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小地精她三岁半 > 194

小地精她三岁半 194

作者:老胡十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11:42: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罗德胜为了感激幺妹,从东北买了许多名贵道地药材给顾家送去,但凡她们家人喜欢点啥,他就给记心上,下次出去就给带回来当然,钱是不许提的,一提他就生气。

刘惠这混不吝的,跟八辈子没吃过似的,一锅鸡汤里炖三根大人参,半斤三七,要不是锅已经装不下了,估计还得再来半斤枸杞,好好一锅香喷喷的鸡汤,愣是让她弄成了又臭又苦的药,让人看见就害怕。

不仅滋味极差,还把全家人吃上火了,狂流鼻血。

庄稼成熟,四位老人回牛屎沟收水稻去了,半个月后回来,看见满满一锅“药”,崔老太直接气得破口大骂,跳着脚把刘惠掐了一顿

这死娘们,跟娘胎里出来就没吃过似的

“哎呀呀疼啊娘,我这不是想让大家也补补嘛又不是我躲着吃独食”你看看,她还理直气壮嘞

老太太被她气得胸口起伏,“补身体有这么补的吗你把所有人都当药罐子”

“不是,这不是不花钱的嘛,不吃白不吃,以前咱们家穷,吃不起,现在条件好了不可这劲儿尝尝”长白山人参啊,那只在传说里听见过,一根得不老少钱嘞

老太太快被她气死了,“你没花钱,那小罗没花钱啊小罗的钱不是钱啊”

刘惠努努嘴,还想回嘴,崔建国给她肩上重重拍了两下,疼得她龇牙咧嘴,回头想骂吧,又不敢人崔建国说了,惹急了他就把她开除这可是他能做主的厂子

一个月小两百的工资,她可是一分不用掏出来的,没了这笔收入她怎么买衣服买皮鞋做头发

是的,自从她们那一头卷毛在大河口掀起潮流风潮后,整个大河口的女人们,但凡手里能拿出几十块的,都坐着公共汽车上市区国营理发店烫头发去啦尤其手艺好那位大师傅,找他的女人能从店里排到大街上

大师傅烫头发可是走心的,一开始只会千篇一律的方便面卷,后来学会了大波浪卷,发梢卷,还会根据不同的脸型选择不同的发型要说阳城市最得女人喜欢的男人,非这大师傅不可

当然,刘惠有钱,她就想每个发型都尝试一遍,可直发想变卷发很简单,卷发想变直就难咯她磨着大师傅给她想办法,天天往理发店跑,后来干脆剪成短发,心想这样还能快些长出直发。后来不知是谁告诉她,说香港有卖假发的,那一顶顶卷的,直的,短的,长的,甚至还有红色黄色的假发,戴上去就跟真的一样。

刘惠那心里,就开始心痒毛抓她想去香港买假发

崔建国对她的异想天开简直嗤之以鼻,为了买顶假发跑香港去这不是吃饱撑的嘛

崔建国不给她钱,她就只能攒工资。

老太太白她几眼,虽然心疼,可都馊了,只能把那么多药材倒垃圾桶,这可是名贵药材啊在几十年前那都是能吊命的,拿着钱也买不到的,她好大的狗胆

“警告你,再碰我药材,老娘打不死你”

刘惠讪讪地动动嘴唇,不敢顶嘴,不吃这么多还不得放着生虫她婆婆啥都好,就是太抠门。

***

“姐,姐你看这是啥”一个顶着“锅盖头”的半大男孩冲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红黄色的纸,甩得“呼呼”飞响。

幺妹实在害怕被他的“暗器”误伤,远远的躲到一边,“说吧,啥事儿”

高玉强这几年窜得很快,已经快有他妈高了,站在绿真旁边也不矮就是那锅盖头有碍观瞻。很快,他身后跟着涌进一堆孩子,有苏家沟的,也有大河口的,都是他的同学或追随者无一例外,也是锅盖头。

这是1983年最流行的发型,因为一部特别有名的电视剧霍元甲如果说流量的话,这时候的“陈真”绝对是全民偶像级别的流量,全国青少年争相效仿,搞得只要是个男孩子,就剃着锅盖头。

崔绿真其实不大喜欢这种千篇一律的发型,可高玉强说了,她不喜欢那是因为他那堆“跟屁虫”太丑了,要换他胡峻哥脑袋上,那还不得美死她

没有难看的发型,只有难看的人。

臭小子,别看平时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说话总是能一语中的。

“姐,你想啥呢,让你看看这是啥”他把纸拎起来,装腔拿势的,一字一句的念“高玉强同学,在1984年春季学期元旦运动会中表现优异,获得优秀奖,特发此状,以资鼓励。”

崔绿真“噗嗤”一声乐了,运动会优秀奖,那就是鼓励奖,重在参与

真对得住他“四肢发达”的特征。

果然,高玉强急红了脸,“姐你不许笑,我得奖啦”

“嗯嗯,知道你得奖啦,小猴子真棒。”

“我可不是小猴子啦,我现在是高玉强,姐你怎么老叫我猴子猴子的,我又不是”他十分不爽,当然,更不爽的是姐姐的态度,他拿奖这么大的事儿,她居然只说“真棒”,哼

他正想声情并茂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讲述一下他比赛时的英勇表现,忽然一声“东亚病夫”,他眉毛就跟王满银一样,挑成了葫芦娃。

“高玉强你个东亚病夫,你不是打我吗来呀,让你吃我兄弟的迷踪拳”门口浩浩泱泱来了另一群男孩子,绿真看着眼熟,但不知道谁家是谁家的。

“东亚病夫”成为上一年度最流行的骂人词汇,因为他们也是在霍元甲里第一次听见的,愤慨,奇耻大辱用它来骂对手,绝对是激发一场战争的最有效手段。

果然,下一秒,高玉强就带着他的“跟屁虫”冲出去,跟挑衅者干起来了。绿真见怪不怪,这样的“战争”几乎每隔几天就会上演一次,挑衅者有苏家沟的,大河口的,李家沟的,甚至还有市里雨花胡同的,当然更不乏他的堂表兄弟们。干架理由也千奇百怪,不是他抢了他们“地盘”,就是他们偷袭了他。

崔绿真就在院里继续看书,反正元珍姨妈说了,只要打不死,就让别人打,高玉强就是欠教训。连带着王玉明也被他带坏,看谁不爽也骂人家“东亚病夫”,嘴巴臭得不行。

然而,让高元珍失望的是,高玉强又赢了。他以快刀斩乱麻之势,迅速的把对手压制在身下,扬起他紧捏的半大拳头,“服不服”

挑衅者死瞪着眼,“不服”

“嘭”一声,高玉强的拳头落他鼻子上,立马有两条血线顺着鼻孔流下,流到他嘴唇上,跟口水混杂在一起,恶心巴拉的,高玉强嫌弃得直皱眉头,“你才东亚病夫”

这下,对方也不干了,仿佛受到了极大的侮辱,挣着又打起来。本来已经熄灭的火苗,又重新燃烧起来,你一拳我一脚,男孩子打架也不爱哭,即使挂彩也不哭,以至于都打散场了崔顾两家大人才发现他们曾经爆发过战争。

没一会儿,电视机里传来“万里长城永不倒”的歌声,两伙人跟没头苍蝇似的冲向堂屋,乖兔子似的守在电视机前,一剧泯恩仇

三月六号,绿真换上一身漂亮裙子,牵上脚上装了风火轮的小汤圆出门,本来呢张也想带小橄榄去的,可这家伙非常认真的思考了一会儿,认真的摇头,说今儿的乘法口诀还没背完,不去了。

三岁就知道自个儿背乘法口诀的孩子,这可够家里几位老人骄傲的简直都快把他形容成千年一遇的神童啦

相反,小汤圆就就一点儿不爱学习,乘法口诀啥东西能吃吗好吃吗有姐姐藏在床底的橘子罐头好吃吗

没有那她才不要学习呢

也就小橄榄这个傻弟弟才会喜欢这种一点儿也不好吃的东西。

黄柔也曾用事物玩具电视新衣服等普通小孩都会喜欢的东西吸引他,不想让他过早的过度沉迷学习。毕竟,她也是搞过多年教学工作的,知道孩子过度提前学习不属于自己年龄段的知识,其实对孩子的长远发展也不好。

可小橄榄愣是不感兴趣,一心只想学习,尤其是学数学,准确来说应该是数理化。他经常用十万个为什么问姐姐,譬如桌上的东西是往下掉而不是往上飞,譬如打水漂的时候最多只能打三四个,譬如刚好,幺妹也是这类奇怪问题爱好者。

他问的要刚好是她知道的,那好解决,她曾经可是一只好为人师的小地精哟。

要是她也不知道,那就姐弟俩一起看书找答案,看着看着,俩人经常是在一个被窝睡着的。

可以说,虽然同一个母亲生的,可小汤圆是幺妹的饭友,小橄榄却是她的学友。

黄柔曾经也怀疑过,莫非橄榄也是小地精投胎毕竟这样异于常人的天分和爱好,不是正常小孩子该有的。可她曾经悄悄问过他,把小子问得一头雾水,第二天就找姐姐探讨“什么是小地精”。

崔绿真“”满头黑线。

母女仨手牵着手,慢悠悠走过门前大路,翻过一个小土包就是人民广场,这个点儿人特别多,尤其老人孩子,打陀螺的,玩儿玻璃弹珠的当然也有卖小零嘴儿的

这不,小汤圆指着一个卖冰糖葫芦的小摊不愿走了,圆嘟嘟的嘴巴紧紧闭着,不断吞咽口水,馋兮兮的说“姐,我要冰糖。”

“是冰糖葫芦,葫芦。”崔绿真纠正道。

“冰糖,甜。”

崔绿真“”好吧,你姐口水也开始不争气啦。

她过去买了两串,一人一串,顺便再吃一个给妈妈喂一个,把妈妈酸得闭眼睛,一个劲摇头,“我不要了,你们自个儿吃吧。”

“黄姐”忽然,有人大声喊她们。

回头一看,是一个穿公安制服的中年男人,大啤酒肚跟怀孕五六个月的孕妇一样,甚至让人担心它会不会将单薄的制服衬衣撑破。

黄柔脸色淡淡的,“徐局长,怎么在这儿”

明明比顾学章还小,却已经完全一副中年人模样的人正是徐志刚。只见他“嘭嘭嘭”十分困难的跑上来,“我我来执勤,最近说是广场有扒手,我来看看。”

明显喘气不匀。

黄柔“哦”一声,“那徐局长先忙着,我们走了啊。”

徐志刚非常客气和恭敬的说“姐还跟以前一样叫我志刚就行,啥局不局的,在顾哥面前我这都不算啥。”说着,他顺手抄起小汤圆,又在幺妹头顶比划一下。

“绿真这几年长得真快,马上就要有我高了。”

黄柔只是扯扯嘴角,但因为丈夫统筹全局的时候也需要下头人配合,公安这块是非常重要的,她也不想给他树敌,当面让徐志刚下不来台也没必要。

绿真也只是客气的叫了声“叔叔”,完全没有小时候看见他的热情活泼。

徐志刚神情恍惚,是啊,热情活泼。

他记得,小丫头小时候很喜欢吃甜甜的金黄色的东西,那个人经常说以后有条件了要天天请她吃最爱的橘子罐头,还要给她买裙子作生日礼物那个活泼的姑娘啊。

虽然她说话声音总是很大,总是咋咋呼呼,可现在想来,那都是青春的力量啊比起死气沉沉没几句共同语言一天只知道买买买和化妆打牌的中年女人比起来,那个青春活泼的女孩,似乎成了他的白月光。

而这抹白月光,他曾经拥有过,无限接近成功的。

他现在能想起来的,都是她的美好。

小汤圆虽然贪吃,可她知道看姐姐脸色,知道她不喜欢这个胖叔叔,那她也就不喜欢啦,挣扎着说“下去,我要下去”

徐志刚还想抱着她往上抛两下,小丫头已经自个儿挣扎着朝妈妈伸手。她知道这种时候妈妈是最合适“解救”她的。

黄柔手里还提着好几篮东西,有鸡蛋,奶粉和小孩儿衣服,一看就是给谁家孩子过满月或者周岁去的。她刚想把东西递给大女儿,忽然听见徐志刚问“姐这是要看谁家孩子去”

“陈静。”

话一出口,两个大人都愣了。

黄柔是没想到,她居然提了这个敏感话题,因为她曾经答应陈静不许提这个人的,陈静现在跟郝顺东啥都好,就是有一样不能提。她谈过这么多届对象,提谁都行,就是不能提徐志刚,一提郝顺东就要暴躁。他不能忍受自己的妻子居然跟曾经的朋友居然有过一段,可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他明明是见证者啊

他经常说想起以前眼睁睁看着徐志刚欺负陈静他就后悔,后悔为什么不弄死他,要是能穿越,他一定会穿越回那无数个瞬间,先拍死徐志刚,再拍死当年的自己。

这话真是让陈静既幸福又好笑,虽然理解不了他这种莫名其妙的占有欲,可陈静不是普通女人呀,她是诗人,她就喜欢剑走偏锋。

徐志刚整个人呆若木鸡,仿佛被一道雷电击中,雷得他外焦里嫩,“静她结婚了”

黄柔硬着头皮“嗯”一声,只想尽快离开这儿。可两个闺女明显不想离开,她们专心的舔吧那鲜艳的冰糖葫芦,甚至幺妹还插嘴道“前年结的,上个月刚生小弟弟,特别像静静阿姨。”

徐志刚只觉喉头苦涩,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虽然他也知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陈静总有一天会结婚,可忽然听见这消息他还是不舒服。

她不结婚,仿佛是一种祭奠,对他们不得不向现实低头的感情的祭奠,他在过得不幸福不如意的时候会得到一丝可耻的安慰。

可现在她结婚了,还生了孩子

这种祭奠就没了。

“她丈夫是谁对她好吗”

幺妹很奇怪的看他一眼,“叔叔你不知道吗”

“知道什么”徐志刚屏气凝神,莫非她跟他一样也过得不幸福刚起伏的心似乎又找到一点点安慰了。

幺妹不答反问“叔叔前年没去阳城宾馆吃喜酒吗”

徐志刚心头发笑,小姑娘真有意思,她陈静结婚怎么可能请他陈静别看大大咧咧,其实可记仇呢。可被绿真疑惑的目光注视着,他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莫非是男方应该请他

那她是嫁了他家亲戚吗

哦,那一定是远亲。

他们家远亲都是泥腿子,一个比一个穷,口袋比脸还干净得家伙,能有啥好日子过不知道为什么,他又有点平衡了。

听从父母意见结婚后,他其实过得一点儿也不好,跟尤雯雯分明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不止没有共同语言,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也相差甚远,他必须严格要求孩子,可她的一味骄纵和甩手掌柜,培养的都是熊孩子。以前他忍忍也就罢了,可两个儿子的教育是头等大事,他不能再让。

再让,就是毁了孩子。

“是我家哪个远亲吗”可为什么没听父母说起呢如果父母知道陈静的消息,一定会第一时间告诉他的。

毕竟,某些时候,他们比他这位前对象还关心她的动态。

幺妹被他问得一头雾水,“郝叔叔没请你喝喜酒”那天没看到他,她还以为他是不好意思,羞于露面呢。

“什么郝叔叔哪个郝叔叔”忽然,他一愣,他们共同认识的人中,姓郝的好像就只有一个。

郝顺东是他曾经的朋友,只不过这几年已经渐渐疏远了,自从郝书记升到书城当大官儿后,他很想跟郝顺东继续打好关系,可他似乎很忙,他找了他好几次都没找到人。

甚至,他怀疑郝顺东就是故意在躲着他。

他只觉喉头又紧又疼,干哑得不像话,”郝郝顺东吗”

“对呀,郝叔叔对静静阿姨可好啦,郝爷爷和奶奶对我姨姨可好啦”幺妹忽然恶作剧的说,不知道为什么,她隐约觉着徐叔叔听说阿姨一直没结婚的时候有种洋洋得意

她实在想不通,我阿姨结没结婚跟你啥关系你高兴啥呢就是结了,那也更跟你没关系呀

“怎么跟他说这么多”黄柔有点想不通的问。

“就想给他添点堵。”

“噗嗤傻丫头,你咋这么坏呢”黄柔拍拍她肩膀,脑袋已经够不着啦,比她还高许多啦。

“姐姐不坏。”小汤圆拽了拽妈妈的袖子,不满意的反驳,“姐姐给我买冰糖吃哟”

母女俩哈哈大笑,行吧,小家伙,有奶便是娘。

跟她们的开心不一样,徐志刚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她们的,他拖着两条灌了铅的腿,心里只有一串炸雷般的消息陈静结婚了,还嫁给了省委书记的儿子,还生了儿子

每一个消息,哪怕是单独一条,都能让他心肌梗塞,三条加一起哦不,再加一条,他们夫妻和睦,家庭和美,他能直接当场去世

***

就在上顿大补下顿大补和霍元甲的尾声里,崔绿真的高二年级开学又放假,放假又开学,日子照部就班来到高三,尤其到了下学期,家里人直接把她和春芽当重点保护动物,甚至林巧珍夫妇直接为她们买辆面包车,崔建军每天给她们当司机,车接车送,一日三餐由老人们准备妥当。

幺妹倒是很坦然,反正有吃有喝,谁不愿意呢

春芽就惨咯,她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家里人想让她考个师专或者医专,这比登天还难现在又给她伺候得妥妥贴贴,每顿饭都在说她的学习,她的学习,她的高考春芽都快郁闷死了。

家里有了钱,大人们都觉着能再出几个知识分子就好了。什么当教师当医生,一听就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群,可事实是她就想啥也不干,给她钱,她只想吃,玩儿,瘫着。

可这样的话她没办法跟家里人说,说了就坐实她“好逸恶劳”的名声,就是个不学无术的家伙,肯定会被全家人而这事就只有妹妹能理解她。

可怜的春芽,她已经十八岁多快十九岁的大人了呀为啥家里人就是不能好好听听她的想法呢她在家里要是能有幺妹这样的地位和话语权就好了,一个小人儿能让所有大人都听她的。

这不,幺妹十八岁成人礼,是顾叔叔和四婶送她一辆吉普车,她早跟着学会了开车,生日第二天就领到了驾驶本,叔叔和四婶仿佛一点儿也不担心她开车上路。

可她的成人礼呢

却是一个存折,存着几万块又怎样,又不让她出门旅游,这钱就是个数字,真是想想就觉着委屈,为什么幺妹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而她得到的永远不是最想要的

幺妹的人生,就是她最想要的模式,没有之一。

然而,崔绿真却没时间琢磨春芽的心思,过完十八岁生日,她就是真正的大姑娘啦有了整个大河口甚至全阳城市最帅气的吉普车,她能开着上任何一个自己想去的地方啦虽然,她现在也还没想好要去哪儿,可她有了能去的自由啊

自由,选择的自由,比爸妈的允许重要多了。

这不,周末,奶奶把她赶出房门,“不许看了啊,伤眼睛,出去看看绿色风景。”

春芽也跟着伸出脑袋,被奶奶一把打过去,“谁让你出去给我好好复习,你看看你上次才考几分,你对得住你爸的小车吗你”

春芽委屈的吐吐舌头,又不情不愿把脑袋缩回去,恨不得明儿就高考,她真的受够了这种囚徒日子

出了房门,绿真也不知道该去哪儿,就在墨绿色的栗子球下看风景。她们家院子现在可是整个大河口一绝,种满了各类奇珍异草,绿树成荫,花红柳绿,她不用打开灵力就能听见唧唧喳喳的说话声。

植物们在议论去年发生的一个大新闻,据说某位歌星正在拍摄期间被公安带走,因为他跟几名**男女混玩儿,听“黄色歌曲”,跳贴面舞当然,这些事儿,阳城市青年也有,譬如吴东平,黄卫红,苏强东,可这名歌星让人惊掉大牙的是,他们居然聚、众、淫、乱

这就是妥妥的流氓罪啊

歌星于是就这么被抓了,同时跟他一起被抓的,还有大批子弟,这可把黄卫红吓坏了,他也跳舞,也听歌,只是不敢乱搞男女关系,如果人家父母当官儿的都被抓,那他是不是黄卫红吓得连夜藏起他的收音机。

当然,他这才想起堂爷爷说的话,他们厂虽然不是直接挂在顾市长名下,可有他参股,这就是隐形的政治保护然而,一旦厂里有人因为违法乱纪,尤其是当下最敏感的流氓罪被抓,那对他也是非常严重的打击。

以前,他不懂什么意思,最近看多了这类子弟新闻,他真是后怕不已。

于是,黄卫红在两个多月自己造成的高压恐吓下,病了。

他的岗位很重要,专门接打电话,是整个厂子对外联系的重要通讯员,对以订单为生的厂子来说,这是致命性打击,耽搁不起的。这时候,已经在县高中上高二的张秋萍主动要求来帮忙。

她虽然只补习半年,可进了县一中后奋勇直追,愣是成了全年级第一,在五个高一班里她永远是第一名,现在上了高二更是,哪怕发挥失常也没人能考过她

这样的学习能力,已经不是能力的问题了,而是天赋

就连黄柔也惊讶得目瞪口呆,她闺女虽然厉害,可那是小地精呀,张秋萍就一普普通通的凡人,居然有这样的天分,当年她爸居然不让她念书,还真是猪油蒙了心啊

她不得不承认,在念书这件事上,张秋萍比崔绿真崔春晖还有天分。而这样有天分的孩子,她居然说可以过来帮忙接电话,不上课也没关系

黄柔怎么可能答应

当即,又在外墙贴上招工信息,才贴上的第二天,报名人数就严重饱和了,一个岗位居然有七十个人报名

要知道,这都不算工人,没啥加班工资和业务提成的,以前是照顾黄卫红小孩子家家才设置的岗位,一个月才一百块钱,居然有这么多人向往

崔绿真听说的时候也是惊讶不已,她第一次意识到,“大河皮革厂”在阳城市,那真是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了。

最终,经过笔试和两轮面试后,招到了一个高中毕业的年轻小姑娘,才刚十九岁,还是张秋萍的同校学姐,倒是挺机灵一姑娘,长得也挺漂亮。

毕竟,在崔家这样有七个仙女的家庭里,她一点儿也不逊色,还真是对得起她名字胡雪嫣。才刚到厂里报道第一天,以苏强东为首的几名年轻工人就跟闻着花蜜味儿的蜜蜂,一拥而上。

而此时,说完大歌星入狱的事儿,植物们就在议论这胡雪嫣的八卦。

栗子树说她看见苏强东给她送了一盒邓歌星的磁带。

海椰子说它看见另一个一线工人请她周末看电影。

葡萄藤娇滴滴的说“不对,我明明看见她把磁带送给小彩鱼爸爸,还说要请彩鱼爸爸看电影。”

崔绿真“”

不是吧

她为啥要送大伯磁带,大伯明明不喜欢听“靡靡之音”,他只爱听“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的更别说看电影了,大伯娘赶时髦拉他去,才进去一会儿他就跑了。

这葡萄藤不乖,又开玩笑啦,这家伙经常放,说话不算数,去年它说会努力给她结很多很多葡萄让她吃个够,再酿两坛葡萄酒的,可今年啥也没有,哼

“姐,你去哪儿我可以跟你去吗”正想着,小彩鱼满头大汗跑过来,小脸红彤彤的,气喘吁吁。

小彩鱼似乎很怕热,一热就特别难受,必须喝很多很多水才行。

“咱们去少年宫吧。”

“哇哦姐你等我”小丫头屁颠屁颠跑楼上,拿出两件连体泳衣。1984年4月,在顾市长主张下,阳城市盖了有史以来第一所少年宫,里头最最重要的就是多了一个游泳馆。这成了崔家姐妹几个除学校外最常去的地方,几乎每个周末都去。

二人上车,幺妹发动车子,车子“唰”一声滑出去,在苏家沟八卦妇女们羡慕嫉妒恨的眼神里,抬头挺胸驶向市区。这顾市长家可真有钱啊,一家人三辆汽车,给个丫头片子的“成年礼”居然是辆吉普车这可是很多大老板暴发户都开不起的,他们家咋就有这么雄厚的实力呢

当然,也有黑心眼的晚期红眼病患者,给市委和省委写过举报信,举报顾学章名下财产来路不正,举报他收受贿赂,甚至无中生有举报他乱搞男女关系的当然,一开始,上级单位也是重视的,很快派调查组下来,最终发现人家日子过得好,那是因为入股了个体经济,且并不直接参与管理经营,这几年也没动用职位相关关系为皮革厂开绿灯,后来,知道这些举报信就跟雪花似的停不下来,上头干脆也不管了,只是定期处理一批。

绿真知道这些,因为爸爸会跟她谈心。

她不担心,爸爸更不担心,他每天要忙的事那么多,爱咋咋。

八分钟后,车子跟平时一样准时到达少年宫门口,俩人提着泳衣进馆,买票,换衣服,入水熟练的很呐

只是,今天的游泳馆跟平时不一样,似乎人特别多。

说实话,阳城市老百姓其实思想还是很保守的,小地方,大家都怕名声受损,除了十岁以下儿童,来游泳的人还真不多。更何况,想洗澡的都去河里啦,那里水干净,还不用买票,傻子才来游泳馆嘞

所以,每一次她们都能在深水区玩得恣意,可这次的人却比平时多了两倍,还挺多青少年,就跟小彩鱼差不多大小,甚至还碰到两个小彩鱼的同学。

“你们咋在这儿呀苏小雨你不是不会游泳吗”小彩鱼仰漂在靠近台阶的水面上,眼睛闭着,嘴巴鼻子正常打开,可水就像长眼睛似的,特意避开这些官窍,不会倒灌进去。

“我来玩儿,主要是陪我妹来。”苏小雨坐在台阶上,下半身泡在水里,指指正在深水区自由自在遨游的女孩,“我姨听说今儿有省游泳队教练来挑人,让她来好好表现呢。”

小彩鱼赶紧害怕的摇摇头,省队她知道,不就是运动队吗思齐哥哥就是在省乒乓球队,听说特别辛苦,一整天十几个小时都在训练呢

这要是游泳队,那岂不是要十几个小时泡在水里

她倒不是怕泡水,而是她觉着如果大部分时间都花训练上的话,她跟姐姐玩儿的时间自然就少了,她不开心。

更不想去。

太可怕啦

绿真一直竖着耳朵呢,听见省游泳队来挑人,忽然眼睛一亮,看向小彩鱼的眼睛就像看见金凤凰,吓得彩鱼打个冷颤,一头扎进水里。

幺妹却不放过她,一把拉住她胳膊,“妹你懂的”

“我不要”小彩鱼十分干脆的拒绝。

“当运动员诶,为咱们阳城市争光,石兰省争光,说不定也跟思齐哥哥一样为国家争光。”

小彩鱼一点儿也没受她蛊惑,还是摇头。

崔绿真“策反”了家里这么多姐妹走出去,这还是第一个说服不了的,顿时头大如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