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647章 膝盖不软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647章 膝盖不软

作者:大明第一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47:59 来源:就爱谈小说

任光宇感动的热泪盈眶,像个娘们一样在那抹着眼泪,不能自己。

自朱慈烺当初建立新城,任光宇就是首任知县,九年过去了雷打不动,朝中都知道这是太子的人,一直暗中打压他。

哪怕新城建设的再好,吏部三年的一次的京察,每次都会找茬,对任光宇的考语一如既然的只有四个字留职查看。

时值崇祯和朱慈烺暗中角逐,吏部官员如此行事,既不得罪皇太子,也不得罪皇帝。

新城是朱慈烺起家的第一个基地,里面藏的东西太多了,大顺军攻打北京城之前,朱慈烺便密令任光宇,主动投降李自成,保全新城。

任光宇虽是落魄举人出身,但他忠君报国思想纯正,大顺军北上之时,他已经做好了投河自杀的准备。古人喜欢投水殉节,优先江河,没河投井

即便得到朱慈烺的密令,任光宇也不愿折节做贰臣,一心求死。

遗憾的是,他在去城外投河的路上,被王震带人截住了,打断了一条腿,又警告了一番,这才投河不成,放弃自杀,老老实实的执行诈降的任务。

因为知县主动投诚,加上新城有几营城防军,到处烤饷的顺兵在丢了几具尸体后,再也不敢来新城耍横,纷纷绕道。

“真打断腿了,这王震下手也真够狠的”

朱慈烺暗自嘀咕了一句,拉着任光宇的手要与他一同乘坐龙辇。

“臣不敢,臣不敢僭越”

任光宇吓得连连后退,险些摔倒。

在一众官员们的惊愕下,朱慈烺硬是将他拎上了龙辇,往新城而去。

朱慈烺如此恩宠任光宇,一是为他洗掉贰臣的污名,二来是加恩老臣,避免寒了这类人的心。

新城的变化让朱慈烺非常惊讶,城中的民居除了九年前的那群流民,又新增了不少人,已经出现了拥挤状态,任知县趁机请奏扩城。

朱慈烺点头道“可以扩城,不过这事你不用操心了,明天随朕南下吧,去浙江当个巡抚。”

任光宇连忙道“陛下,不可,臣是残废之人,六根不全,能继续为一县之尊已是陛下降下隆恩,不敢再奢求高官。”

历朝历代的科举是非常严肃的事情,考察才学是基础,然而对考生的形象和身体规定很严格,虽然长得帅不能加分,但长得丑肯定被刷下去,再者就是身体不能残疾。

像任光宇现在这种残肢情况,要是不考虑后台,让吏部京察,铁定罢黜,搞不好连举人的功名都会被剥夺了,太有损朝廷形象了

朱慈烺摆手道“这个你不用担心,朕的天武一朝,只看能力,不看形象”

“陛下”

看着任知县这可怜样子,朱慈烺忽然想到,让有腿疾的人去浙江不是难为他吗

朱慈烺开口道“这样吧,你就留守北直隶,当个巡抚,替朕管好这里。”

提到任免官员,朱慈烺这才想起去年李岩上奏的一道条陈,建议提前举行新朝第一场开科取士,选拔官员。

科举三年一次,上次南北大试是在崇祯十六年,北方刚考完试,流贼就攻打京师了,搞得匆匆忙忙的,很多进士还没落实工作。

一些倒霉的进士投奔了大顺,想混个官位,结果李自成被灭后,一个个都被革去了功名,哭都哭不出来。

十年寒窗,一朝失足,成为了时代的弃子。

以前的大明,最不缺的就是当官的,现在的大明,最缺的就是当官的,优秀、不迂腐、经过培训上岗的官员。

教育改革刚刚几年时间,从小学到大学毕业,走完一个流程的新式人才,最起码要十二年。

虽然也有半路出家的士子从中学开始学习,少读了几年基础,但目前大多的人才还得依靠以往读圣贤书的那些士子。

灭了李自成后,临时派往江北各省的官员,大多是从南京国子监调的。

现在的国子监祭酒是宋应星,经过他的革新和带动,南京国子监焕然一新,主打自然科学,那些视算术、格物等为奇技淫巧、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迂腐学生,被劝退了不少。

这些通过君子六艺选拔的人才,质量应该比以往的要好上许多,而且外放为临时官员都经过培训,专业化一些。

新城县衙中,朱慈烺下了一道开科取士的旨意,命人加急送往南京内阁,昭告全国。

他伸了伸懒腰,有些抱怨道“这还没回南京呢,就这么多事。”

出了县衙,朱慈烺发现那些不远数百里前来迎驾的官员们,依旧笑吟吟的站在衙门前等待召见。

伸手不打笑脸人,舔狗再不招人喜欢,也不至于遭人讨厌,朱慈烺没有责备他们,抽几个运气好的召见了一下。

完事后,朱慈烺再度下旨,定了当皇帝以来的第一条祖制,规定了大明皇帝行幸迎送礼仪

凡皇帝经过地方,当地文官知县以上、武官游击团总以上,于管辖境内,道路右边百步外迎送御驾;

地方官百里内者来朝,百里外者免,迎驾官员百姓,皆不行跪拜。

朱慈烺又拟定了一条除了新皇登基大典外,无论正旦朝贺,还是封赏大典,文武大臣,皆不用跪拜,一律行揖手礼。

朱慈烺并非搞人人平等的老把戏,而是在大明的礼制上稍微改了一下,删掉了正旦朝贺、祭拜等几项大仪的跪拜礼制。

按照大明的礼制,明太祖朱元璋所定的祖制君臣之间非大仪,无须跪拜。

只有皇帝在祭天时,身份由君王变为天子,代天行事,群臣才要跪拜,平时君臣之间是不用跪的,这就是所谓的跪天跪地跪父母,非此不跪。

因为朱元璋太看不惯元朝的胡俗了,他曾言“军民行礼,尚循胡俗,饮宴行酒,多以跪拜为礼”,说完这句,老朱就让礼部官员定官民揖拜礼,“一切胡礼悉禁勿用。”

官员之间,同品级或是品级相近的,行揖手礼,或拱手两次就行。

要是品级差二三级的,上官要坐在上首,下官要坐在下方,已然是行揖手礼。

官阶差四级的,则卑者拜下,尊者坐而受礼,除禀事要跪,其余一概不跪。

故有明一朝,凡入午门,毋相跪拜,拱揖入朝。

到了我大清朝,同朝为官,差一级你都要给老子跪,还得跪的规规矩矩的

不跪下你顶戴,送你蹲牢房,弄死你

有些时候,有些人在大清朝跪久了,站不起来了。

大明,无论对内对外,膝盖并不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