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小地精她三岁半 > 178、178

小地精她三岁半 178、178

作者:老胡十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11:42: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哎呀你不知道,涨价啦”这话像复读机似的,左一次右一次,不停歇的出现在幺妹耳朵里。

老百姓手里刚有点钱,物价就涨了。

而早一天买就比晚一天省钱,多买多省,省到就是赚到,于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波大规模的涨价热潮突如其来幺妹兴奋得搓手手,这种时候,一模一样毫无差别的商品,什么最有优势

价格呗

哪怕便宜两分钱,奶奶就买了一年都用不完的肥皂,囤了三年用不完的毛巾,要不是因为水壶洗脸盆实在太大件,她们的背篓装不下,幺妹估摸着,她们能把家里屯满。

而一旦他们的批发市场有了价格优势,批发价比零售价便宜一分两分的,肯定就能吸引到顾客。现在虽然打听的人多,可真正承租却一个没有。

为啥

不就是怕去了没顾客光顾,没有顾客商户就挣不到钱,怕就怕不仅挣不到钱,还倒贴租金

所以,要让人吃螃蟹,必须告诉大家,螃蟹是真好吃。

要不是因为妈妈不让她出门,崔绿真恨不得现在立即马上去深圳,她知道怎么招租了

黄柔按住她,“别急,打电话告诉外公也是一样的,现在不好好调养,以后会落下病根的。”

“我是小地精呀妈妈,我不会生病的,你没发现吗”她一脸认真的反驳。

黄柔一愣,还真是这丫头能吃能睡,胳膊腿儿从小就结实,除了吃坏东西,还从没生过病除了三岁那年,就是一场伤风感冒,让她觉醒了自己的地精身份。

“不行,这不是伤风感冒,搞不好可是会影响你一辈子的。”顺便举例静静阿姨就是因为吃了凉的东西,到现在一直手脚冰凉并痛经,春苗姐姐就是因为冬天洗衣服冻坏身子,现在例假两个月来一回,谁谁是就是

幺妹满头黑线听完,后再三撒娇祈求无果,只好由春芽和小彩鱼陪着,来到厂房值班室给外公打电话。为了方便联络,黄外公去到那边就第一时间安装了一部电话机,怕他寂寞,幺妹还送了他一台电视机。

这不,打过去的时候老爷子正在看电视。那边能收到很多香港电视台,都是广东话

和英文节目,他不仅看那边发生的大小事,还学广东话和英语,一个人自得其乐。

“哈罗”

幺妹一愣,“外外公”

“丫头,听不出我声音”

幺妹吓死了,“哎呀外公你干嘛说英语,我还以为电话串线呢。”

老爷子哈哈大笑,“跟电视里学的,怎么,又是问档口租出去没”

“不是,我想到办法啦外公,咱们做一个大大的广告牌,在牌子上写不论大小每件商品便宜一分钱,这绝对能吸引顾客”贪便宜是人类通病,对很多家庭主妇来说,哪怕她只买一件,为了省这一分钱,她也愿意进去逛逛。

只要逛,商品就有曝光机会,自然就有买家了。

对于市场的目标人群全国各地倒爷个体户来说,一件便宜一分钱,一百件就是一块钱,千来件就是十块,省下来的钱足够住旅社。哪个批发户不愿去呢

“可这一分钱从哪儿便宜商户肯定不乐意减少自己的利润。”锱铢必较这成语,一开始说的不就是做小生意的人

“咱们补贴。”

“什么”老爷子一愣,赶紧关掉电视,以为自个儿听错了,“丫头你说啥,外公可能听错了。”

幺妹笑眯眯的,“外公你没听错,钱从咱们腰包里出,散客买的时候让他们少收一分钱,当天结束后让他们拿着找咱们兑钱,卖出去一件兑他一分钱,一百件就是一块。”

“可要是卖出去一千件呢咱们一家商户一天就要贴出去十块钱,一个月就是三百这”老爷子不敢算了,这还不如自己干算逑这简直就是花钱请上户入场啊,赔本买卖

幺妹没忍住“噗嗤”一声乐了,笑得肚子都疼了,“外公你担心啥,他们一天能出一千件,哪怕一件只卖一毛钱,那也是五百块进账,咱们3的管理费就是十五块嘞是不是还多赚了五块”

“还有呀外公,你见过一角钱一件的衣服吗”

老爷子傻了,他居然把管理费给忘了。

对,管理费

租金是固定不变的,其实他们光靠收租金的话,算个平均数,四十一个档口,即使一百四十个档口全租出去,一个月也才五千六百块钱,别说土地成本,

就连建筑装修成本也要两年才能回本相当于十二万放银行,两年时间一分利息没有

这不扯淡嘛

所以,幺妹学着姚安娜租百货门市部的柜台一样,想出了“管理费”来,上浮空间可就大了。这样的比例确实不高,因为服装利润空间大,至少是50的利润,分3给批发市场,从此以后有水有电有人打扫卫生,还连挂靠和办税都省了,谁不愿意

商户卖一件,他们能得营业额的3,卖一千件也是3,商户卖得越多,市场获得管理费越高,所以,市场和商户的目标是一致的卖货越多越好

老爷子心头这才反应过来,外孙女提管理费原来是这个意思打着“省一分钱”的招牌,其实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他一时间竟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了,幺妹能想到的办法超越了他的思维局限,她接触到的都是年轻充满活力的头脑,而他还在为办事四处求爷爷告奶奶。

每件补贴一分钱,对商家来说,这就是毛毛雨优惠,不影响他们利益,却能成为噱头吸引客人上门的手段。而真正对商家有吸引力的是减租。

“外公,你再放出话去,六月一号前来登记报名的商家,只要签满半年合同,咱们就免他们三个月租金。”

黄外公咽了口口水,那头仨月就啥钱也不挣,还要做好贴钱准备啦

“外公,你一定记得,明天赶紧把省一分钱的广告牌挂上去,一定要跟咱们蛇口批发市场一样大的牌子,让飘在海上的轮船都能看见哦”

老爷子除了答应,还能怎样呢这些貌似看起来很小实际却能挣大钱的鬼点子,也就只有小丫头才能想出来。孩子看书多的好处这不就显露出来了

事实证明,崔绿真那一架子书还真不是白看的。

外公照着她的主意,挂上超大超醒目的广告牌,放出消息不算,又在市场四周贴上“告广大租客的一封信”后,第二天就有人找上门来,也有怕档口租完抢不到的,人来不到先打电话联系。

毕竟,不管挣不挣钱,反正头仨月是免费的,也不会亏,有个遮风挡雨的屋子它不香吗就算是亏了,那也只剩三个月租期了,无论是退租还是坚持,都损失

不了几个钱。而且,这是得到政府批准的合法营业场所,再不用担心治安队和公安来撵人。

先到先得,生怕好位置被人抢租,接下来几天大家纷纷来签订合同,交清剩下三个月的租金,服装就可以进厂了。为了方便管理和登记,档口是按“方位排数列数”的坐标式命名,有的商户在征求过黄外公的同意后,干脆挂上自家牌子,啥“益民服装批发”“靓丽女装批发”“童趣童装批发”的反正怎么好听怎么来。

商户们要做的,就是保证商品质量和服务态度,合同上白纸黑字约定好,一旦发现假冒伪劣商品,市场方有权利将之驱逐出市场,所缴纳租金一律不予退还。

三天时间,就有四十多家商户前来报名,黄外公一个人忙不过来,把收报纸的崔建党叫来依然捉襟见肘,后来干脆春苗和周文良也主动来帮忙,还喊来了一班大学生。

不过,学生只周末有空,其他时候两个大男人还是忙得脚不沾地,倒是兰艳知道他们是幺妹的家人,自告奋勇来帮忙。

反正她在码头上卖吃食,只要头天把食材准备好,婆婆带着小妞妞就能帮她看摊子。

她人面广,又会说话,无论大小老板都让她恭维得喜笑颜开,心甘情愿掏钱,舒舒服服签合同。

当然,黄外公也不会白让她出力,她来帮一天给她十块钱,当天结算。这十块在大河口那是了不得的工资,可在蛇口,也就够住一晚招待所罢了。

赶在五月一号前,市场所有服装档口全部出租完毕,建材市场却只租出去三分之一,毕竟这年代做装修材料的本就不多,四十多家已经是把全广东省的批发商都集中过来的数量了,剩下的租不出去就当仓库,便宜十块钱,谁愿用谁用。

截止五月一号,批发市场收到租金一共一万五千元,这就是他们接下来半年内所有租金收入了。别说顾学章和黄柔提心吊胆,就是崔绿真自个儿,也是捏了把冷汗。

这租金收入也来少了

还不及他们装修成本一个零头

可全中国都没有这样规模和性质的市场,他们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没有现成的经验供他们学习,只能忍痛尝试,试错大

不了就当把钱扔那儿半年,她相信半年足够她想出另一条路子。

趁着五一劳动节,顾家五口去了一趟蛇口,亲眼看见外公一手替他们搭理的地方,由一片荒地变成平整的,井井有条的,人来人往的批发市场,心里感激得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如果没有黄外公,他们家的市场压根不可能开起来。

当天晚上,幺妹提出外公一点股份,以后给他养老。

谁知老爷子板着脸一本正经的说“不给钱你们就不给我养老了是吧”

黄柔愣了愣才反应过来,父亲这是打定主意要跟他们生活了,眼泪珠子“啪嗒啪嗒”掉,抱着橄榄一个劲猛亲。

黄老爷子拍拍她肩膀,“别让孩子笑话,我只你一个闺女,不跟你还能跟谁”傻孩子,我对黄娜再好,那也是为了弥补她母亲对我的恩情啊。

即将一周岁的橄榄,已经十个小暖男啦,他懵懵懂懂给妈妈擦眼泪,奶声奶气安慰“妈妈,不哭哭。”

他记得,自己走路跌倒的时候,姐姐就是这么安慰他,鼓励他,让他自个儿摸索着站起来的。

他可是很懂事,很听姐姐话哒,哪像汤圆,只会吃

这不,看见汤圆跟姐姐又跑出去买吃的,他惆怅的,担忧的叹口气,唉

小汤圆能吃,骨头也硬朗,已经会走小小一段路了,幺妹怕她走不远,一会儿问“要姐姐抱吗”

“要姐姐背你吗”

胖嘟嘟的小丫头摇摇头,“不要。”

于是,一大一小两个粉雕玉琢的女孩,慢悠悠的,小鸭子似的歪歪扭扭,走到码头上,那里现在已经全是吃的啦以前卖衣服的小摊小贩全集中到批发市场上去,南来北往的商客都往里头去。

因为人太多,小摊太多,挤得前后门拥堵不堪。二伯嫌影响不好,想要让小摊们换个地方,可幺妹拦住了。

她亲自模拟过,从市场前门进去,一路不停的看啊逛啊,一家不落得花上三四个小时,出来就是围绕着前后门的一排排小吃摊,正好勾得饥肠辘辘的人们掏钱买吃买喝。

买东西的既饱了眼福,批发到合心合意的东西,又能吃饱喝足,对这市场的印象不就更好了吗谁也不想买了东西却没吃的地

方,提着两只脚走几公里去下馆子

再者,人都是爱看热闹的。

只要看见这附近有卖吃喝的,谁都想来看看热闹吧这又是市场的潜在客户啦

反正,市场和周边的摊贩们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维护好双方的关系,对市场绝对是利大于弊。

这不,商贩们也是一样的想法。她一出来,许多人就主动跟她打招呼,“小绿真又带妹妹出来玩啦”

“快来尝碗凉虾,比昨天的甜。”

“来,给小汤圆尝块西瓜,天热当心中暑啊。”

每一张脸都是经年累月风吹日晒的黄黑,可每一颗心都是那么热烈。

小汤圆跟小时候的幺妹一样招人喜欢,人长得讨喜,嘴巴又甜,几乎是走到哪儿吃到哪儿不花钱那种。

妞妞大老远看见她们,哒哒哒跑过来,“绿真姐姐,汤圆妹妹,你们要出去吗”

幺妹点点头又摇摇头,她只是觉着市场里太吵了,开业第一天有优惠活动,买满一百块送隔壁市场的灯泡电线啥的,许多人为了得到这白送的或许压根用不上的东西,都拼命的凑整数,里头忙得蚂蚁窝似的。

可她对附近又不熟,不知道能去哪里。

妞妞牵着汤圆白净净的小胖手,“我带你们去捡贝壳叭”

幺妹眼睛一亮,她喜欢

小妞妞不愧是码头团宠,蛇口百事通,熟门熟路找到一条狭窄的小路,顺着小路弯弯拐拐走了一刻钟,就能看见一片黄白色闪闪发光的沙滩。

“姐姐你把鞋子脱了吧,不然会弄脏的。”她看着幺妹脚下漂亮的雪白球鞋,羡慕的说,嗯,妈妈已经答应啦,等她有绿真姐姐这么大的时候,妈妈也买一双给她。

她因为经常跑来跑去,很费鞋子,兰艳干脆给她穿一双塑料底凉鞋,凉鞋带已经断过好几次,缝补的痕迹很明显。可她还是非常爱惜的脱下来,提在手里,“姐姐咱们把鞋子藏在那儿,不然会丟哒。”

幺妹果然脱下白球鞋,顺便把汤圆的小皮鞋也脱了,藏在不远处眼睛能看见的野草丛里。脚丫子踩在沙子上,她一开始还不习惯,生怕有虫子棍子甚至“炸弹”。

记得牛屎沟坝塘枯水期的时候也有沙子,可村里

男娃太坏了,他们会在沙坑里拉屎,再扒拉沙子埋上,她自从中过几次招后就怕了。

可她用灵力感受过,这里的沙子特别干净,顶多有几个细碎的小贝壳,她不怕

海边的太阳好像比大河口还大,可有海风吹着,倒是不怎么热,相反,清新而湿润的海风吹来,她整个人都说不出的舒服,恨不得就地躺在沙滩上,美美的睡一觉,打两个滚。

她只是这么想象,小汤圆却已经这么做了。小丫头“啪”一声,一屁股坐沙滩上,抓了两把沙子捏着,可惜捏不住,陆陆续续从指缝漏走,索性四仰八叉躺下去,不动了。

幺妹一看她圆鼓鼓的小肚子就知道,好家伙,又开始吃饱喝足想睡觉了

“姐姐你去玩儿吧,我守着妹妹。”妞妞十分善解人意的说,幺妹没能抵挡住海水的诱惑,在浅滩上踩了会儿水,看着沙滩上留下的脚印迅速被潮水冲刷净,她脑海里不由得浮现数月前的梦。

她不止想跟胡峻哥哥在海边散步,还想再加上菲菲,甚至,如果二选一的话,她绝对是毫不犹豫选菲菲的。

胡峻已经是大人啦,也许,不久的将来,他就要结婚,拥有自己的小家庭,自己的孩子,就再不会这么宠溺她们了。

想想,还真是惆怅啊。

金黄色的沙滩柔软又温暖,透明的海水碧波荡漾,沙滩上人不多,几乎都是附近的孩子,有洗衣服的,洗澡的,小的还光着屁股,脸蛋晒得黑黑的,跟大河口也没多大差别。这时候,全中国的农民都只是刚脱离大集体生活,吃穿住行总体来说没多大差距。

她跟着孩子们,捡到七八个空的小贝壳,还捡到一堆海螺,回去可以用线串起来做风铃,挂在窗边肯定特有意思。当然,海里的鱼也不少,她徒手就捉到一条巴掌大的,玩了一会儿又放回去了。

倒是螃蟹和虾爬子不少,她随便逮几只,用野草拴了小小三串,“妞妞,咱们回去吧。”

她把串串递给妞妞,自己将睡成小猪的汤圆抱起来,沿着原路返回,几个大人已经商量结束,爸爸正歪在沙发上打瞌睡。

幺妹轻手轻脚把汤圆放到床上,和橄榄睡一起,妞妞已经从自家摊位上提来一只小桶

装半桶水,三串小螃蟹和龙虾放进去,瞬间活蹦乱跳“哗啦哗啦”游开来。

顾学章很快醒来,“回来了”

“回来啦爸爸,我妈呢”

“跟春苗出去买菜了。”顾学章伸个懒腰,瞬间觉着困意轻了很多,“你们去哪儿玩”

幺妹立马叭叭叭说起沙滩的事儿,蹲在地上看桶里的小螃蟹,顺便冲爸爸招手,“爸爸你看,我捉的,三串,刚好妞妞和弟弟妹妹一人一串,玩够了还能放回海里。”

妞妞的眼睛亮起来,“谢谢姐姐,我,我不用,给弟弟妹妹玩吧,我天天都能捉到呢。”可小孩子,谁会不喜欢小礼物呢

她真没想到,绿真姐姐居然给她也准备了一份。

“没事儿,我还要感谢你给我当向导呢。”幺妹摸了摸她不怎么光滑的发顶,补了又补的混搭凉鞋明显太小了,她三分之一的脚趾都露在鞋板儿外。

“这样吧,我们去市场看看,我送你个礼物。”

妞妞很拘谨的摇摇头,红着脸说“妈妈说我不能要绿真姐姐的礼物,黄爷爷对我们已经非常好啦。”

“那行,你不要的话,陪我去看看好不好”

单纯的妞妞立马开心的答应下来,大手牵小手从前门进了批发市场。下午四点多,很多赶集的地方都开始陆续散场了,可市场内依然人头攒动,几乎每个档口都有顾客,商户们脸上的笑就没停过。

为了今天的开业,幺妹没少出主意。她让外公去广州火车站承包一个大大的广告位蛇口批发市场,应有尽有;便宜一分钱,量大从优。

广州火车站可以算是全国客流量最大的火车站之一,出站口到处是三四层高的小楼,光秃秃的墙壁谁也不会注意。可突然某一天,上头多了块巨大的红色木牌,黄色的大字分外引人注目,外地来的旅客都会多看两眼。

在火车站打广告,这是前无古人的点子,黄外公当即就在电话里拍腿,大呼“妙哉”,外国的雷达表能在上海墙上打广告,他们的批发市场也能

而且,广告费还挺便宜,一个月才七十块,他直接买了一年甚至还举一反三,去班车站和飞机场出口都打上,反正几十万都花了,也不在意这千八百的

只要有效果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但凡从里头出来的人,谁会看不见这几个大字呢哪怕是不识字的,也会问旁边的人,一问一答,这名气不就传出去了

本来,春苗还提议把电话号码也写上去的,可幺妹拒绝了。

为啥

有了电话号码,商客就会打电话去问,增加接电话的工作量不说,还少了许多实地探访的机会。她坚信,广告牌的作用不是让人知道和了解批发市场,而是让人好奇,让人疑惑,并带着这种好奇和疑惑亲临现场。

你说吧,就这样的思路,除了她,谁能想得出来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专门搞市场营销的人才嘞

可她崔绿真,还真就是从书上看来的,资本论她看过三遍的呀萨缪尔森经济学她看过两遍的呀就是国内的,史记列传不算,她连陶朱公生意经都看过,那么多政治经济学的书不是白看的呀

这不,广告牌才挂上的第二天,就有客商专程到现场去考察了,只是交通十分不方便,过程十分周折。在火车站问了半天没人知道所谓的“蛇口批发市场”,只好先转班车到蛇口,又再打听着找到码头上去。

虽然最终只得到一个“五月一开张”的答复,可光看着那规模,他们心里就有底了。

能把市场办这么高级,这么整齐的,里头规矩肯定多,规矩多了,商品质量就有保证,所以,当时就有人留心了。

而在广告语挂足半个月之后,从前天开始,黄外公又从省客运公司包了一辆班车,专门停在火车站,车头玻璃上挂着“蛇口批发市场专线”的牌子,凡是来市场的商客免费坐车。

本来,大家都还不知道蛇口批发市场是个啥呢,这有免费车坐,傻子也会去看看

这不,一辆车不够,黄外公今儿又紧急请求从省客运公司调用了另外两辆,每两个小时发一班,每一班都是挤得满满的,别说空座位,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本来,市场内的商户心里已经认定,开业第一天不会有几个顾客,甚至还有人打赌,如果有超过二十个人走进市场,他就跟管市场的老头儿黄外公姓妈的,谁能想到他居然从火车站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