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456章 返回南京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456章 返回南京

作者:大明第一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47:5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离开县衙后,朱慈烺的脸立刻变得极为阴沉。

他一直将朱大典当成自己的左膀右臂,在文官中的地位仅次于杨廷麟,现在居然有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明目张胆的刺杀自己的心腹。

“连本宫的人都敢杀,这些人是嫌家里人太多挤得慌吗”

朱慈烺回到行辕后,南京锦衣卫指挥使李廷表也来了,他和一群便衣的锦衣卫抓获了七八个意图行刺朱慈烺的刺客。

朱慈烺毫不惊讶,这些年遇刺的次数太多了,尤其是从南京出来这一个多月,隔三差五的就有一波人找机会行刺,他已经习以为常了。

朱慈烺在厅旁暖阁中坐好之后,对李廷表道“说说具体情况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廷表开口道“回殿下,朱大典于四天前巡视到淮安府漕运总督衙门,想借机清查漕运和盐务之事,可是此时的漕运总督朱国弼却离开了淮安的漕运总督府,说是去南京督运漕粮去了,而漕运总督府的主事也不在衙门,去了漕运码头。”

“巡抚朱大典在漕运总督衙门扑了一个空,有些不甘心就直接去了漕运码头,在见到漕运总督府的主事之后,这个主事也很配合,可就在这时不知是谁喊了一句,说是南直隶巡抚朱大典大人断了很多人的活路,现在又是来断他们的活路来了。

漕运码头的人听完之后,都非常愤怒,就将朱大典给围了起来,在混乱中有个叫李大海的人窜出,用匕首将朱大典给刺杀了,这个人刺杀完之后,并没有逃走,反而大呼狗官,杀你一命,我李大海也算为民除害了,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漕运码头一片混乱,应天府的官兵们好不容易将朱大典的尸体护送了回去,然而依旧有很大人围攻朱府,还不断传出朱大典是巨贪,是祸国殃民的是狗官。

事发第二日傍晚,靖武伯率兵赶往淮安控制了局面,不过靖武伯对这个刺客并没有审问,只是将他保护了起来。”

李廷表说得很细致,朱慈烺也大概明白了事情的经过,有人想用舆论引导,将矛盾转移到民众身上。

不过越是如此,越说明这中间有问题,这事肯定不是偶然的个人报复,后面必然有人暗中策划。

朱慈烺对李廷表,道“你亲自去一趟淮安,审一审这个叫李大海的人,顺便将他祖宗十八代都给调查一遍,挖出背后之人。”

“臣领命”

待李廷表离开后,朱慈烺又看向吴忠,道“吴大伴,你那边是什么情况”

吴忠回答道“回小爷,奴婢这边收到的情报和锦衣卫那边差不多,也不敢肯定此事具体是何人所为”

他分析道“朱大典先是对南直隶的地主们进行了打击,又严查私盐贩子,使得那些人在几年之中损失最大,现在准备查漕运的事。

这其中不仅有勋贵的利益,还有大量官员勾结地主、商人、私盐贩子,这些人的利益都受到了损失,肯定会非常憎恨朱大典,他们都有动手的可能。”

朱慈烺听完吴忠的分析,觉得还是很详细和到位的,经过这么多年锻炼,吴忠已经成熟了,算是一名合格的情报头子了。

吴忠所掌握的情报体系是他一手打造的,所有人员都是从数千名孤儿总遴选的,经过在秘密基地的长期培训,终于开始自成体系发挥作用。

虽然李廷表忠心可鉴,但他的锦衣卫情报网太过庞大,朱慈烺不希望情报部一家独大,先是用杨其礼的龙骧夜不收加以制衡。

不过龙骧夜不收算是军情局,很少涉足官场和民事,朱慈烺只得再组建一个情报网专门加以制衡,所用的自然是他最信任的吴忠。

朱慈烺的手指不停的敲击着桌面,并且越来越快,吴忠立即闭口不言,他知道太子爷这个习惯,是在思考谋划什么了。

朱慈烺在脑中分析着此事将会带来的影响,以及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自己又该如何应对。

半晌后,他抬起头对吴忠道“派人盯死抚宁侯朱国弼,还有江南这些大族,东林和复社也要重秘密监视,先不要有任何行动,主要是掌握情况,让他们先表演。”

吴忠心中了解,小爷忍了这么久,这次是准备一锅端了。

朱慈烺又道“你去安排一下,明日准备回南京,行程走的慢些,正旦之前抵达就行。”

他来到厅前,看着阴沉沉将要下雪的天空,心中暗道既然出手了,希望你们闹的越欢越好,不要让本宫失望啊

苏州府常熟县,钱谦益的庄园。

崇祯元年,钱谦益与温体仁等人争夺内阁首辅失败,没过几年就被温体仁关进了大牢。

直到崇祯九年案子重审,温体仁被朱慈烺和曹化淳联手扳倒,钱谦益被削籍归乡回到了常熟老家。

归乡后的钱谦益老实了一阵子,在老家与一众江南名士品诗作画,还广收门生,偶尔也去南京逛逛秦淮河找乐子。

自从朱慈烺来到南京监国,钱谦益等东林人士渐渐的坐不住了,朱慈烺的一系列政策使得东林党的利益遭受了重大损失,甚至可以说会被连根拔起。

不说东林党的官员被排斥在南京各部主要职位外,就连依附东林党的士绅、商人们也都被打压的死死的,被逼着交税。

这一日,钱谦益的府上来了一位江南士绅、商人的代表,谢三宾。

谢三宾出身豪门大族,又在朝廷为官,官虽不大却很有能耐,他是钱谦益的学生,与东林和复社都有着不浅的关系。

谢三宾在钱谦益面前显得很恭敬,一见面就来了个大大的见师礼。

钱谦益暗暗点头“我虽不在朝廷任职了,但这谢三宾却还懂得规矩,不错不错”

叩完头后,谢三宾从头上爬起来,脸上堆着笑容,道“闻听先生雅致,酷爱书画,前些日府中管家在南京城觅得王会稽的一本珍品,学生才疏学浅,书圣的作品落在我这真是暴殄天物,不若由先生收藏品析。”

说着,谢三宾将一份盒子放在了钱谦益的书桌旁,恭恭敬敬的站在一旁等待。

钱谦益不由大喜,书圣王羲之的亲笔作品可是难得之物啊,他打开盒子一看,只见一册字帖下居然还放着一些令人心动的黄白之物。

钱谦益神情变得格外的温和,咳嗽一声,道“你倒有心了,过来坐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