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358章 大后方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358章 大后方

作者:大明第一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47:59 来源:就爱谈小说

辽阳城下,朱慈坐在高高的战车之上,后方不远就是高大的大纛旗,在龙纛周围则是一辆辆发出号令的大鼓车。

朱慈看向周围矫健的天武军将士,入辽数月以来,大战不多,小战不断,好在将士们的士气仍然高昂。

眼瞅着打进盛京在即,秦兵各营状态也是极好,尤其是陕西总兵贺人龙和临洮总兵牛成虎,二人更是嚷嚷着要打进盛京,抢了皇太极的婆娘。

朱慈对这对龙兄虎弟不太感冒,两人吹牛比的本事倒是不小,打起仗来顺风也猛,逆风就歇菜了,不过两人的乐观状态大大鼓舞了秦兵将士,朱慈也懒得找他们麻烦。

明军现在的部署,祖大寿守锦州,辽东总兵王廷臣守山海关到松山的整个辽西走廊,金国凤和蓟镇、密云三镇人马守义州,洪承畴统洪兵和宣大三镇人马守西平堡、三岔关一线。

周遇吉驻防盖州,吴三桂驻防耀州,防御金州和复州一带的东线清军。

天武军和秦兵主攻,先打辽阳,待破辽阳后渡浑河强攻盛京,能打多远就打多远。

为了保障各条战线,朱慈专门将几支强军分散驻守,锦州、义州、西平堡和盖州四个重要地方更是派出动手能力最强的主将镇守。

周遇吉、祖大寿、金国凤、洪承畴,这四个人,哪个都不会临阵脱逃,尤其是祖大寿和金国凤,老字号钉子户,雷打不动。

逃跑将军吴三桂驻守的耀州并不重要,他就算跑路了也不影响整个战局,周遇吉离他只有几十里,随时可以顶上。

明军扎营后,在营地四周挖掘深壕,建立壕营。

壕营的防御仅次于城营,要求壕沟底宽一丈二、口宽一丈五,深一丈以上,挖出的土堆于内岸排紧,高出地面四、五尺,以防止清军袭营。

天武军的壕营外,还设置了鹿砦之类的障碍物,如刺猬般的尖锐鹿砦,不仅骑兵无法突进,连普通步军都很难攻进来。

一连数日,天武军夜不收在城下叫阵,清军像是聋了一般,无人应答。

李少游策马上前,秀了一顿马术后,朝城头大喊道“我天武军出一千人,你们八旗军出一万人,来战”

城上的清军皆是愤慨,直骂这厮,居然把皇上的羞辱明军的话原封不动的还回来了。

贺人龙最擅长羞辱人,他跑到城下,扯着嗓子用陕话辱骂,各种驴球子、你妈妈个毛,等口头禅不断从他嘴里飞出,把皇太极全家的女性全都问候了个遍。

担心鞑子听不懂,贺人龙还特地抓了个清军探马来做翻译,牛成虎也在旁边起哄嚷嚷。

城上的镶黄旗旗主拜音图气的浑身发抖,很想冲上去弄死这两个龟儿子,一想到皇太极临走时下达的死守辽阳的命令,他便没了脾气。

无论明军如何羞辱,拜音图就是不出战,明军靠近了城池他们就用城上的火炮轰,颇有一些当年袁崇焕守宁远的味道。

七月中旬,辽东狼烟四起,自西线的辽河至东线的盖州频繁发生中小规模的战斗,最前沿的明军夜不收和清军探马更是每日都有战斗发生,双方你来我往,都想进一步抵进探查对方军情。

辽东抚顺东北部的大山中,许多旗丁和包衣们正在满山的寻找野果。

洪武十七年,大明在高尔山下兴建抚顺城,明成祖朱棣谕赐“抚绥边疆,顺导夷民”,“抚顺”一名由此得来。

抚顺是满清的龙兴之地,赫图阿拉老城就在其境内,是满清的大后方。

抚顺周围山峦如海,耕种面积很少,这里居住的大多是建州部的老弱,年轻力壮的大多去了辽中、辽南等地定居,战时出征,过上了飞黄腾达的好日子。

自明军主动出关进攻,大明封锁了九边要道,盖州等地又被明军占领,满清各地处处缺粮缺盐,民众的生活越发的困难了。

好在这里山多水多,可以恢复女真人渔猎的本事,尽管山里危机重重,但为了生存,旗丁们只能冒险滑铲东北虎,与野兽抢食。

有些地位高的旗丁,还有几个包衣奴才使唤,日子过得也算紧凑。

大山中,不时有拖着金钱鼠尾辫的少年扛着粗大的弓箭来回跑动,有的人已经捕获了不少兔子之类的野味,还有一些力气小的挖出了人参,人人脸色洋溢着浅浅的笑容。

突然间,一阵紧锣密鼓的声音自山下传来,一个年迈的老者在山下喊道“所有人各回各牛录,上头有要事通知”

山上一片忙乱,打猎采参之人纷纷背起背篓返回村寨。

其中一个黝黑的少年抬头看向身边的跛脚男子,咧嘴笑道“爹,我挖到一个人参,好大啊”

跛脚男子扫了周围一眼,快速从儿子的背篓中取出人参看了一眼,又迅速放了回去。

“这支人参足有半斤重,能卖八两银子,响儿,真不错”男子摸了摸儿子的头道,满脸皱纹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意。

少年露出了有些泛黄的牙齿道“哇,八两银子,可以换好多粮食,娘知道后一定会开心的”

跛脚男子点点头“响儿,挖出人参这事,千万不能让别人知道,尤其是巴吉老爷。”

“知道了,爹”

“咱们快回家吧,不能耽误了牛录中的大事”

这位跛脚的男子名叫崔英泰,原本是大明宣府镇的一个普通百姓,崇祯七年建奴扣关,在宣府掠夺了大量的人口,崔英泰一家就在其中。

崔英泰一家被押往辽东后,作为包衣分配给了满洲正黄旗旗丁巴吉。

崔英泰曾经反抗过,想要逃回大明,但每次都被抓住,还被绑在柱子上狠狠的打了几天,他的老爹也被满洲人杀鸡儆猴威慑汉民们时给杀害了。

崔英泰看着饿了快没气的老婆孩子,最终选择了屈服顺从。

崇祯九年时,清军再度准备入关抢掠,崔英泰被编入了八旗汉军,他不愿上战场,在训练的时候故意从战马上摔下,摔断了一只脚。

旗中的章京觉得他无用了,就将他打发去抚顺老寨搞建设,崔英泰自此就在抚顺扎根了。

大半年后,他的主子巴吉出征大明回来了,也被送到了抚顺老寨,听说巴吉在密云遇到了明军主力勇卫营时临阵脱逃了,仗着祖上跟过老汗立过不少军功,才被免去一死。

崔英泰一瘸一拐的拉着儿子崔响的手,慢慢回到了居住的村寨中。

崇祯年间时辽东的人参价格一斤16两,清军入关后,顺治二年官方定价一斤50两到60两,乾隆十五年内务府一度将价格哄抬到272两一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