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390章 坚持查案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390章 坚持查案

作者:大明第一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47:5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在吴三桂之后,还有镇守在辽东无法脱身的洪承畴等人也都被大赏,其中洪承畴也被封伯了,同样是流爵。

此次封赏中,共产生数位伯爵,靖武伯孙应元,平西伯吴三桂,安西伯洪承畴,定西伯周遇吉,阵亡的几名总兵,杨国柱,金国凤,李辅明,姜襄,等人被追封为伯爵。

余者皆有封赏,得挂印将军衔,尤其是天武军众将,平定漠南蒙古意义重大,被大封特封。

曹变蛟、高邦、李少游诸将虽没被封伯,但也受封散阶正一品特进光禄大夫,这在武将散阶中是最高的,仅次于封爵。

文官之中,陈新甲镀金成功,升任兵部尚书,孙传庭升为陕西三边总督,对付李自成,洪承畴仍为蓟辽总督,严防满清,辽东巡抚邱民仰加封太子太傅

天武军两名大将封伯的消息传到军营后,众将士一片欢腾,余者各将皆被兵部按功封赏。

皇明时报特别报道了封赏大典,消息如惊雷般传向全国各地,此番封赏朝廷一共封了八个伯爵,不可谓不震撼。

自成祖皇帝靖难以后,大明哪有如此大规模的封爵啊,而且这批伯爵个个都是手握重兵的大将,对朝中的影响则是更大,标志着武将集团的崛起,有心人甚至猜想皇帝是想利用这批武将对抗庞大的文官集团。

封赏之后,就是各镇总兵重新调动,补缺几位牺牲总兵的空缺。

山海关总兵李辅明阵亡,空缺由茅元仪继任,封镇北将军。

宣府总兵杨国柱阵亡,空缺由虎大威继任,为镇朔将军。

大同镇总兵姜襄的位置由猛如虎继任,吴三桂升任辽东总兵,原辽东总兵王廷臣调任密云总兵。

空出的山西总兵的接任人选朝野议论纷纷,杨嗣昌举荐一人继任空出的山西总兵一职,不过被崇祯否决了,他派京营总兵汪万年任山西总兵。

崇祯派汪万年去山西的用意很隐晦,之前他派去山西调查晋商的锦衣卫莫名的全部消失了,崇祯感觉山西那边的水太深了,汪万年此去山西,责任重大。

自大明开国以来,九边一向是重要的军事集团,重新规划的九边重镇中只有一个天武军的茅元仪,还是朱慈亲自提名的,崇祯又把天武军的主要将领封爵,余者分散,这其中不乏有制衡之意,削弱朱慈的力量。

朱慈如何看不出,不过他并不着急,他有自己的打算。

封赏结束后,朝廷还要进行宣捷与祭祀,眼下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陕西民变,自从天地出现连续九天的异象,闯王李自成出了商洛山振臂一呼,在短短数月之内已有十几万流民相应,目前正准备围攻西安。

孙传庭的秦兵损失不小,面对日益壮大的李自成等流寇,朝廷还要商议着需要调动哪里的军队去陕西剿寇。

两个月前,崇祯下旨给平蛮将军黄得功领兵北上,但黄得功迟迟没有北上的意图,仍然在湖广,甚至期间还去了趟凤阳,完全没有出兵的意思。

崇祯十分暴怒,朝廷也多有指责,黄得功居然拥兵自重,不听朝廷调动,然而太子朱慈以六百里加急传令黄得功后,没过多久就收到了黄得功领兵北上的消息了。

这道消息就像一个沉重的巴掌抽在崇祯和内阁诸臣的脸上,火辣辣的疼,却又有苦说不出,目前皇太子在军队的威望已经到了令人无法想象的地步,谁都不敢轻易找茬。

文华殿中,崇祯皇帝自从两位皇子薨逝后,精神一直不好,国事家事使他身心极为的疲惫。

崇祯好像在自言自语,道“慈焕和慈灿的死到底是不是意外”

崇祯皇帝的身边只站着王承恩,他低着头一动不动,目不转睛的看着眼前龙案上的砚台,他很清楚什么时候回答皇帝的话,什么时候不该搭话。

崇祯又接着道“东厂那边有消息了吗”

王承恩见皇帝问话,连忙答道“回皇爷,东厂那有些眉目了,此事好像牵扯了不少勋贵,不过下面暂时没有证据”

“都有谁”

王承恩俯身道“新宁伯谭弘业,应城伯孙廷勋,阳武侯薛濂,平江候陈治安,还有嘉定候周奎。”

“什么还有国丈”崇祯的手微微一颤,满脸的不可置信。

王承恩迟疑了一番,道“根据东厂的番子的探查,五殿下出事前的几日,有大量勋贵频繁接触,远不止这几位,但是东厂目前没有找到他们动手的证据。”

崇祯紧紧的握着拳头,接着又松开,道“让他们继续查,特别是英国公张之极和定国公徐允祯,一定要确认他们二人是否参与了此事,万万不可出错”

王承恩肃然领命,他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不查还好,查出后搞不好会出大乱子。

就在此时,有小太监进来通禀,说是太子殿下来了,在外求见。

朱慈换了便服来到了文华殿,与崇祯见过礼之后,便直接呈上了一份奏本,上面写着一些建议条陈,现在他和崇祯的关系越发的微妙了。

崇祯接过扫视了一遍,道“清丈全国卫所土地,重新清点军户屯田,减赋鼓励种粮,推行官绅一体纳粮”

“这些政策虽然实行的难度很大,但也不是不能实行,王承恩,记录下让内阁拿出可行的方案。”

他又道“至于你说的要在全国各府各县推行卫生治理,防止瘟疫一事也可以实行。”

朱慈点点头,这些事情能通过比他预想的要顺利一些,就是不知道下面官员执行起来的效果会如何。

崇祯继续看下去,眉头有些微皱,道“你为何还提给孙承宗加谥号一事”

朱慈认真道“儿臣觉得孙承宗理应受到追谥。”

崇祯看了他几眼,沉吟了片刻,最终道“追谥孙承宗为文忠,让礼部去办吧”

“儿臣谢过父皇儿臣还有一事。”朱慈又道“儿臣觉得五弟和六弟薨的蹊跷,想着手调查此事。”

崇祯将奏本扔在龙案上,道“不准”

“为何”

“此事已经过去,你不要再提了”

朱慈见崇祯皇帝不断变换的脸色,有些失望道“父皇,你真的相信九莲菩萨显圣之事五弟只有五岁,如何能说出这种话,此间谁得利最大不言而喻。”

崇祯说忽然问“你认为朕可是蠢笨之人”

朱慈平静道“父皇要是蠢笨,大明就没什么聪明人了,只是父皇一向心软,儿臣不敢苟同。”

崇祯没有在意,接着道“朕两个月前派吴孟明带着一些锦衣卫前去山西,他们现在没了消息。”

听完崇祯的话,朱慈一脸的凝重之色,许多勋贵和山西晋商们多有生意上的往来,这事众人皆知。

他眉头紧皱道“父皇既然知道这些祸害,为何不动手将之铲除”

崇祯冷然道“朕想告诉你,无论是勋贵还是晋商,他们的水都很深,不是轻易能够对付的,你明白了吗”

朱慈摇了摇头,肃然道“父皇解决不了的事情,儿臣可以”

“你放肆”崇祯猛拍龙案,喝道“别忘了你现在还是太子,朕容忍你的事已经够多了,千万别自误”

朱慈处之泰然道“儿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父皇如此作为,儿臣不敢苟同”

“父皇放心,儿臣一个月之内必破掉此案,不会影响了父皇的英明,儿臣告退,父皇保重”

说完,他扭头离开了文华殿。

出了文华殿,朱慈冷冷道“九莲菩萨言,帝待外戚薄,将尽殇诸子,好一个将尽殇诸子,我倒想看看,到底谁会尽殇诸子”

当天,朱慈召见了李廷表,让他不惜一切代价查出皇子遇害的幕后之人,并准许其在宫中行走抓人,谁拦着也没用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