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1040章 明廷应对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1040章 明廷应对

作者:大明第一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47:5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对于安南这个不断靠篡位起家的小国,朱慈烺打算帮帮他们,结束纷争。

不过并不是现在,如今大明内阁和地方官员正在交接,还在过年,年后又要出兵巴达维亚干红夷人,大家都很忙。

朱慈烺下旨,让孙应元把安南王子黎维禧送到南京,让鸿胪寺官员带他旅游,游览一下南京城。

接着,他又派遣一名鸿胪寺官员,持圣旨前往安南,训斥清都王郑梉,让其老老实实还政给安南王,完事来南京向大明认罪。

总而言之,年不能不过。

朱慈烺如此做,似是在学毛子的普老板处理纳卡争端的手段。

亚美尼亚挨打了,于是频频向毛子求助,但普老板却置之不理,只听耳朵听,正经事一件也没干。

因亚美尼亚现任总统是西方鼓捣上台的,上任后仗着米国的撑腰开始针对毛子,导致俄亚关系出现了裂痕。

战事爆发,亚美尼亚损失惨重,普老板就是不作为,因为他怕那家伙不长记性,认为是毛子放不下高加索的利益,被地缘因素捆绑才出手相助的。

沉默就是毛子令亚美尼亚生畏的武器,普老板用沉默敲打了一番亚总统,给老帕好好的上了一课。

现在老帕的表现则是心服口服,不敢抱怨,也不敢抱怨,坐等毛子介入。

当然,大明解决安南问题,没有毛子那么复杂,毕竟不是一个档次的存在。

朱慈烺不是跟安南过不去,而是跟黎朝过不去,他要告诉安南,你后黎朝是反抗大明复国的,又是以外戚身份取得安南王的位置,属于得国不正。

平时不大理会大明,逢年过节少有送礼,现在挨整了光哭鼻子就想让大明帮你省省吧老弟

天武十二年正月初六,大明新的一年第一次朝会,安南问题被提上了议程。

有意思的是,大明历朝议论藩属国的问题时,总有大臣跳出来说“不管他们,随他们闹”

或云“兵衅一开,西南立糜烂矣”

然而这次,除了武将们大吵大闹的要主动请缨收拾安南,文臣们更是情绪激动,不仅不拿皇明祖训不征之国说事,还鼓动洋洋洒洒的讲了一通大道理。

如内阁次辅杨士聪首先跳出来道“昔年成祖皇帝出兵安南,与三宝太监下西洋有着密切的战略相关安南地处我大明西南与南洋的接连处,可允当我朝经略西洋的跳板,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焉能不亲自掌管”

众臣听得频频点头,大声附和着。

事实告诉大家,明成祖朱棣拿下安南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有着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实现了大明在中南半岛的军事存在,与郑和船队遥相呼应,从陆路和海路共同巩固西洋朝贡体系。

新任鸿胪寺卿方以智出来道“成祖皇帝设交趾省后,永乐一朝近可制占城、暹罗、真腊诸国,远可控满刺加及半岛附近的苏门答刺、旧港、瓜哇、泞泥等国

成祖谓人曰:安南黎贼悉己就擒,南海之地廓然肃洁,此圣人言正道出了设交趾郡的直接影响”

说白了,大明控制了安南,可以大大提升对南海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为今后下西洋保障,安南在南海的战略意义,甚至要大于吕宋。

在这件事上,内阁首辅杨廷麟罕见的没有和杨士聪抬杠,他言道“宣德朝弃置交趾后,对我大明造成的消极影响是长期和致命的,此举沉重打击了我大明在南洋地区的国际声望,动摇了宗主国的地位”

杨廷麟的意思是,像爪哇、苏门答腊、苏禄等这些南洋小国,自大明弃置交趾后就基本没来朝贡,以至于后来被欧罗巴殖民者侵略,当了奴隶,供奉西洋鬼子。

接下来,就更热闹了,满殿的大臣除了声明安南的重要性,还从宗主国的角度分析。

言说安南国内郑氏逆贼,无视礼法,无视上国教化,又是逼死国王,又是随意废立国王,从不请示大明

如此肆无忌惮的挑战大明宗主国的地位,理应千刀万剐,鞭尸三代,杀鸡儆猴震慑南洋诸国

御座上的朱慈烺双目绽放异彩,这帮文官带着杀气说出来的话,让他都觉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的。

议论到了后面,从大臣班列的最后排跳出来一个年轻的官员,高声道“臣提议恢复我大明在西南的三宣六慰”

朱慈烺定睛一瞧,认出了此人,原来是新任教化部给事中周培公。

这时,杨士聪跳出来,指责周培公道“周培公,现在是讨论安南之事,你扯那么远做什么”

给事中虽只有从七品,但身份特殊,掌谏诤、补阙、拾遗、审核、封驳诏旨,驳正百司所上奏章等职责,周培公还是有资格站在这里说话的。

玩味的是,周培公是杨士聪的门生,也是他拉进教化部的,此时杨士聪却跳出来训斥门人。

杨廷麟知道,这傻逼又开始抖机灵向自己发难了。

天武朝的“二杨之争”,众所周知,杨廷麟和杨士聪是同科进士,又同为朱慈烺太子时的侍讲,二十年前就开始暗中较劲。

杨廷麟没接话,他知道,杨士聪是看出了皇帝的心思绝不仅限安南一事,他召集群臣来商议安南,必然是准备对那些藩属国对手了。

周培公提到了三宣六慰,正合皇帝心意,如果杨廷麟跳出来反对,就中了杨士聪的奸计,让皇帝内心对其不满。

杨廷麟能看出来,朱慈烺自然也能看出来。

杨士聪最大的优点就是识相,跟和珅一样,会揣摩圣意,主子想到什么,他就会提前安排。

这件事也一样,只是他顺带提拔了周培公。

“二杨之争”,是朱慈烺乐意看到的局面,如果文官整个抱团,会让他感到不安。

好在杨廷麟和杨士聪都是聪明人,从不在国政大事上搞事情,只是平时在为官处事上抓对方小辫子,干掉对方办事不利的小弟。

其实朱慈烺早就想出兵安南复交趾郡,以及征服中南半岛。

不过当时大明的外敌还未消灭干净,突然对小弟动手,会使大明陷入被动,于是安南之事就一直耽搁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