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367章 京师变故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367章 京师变故

作者:大明第一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47:5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启奏陛下,陕西六百里急报”

崇祯不耐烦地拿过奏报,道“辽东的事情还没料理完,陕西又有什么事”

只是粗略的看了一番,他消瘦的脸庞立刻变了,奏报上说,李自成带着十七个部将出了商洛山,以天象蛊惑人心,并喊出“十八子,主神器”的口号招兵买马,仅仅数日便聚起了万人,席卷周围州县。

“十八子”是“李”之拆字,对应着李自成和仅存的十七个部下,“主神器”则指主宰天下,意即李姓者可以做皇帝而主宰天下。

崇祯一时间头疼不已,他轻轻地揉了揉太阳穴,喃喃道“李贼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

这时,承乾宫的首领太监来报“陛下,五殿下的病情越发的重了,怕是”

“什么”崇祯急道“怎么加重了,前日不是好些了吗”

虽然分身乏力,但崇祯还是放心手头的工作,匆匆赶去承乾宫看望儿子了。

承乾宫中,瘦小的五皇子朱慈焕躺在床上,呼吸微弱,床榻边的田贵妃面容憔悴,在一旁抽抽噎噎的。

崇祯一看情况不对,沉声问道“怎么回事”

田贵妃扑过来哽咽道“陛下,太医们说皇儿他恐怕要不行了”

“胡说”崇祯缓缓推开他,坐在床榻上,微颤着拿着朱慈焕的小手,道“焕儿,父皇在你身边,没事的。”

年仅五岁的朱慈焕迷迷糊糊的睁开眼,忽然说道“九莲菩萨言,帝待外戚薄,将尽殇诸子”

短短一句话,如五雷轰顶,让在场所有人骇然。

九莲菩萨,指的是万历皇帝的亲娘李太后,李太后喜欢礼佛,拜泰山碧霞元君为师,修成正果,被万历皇帝封为九莲菩萨,为众生赐福增寿。

李太后的娘家就是武清侯一脉,现在武清侯李国瑞在诏狱死了。

五皇子的这句话意思是,李太后显灵说,皇帝薄待外戚,惹得上天发怒要治罪于他,他的儿子将会一个个死去,无一幸免。

田贵妃脸色刷白,连忙请罪道“陛下息怒,皇儿他”

朱慈焕继续迷迷糊糊的低声念道“九莲菩萨言,帝待外戚薄,将尽殇诸子”

崇祯暴怒不已,刚要呵斥,却见五子慈焕说完这句话后再也没有了呼吸,嘴角微张着再也不动了。

崇祯急切道“快看看,怎么回事”

几个太医连忙上前诊断,最后一个个跪伏在地,言说五殿下薨逝了。

崇祯的大脑一下子空白了,等缓过来时,并没有听到田贵妃的悲号声,他的脑中不断重复着五子刚刚的那句话九莲菩萨言,帝待外戚薄,将尽殇诸子

五子朱慈焕说完就薨逝了,这让崇祯十分惊恐。

一时间,紫禁城内外传沸沸扬扬,都说皇帝不厚道,恶待皇亲国戚们,导致九莲菩萨显圣,出手惩治皇帝,要让他断绝子嗣。

爱子离去,崇祯伤心欲绝,又极为害怕,然而祸不单行,不久后,年仅两岁的六皇子朱慈灿意外夭折。

崇祯本就有些迷信,加上连丧二子,他再也不敢冒险,匆匆下令终止了助饷旨意,并退还了从武清侯家抄来的全部银两,还恢复了武清侯的爵位,令李国瑞年仅七岁的儿子继承武清侯位。

提议让皇亲国戚、勋贵、朝臣、太监们助饷的薛国观顿时成了众人集火的焦点,无数弹劾他的奏本堆满了文华殿的龙案上。

崇祯也开始憎恨薛国观,准备找借口惩罚他,但弹劾的这些奏本中根本没有罪证扳倒薛国观。

正在这个时候,王德化前来补刀,他早就想报复薛国观,也在暗暗调查薛国观,终于找到了一个证据。

随后,礼部主事吴昌时弹劾状告薛国观受贿,说之前有个被皇太子砍了脑袋的贪官,曾经带重金找过薛国观活动办事。

薛国观自然不肯承认,他说道当事人死了,无从查证,这分明是有人诬陷我

见皇帝态度不明,薛国观也很着急,听说王德化最近找过杨嗣昌,两个敌人联合起来搞他,那个状告他的礼部主事就是杨嗣昌的狗。

薛国观越想越害怕,于是偷偷写了封信,派人送到了辽东,请皇太子朱慈抽个空周旋一下,并表示只要他能站住脚,后勤的事没有问题。

八月中旬,盛夏将过,连续的几场大雨让辽东的天气清冷了许多。

然而战事依然如火如荼的进行了,进入了最后决战阶段,八旗各军在驰援盛京,各路明军也陆续向浑河挺近。

吴三桂等各路主将,在留下部分人马驻守后,就匆匆带着各自的精锐兵马星夜赶往前线,想要在攻破盛京时分一杯羹。

浑河河畔,原本郁郁葱葱的树木被砍伐殆尽,到处都是拔地而起的高大营寨,清军的营寨沿河绵延数十里。

距离浑河十几里外,是壁垒森严的明军大营。

朱慈站在莫子山上,遥望蜿蜒曲折的浑河,心情难以平复,二十年前的浑河之战就是在这里发生的。

当时四千白杆兵和三千浙兵共计七千余人,奉命前去援救沈阳,当他们赶到浑河的时候,发现沈阳已经被努尔哈赤攻下了,救援任务虽然已经失败,但军令仍在,白杆兵和浙兵奋然渡河列阵作战。

浙兵的统帅叫戚金,是戚继光的宗族子侄,常年跟随戚继光南征北战,他所率的浙兵也可以说是戚家军的余脉。

浑河两岸,数万八旗军围攻七千白杆兵和浙兵,双方血战到天色将晚,八旗军又有援兵赶到战场

见没有援军,众将士都抱着成仁之心,最终除了极少官兵杀出重围回到了辽阳的明军大营,总兵陈策、童仲癸与副将戚金、将领袁见龙、邓起龙、张名世、张大斗等大小将官共一百二十多人全部悲壮殉国。

二十年前的浑河之战,可以说是辽东战场上打得最惨烈的一次,明人倍感自豪,明熹宗录称之为“凛凛有生气”“时咸壮之”,根据后金自己的史书,八旗所部确实受到极其沉重的打击,伤亡惨重。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