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526章 太子放贷坑人了!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526章 太子放贷坑人了!

作者:大明第一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47:5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太子明着要钱了,盐商们更不敢稍慢一步,以免惹得这位狠人不高兴,下了灭族令。

但只给了不到两日时间的准备,这哪是催债,简直是催命啊

难怪那几个怕死的盐商早早的自杀了,现在想想,他们的眼光真是毒辣,知道太子不会善罢甘休,先死为敬,一了百了。

盐商们回到各自府中,动用各种关系筹钱,形势之危机,吓得家人每日在府内嚎哭。

得知此消息的扬州百姓,皆是拍手称快,这帮盐商垄断了盐业,造成盐价逆天,早就吃不起了。

盐放在后世也就两块钱一袋,一袋盐够吃个把月的,家家都吃得起,去饭店吃饭说不定还会骂厨师把盐放多了,齁的嗓子疼。

但是在大明朝,盐可是个稀罕玩意,普通百姓精盐就别想了,那种青盐和盐巴到时可以买到一些,只是这价格,有的地方比肉还贵。

大明的官盐相对于私盐,不仅质量低劣,价格还更加昂贵,百姓们也不傻,只能从私盐贩子里买。

在大明,走私盐属于重罪,俗话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但敢玩走私的,还长期赚钱的,除了亡命之徒,哪个没点背景富商巨贾,名门世家甚至是军队、海盗,多的去了。

官商勾结,使得盐引流失或者低价发售,这税收便上不来了。

朱慈烺却不管这些,不管是按官盐还是私盐的身份去卖,反正每年从盐场出去的官盐高达六亿多斤,量是固定的,这盐税也要落实。

纲盐法就是放权给盐商卖盐,你们玩那些花里胡哨的勾当,变着法子偷税漏税,朱慈烺不吃这一套,只认盐税,只认银子。

负责两淮盐场销售的几个扬州总商,需要补缴五年的欠税,大概占了大明全国真实盐税的一大半,也就是五千多万两白银。

平时百姓们对盐商们敢怒不敢言,此时见他们触了皇太子的霉头,均是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坐等盐商们如何筹钱补税。

扬州城繁华的东关老街内,山陕会馆、徽州会馆等各地盐商会馆都齐聚于此,在豪华的门楼内,往来的商人不绝,行色匆匆。

洪武年间,朱元璋采纳谋臣建议,实施“食盐开中”新政,将实施千年之久的政府食盐专卖制度网开一面,朝廷国退民进,让利于民。

当时淮盐价贵,作为九边之一的山陕商人多趋之,掌握食盐销售,号称全国各大商帮中成名最早、资格最老者。

据记载,会集扬州的陕西商人不下五百人,名声显赫者有三原梁家,泾阳张家、郭家,西安申家,潼关张家,他们兼籍故土,其实都长期居住在扬州了,形成陕西商帮,在两淮地区力压晋商。

弘治年间,朝廷推行折色法,使得两淮附近的徽商大举涌至扬州经营盐业,此间百年,秦晋商人联手,大战徽帮近百年,最终徽商渐渐力压山陕商人。

目前扬州城中的几大总商席位,基本是秦、晋、徽三方人氏,其中徽商占了半数席位,以至于现在提到扬州盐商,只知有徽,不知山陕了。

现在的东关街的各处会馆中,再无往日争斗的场景,就在半个月前,秦、晋、徽三方盐商还在为争夺今年的盐引比例而喷的吐沫横飞,今日却罕见的埋头聚在一起,互相借钱

“申老弟,为兄往日多有得罪,还望海涵,不知老弟手头是否宽裕”

“程兄哪里的话,你是咱们盐商总工会的会长,我哪里敢记您的仇啊,小弟近日也继续银钱,不知道程会长”

“”

互相套路了半天,一两银子没借到,总商程之英很无奈,眼瞅着天黑了,要是再借不到银子,只怕明天的日头是自己这辈子看到的最后一次了。

五千万两银子,他们为首的几家总商,每家就至少要准备三百多万两。

虽然家中有上百万家资,但那是包括家族下面的田地和产业,莫非这些都要交出去抵税

程之英决定去找老乡张大彪说说情,听说商人联合会会长张大彪是太子身边的红人,他的话应该能as作用,能少交一些也不错啊。

第二日一早,扬州中的一处豪华酒楼中,程之英在此宴请张大彪。

虽然眼下缺钱,但作为富人一族,盐商的生活总还要维持着基本的排场,不然脸面何存

酒过三巡,程之英搓了搓手,笑道“张兄,你我都是老乡,认识也有十多年了,我说话也就不绕弯子了,不知您能否在皇太子面前帮我们徽商美言几句”

张大彪随驾而来,一路上早已知道朱慈烺将对盐商动手,他也很无奈,自己的副业是盐商,也是中小盐商之一,来之前还刚补了税

只是程兄弟这家大业大的,又是总商之一,所积欠的盐税实在太多了,张大彪也很无奈,他面露难色道“程兄弟,不是我不想帮,而是太子殿下是铁了心的想要整治盐业,我也没办法啊。”

“那张兄能否借我一百万银子急用”

虽然大清早借钱是大忌,此时的程之英也顾不上那么多,眼中带着期盼。

张大彪早就知道他会借钱,二话不说,从袖中取出一沓子银票,道“这是明商银行的银票,一共有五十万两,我张某能力有限,只能拿出这么多了。”

明商银行是大明近几年刚出现的钱庄,在全国各地主要城池都有分号,可持银票随时兑换,信誉极佳,大明各地做大买卖的商人将近一半已经接受了明商银行,扬州的盐商自然不例外。

程之英接过银票,依旧满脸的忧愁,这些年来程家虽有在盐业上发了大财,但赚的多了,平时的开销也非常大,虽有百万家资,奈何都是固定资产的多。

皇太子要的是现银,就在近日下午送到知府衙门,现在满打满算还差一百万两银子,这可如何是好

张大彪见老乡愁眉苦脸的样子,提议道“程兄弟,我有个路子,你让你半日便可凑齐银两。”

“是何路子”程之英大急,聪忙问道。

张大彪指了指宽大的银票,笑呵呵道“这明商银行便有放贷的生意,某听闻明商银行的东家吴掌柜就在扬州城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