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小地精她三岁半 > 144、144

小地精她三岁半 144、144

作者:老胡十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11:42: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二天,加上陈丽华,妯娌四个和春苗三姐妹上李家沟挣外快去了,黄柔心疼幺妹,怕她小手骨头软,老捏来捏去的会变形,让她在家帮奶奶干活。

可崔老太哪舍得让她干活呀,早晨起床的时候不舍得叫她,院里喂猪喂鸡都是轻手蹑脚,大白鹅嘎嘎叫两声她都恨不得捂住它们的嘴

腊月的牛屎沟是最冷的,好在有煤又不缺柴火,崔家的炕随时是热的,最幸福的就是每天晚上钻进被窝的一瞬间,屋里暖融融香喷喷,屋外白雪翩飞,幺妹能一觉睡到大天亮。

醒来的时候,阳光已经透过窗帘缝照进来,屁股底下热,脸上也热,她被热醒了。

一睁开眼,对着她脸蛋的正巧是个光溜溜的屁股蛋,不是小彩鱼是谁

难怪刚才觉着脸蛋发热,她有种不祥的猜测,莫非是

“嘻嘻,姐姐。”小彩鱼发觉自己屁股蛋上的哀怨目光,很快也醒了,转过来。

幺妹义正言辞拒绝“今晚不要你睡啦。”

“不要,跟姐姐睡。”小彩鱼狗皮膏药似的黏过来,长手长脚扒她身上,跟树袋熊一样扒得紧,弄不下去。

崔绿真投降,小彩鱼的手臂真的长到一定程度啦话说,自从她回来,小彩鱼和春芽姐姐就赖她炕上不愿走了,一左一右的夹击裹挟着她,大冬天热得浑身冒汗。

真是幸福的苦恼诶

“醒啦”崔老太听见她们说话,轻轻推开门。

“奶奶。”

崔老太看着炕上那白净净粉嘟嘟的小姑娘,一模一样的五官,一模一样的惺忪睡眼,就连头发也是一样的卷翘仿佛昨天还是一个白玉团子,今儿摇身一变就成大姑娘了。

崔老太心都化成一滩水了,立马软着声音问“想吃啥,奶给你们做。”

“我姐爱吃南瓜饼”小彩鱼率先说,团宠小地精,从她做起。

大清八早的,谁兴弄这么复杂的吃食可崔老太就是爽快的答应了,“行,你们差不多起来洗脸刷牙,奶给你们做,啊。”

她颠颠的跑出去,现时切南瓜,和面发面,只要是宝贝孙女爱吃的,就是龙肝凤胆她也能弄来

“奶,我爷呢”

跟这位

“爷爷”,崔家七仙女都不怎么亲,因为他老人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十五天不到的时候在家,即使在家也不爱说话,叼着个旱烟锅坐院里烤太阳,家里大事小事全让奶奶一个人做主。

堪称工具人爷爷。

崔老太没想到她会问,愣了一愣才说“捉豌豆虫嘞,在沟后头。”

自从生产队把房子盖在“小盆地”的中央后,四周就成了他们种西瓜的最佳区域,气候湿润,地势平坦,尤其方便西瓜藤生长。可西瓜苗现在还没挪窝,还在稻草棚子下躲避寒流,这么大片肥沃的土壤农民们谁也舍不得让它荒废几个月,崔建国就上市里给买来几斤豌豆种子,点进去。

要说这豌豆,还是某一天,顾学章上省城开会,在全省最好的石兰宾馆吃饭的时候发现的。豌豆荚居然还可以炒着吃

他当即找厨师问到豌豆名字,它不是普通豌豆,是菜豌豆,学名叫荷兰豆,据说是从荷兰引到台湾的虽然,大家也不知道荷兰在哪儿,甚至分不清荷兰河南。

他们只知道,这种豌豆的豆粒特别小特别嫩,豆荚又扁又长又嫩,吃着甜脆甜脆的,城里大领导爱吃嘞据顾学章说,这新鲜的荷兰豆一斤带荚居然能卖一块二,比黑市上的肉还贵一毛他种过地自然知道,豌豆产量一般都很高,好侍弄,伺候得好了一根藤上能结二三两果呢

抓住这个先机,就是稳赚不赔的经济作物。

于是,他马上发动关系,几经兜转帮社员们搞到了豌豆种子。

虽然,豌豆种子巨贵无比,一斤要好几十,都快赶上一个四级工人工资了可那么高的产量,那么贵的价格,还是深深地吸引了崔建国。

他相信这位“妹夫”的话,反正不种白不种,土地荒废着也没一分钱,不如就试试。

全村人可是把这这两斤种子当眼珠子一样爱惜,男人挖坑,女人点种,点的时候把种子数得一清二楚,精确到“粒”不说,全程还有几十双眼睛盯着。

你就说,这样的豌豆它能不金贵

现在,嫩绿的豌豆苗刚有六七寸高,大家恨不得派人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守着,防着。听说豌豆苗太娇嫩,也不敢打农药,生虫子都是靠社

员们纯手工捉虫,崔老头闲不住,跑苗地里捉虫呢。

幺妹带上春芽彩鱼出门,顺着村里干净整洁的小路绕到村后,那里没了山的遮挡,视线一览无余,广阔的“平原”上,枯黄一片,那是搭暖棚的稻草,下头盖着的是嫩绿色俏生生的豌豆苗。

春芽指着介绍,“这就是荷兰豆,听说超好吃的。”

小彩鱼吸溜口水,“嗯嗯”

幺妹不喜欢青豌豆,总感觉有股奇怪的味道,倒是成熟干透以后变成黄豌豆,再用香油盐巴味精辣椒面炒得脆脆的,香香的,她就喜欢啦。以前崔家没钱的时候,二伯娘每年过年都会给她们炒,当零嘴吃。

但是,她喜欢吃豌豆尖

无论炒的煮的烫的,只要搁上蒜蓉辣椒,嫩绿色脆生生的,她一口气能吃两斤尤其是烫在羊肉锅子里,那真是绝世美味呀

崔绿真没忍住,“刺溜”吸了口口水,稻草棚下,六七寸的豌豆苗,正是吃豌豆尖的最佳时机太小掐断后长不高,太老吃着就不嫩啦

她努力按捺住自己那只想要去掐豌豆尖的手,要是社员们知道她居然想吃金贵无比的它们,还不得把她当头号危险分子防备崔绿真很争气的,转头,不看。

哼,不就是长得嫩点儿吗有啥了不起的,她可以吃嫩韭菜嫩豆芽嫩豆腐,嫩的东西那么那么多呢

“喂,姐妹们你们听见胖丫头咽口水没”

“听见啦,她想干啥”

“我怎么觉着,她想吃咱们呀。”

“1551好怕怕”

幺妹对自己的十二级灵力相当自信,出门就打开,想要听听植物们的聊天,谁知却听到一群小麻雀唧唧喳喳。

等它们聊得差不多了,她忽然故意插嘴“对,我就是想吃你们哟,吃你们嫩绿的小尖尖儿。”故意学着饕餮怪兽,“呜呜”的嚎。

“哇哦”娇滴滴的豌豆苗们被她吓得四处乱逃,可它们的根脚是深深扎在泥土里的,能跑哪儿去只不过是挥舞着嫩绿的叶子,手舞足蹈罢了。

崔老头抬头,疑惑的感受一下棚子外的天气,“没风啊”

“爷爷你渴吗”小彩鱼递过去自己挎了一路的军绿色水壶。

崔老头开心的站起来,拧开壶塞,“咕噜

咕噜”灌下半壶,这才奇怪地问“你们怎么来了”

可三个孙女早跑远了,豌豆地边上,一群中年人正在蹙着眉头说话。

“队长你看这可咋整”

崔建国叹口气,“我也不知道嘞,等下午进城去问问学章。”

幺妹也不走近,在距离四五米远的地方悄悄竖起耳朵。原来是最近几天社员们发现,这豌豆藤长长后,居然不是往上长,而是开始匍匐在地面上,准备往横向发展了。

当时听说豌豆贵,经济效益高,社员们确实贪心了,把行沟距离拉得太近,一棵与周围四棵之间只留出七八公分的距离,这要是大家都往横向发展,空间就没了,会乱套的

一旦乱套,影响豌豆花授粉,豌豆产量将大大降低,甚至挤着挤着自个儿就给挤死了这可是钱和心血啊

石兰省还没人种过这玩意儿,谁也不知道它长大会这么高长,只当是低矮的本地豌豆,这下可就着急了。

“哼,这算啥高等我们结果的时候,能长胖丫头那么高嘞”一株豌豆苗得意地说。

幺妹看了看自个儿的影子,她现在可是一米四多的小地精啦,它们要长这么高长这样的间隔压根不允许。

这才几公分还没开始抽蔓呢,社员们就着急,要是真抽蔓后,大家还不得急死

幺妹虽然不喜欢吃它们的果,可也不忍心让社员们亏钱,这可是关系到生产队四万多贷款呢,如果还不出贷款,带头担保的爸爸妈妈就要遭殃咯。

她小声问“那可以帮你们搭个葡萄架吗”

豌豆们愣了愣,空气突然安静下来,也不知是谁带头反驳“我们是豌豆不是葡萄”,其它人也跟着唧唧喳喳的反驳,似乎很介意,很鄙视被她当成葡萄呢。

为了防止愚蠢的人类真给搭成葡萄架,它们又七嘴八舌出主意,“我爸爸说它们小时候的架子”巴拉巴拉,一会儿的工夫,幺妹就知道它们的要求了。

结果跟抽蔓长短有关,蔓越长开花越多,豌豆也结得越多。

”大伯,咱们给豌豆搭架子,引枝上架叭。”

崔建国一愣,“搭架子它们能长多高”

幺妹指指自己,“跟我一样高。”

众人

大惊,“这么高那还得了”

今天来商量的都是积年的老农,种地经验比崔建国还丰富,“这玩意儿是南瓜不成居然长那么高”

“可南瓜也没往天上长的啊”

“要知道这么难伺候,咱们就不不该种,种小麦还能收几斤粮。”

“可咱们西瓜苗等不到割麦子啊。”

农人们你一言我一语,抱怨归抱怨,可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只能想办法挽救。当然,因为迷信幺妹的“小福星”神话,他们压根没怀疑过她会不会说错。

当天下午,大队部召开紧急讨论会,决定按照幺妹说的搭架子。先在每一横排豆苗的两段插两根牢固的竹竿,竹竿绑上麻绳,绷得紧紧的,中间再间或插几根竹竿进去,固定绳子和松紧度,每隔二十公分绷一道麻绳,一直绷到一米五。

田间地头的本来就狭窄,还要多出这么多精细活,社员们真是提着十二分小心,蹑手蹑脚钻来钻去,钻的过程中又发现豌豆叶子上居然生了绣病这下,大家都忍不住怨声载道了。

其他生产队本来还羡慕他们能搞经济作物,以为今年肯定又要像几年前赚得盆满钵满,尤其是种了这么多闻所未闻的“外国豌豆”,怕是要打个漂亮的翻身仗嘞

谁知道这才几天,他们就引枝上架除锈病,腊月里别的队都在忙着分粮食分钱,唯独他们在地里瞎折腾,这不自找的吗原本羡慕的也不说话了,都等着看笑话。

说不定呀,白忙活几个月,颗粒无收。

本来,按理来说大家都是种地的,彼此之间不至于这么大敌意,更该惺惺相惜才对。可牛屎沟因为被段部长亲自照顾,给批了那么多的瓜田指标,一百亩呢

附近几个生产队就开始蠢蠢欲动,谁不知道他们那年种西瓜挣了多少,现在一百亩的指标啊,他们就是一颗粮食不种也能丰衣足食了于是寻思着上门找崔建国商量,能不能匀几个指标给他们,每个生产队但凡能拿到几亩西瓜指标,这一年的钱就得多出不老少少呢

谁知崔建国不是张爱国,张爱国当政的时候,西瓜籽儿西瓜苗只要有人买,钱能给到位,他都会卖,甚至偷偷背着社员卖,中饱私囊

可崔建国是个老古板,死脑筋,放着大把的钱不挣,就是不匀指标。挡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这不就得罪别的生产队了吗

于是,他们整地平土准备种豌豆的时候,上游村子就开始不配合了。趁他们用水最紧张那几天,故意把水截断,截到自个儿坝里,让牛屎沟无水可用,跑大老远背水来灌溉,增加了许多人力和时间支出。等豌豆苗发出来,要开始控制水份的时候,上游又把半坝水“哗啦啦”的往下放,要不是那晚崔老头睡不着去豌豆地里转悠,好几亩豌豆不就让水淹了冲走了

这接二连三使绊子,两个队就闹开了,从祖上三代的恩怨情仇扯起,势必要来一场村民武斗会

要不是公社找来两个队的领导谈判,今年牛屎沟就要倒大霉了。所以,你说他们能不恨上游生产队

彼此仇恨得恨不能吃了对方的肉呢有笑话看那真是赏心悦目啊,天天有别的队在半山坡上讲怪话,就等着看牛屎沟怎么失败。

可惜,他们没等来牛屎沟的失败,却等来一个巨大无比的好消息崔建国家不止闺女考上大学,居然连侄女也考上燕京大学啦这可是石兰省八个录取名额里的一个,唯一一个阳城市的,唯一一个女娃娃

大家气得呀,牙都疼了。

这崔建国家是用么回事,踩了狗屎吗任何一件单拎出来,放别人家那都是见不得的大喜事,他们家偏偏好事成双

运气来了,真是挡都挡不住啊,原本去年还嘲笑春晖三姐妹不干活的人,全都被打脸了。

别说人家凭啥出两个名牌大学生,因为人家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努力上去的

春晖如愿的考上了燕京大学,这个好消息很快传遍整个红星县乃至阳城市,连她那在远在阳城身居高位的姨妈一家都听说了,亲自跑到牛屎沟来恭喜她。

王大姐还是以前的模样,高高大大胖胖的,皮肤也是白白的,见人就笑,一点儿官架子也没有。不止有专门给春晖的一套精装版四大名著,还有给老两口的烟酒糖茶,给几个孩子的的确良布料和白棉袜。

暂新的白棉袜用皮筋一摞摞的捆绑着,打眼一扫,怎么说也有二三十双崔家

人震惊了

要知道,这白棉袜在供销社可是卖好几角钱一双的畅销品,谁家不是补了又补,补到实在是没法儿了,脚后跟和脚趾没了只剩一个光秃秃的袜筒。

可哪怕是有个光袜筒套着,那也是许多人求之不得的幸福。

他们居然把这么好的东西送人

崔老太赶紧把袜子推回去,“她姨妈太客气了,这么贵重的东西我们不能要。”

“最近天冷,天气预报说明后两天还会下最后一场雪,婶子你们老人家要做好保暖,一双不够就穿两双三双。”

崔老太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被“最后一场雪”提醒到,是啊,今年都下了这么多场雪了,没见他们送来,早不送晚不送,偏偏孙女们考上大学,只剩最后一场的时候袜子姗姗来迟。

当然,她倒不是说人家有义务给他们送袜子,老人家还是明事理的,只是忽然感慨而已。

原来厚重过头的礼,是这个原因呀。

王大姐笑眯眯的又推回来,“亲家婶子别跟我们见外,这么多年多亏你们照顾二妹,把她当亲闺女疼,还把春晖春月教养得这么优秀,我本该早点来看看你们的,只是工作太忙,实在抽不开身,婶子也知道”

“知道知道,她姨妈客气了。”崔老太完全理解。

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虽然老崔家远远没达到“富裕”程度,可几个孩子这么会读书,以后前程一片大好,原本对他们爱答不理的亲戚都主动来往,也在情理之中。

别看王大姐和曹姐夫现在风光,可毕竟年纪在这儿摆着,没几年就要退休了,曹宝峰曹宝骏兄弟俩总得有几个得力亲戚不是

以后啊,崔家几个孩子念书念得有出息了,还不定谁求谁呢。

这个认知,让崔家人是又惊又喜,读书真能改变命运,大学还没开学,这个铁的事实就得到证实。

以后要是工作了,还不得门庭若市

刘惠终于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大大方方收下垂涎的袜子,口口声声“大姐”“大姐”的喊,真当亲大姐似的积极。崔家人嫌她嘴脸丢人,都各自找借口跑出去了,只剩她跟王大姐坐堂屋。

曹宝骏看见幺妹的一瞬间,漂亮

的桃花眼就亮得不像话。“崔绿真,原来你们家在这儿。”

绿真在家里玩儿的可多,伙伴儿也多,对他远没上次上心,只偶尔他问五句,她答应两句。

“你,你怎么你不开心吗”他戳了戳手指,委屈巴巴的看着她。

绿真一脸懵,“没有呀。”

“那那你为什么不像上次一样跟我说那么多话了呀”小男孩鼓起勇气问,他也才十岁出头,娇生惯养啊。

绿真再次懵了,“我在跟你说呀。”

“可,可”他还没扭捏出来,崔绿真就被张秋萍一喊,出门去了。

曹宝骏有点受伤,他长这么大,还没被人这么忽视过。十岁的小孩,谁会不期望得到别人的喜欢呢小帅哥沮丧得都快哭了,啥也不说,就乖巧得小兔子似的坐板凳上,双手托腮。

绿真会回来跟他玩儿的吧

绿真会想起他的吧

然而,崔绿真早跟她好久不见的朋友跑远了。当年张爱国和周树莲奸情被抖落,虽然他们极力否认和狡辩,可身为枕边人的黄英,她比谁都清楚。

他俩就是搞破鞋了

可时隔多年她早没证据了,咽不下这口气只想离婚,甚至带着三个闺女回了娘家。

张爱国一开始是不信她能真离的,以为是女人闹脾气摆架子,他也懒得哄她,毕竟这么多年也没哄过她,不能惯她毛病,他上省城上学去了。谁知没去两个月,张家爹娘就拍电报去,说家里地没人种,猪鸡也没人管了,这“不听话的媳妇”像在娘家生根一样,总也不愿回来。

不回来,没人挣工分,谁供他们儿子上大学

谁给他们养老

谁替儿子敬孝

张爱国这才非常不情愿的放低身段给她道歉,让她别闹了,见好就收,赶紧回家挣工分去,他走时带的地区粮票马上就用完了,到时候捉襟见肘怎么交朋友做老婆的怎么能让自个儿男人饿肚子丢面子呢

哪怕这个男人他出轨别的女人,甚至生下的私生子都能打酱油了。

可黄英愣是“不知悔改”,不懂见好就收,既不回他信,也不回婆家,在娘家妥妥的住下,天天跟着舅哥丈人们下地挣工分,最过分的居然还把三个闺女也转学了

这简直不能忍

他立马快马加鞭,又投去两封指责她不负责任不是一个好妻子好儿媳好母亲的信,敬告她速度认识自己的错误,速度回家给老两口赔礼道歉,最好是痛哭流涕下跪求原谅。

这一次,黄英终于回他信了,但只有六个字滚滚回来离婚

当了半辈子“官儿”的张爱国,差点被气得当场原地去世,她哪来的胆子对他说这种话这女人就是欠收拾

他很想立马回大河口收拾她一顿,可他现在已经穷得火车票都买不起了。于是,他又花八分钱买了一张邮票,给另一个女人寄去,让周树莲给他寄点儿路费。

然而,周树莲现在也是过河的泥菩萨,自身难保,随意敷衍他两句,又花八分钱寄回去。

可怜的张爱国,就在两个女人都不管的时候,饿了几天肚子,好在他确实有几个朋友,厚着脸皮也能打几顿秋风疲于奔命裹腹的他,再也没有时间管黄英。

这一次,黄英带着孩子回来,是听说张爱国要回家过年了,她来谈离婚的事儿。

幺妹很喜欢听八卦,可这么劲爆狗血酸爽俱全的八卦,着实惊呆了她顾忌着朋友的心情,她尽量装得若无其事。

可张秋萍却一点儿也不难过,甚至比她还八卦,还开心,“我爸可快点回来吧,早离早了,总这么拖着不上不下的烦人,我大舅说了,赶紧把婚离了,给我妈找个煤矿工人”

崔绿真“”这样真的好吗

“我二舅还说了,明年我姐上高中毕业,想办法也让我姐当煤矿工人去,到时候就能挣工资孝顺我妈妈啦”

崔绿真“”你们真的不要你爸爸了吗

***

对于大山深处的农村人来说,大学录取通知书这么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他们是要好好欣赏欣赏的。自从春晖和友娣上学校里取回通知书,牛屎沟的社员们又多了一个休闲节目上崔家串门。

姐俩的通知书原件收起来锁进柜子里,让幺妹照着原模原样“y”两份,贴在堂屋墙上,像两个五好家庭的奖状,闪瞎了眼每一个来串门的人,终极目的就是瞻仰一下这两份通知书,吸一口文曲星和紫微星的仙气儿,憋回去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