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541章 大战起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541章 大战起

作者:大明第一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47:5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最快更新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流寇大军浩浩荡荡,延绵数十里逼向真定,真定府一日三惊,明军各类哨骑频繁往来不断。

杨嗣已接到崇祯皇帝的圣旨,诏令其务必在真定府痛击流贼,挽回中原颓废势头。

他不敢怠慢,立即檄传各官各将,在真定城督师行辕内再次召开军议,商议作战计划。

杨嗣昌端坐上首,微微而笑,看似运筹帷幄,实则内心苦逼不已。

中原的局势让他迷惘,流贼愈剿愈盛,即便一些地方被剿灭了,然而官兵一撤,当地贼寇很快会死灰复燃,想要彻底平定,除非像洪承畴当年那般,把当地人都杀光了

现在情况更加不妙了,流贼竟然敢主动北上攻打直隶,真定府是京师南面的门户,对京师和直隶全境威胁非常大,杨嗣昌也没有选择了,只能拒敌于此。

不过观诸将情绪,似乎不稳,山东总兵刘泽清、陕西总兵贺人龙、牛成虎等人都不愿主动开战,百万流贼让他们心存恐惧。

之前一连数日召开军议,皆是没有一个统一可行的作战计划,几个总兵武夫吵成了一团,险些在中军大帐干起来。

杨嗣昌督师中原已有两年,对手下这帮总兵的尿性已摸的一清二楚,刘泽清、贺人龙诸人,阳奉阴违、跋扈,如当年的左良玉一般

尤其是刘泽清和贺人龙,二人手下兵马最多,也更为跋扈,杨嗣昌对他们一筹莫展,不敢触发或是大声呵斥,担心大战当前之际,这两个武夫撂挑子不干,影响自己的剿寇大计。

但要是如此畏怯不战,龟缩城下,杨嗣昌完全可以想象朝中诸公弹劾自己的场景,特别是圣上的冷眼

直到此时,杨嗣昌才深刻体会到当年卢象升督师时的窘境,太难了

会上,密云总兵王廷臣主张,趁流贼大军刚到阵脚不稳时主动出击,痛击流贼,杨嗣昌欣慰点头,对其很有好感。

山西总兵汪万年则是坐那默不作声,一副中立的姿态,时而从袖子中摸出几粒瓜子嗑上了

汪万年曾带过神机营,对火器很了解,他奉诏在山西镇训练了一支一万人的火器新军,杨嗣昌对他很倚仗,也不好说什么。

眼瞅着行辕大帐中几个武夫在那粗鲁的呼喝着,杨嗣昌抬起双手虚按几下,温言相劝道“诸位别吵了,流贼已经逼近真定,还是想想具体作战事宜吧”

他缓缓看着各人,左侧一排的监军、巡抚、巡按等文官,个个眉头紧锁,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而右侧一排总兵之类的武将,则是一副剑拔弩张的感觉,虎大威、王廷臣与刘泽清、贺人龙等人大吵,善于言辞的保定总督杨文岳斡旋其中,好言相劝,还有那嗑瓜子的汪万年,一副不嫌事大看戏的样子。

刘泽清和贺人龙站在一起,并非他们二人关系好,一个在山东一个在陕西,平日也没有联络感情,兴趣爱好也不同,二人唯一的共同语言便是杀良冒功,遇强则退时的跑路心得

虎大威和王廷臣二人跟随过朱慈烺参加辽东之战,见过大场面,自然不惧虚张声势的流贼,双方理念不同互不顺眼,差点干起来。

贺人龙扯着嗓子道“某还是那句话,贼势过大,不宜出战,应以防守为主”

刘泽清也道“我军单弱,贼兵锋锐,若仓促应战,恐有所失,真定城防高大,可稳重守之”

看这二人这一唱一和的样子,杨嗣昌眉头微皱,心中冷笑,这贺人龙和李自成是一个县的老乡,李自成攻打西安之时,他镇守潼关按兵不动,有通贼嫌疑。

朝廷有人弹劾贺人龙勾结流贼,害死三边总督汪乔年,连崇祯也对其怀疑,下密旨杨嗣昌对其防备,必要时将其诛杀,以绝后患。

杨嗣昌勉强一笑,道“贺将军威震贼寇,朝廷对你宠渥优隆,如今贼兵兵临直隶,局势危局,若贺将军能力战群贼,本部必定向朝廷保举你为平贼将军,如何”

“平贼将军”贺人龙牛眼一亮,脸上浮现起惊喜的笑容。

平贼将军是挂印总兵的封号,地位尊崇,是个武将都想得到,黄得功立下那么多大功,皇太子才保举他为“平蛮将军”驻守湖广,而后数年屡建大功才封爵靖南伯。

人家天武军一系上头有人,只要立功便是蹭蹭蹭的升官,他贺人龙没依没靠的,这辈子想混个挂印总兵的称号都难,此时杨嗣昌这么一大块大饼砸过来,他怎能不心动

贺人龙没有立时应下,抚摸自己华贵的貉子皮厚绒披风沉吟不语,摆着姿态,端着架子。

几个文官上前相劝,杨嗣昌也面露笑意,好言相说,贺人龙大感脸上有光,这才松口答应转守为攻,血战闯贼。

堂内一片欢喜,只有刘泽清心中暗暗不满,暗道这杨嗣昌为何把老子给忘了

杨嗣昌似是察觉到了刘泽清的情绪,想了片刻也出口安慰了几句,表示战后朝廷会依功封赏的。

在他眼中,刘泽清这个著名的逃跑将军就是个垃圾,数年前他狗胆包天想截了皇太子南下的粮草,被勇卫营凑成了狗,直接追到东昌城下,又是送钱又是送粮的,名声早臭了。

朝廷没杀他便是万幸了,怎么可能让这种人加官进爵

接下来一团和气,杨嗣昌将自己制定的作战方略和盘托出,又经过诸将补充商议,最终明军决定尽出精锐,与流贼拼个你死我活。

杨嗣昌更是起身下位,降低姿态向众将深深作揖,沉声道“此战关系国朝安危,大明兴废,拜托诸君了”

大明文官地位尊崇,内阁首辅杨嗣昌更是文官中的老大,他能如此,众人皆是神情严肃,一齐起身,大吼道“愿为国朝效死”

崇祯十六年六月十五日,杨嗣昌率二十万明军,号称五十万,浩浩荡荡开到太平河一带集结扎营,竖立高寨,决定在这广阔的平原地带与贼对垒,列阵枪戟相迎。

此时李自成与各路义军的闯军号称百万,已经逼到太平河一片,双方在距离十里各自下营,太平河边上,窝铺营地一眼无尽。

此时贼势嚣张,但官兵一样士气不弱,一场血战不可避免。

无数人在关注这场生死存亡的大战,闯军若是胜利,便可击溃明军主力,李自成在中原再无敌手,京师更成囊中之物。

官兵若胜,不但能消灭流贼主力,还为朝廷除去这心头大患,杨嗣昌甚至已经准备好了精锐骑兵,待流贼战败时追杀李自成和几个闯军大将,一股将其斩于乱军之中,彻底绝了后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