讨好的对着幺妹说“这臭小子欺负你吧,我帮你揍他。”

说着,就给蔡明亮背上屁股上来了几脚,一副英雄救美的架势。

蔡明亮疼得嗷嗷叫。

幺妹脸都黑了。这小子不是别人,正是牛屎沟的老邻居,杨爱生自从杨发财在厂里买到职工房,一大家子搬来城里享福不说,还把兄弟俩也转学到子弟小学。

幺妹却一点儿“他乡遇故知”的欣喜都没有,她只知道,这小子闯祸了蔡明亮是谁整个学校没有一个小孩敢揍,连大多数老师都不敢教训的人物,他居然对他又打又踢

虽然蔡明亮也讨厌,可他至少不会死死盯着她看,她更讨厌杨爱生啊

听出他的口音是浓重的周边村子口音,果然,下一秒,周围的孩子冲这个不知哪来的乡下小子拥上去,他双拳难敌众手,很快就被揍趴下了。

被人扶起来的丢了大脸的蔡明亮,气哼哼的又上去补了一脚,但他小胖子,又刚受了重创,重心不稳,没踹到人不说,还把自个儿带翻了。

于是,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小胖子脸红得能滴出血来,“崔,崔绿真你不许笑话我,我会减肥的。”

幺妹不由得看了看自己圆鼓鼓的小肚子,妈妈说的“五十步笑百步”吗她坚决的摇摇头,“嗯呐,我不笑你哦。”

“真的”

“绿真说话算话,你快起来吧,丢人死了”杨丽芝一脸嫌弃,虽然她也不喜

欢蔡明亮,可在外来人员杨爱生面前,厂子弟们又空前的团结,他们才是一国的。

这可把蔡明亮高兴坏了,“嗷”一嗓子蹦起来,大手一挥“我们的纸板全给你了,你们拿去买书皮吧”

可幺妹不想吃这“嗟来之食”,她坚决的再次摇头“我不要。”大不了就不包了呗,就算不包,她也会好好爱惜自己课本哒。

“绿真”

幺妹抬头,眼睛顿时就亮了,“姨妈姨妈你怎么来了呀”

高元珍老远就看见一堆孩子围在一处,怀孕后她对孩子特别在意特别敏感,以为是他们欺负谁呢,走过来看看,一看就正好看见幺妹了。

她晃了晃手里的网兜,是几瓶金黄的罐头。

“黄桃罐头”她眼睛亮得不像话,其他孩子听见这四个字,眼睛都能冒精光了,此起彼伏的口水声,络绎不绝。

为啥现在全公社的人谁没听过“高氏老字号罐头”啊供销社新推出一种黄桃罐头,果肉好吃,货真价实的桃子,比其他所有罐头厂的份量多不说,就连那罐头水也是甜丝丝的,比别家舍得放冰糖。

最关键,是价格还便宜,只卖七角钱其他厂家同样的桃子罐头,量没这多味道没这好,都卖到九角嘞买这罐头就相当于省下两毛钱,够买二两肉了呢,傻子才不愿买嘞

而且,这种罐头只有在供销社能买到,其他地方哪怕是罐头产地李家沟那都是买不着的,属于供销社特供。况且,每买一罐,供销社都会开个给顾客,如果遇到罐头有质量问题的,大家只管拿回去,他们保证给换新的。

就问这样的保证,哪家罐头给得了

而且,想一想吧,如果真有问题,看着往日里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售货员给你陪着笑脸道歉,给你赔钱赔东西,你说这心理享受能一样这时候,花钱可是一种享受。

一经推出,短短一个星期时间,这款罐头就风靡整个县城,尤以大河口公社最出名,就像冬天的棉花年前的烟酒糖茶一样,供不应求。许多人老早就去供销社门口排队,跟买牛羊肉似的,就等着抢到两瓶呢。

厂里的子弟们,吃饱肚子不难,可罐头那还是非常稀罕的,全都眼

巴巴的看着崔绿真。有男生自己小声议论起来,原来崔绿真的姨妈是卖罐头的啊,她真幸福

而此时,幸福的小地精扶着姨妈到自个儿家,开开心心的吃起罐头来。高元珍这一次来,又是送钱来的。以前她愁销路,挺着个大肚子,跟着王满银拿着大队部的介绍信四处求人,卖东西。

人家好容易答应看看他们的罐头,他们还得巴巴的送来,品尝过确定能卖出去后,又得千里迢迢从山里运出来,用自行车一车一车的驮上门当然,卖出去不算事儿,得拿到钱才算,卖给私人还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可卖给百货商店大单位的,人能拖他们几个月。

这钱啊,挣的都是血汗钱

可现在

只要他们做出来,有多少算多少,县供销社的车子直接开到作坊门口,几个膀大腰圆的男人下来清点数目,签字,搬货不用他们动一根头发丝,第二天,罐头一经发散到各个分社,他们的货款也就到位了。

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保证罐头质量,物美价廉,安全卫生,他们的钱就放心的拿。

“这么多”黄柔颇为吃惊,只一个星期,她居然又拿到一百块分红上次的一百块是两个季度分红,可这次居然只是一个星期

这简直暴利啊

要这么下去,一个月就能挣到她一年多的工资,她累死累活加班加点一整年还不如在罐头厂投资一个月生平第一次,黄柔尝到了“入股”的甜头。

当然,她也知道,她之所以睡着就能挣钱,那是因为投对了人和项目,因为闺女对高元珍和王满银的恩情,他们这是带着挣钱机会找上门给她们送钱来的。

黄柔摸了摸闺女的脑袋,小丫头呀,妈妈又沾你的光啦。

高元珍这次是来产前检查的,也待不久,吃过饭就回村去了,正好顾三开着郝顺东的吉普车,就把她送到家了。

晚上,黄柔坐沙发上,把最近挣的钱好好数了下,还记了账,丈夫交的四千块存银行不能动,前几天奖励的一百,加两次分红的两百,还有两口子这几个月积攒下来的工资,手里刚好有五百块现金。

嗯,说多不多,可说少,它也不少了。

黄柔咬着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