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小地精她三岁半 > 67、067

小地精她三岁半 67、067

作者:老胡十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11:42: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原来, 刘向前这次去广东,机缘巧合之下以极低廉的价格拿到一批棉布。

现在全国大环境都还是凭票供应, 他没花一张布票就能搞到这么多布,按理来说应该高兴。

可好巧不巧, 他拿到的是军绿色的。

文革初期,狂热分子们疯狂崇拜军人, 迷恋军人有关的一切, 穿衣服要穿军绿色的假军装,扣子上要有“八一”俩字,再加个五角星, 那就是妥妥的洋气妥妥的时髦曾经有人为了争一件这样的衣服打架进了炼狱。

可两个月前,中央领导人提出“实现无产阶级教育革命, 必须工人阶级领导一切”, 工人一夜之间成了受人尊敬的“老大哥”。得, 全社会又以能穿“工人装”为豪,南方有头的,脑嗅觉灵敏的国营服装厂,开始陆陆续续处理以前堆积的军绿色棉布了, 现在人家热火朝天准备做青灰色、天蓝色工人装呢

而刘向前, 头脑灵活,又能说会道, 这可不就以白菜价拿到了嘛布是给运回来了,偷偷藏在镇上姨妈家,可却苦于找不到销路。

县供销社他去过了, 礼送了饭也请了,可那老书记犟得很,一口咬定供销社的东西是有统一进货渠道的,他们不收私人的。

办法是死的,人是活的。既然布料卖不出去,那就把布料做成成品,他直接卖成品。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他在市里也有几个熟人,到时候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卖进各大中小学校里,毕竟这可是动辄就上千人的大买卖

“不是,我不会做衣服。”黄柔赶紧否认。

“姐您放心,不需要做衣服,只要做书包。”

“啥书包”陈静奇怪道“书包谁不会啊。”

就这年代,书包是人手一份的,可就那简简单单的雷锋斜挎包,哪个家庭妇女不会做就这还要花钱买,那得多不会过日子啊就连她,虽然没做过,可看一看,想一想也会啊

刘向前笑眯眯的摇头,“不是挎包,姐,是小日本背的那种,听北京的朋友都在说,最迟今年秋天,咱们就要跟小日本建交呢广东不是离香港近嘛,人家香港人背的就是日本书包,两根带儿的。”

中日建交那真是

外交史上一大里程碑式动作。黄柔蹙眉想了想,“是不是双肩书包”

“对对对,就是那样的”刘向前可终于找到一个准确的词了。

陈静恍然大悟,“害,不就我干闺女的小书包嘛,阿柔你眼光可真独到。”

幺妹每天都想上学,黄柔为了满足她的小心愿,就请林巧针用碎布头给她做了个小书包。因为担心挎包会影响她肩膀受力,她就把要求跟林巧针说了,做个双肩的,最好肩带宽点儿,让肩膀受力面积增大点,最重要的是双肩均匀受力。

这样的书包她以前的苏联同学就有,说实话还挺洋气的。

目前流行的书包都是雷锋包、邮差包,对大孩子还好,可幺妹春芽这样走路都还不算太稳的孩子,要背点重的东西,人都能给拽歪。

幺妹的小书包一做出来,友娣春月就闹着也要一个,那花花绿绿奇形怪状的碎布头,让林巧针给巧妙的拼接在一起,还在书包头上做了两只小兔子耳朵,可漂亮了

小丫头每天都要背着书包上村里溜达一圈呢

“怎么,姐你自己做过了”刘向前有点吃惊,他也是去了广东才知道呢。

要说他这种倒爷,那可真是最没社会地位,最让人看不起的,即使拿着花钱搞来的介绍信,列车员也不给他位子坐,短途的都是挂火车外壁上,长途的顶多能混到趟货车,跟那黑漆漆的煤炭窝一处。

正是因为没座位,他整天挂外头,走南闯北看见的也比别人多。现在的南方可是穷地方,东北才是最有钱的,因为那边厂矿资源多,工人工资高,飞机铁路公共交通发达,要不是离家太远他都想去呢。南方胜就胜在靠海,离“资本主义”近,这人的脑子也要更灵活些,许多“资本主义”的东西都能传过来。

那双肩书包,他真是看一次喜欢一次。

就寻思着,他都喜欢,小学生能不喜欢

“姐你会装拉链不”

黄柔一愣,她在大河口还没看见什么拉链呢,男女老幼的裤子都是侧面开扣,一排扣子就给解决了。“你是想在书包上装拉链”

“对”刘向前胸有成竹,“咱们做两部分,一半装扣子,一半装拉链,您会做的话我就把活儿给

您,也不拘是您自个儿做还是找人做,到时候我一个包给您这个数。”

他伸出三根手指。

“那你准备卖多少”

刘向前嘿嘿一笑,“姐这我还不知道呢,估摸着顶多也就七八角吧,反正我布料拿得也挺贵的,一条拉链也得八分钱,也挣不了几个钱。”

如果他真一个书包卖八毛,能给她三毛加工费,确实不少了。

“那行,这包我去找人做,你先给我几块布料,完了等你把瓷砖带回来我就把包给你过目,哪儿不合适咱们再商量着改改。”

“好嘞姐真是爽快”刘向前没想到一直不爱说话的黄柔,居然是最深藏不露的一个。而且他也看出来了,会手艺的不是她,应该是另有其人,或许她也想做个二包工

当然,做几包工他不管,只要他没多花钱出去,只要保证完成任务就行。

中途,黄柔把杨老师的背带裤给送去了。

“呀,真好看跟你家小绿真的一模一样啊”杨老师拿着裤子在大女儿身上比划,一个劲的夸好看。

小女儿早忍不住自个儿套上了,背带扣不好,“妈妈快帮我扣起来,我要去找胡菲玩儿。”

杨老师哭笑不得,“小丫头,穿上新衣服就要去炫耀,早去早回啊。”

黄柔又把一包碎布头拿出来“这是裁剪下来用剩的,杨老师您留着做个鞋垫吧。”

要一般人,那肯定是大剪刀“卡擦卡擦”下去,浪费的也不管,反正又不是自个儿的布。可林巧针手真巧,每一块布哪怕是不规则的她都有办法给挪挪,把边角料降到最低,绝不浪费一个布头子。

“你给我干啥,你们自个儿留着吧。”杨老师倒还真不缺这点边角料,“你们家里人多,能补个啥就补,补不了就缝鞋垫儿吧,以后还得麻烦你妯娌呢。”

黄柔见此,也就痛快收下了。

家里大人孩子都还在穿布丁衣服,能多块补丁布也是挺好的。

刘向前拿的布是真好,宽宽阔阔,整整齐齐,非常规则,不像她们平时在供销社买的,拼拼凑凑总会搭点碎布头。当天晚上,林巧针听明白了妯娌的意思,两个人商量着,用白色的粉笔在布上各种划线,各种裁剪,踩一会儿,停一会

儿,画了两个小时,还真做出一个像样的书包来。

黄柔已经把话说清楚了,三毛的手续费她只拿五分,剩下两毛五全给林巧针,就当给幺妹买糖吃。

“阿柔你咋,咋这么好”林巧针眼圈红红的。

“三嫂说啥呢,咱们是一家人啊。”只要不耽搁挣工分,用农闲时间挣点外快,她过得好了,全家也能好过不是

林巧针“嗯嗯”两声,她和崔建军的工作都是靠阿柔和幺妹找的,心道阿柔对他们两口子可真是太好了,好到她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报答。

咬咬牙,反正以后阿柔就是她亲妹妹。

从此以后,她每天天不亮就开始踩缝纫机,吃过晚饭又接着踩,有时踩到大半夜还舍不得睡。崔老太知道了,干脆让她别做饭了,下工就干她的活儿,饭由刘惠和王二妹做。

当然,她们俩也没意见。

毕竟,阿柔说了,要支持三嫂的工作,以后要做得好了,让她们也学起来,有钱大家一起挣

就为了这个“大饼”,刘惠做饭都乐得屁颠屁颠的,她现在啊,也不想啥房子了,只求能摸钱,别买啥都得找崔建国那臭男人

等拿瓷砖的时候,黄柔顺便把样品交过去,刘向前非常满意,没想到他就几个字的描述,她们居然给做出一模一样的来黄柔背后这“裁缝”可不简单呐

七十五块瓷砖,跟样品一模一样,没有一块碎的,也没有裂纹的。黄柔也是真佩服这小伙子,千里迢迢扒火车带回来,还能保证这么多东西完好无损,要不是生在这年代,肯定是个经商奇才。

仿佛是心有灵犀,当天晚上,顾三下班就从县里赶过来了。

虽然,他觉着米白色不耐脏,没有鸭青的好看,但只要黄柔高兴,他也不说啥,两个人商量着,就把两个卧室的瓷砖给贴了。第二天下班,他又把客厅和厨房给贴了。

所以,等半个月后小地精再来的时候,发现新家居然可以住啦

黄柔是真下了血本装修的请木匠打了一大一小两张床,大的一米八,放大卧室里母女俩一起睡绰绰有余,小的先放小卧室,以后幺妹长大分床也有地方睡。

上百货商场买了两个高高大大的三门柜,中间一面是

长长的穿衣镜,能把人整个从头到脚的照全,左右两门上是油漆画的大熊猫。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抱着竹子啃,色彩明艳,栩栩如生。幺妹第一眼就爱上了,跑上去“啾啾”两口。

小卧室别看小,可顾学章找人订做了一张小小的写字台放窗前,尺寸正好,一分不多,一分不少,配上一把木头椅子,以后可以给幺妹写作业,再放上她的存钱小瓦罐,两盆金银花,真是赏心悦目

沙发是黄柔和陈静一起上市百货商店买的,又厚又软,花了她两个月工资。

“哎哟这得花多钱呐”几个妯娌摸着那软乎乎的沙发,羡慕得不要不要的。

幺妹和春芽一屁股坐下去,歪来扭去,玩得不亦乐乎。

崔老太进厨房看了看,见灶台宽敞,干干净净的,风炉没蜂窝煤都放灶台下,“我看就缺锅碗瓢盆了,待会儿给你添上。”

黄柔不忍心让她花钱,可老人家的心意嘛“以后我孙女放学回家就要吃饭,我得给她买齐咯”

已经跟校长说好,下个星期开学就让幺妹上学前班了。因为她平时也教过基本的数数,讲故事,小丫头记性好,又认得许多汉字,就是上一年级也没问题的。

“哇哦我就要上学啦”小地精兴奋得小脸通红,“奶奶你来住新房子吧,我每天放学回来给你做饭吃,吃完饭我还能捡垃圾养你。”

老太太心都给她甜化了,“哟,人都还没灶台高呢,会做饭呀你”

幺妹歪着脑袋想了想,“我会炖鸡,烤鸭,糖醋鱼,还会切土豆丝我可以让妈妈帮忙发炉子呀”

众人大笑,别看她说得头头是道,都是过家家里学来的。毕竟,在小屁孩过家家的世界里,她煎煮烹炸满汉全席都会,玩儿的就是一个指灰为菜,指叶为钱

因为要给新房子暖灶,当天晚上,一大家子忙活开,淘米做饭的,上熟食店买卤肉香肠的,炖鸡的,土豆红薯青菜萝卜都是牛屎沟带来的,七点钟不到,一大桌子饭菜就出锅了

“卡塔”幺妹一拉,整个屋子亮起来。

“哟,这就是电灯吧”刘惠忍不住又开始酸溜溜了,怎么同是妯娌,别人过的就是神仙日子呢

电灯一

天二十四小时都能开,人不在家开着也没事儿,顶多费点电费,不像煤油灯危险,气味难闻,还伤眼睛。就连林巧针也忍不住羡慕了,要有这么亮的电灯她能踩缝纫机到天亮她

一天多挣好几块,攒几年也这么像模像样的买套房买一套完完全全属于他们三房的

吃完饭,崔老头和崔建军回各自岗位去了,幺妹又拉着一群姐姐伯娘们下楼玩耍,哪儿哪儿她都认识,哪儿哪儿有啥她都知道。正好这个点儿天黑了,吃完饭顺手扔个垃圾的人多,小孩们却都去有电视机的人家蹲点去了,“姐姐我们捡垃圾吧”

春月跟她一拍即合,一头扎进垃圾的海洋

王二妹和林巧针还好,全程端着,生怕让厂里的人看出来她们是乡下来的土老帽,刘惠那可是不要脸皮的,见到个纸烟壳都当宝贝,还跟侄女们抢起垃圾来。

***

黄柔不让婆婆帮忙洗锅刷碗,“娘下楼底下乘凉去,我马上就洗好了。”

崔老太把屋子里里外外看了好几遍,“阿柔你请这装修师傅还挺不错啊,速度快,活也干得细致。”那墙给刷得平平的,地板也铺得贼结实,任凭孩子们蹦跶。

黄柔红了脸,“嗯。”

“喏,这是娘的一点心意。”

黄柔一看,居然是四十块钱,忙又推回去,“娘干啥,我没花多少钱,都是北京那边嗯,她外公外婆补贴的。”

崔老太其实心里有疑问,但也不提,“他们补贴是他们的,我补贴是我的,快装起来,别让她们看见。”

她每次给钱,都是偷偷给的,虽然几个妯娌也有所怀疑,可至少没当面撞见过。

“娘您真的不用给,您在家里也没啥经济来源”

“嘘,别废话,赶紧的,在这儿不比在村里,吃啥都得花钱。”

黄柔推不过,最终还是给收下了,幺妹有这么个奶奶,真幸福

正想着,一群小脏人咚咚咚跑进门了,“妈妈,我捡到一个铅笔盒啦你看”那是一个铁的被压得扁扁的长方形盒子。

“四婶我捡到铅笔头啦你看”春月手里拿着两段拇指长的铅笔,那都是短得不能再短,已经没法捏的了。

“四婶,我,我票票”春芽扬

扬手,是两张小小的纸片片。

“是一斤的糖票呢”春晖掂了掂怀里的小七妹,还是这小丫头发现的呢,姐姐们刨垃圾,她在旁边“啊啊”乱叫,春芽顺着她的手指,就捡到糖票了。

一斤糖票可值不少钱呢,关键孩子们不图钱,就图个吃的,要不是供销社已经关门,她们恨不得当场就去兑换。

“哟,咱们家小七妹也是个带福气的。”王二妹顺口夸了一句,谁知刘惠还顺竿爬了“可不是,也不看看从谁肚子里出来的。”

说着伸手就要抱小彩鱼,来个母女情深,然而,小丫头“啪”一巴掌打她脸上,那力气给她疼的哟龇牙咧嘴,敢怒不敢言。

她都委屈死了,因为她生了三头白眼狼,三个女儿跟她都不亲也不想想以前是谁一心想生儿子不把“赔钱货”当回事,现在啊,想弥补已经来不及咯

黄柔哭笑不得,烧了好几锅水,才给几个小脏人从头到脚的洗干净。晚上,大家都想沾沾新房子的新气,谁也不愿去睡二楼那光秃秃的毛坯房,所以大床就让给老太太带着七个孙女睡了,挤得下饺子似的。小卧室由刘惠和王二妹睡,黄柔和林巧针则睡沙发。

这么热的天儿,挤着真的非常不舒服,可比天气还热的,是她们的心。

所有人都知道,牛屎沟虽然山清水秀虽然舒服自在,可它没有随用随放的自来水,没有亮堂堂的电灯,没有通红的没烟的蜂窝煤,没有一冲就干净的厕所,没有想吃就能随时买到的卤肉香肠烤鸭只有走出来,她们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家

这一天的震动足够大,大到她们往后几十年回想起来,都觉着今儿看见的是揭开她们向外征程的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