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小地精她三岁半 > 217

小地精她三岁半 217

作者:老胡十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11:42: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小可爱,说明你对作者的宠爱力度还不够哦。文文羞涩的隐藏起来了

黄柔顺着女儿的目光,发现闺女正看着人一大老爷们流口水,顿时哭笑不得。带她出来一趟,口水就没停过,两块手帕都擦湿了。

“鲜肉水饺来咯”大师傅在柜台后喊。

黄柔忙去端过来,又要了一个小碗,挑几个白白胖胖的水饺出来,慢慢的吹凉,“来,啊。”

“嗷呜呜呜,好吃”外面黄白色的皮儿薄薄的,能看见里头淡粉色的晶莹剔透的馅儿,咬下去是满满的一口油汤,还有嫩嫩的非常香的东西,她记得,“肉,这是肉”

兴奋得手舞足蹈,双眼发亮。

这回不止男人,连其他人都笑了。

这年代谁家日子也不好过,能吃顿肉那可真赶上过年了,大家都是善意的笑。

小地精的肚子那可是能吃下很多东西的,别看白嫩嫩圆溜溜一小个,一碗大饺子她全吃完了,妈妈只舍得吃俩,还说不饿。

她很愧疚,怎么只顾着吃,忘了妈妈呢可妈妈身上只有两毛钱,想再吃也买不了了。要不,学刚才在供销社一样,给大师傅看看他肚子里有没有小宝宝

这个大师傅的肚子,可比那个阿姨的大多啦。

“师傅再给她们来一碗,算我请。”隔壁桌的男人忽然大声道。

黄柔和幺妹一开始不知道说的是她们,直到水饺上桌才反应过来。幺妹很没出息的咽口水,但她看着妈妈,不敢接。

黄柔只说“多谢叔叔好意”,不碰水饺。

“大妹子甭客气,碰上咱段书记是你们运气好。”

“什么段书记”幺妹问。

“哟,你们还不知道吧,这是咱们公社新来的书记,从北京来的呢”大师傅拎着大勺子介绍,看来不用票已经成为趋势,没看连领导都来吃嘛。

男人再次对着黄柔母女点头“别听他们瞎吹,快趁热吃吧。”怕她还要拒绝,主动问“我听你有点北方口音,也是北方来的”

这两句就是正宗的京腔了,黄柔眼眶湿润,五年了,终于听见乡音。“对,我原是北京的,段书记也是”

“害,什么段书记,叫我声叔就行,我们家住金鱼胡同,你家呢”

黄柔激动得声音颤抖“黄鱼胡同,跟金鱼胡同就隔着四条胡同,只是分属不同的街道。”

一老一少感慨不已,这可真是他乡遇故知啊。段书记比黄柔出来得早,这几年在石兰几个县市任职,不知道他走后几年胡同变成什么样,问东问西,哪家国营商店还在不在,哪个纸箱厂开得怎么样,全都是他们当地人才知道的事儿。

幺妹托着下巴,这个书记原来跟妈妈是老乡啊。

黄柔一面说,一面也清楚,人这是看她们可怜,同情她们呢。虽然她从小不缺这些,可闺女缺啊,在清高与不能让女儿受委屈之间,她毅然决然选择了后者。自己只舍得吃五个,剩下十几个让师傅拿塑料袋装了,带回家蒸蒸还够闺女吃一顿。

感谢了段书记,幺妹也不让妈妈背,自个儿甩着小短腿出门,瞅着朝云大街上再次多起来的拖拉机。

“妈妈,我康康。”她踮起脚,可太矮了,看不见驾驶舱。

黄柔不知道孩子怎么对拖拉机如此着迷,但还是将她抱起来,“喏,车车,好多车车呢,一,二,三”

数到第五辆,也是最后一辆的时候,幺妹忽然两眼放光。司机左眼真的有胎记

“走,走,妈妈。”她晃荡着小短腿,让妈妈跟上最后一辆拖拉机。

可车屁股后黄土飞扬,压根看不清路,很快就被车子甩得远远的。幺妹屏气,用灵力追踪,很快,她指着另一条小路“妈妈,走那儿。”

果然,小路岔过去,迎面而来的就是五辆拖拉机。

“这孩子,怎么就迷上拖拉机了”黄柔没想到,自个儿闺女第一次来公社就知道抄小路追拖拉机,还一追一个准。“可不能再追了啊,再追就到纺织厂了。”

幺妹顺着妈妈手指的方向,看见不远处有几座正在建的房子,矮矮的,胖胖的,红砖墙。

她很想知道那种叫“铂金”的东西是不是藏在房子里头,可她实在太小了,没有老地精跟她说过铂金长什么样,她没办法追踪,灵力也感知不到。

在建的是一个纺织厂,挂市第三纺织厂的牌子,因为原厂长受贿被查,工期一拖再拖,到现在半年了还没建好。听说要不是来了新书记,这厂房都能养耗子了。“那可是个好书记,为无产阶级办实事的书记。”

幺妹跟着妈妈重复“书记”两个字,忽然回过神来,“是饺子书记吗”

“噗嗤”

“噢噢,妈妈去找饺子书记,找书记。”

黄柔按住她乱蹬的腿,“你还吃人饺子吃上瘾了,找人家干啥。”

当然是找他来帮忙找到那批铂金啊,找到铂金就能替爷爷洗刷冤屈,就能恢复工作,然后奶奶就不难过啦。可这么多想法冒出来,她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急得嗷嗷叫。

“不闹,咱们该回家了,啊。”

幺妹手脚并用的反对,终于能明白为啥友娣姐姐总是三百六十度地面旋转了,因为大人们根本不听她们的话,她们只能制造很大的动静来引起他们的注意才行。

黄柔虽然疼她,但绝不溺爱,说走就走。

幺妹是真要气哭了,眼瞅着都找到小偷了,她却要半途而废,仿佛眼睁睁看着几麻袋的大白兔奶糖从眼前飞过,抓也抓不着。

“这是怎么了”路边有人问。

“饺子,饺子书记”小地精高兴得再次破音,“饺子书记,看拖拉机。”

跟段书记在一起的正是三厂新厂长,看见她手指头弯弯的指着自家厂房,乐了。“哟,小朋友是说我们厂的拖拉机呢”

这位伯伯穿着很干净的白衬衫,还戴着一副跟郑爷爷一样的眼镜,幺妹觉着他应该也是好人,忙重重地点头“是哒伯伯。”

因为隔得老远,段书记的视线就落她们身上,小丫头一上来就急吼吼跟书记打招呼,他断定双方是认识的。既然是段书记的熟人,自然要给段书记面子。

“走,跟伯伯看拖拉机去。”

黄柔还想推脱,可段书记已经温和的问起“你们哪个队的”

听说是牛屎沟的,书记皱眉想了想,“张爱国是你们队长”

没想到堂堂一公社书记居然知道队长名字,黄柔再次对他刮目相看,这是个好书记。

又问家里几口人,几个娃,几个挣工分,听说她在村小当老师,两个男人都赞她有上进心,是无产阶级的好榜样。

幺妹得意的想我妈妈不止能教书,还会做很多很多事儿呢,做饭,洗衣服,扫地,割牛草,喂猪,喂鸡在小地精心里,这可是很能干的。

大人们一看她嘚瑟的小表情,又是哈哈大笑。

黄柔跟着笑,心里却警惕起来,自己忙着上课,倒把闺女的教育问题给忽视了。放婆婆跟前,婆婆什么都由着她,现在给纵得不像话,还学会撒泼耍赖了回去得好好教育。

很快,几人进了厂子,段书记和厂长去了会议室,黄柔把幺妹放下来,还有工作人员给她们倒了一杯茶水,一杯甜甜的蜂蜜水。

幺妹“呲”一口,真甜

这个纺织厂可真有钱。

能在这么有钱的厂里干活,为什么还要去做小偷呢

隔壁,段书记一改人前的踌躇满志,唉声叹气。

“怎么了书记,有啥难事儿不成”

“唉,还不是邮政所闹的,现在医疗器械厂找市领导施压,市领导找县领导问责,县里又把我叫去骂你说好好的东西,怎么说丢就丢了”

厂长给他搪瓷杯里灌满茶水,“听说那玩意儿可值钱呢,一时半会儿也出不了手,让公安那边盯紧点,说不定还在大河口呢。”

段书记吹了吹茶叶沫,小小的呷一口,“一个多星期,要找早找着了。你们也帮我盯着点儿,谁找着我有奖励,大大的奖励。”

幺妹在隔壁听见,舔了舔嘴唇,“大大的奖励”是很多很多用麻袋装的大白兔奶糖吗

喝完蜂蜜水,黄柔再坐不住,跟段书记告辞一声,背上孩子就要往家赶。家里还有活呢,回去晚了还得走夜路,说实话她一个人怪怕的。

这才刚听到关键处呢,幺妹不肯走,正想学友娣姐姐,忽然听见窗台上的文竹兴奋的声音“快看,那几个人又去看宝贝儿啦”

幺妹伸长脖子去看,可不就是那左眼带胎记的司机嘛,正跟另外三个勾肩搭背,绕过厂房后的竹林。她虽然看不见他们在干什么,但集中精力感受那片土地,她触到一些不属于土地该有的东西。

外面是麻袋,里头是白得亮眼的大疙瘩。

“嗯。”

回话的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女人,乌黑的头发辫成麻花辫垂在胸前,把那胸脯衬得胀鼓鼓的。往上是水灵灵的杏眼,粉面桃腮,往下即使是蓝灰的破棉袄子也掩不住那纤腰翘臀。

牛屎沟一枝花名不虚传,可惜唉。

黄柔没空捉摸婆婆的心思,蹙着眉头道“天亮怕是还得去卫生所看看,牛太医的药都吃三天了还没退烧。”

崔老太往手心吐口唾沫,抹在半白的头发上,徒手拢出个疙瘩揪,将藏青色的头巾叠成三角形,在脑后打个结,将疙瘩揪包得严严实实。

“去吧,老大家的问起来,就说你去割牛草。”

生病的是崔家最小的孙女,大名崔绿真,文邹邹的,家里人都爱叫她“幺妹儿”,腊月才将过三周生日。龙抬头那天受凉病到现在,崔老太实在揪心。

她一辈子生了四个儿子,即使最难那几年也平安拉扯大,一个没折损,走出去腰杆子比谁都硬。关键老头子还当过兵,参加抗美援朝还戴过大红花,现在公社邮政所坐班,每个月领着十八块工资,是村里独一份。

老大崔建国,是个软乎人,好说话。

老二崔建党,有头脑,主意多,还识文断字,在生产队当副队长。

老三崔建军,老实巴交,最听她的话。

老四建华唉,结婚第二天参加抗洪抢险,被水冲走那可是她最得意的儿子啊

话说回来,虽然没闺女,但四个儿子个顶个的孝顺,娶的媳妇也各有所长,崔老太满以为从此就要儿孙满堂枝繁叶茂。谁知眼看着左一个孙女右一个孙女跟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扒开双腿一瞅,愣是没个带把儿的。

一溜儿六个,村里人背后都笑死了。

她心里苦闷。

“妈,我奶又跟四婶说悄悄话嘞。”西屋一扇木窗下,支楞着一个大大的脑袋,没几根头发,还黄得春天的韭黄似的。

“好好听听,都说了啥。”刘惠伸个懒腰,在自家男人腿上踢一脚,“你老娘又搁那儿叨叨,指不定是有好东西补贴她”

崔建国嘟囔一声,留个后背给她。

“嘿你咋是木头,你爹昨天刚发工资,今儿就有人上赶着拍马屁,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话说,你爹可是有军功章的,居然才领十八块工资你真信我们村那谁”

崔建国虽然老实,可这左一句“你爹”右一句“你爹”的刺耳朵,他翻过来斥道“烦不烦,睡不着起床烧火去,春苗都让你派妈屋里了,还想咋地”

刘惠咽了口口水,想回骂几句,可又理亏,沉默吧,又怕长他威风,正是堵得难受的时候,小闺女友娣趿着鞋过来汇报了。

“妈,妈我听清了,奶让四婶带幺妹儿上卫生所呢,还说好了要给她煮糖水蛋,是糖水蛋啊妈”忍不住吸了口口水,她都多久没尝过那甜丝丝的味儿了。

平心而论,老崔家的伙食不是村里最差的,虽然吃不上白米精面,可红薯土豆不少,混着玉米粗面烙饼子,大人孩子都能吃七分饱。但耐不住崔老太喜欢小孙女,时不时补贴点好东西,看得见吃不着,把其他几个孙女馋得不行。

同样是孙女,其他三房的都瘦不拉几,唯独把老四家的养得油光水滑白白胖胖,刘惠气得牙痒痒,指着窗外低骂“老四家的也是丫头,又没多长根啥,凭啥好事全让她占”

友娣低着头,下意识看了看自个儿两腿之间。

补丁衣裳只盖到腰间,小风吹,屁屁凉。

为啥对幺妹偏疼两分还不是因为她没爹。想起早逝的四弟,又想起前几天的事,崔建国心头苦闷,背过身去,在婆娘骂声里装睡。

就在三天前,跟着当副队长的二弟上市里买谷种,出纳说要拉屎,让他帮忙暂时拎一下装钱的兜,谁知来了个算命的说他崔家大福将至,就要撞大运了。

兄弟俩一高兴,跟老头儿聊起来。等出纳转回的时候,发现钱不见了。

虽然当时就报了警,查出算命老头儿是江湖骗子,可小偷没抓着,钱影子也找不回来。回村没脸说是被偷的,几个人一合计,就说是被骗的。

***

生产队有赤脚大夫,人称“牛太医”,平时看个头疼脑热不成问题,可这次也拿幺妹的病没法子。大嫂刘惠总说小娃娃发烧是要长个子,捂出汗就好了,不用兴师动众上卫生所。

好在婆婆拎的清,黄柔感激的笑笑,“娘放心,中饭请三嫂替我,晚饭前应该能赶回来。”

崔家妯娌四个轮流做饭,今儿刚好轮到她。

“这些事不用你操心,谁懒饿死谁。”崔老太提高嗓门,“一个个还躺尸,也不看看几点了,工还上不上饭还吃不吃”

没一会儿,几间西屋的门陆续打开,儿子儿媳们纷纷起床,泼了冒热气的洗脸水,打鸡骂狗的声音让小院热闹起来。

灶房旁的小耳房,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看着黑漆漆的屋顶,胖出小窝窝的手无意识的抠着墙上的旧报纸,顶上那个大大的黑黑的“晚”字已经被抠得掉色了。

黑白套红的人民日报可舍不得糊墙,整整齐齐码放在东屋,用爷爷的红军帽压着,上墙的只有石兰晚报幺妹认字儿。

残存的记忆告诉她,墙上所有的字有一个算一个,她都认识。可具体啥意思她不知道,反正一看到字,脑海里就冒出它的读音来。

“幺妹醒啦”

前一秒还百思不得其解的小胖娃娃,立马揉揉眼睛,笨拙的翻过身子,“醒啦妈妈,太阳还没照到屁屁,早哦。”

奶声奶气,却吐字清晰,条理清楚。

黄柔心都被化在小奶音里,自然更不舍得冒着早春寒风带她出门,只抵着她的小额头试了试,“咦不怎么烧了,再睡会儿,外头还冷,乖啊。”

幺妹被妈妈凉凉的额头惹得“咯吱”笑,却忽然闭上眼睛,把大大的脑袋摇成拨浪鼓“做梦好怕怕,不要睡觉觉。”

“跟妈妈说说呗,梦见什么”

幺妹小扇子一样的睫毛颤了颤,“打雷,下雨,开大裂。”

不是她故意装阔爱,而是这个年纪真的记性贼差,睡一觉就记不清几天前的情景,甚至因为长时间的优质睡眠,分不清那晚看见的是梦境还是现实,只剩隐约的阴影。

黄柔安慰两句,帮她穿好衣服,指指院墙边的小土堆,“叠房子去吧,不能碰水哦。”

家里没玩具,三叔背几篓土回来,敲成鸡蛋大的小土块,姐妹六个就可以玩盖房子游戏了。几个土块盖一间堂屋,再盖间猪圈,垒个灶台,够她们玩一天。

可今天的幺妹很奇怪,看到土块有种莫名的兴奋和饥饿。

明明是棕黄色的土,她的小肚子却“咕噜咕噜”叫,像看到水煮蛋一样,恨不得偷偷咬一口,嚼一嚼。

三岁的孩子是没有自控力可言的。她捡起一块鸡蛋大的黄土,仿佛透过表皮能看见里头金黄色的芯子,又香又面,软软的在嘴里一点儿点儿化开

她舔了一口。

又舔了一口。

***

崔家是没早饭吃的,但幺妹例外。听说她不烧了,崔老太悬着的心终于放下,给煮了一个糖水蛋,还连哄带骗让她多喝了半碗糖水。

直到她吸吸鼻子,抱着胀鼓鼓的小肚子叫“嘘嘘。”

“行,自个儿去茅坑,蹲边上啊。”

在土里挖个大坑,中间横铺一片石板,周围搭几根树枝,顶上盖层稻草,就是崔家的茅坑。因为肥料金贵,大人孩子有泡屎尿都得憋回自家茅坑屙,孩子们蹲石板边上,把腚撅得高高的,“滋”

忽然,她听见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幺妹憋住尿意,回头看见深可见底的茅坑,早被奶奶打扫得干干净净没人躲粪坑里。

“嗯”一声,继续“滋”

“这家人真勤快,害得我都没口粪水喝。”

她确定,这次是真听见有人说话了,忙小声提醒“春苗姐姐,我在嘘嘘哦。”你别进来哦。

虽然大家都是女孩,可她听妈妈的话,妈妈说女孩嘘嘘的地方不能给人看哒。

“好渴,渴死了”这声音沙哑,像好几天没有水喝的样子。

幺妹想起自己在外面玩的时候也这样,跑跑跳跳会出很多很多的汗,嘴巴里干干的。遂小声问“那你要喝水水吗”

“你能听见我说话”显然,对方非常吃惊。

幺妹摸了摸耳朵,妈妈说这两只肉肉的小饺子是收集声音的,“当然能呀。”

“卧槽她居居然真能听见我说话”世界安静了。

“本草见鬼了吗”但下一秒,“要,要,要”

幺妹提起裤子,骨碌碌的大眼睛左看右看,“你在哪儿呀”

对方顿了顿,“出门,右转,最漂亮长得最高的就是我。”

只听说按月发和扣半月发的,居然还有提前发“哎哟,这可是可真好。”崔老太都不知道说啥了,这么好的事儿居然让他们家遇上,忙接过钱数了数,其实也不用数,就两张。

两张都是崭新的大团结。

粗糙的指尖在工农兵代表上摩挲,虽然不认字,但她认人。

“啥居然有二十”随即想到爱听墙根的友娣,赶紧压着嗓子问“咋这么多不就是当门卫吗”不是她看不起儿子职业,而是大家都默认这是最没技术含量的工作,连干这个都能拿二十,那要是当工人还不得更多那些当主任当经理当厂长的,那还不得好几十

崔建军笑笑,“是真的,工人的我不知道,但我这个数没错,还有三十斤粮票,这是剩下的。”

这可是全国通用粮票,以后去外省必不可少的整整十八斤。

崔老太心疼的摸着他胳膊道“人发的你就只管放开肚皮吃,咱在家不缺粮,饿坏了身子还咋上班”

崔老头忙说“我也还有六斤,没他的多。”掏出六斤的地方粮票,心说下次我也问问所长能不能给捯饬几张全国的。

不知不觉,在老妻面前,他就像个不甘落于人后的跟儿子争宠的孩子。反正甭管村里人怎么说,同事怎么说,老妻在他心目中就是娘妻一样的存在。

崔老太白他一眼,心里也是喜滋滋的,老崔家终于不再是倒霉催的了,这半月任谁见了她都得恭恭敬敬叫声“崔婶子”。“对了老三,全国粮票不能动,攒几个月看看,不行秋天还是得去外省看看。”

那天老医生的话春苗回来就告诉她了,她一辈子睁眼瞎,没出过门,也不知道四川在哪儿,但只要能治好儿子的腿,就是刀山火海她也要去。

崔建军眼睛亮亮的,重重地点头,“嗯。”

回到自个儿屋里,他搂住林巧针,“芽儿睡了没”

林巧针红着脸推他,“去,都老大年纪了还不正经。”其实,自从丈夫摔断腿后,他就对这种事提不起兴致了,她都照顾他的心情,从没半句怨言。

“那我给你来个正经的,你看。”从怀里掏出二尺淡蓝色的棉布来,“缝条内裤吧,缝条好看的。”最后几个字压在喉咙里说的。

林巧针被他臊红了脸,捶他两下,心里跟有头小鹿撞似的。她也想做啊,可得先给芽儿做,四叔家的幺妹也得做一条,黄柔有啥穿的吃的都会匀匀的分两份,幺妹有的芽儿也有,这份情她都记着呢。

***

老三的工资居然比崔老头还高两块钱,这是大家都没想到的。

“喂崔建国你听见没老三一个月二十块的工资呢,早知道那天就该让你带她们去,这功劳不就归你了”大家都知道是幺妹看见的藏东西,奖励老三不过是变相的奖励幺妹。

“又使友娣听墙角了”崔建国头扎在枕头里,瓮声瓮气的问。

“啥叫使,我闺女就是顺风耳,有本事你也去听一个,你说娘当家这么多年,咋说也该存下些东西了吧”怎么还老是叫穷。

崔建国翻个身,“别叨叨的烦,快睡吧。”老三又不是去闲逛,看病可是正经事。再说了,他娘攒多少那还不是替兄弟几个攒,又没落外人口袋。

这娘们就是心尖。

刘惠不乐意,一个翻身坐起来,“啥叫我烦你要有本事搞个工作来,我他妈天天供着你。你是不知道,老三家的现在多狂,大家都说老三当工人去了,把她当工人家属捧着呢”

自从老三上生产队开了介绍信,所有人都知道他要去纺织厂上班,以前人前人后“死瘸子”,现在都是千声万声“崔三哥”,那马屁拍的“我呸,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裳不认人。”

崔建国“噗嗤”一声乐了,“你啊你,说的什么话,横竖是一家人,她风光,你不也跟着沾光。”

刘惠撇撇嘴,谁稀罕沾光,除非是别人沾她的光。

“不稀罕”崔建国翻个身,双臂支撑着身子趴起来。

男人那火热的身体,连呼出来的气都是热乎乎的,刘惠心头意动,小声道“稀罕,就稀罕你呢,咱们啥时候也养个儿子,更稀罕。”

两口子看靠墙的友娣已经睡着了,屋里顿时响起压抑的喘息声。

***

隔着薄薄的小衣服,幺妹抓了抓小肚肚的皮肤,蹲着甩甩屁股,保证把尿都甩干净了,才说“尿完了妈妈。”

黄柔用草纸帮她擦干净,听着西屋的声音,只想赶紧把闺女抱回床上,还没入夏却已热得让人受不了。

幺妹揉揉眼睛,忽然竖起一根手指,小声道“大伯跟伯娘在说悄悄话哦。”

黄柔脸色不太自然,“嗯,赶紧回去睡觉。”

幺妹走了两步,忽然又小声道“伯娘说要大伯给她个鹅子呢,妈妈。”

黄柔“”这孩子真是该听的不听,不该听的听一耳朵。

“妈妈,给一个鹅子是什么意思呀”她隐约知道鹅子就是男孩,跟她们小女孩是不一样的,可为什么要大伯给她呢

“伯娘不能自个儿买一个回来吗”

黄柔嘴角抽搐,小声道“这可买不着。”

幺妹仰着脑袋,“为什么呀可以去卖大白兔的供销社买啊,找胖阿姨买,一个不够的话,买许多许多个。”

黄柔“”

然而,她的沉默并不能终止闺女的奇思妙想,甚至,幺妹还有别的想法。母女俩重新躺回床上,她翻身搂住妈妈脖子,睁着大大的眼睛道“妈妈给我买个鹅子吧。”

黄柔“”

第二天,崔家父子俩吃过晚饭,骑着自行车回公社去后,崔家又恢复往日的宁静。

幺妹蹲在翡翠兰跟前,“我怎么就听不见你们说话了呢”

“我的惩罚什么时候才能完呢”

“我的灵力长不了,那三伯的和尚头怎么办”

翡翠兰和狗尾草伸伸胳膊腿,她知道它们是在回应她,只是她听不见而已。唉,再去看看种下去的西瓜籽儿,都半个月了还没发芽,妈妈说那是坏种子,她天天吃西瓜的愿望就这么无情的落空了。

忽然,她听见“唧唧”“唧唧”的声音,抬头一看,原来是鸟窝里的小小鸟在叫。

“春芽姐姐,来看小小鸟”再次兴奋到破音。本来成型的那几窝早破壳了,可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大鸟叼走了,她们还没来得及看呢。

春芽跌跌撞撞跑过来,也踮起脚尖往上看,“我我看看不不到。”

幺妹搬来一个小板凳,“你站着看。”她就站在鸟窝下,仰着脑袋从鸟窝的缝隙里瞄,瞄到三个黑溜溜的毛茸茸的小脑袋,还有三个浅黄色的长长的小嘴巴,真想摸摸。

“真可爱鸭”

“可可爱爱”

小小鸟睁着懵懂的眼睛,四处打量,不小心和她们对上,“唧唧。”

“小小鸟跟我说话啦”

“唧唧”

二人三鸟就这么牛头不对马嘴的聊起来。孩子的世界就是这么简单,快乐也来得非常简单。

一墙之隔,“爱卫生”的脏脏兄弟吸着鼻子,一脸的不乐意。本想出去玩,奶奶偏要让他们在家喂鹅,这毛茸茸的小东西一点儿也不像小鸡仔似的怕人,老爱啄他们的手。

本来生产队规定每户能养三只鸡,大家都养能下蛋挣钱的母鸡,杨家也不例外。不止养三只,还在屋里炕尾躲着养了另外三只,一共六只呢。昨儿杨发财回来,给带回两只白毛小鹅,说是去抓投机倒把的时候顺手收缴的,这东西长得大,下的蛋也特大。

一个鹅蛋能顶仨鸡蛋,杨老太一听就乐得合不拢嘴,喂一样的粮食,都是两天下一个,鹅下一天就顶鸡下三天,这可不就挣了所以她把喂鹅的任务交给孙子,让他们轻手轻脚的,躲家里悄悄的喂。

“哥我想要小鸟。”杨爱生吸了一口黄稠的浓鼻涕,跟蜂蜜似的。

杨爱生听着隔壁清脆的小鸟声,“我也想要。”小鸟多乖啊,不会啄手,还会飞,带出去多威风,哪像这臭鹅,又臭又凶还不会飞,拉的屎还贼臭。

于是,兄弟俩对视一眼,迅速捕捉到对方的意思,顺着楼梯爬上墙头,“喂,小结巴,小傻瓜”

作者有话要说从1970到1988,马上就九零年代啦,等胡峻娶上媳妇儿,文文也准备收尾啦真希望绿真永远不要长大,老胡有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惆怅,很不想让她结婚捂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