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774章 币制改革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774章 币制改革

作者:大明第一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1:47:5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历史上的盛世,往往出现在乱世之后,而且基本都在朝代建立之初,中兴或者之治不算盛世。

其实很多盛世含金量很低,只是战后经济恢复,国力上升的表现。

所谓的盛世,基本是建立在前朝人口减少,和本朝的土地再分配的基础上的,说建立在老百姓的血和泪的基础上一点也不为过。

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目前天武帝治理下的大明,虽然执政时间不长,却比一些假盛世要强多了,无论国内繁荣昌盛,还是文治武功,都到达了一定的水平。

因为,天武朝是目前历史上唯一一个将国库的收入,大多是用在民间基础设施建设上、促进国家发展的政权,用钱推动经济复苏

现在的大明,对内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思想活跃、文化昌盛,对外军事强大、贸易繁荣、影响力大

通过摊丁入亩的农税、海贸关税、商铺商税等一系列税收新政,大明国库每年的收入高达上亿两白银,而且每年的税收增长越来越多。

如此多的税收,导致需要白银需要增多,现在全球的白银总量也不过十多亿两,大明全国的白银总量差不多四亿两。

要不是财政部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边收税一边把银子流通出去,大力发展地方基础设施,大明就会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现象。

现在的银子流通量,渐渐不足以支撑日益繁荣的大明经济,币制改革、推行纸币的政策,开始紧张的提上了日程。

乾清宫中,朱慈烺召见了财政部所有七品以上的在京官员,以及皇家集团的总经理吴诚、商人联合会的会长张大彪等人,共同商议币制改革的一系列问题。

现在大明一共有两大银行,一个是朝廷扶持、商人联合会发起的大明中央银行,另一个是皇家集团旗下的明商银行。

大明中央银行负责发行天武通宝和粮票,明商银行负责发行银票。

通过这些年的发展,这两家银行在大明百姓中信誉度极高。

朱慈烺准备由大明中央银行发行新币,并由两家银行代为向外流通,将旧币慢慢收笼。

目前大明市场上不仅白银不够用,流通的货币也是杂乱不堪,有天武通宝,还有崇祯通宝,甚至有万历通宝。

重要的是,这些货币分量不一,私钱在市场上占据的比例太多了

明初洪武朝时,朱元璋为了推行宝钞政策,对铜钱控制极为严格,三番两次停铸铜钱,导致民间私铸猖獗。

到了万历朝,因抗日援朝,朝廷将铸钱的部门从宝源局移交给了户部,后来工部也拿到铸钱的批文,大力设置铸钱炉,疯狂铸钱。

官府铸钱,民间也铸,全国各地也纷纷效仿,私钱泛滥,轻劣钱掺入官钱充数,竟把大量官炉给干倒闭了

民间铸私钱,从起初的轻微到司空见惯,再从中心经济繁荣的一线城池,扩散至城野乡村的底层市场,继而逐渐蔓延至全国,给大明的商品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为了整治私铸和统一钱币,朝廷历代官员采取了很多种措施,其中包括严惩不贷、颁布法律条款,还有控制制造假币的材料。

但是这些措施的效果可以忽略不计,甚至是根本没有用,私钱流通的的问题一点都没有得到改善。

天启和崇祯年间,民间的私钱更是泛滥的不像话,到处都是铸滥钱恶钱,为了赚取利润,私铸的钱越来越劣质化。

崇祯不仅在军事上给朱慈烺留下了烂摊子,经济上更是一塌糊涂。

崇祯刚登基时,大展宏图,在经济上也烧了一把火。

户工二部进崇祯新钱式的崇祯通宝,崇祯帝令每钱一文重一钱三分,务令宝色精彩,不必刊户工字样。

多好的惠民政策啊,崇祯元年的钱币铸作精良,可以说非常的良心了。

然而当时大明各地战事不断,朝廷财政几近崩溃,加之此项政策得罪了大量的利益团体,没过多久这种质量上佳的钱币就维持不下去了,私钱再度泛滥。

从高官士绅到群众百姓,很多利欲熏心的人都参与了私铸铜币这一条路,并且从中获取谋利。

还有私自铸成的铜币已经太多了,和真的铜钱都混杂在一起,朝廷一时无法从百姓手中处理这些私钱,更别说禁止私钱流通。

而后市场上流通的崇祯宝通,其版别之复杂、品类之繁多,计有百余种,尤其是背文之繁缛,实为中国货币史上所罕见。

其中有一种背文铸着奔马图形的小平钱,径小轻薄,俗称“跑马崇祯”,近年来民间传说把此钱和闯王李自成巧妙的联系起来了。

李自成号称闯王,“闯”字门内有马,“跑马崇祯”预示着“一马入门,门下有马”灭亡崇祯者必为李自成也。

崇祯朝是大明朝钱币最复杂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最复杂的时期

复杂混乱到连朱慈烺都迟迟没敢下手整顿混乱的私钱市场,经济是国家的根本,要是玩崩了,也就离亡国不远了。

现在是到了不得不解决这种情况的时期了,既要大量的铸造新币补充市场,缓解通货紧缩,又要想办法剔除市场上良莠不齐的私钱。

为了解决这种情况,财政部尚书程国祥研究了数年,多次深入市场,与百姓交流,最终总结出了几个解决的方案。

程国祥颤颤巍巍的从座位上站起,作揖道“陛下,民间交易杂以私铸铜钱,以故钱法不通,臣建议从质量上入手,新币材质足量,从根本上遏制私钱”

程国祥的建议就是釜底抽薪,只要天武通宝的成色好,含铜量高,分量足,谁会去用分量轻薄的私钱

刚刚调任户部右侍郎的黄宗羲也道“臣附议程阁老之言,若是再辅以刑律,久而久之,私钱的势头自然被遏制。”

朱慈烺微微点头,这确实是个不错的法子,就是要比之前多费些铸钱的成本,不过大明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了

为了国家长治久安,市场繁荣稳定,该花的钱还是得花的。

其中解决问题的核心还是执行力,以往朝廷历代官员遏制私钱的方法都不错,最终还是执行力差,导致不了了之。

对于大明目前官场上的执行力,朱慈烺还是有几分信心的。

明年就是天武朝第三次开科取士,暂时不差当官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