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幺儿的科举之路 > 第 110 章

幺儿的科举之路 第 110 章

作者:花开缓缓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2:33:4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午后水面上一阵清风吹过,戴擢之被震的有些发懵的脑袋这才清醒了些许。

手中的触感更是让他明白,方才的一切不只是自个儿的臆想。

只是清醒过后,戴擢之反倒犹豫了。

“沈大人,这书太贵重了,小子”想也知晓,能被对方特意拿出来的,定然不是凡品。两人不过萍水相逢,地位更是差距悬殊。他如何能接受这般馈赠呢

他如今除了父亲以外,再也没有什么能值的上这两本书的。

只是哪怕只有零星一眼,戴擢之依旧看清了最上方那本的名字。

周氏算经

戴擢之的眉毛狠狠一跳,拒绝的话到了嘴儿却又突然说不出口了。

热衷算学的又有哪个不清楚周颐的大名。前朝时期,明算科强势崛起,所出官员更是备受帝王恩宠。

那位周大家便是其中佼佼,与另一位李大家并称为“华朝二圣”,甚至曾多次出入宫廷,与嘉明帝坐而论道。至今仍为广大算学爱好者所津津乐道。更是众多学子毕生追求的目标。

他们这些学子更是做梦都想拜读一番这位的大作。如今机会就在眼前,接过去他日后不知会不会后悔,但戴擢之明白,若是此时不接受,他想自个儿日后定然会悔不当初的。

种种想法也不过是几秒钟的事情,戴擢之定了定神,从小厮手中将书册接过,小心翼翼的捧在手中。随后立即冲着沈煊深鞠了一躬

“多谢大人赠书之恩,擢没齿难忘。日后倘若有用的着小子的地方,定然义不容辞。”

“无碍,此书本就是在下抄录而来,借你一观也不值当什么。”

沈煊是真不觉得这有什么,古人在文化,知识方面儿,着实过于闭塞了些。哪怕印刷术已经成熟了的今天,市面上所流通的绝大多数不过是着平常的书籍。稍稍有些价值的都难以走向市场。

这也不乏为上层控制下层的手段之一。所以他丝毫不意外这位反应如此之大。

见对方一番犹豫后还是接了下来,沈煊面色温和,对下面这位青年印象更好了一些。

倘若方才对方迟迟不肯接着,沈煊自也不会再劝,送到手的机会都把握不住,哪怕前头在欣赏,他也不会在为对方多费心思。

戴擢之本人也是位颇具玲珑之心,冷静下来之后,也约莫明白了面前这位沈大人人的意思。心中不由颇为庆幸,握着算经的手愈发紧了紧。

随后两人一前一后回到房中,沈煊又相继提了几个问题,见对方虽不算是学问精深,但好在思路清晰,逻辑思维也颇为不错。不由萌生了些许爱才之心,因此在对方告辞之际,沈煊开口道

“这些日子难得清闲,擢之若是有所疑问,大可过来询问。”

闻言青年人顿时喜形于色。

回到房中的戴擢之,回想到方才种种,对沈煊的推崇又深了一层。真没想到,沈大人作为探花郎,却连算学都这般厉害。这才是真正的天才吧,想到家中那位自诩天分,对他弄这些“旁门左道”玩意儿嗤之以鼻的小弟。

戴擢之嘴角一勾,露出了些许讽刺的笑意。

自那日之后,戴擢之便隔三岔五的过来讨教一番,越是讨教,便越发的觉得沈大人果真是深不可测。

这么些天下来,他每有疑难,大人总是能够很快的给出答案。且听完这位的讲解过后,思路更是比往常清晰数倍。

天才,就应该像沈大人这般才对。

沈煊什么天才,十几年的数学课难道还白上了不成

哪怕有嘉明帝推广在先,甚至“发明”创造多种数学理论。然而很多东西不是光有理论便能够万事皆休的。

现代教学对思维逻辑,思考能力的培养,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说白了,除了天资极高之人,能根据一堆子理论自学成才的能有几人

更别说,本朝对算学其实重视度不大。明算一科更是前途有限。处在这个朝代,能够仅凭一腔热血,为爱发电的又有几人

因此哪怕沈煊在文科扎根了这么些年,他的数学能力在本朝也依旧算是走在前沿。

沈煊之所以对这位戴公子这般提携的原因,又何尝不是想要为衰落至此的明算一科留下些许火种呢

若是这两本书能够流传开来,他也只有更加高兴的份儿。

哪怕一向对大儿子不甚上心,但船上也就这么大点的地儿,戴擢之这频般繁的往沈煊这里跑,终归还是惊动了戴父。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也此还特意找来儿子询问。

看着上头端坐着的父亲,戴擢之心里一酸,父亲是有多久没再单独叫过他了呢哪怕有事,也多是找下人吩咐一声儿。

只是父亲一直不喜明明算一道,认为那是旁门左道,不是正经读书人学习的。未免牵连到沈大人,戴擢之也只能装作不知摇头道

“儿子也不知晓,儿子平日里也只是大人聊会儿天而已。”

听到儿子的解释,戴擢之也并未多想。毕竟在他眼里,大儿子已经算是废了,有什么能耐能让人家探花另眼相看。

只可惜了,这回小儿子没能过来,这么好的机会要是小儿子在,说不准师傅都已经叫上了。可惜啊,可惜

一颗心登时便如坠冰窟。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回到房中的戴擢之,默默的拿起了桌上的算学书,他如今就只剩下这个了

缓缓十几天过去,清晨的水面上依旧波光粼粼。当沈煊站在码头之上,听到四周皆是熟悉的乡音之时,哪怕自持如他,此时也不免眼眶一热。

一众人马这才刚下了码头,便立马被候在这里的沈明给迎了上来。

见到来人之时,沈煊还明显诧异了一下。

本章节

“明兄又怎会在此”不是他自做多情,实在是族兄这般,怎么看都是特意等在这里的呀。

可他这啥时候能到,怕是连他自个儿都不清楚呢。

“明兄该不是这些天一直在码头等着吧”

沈明不好意思摸了摸头,不吱声了。只是自见到沈煊之后,这脸上的笑容却是怎么都止不住的。

沈煊登时便什么都明白了。

沈煊抬头看向头顶上那诺大的太阳,又看着一旁明显黑了不止一度的族兄。不难想象,对方恐怕在这儿等的绝不止两天而已。

只是看着对方那口笑出来的大白牙,这重逢的当口,沈煊终归没有多说什么。心里想着逮到空了可得好好跟族兄说道一番。

这大热天儿的,中暑可不是小事儿。

沈明毕竟跟着沈煊好些年了,对对方的心思也算有些了解。知道对方此时定然是盼归心切。也没提要到家里坐坐。且还早早的便备好了马车。

一行人刚下码头便坐上车子,马不停蹄的往家中驶去。

期间沈明还极力推辞跟族弟同乘一辆,更是连连摆手道

“大人如今身份不同以往,又怎能跟草民同坐不可,不可”

族弟可是当朝探花郎,如今已经当了大官儿,他这等草民哪里有资格跟官老爷同坐呢。就算没读过几天书,上下尊卑他还是懂得。

最终还是沈煊一直坚持,这才打消了对方的念头。只是沈明这一路上终归是颇为紧张,就连说话都没以前那份儿利索劲儿了。还是后面儿见沈煊态度一如既往,这才稍稍放开些许。

沈家村

沈煊想的不错,自从他得中的消息传开之后,村里人的热乎劲儿直到现在都还没散下来过。

只是以往还能跟乡亲们开个玩笑,打屁一会儿的沈爹如今却是连皱个眉头,一旁村人都要忐忑一会儿。生怕开罪了老太爷,将来惹得官老爷怪罪。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沈爹走到哪里都是一片恭维之声。

沈爹懒洋洋的靠在椅子上头,先是慢悠悠的抽了口旱烟,这才颇有些惆怅的叹道。

一旁正缝着衣服的李氏默默的翻了个白眼儿,要她说,这当家的就是矫情。整天被人变着花样的夸着心里头还不得劲儿了。非的上赶着找骂才舒爽。

本章节

什么毛病

用城里头的话,就叫什么“无病哼哼”

李氏一个白眼这才刚翻过去,一旁的老头子又开始哼哼起来了。

“也不知道这儿子现在走到哪了可惜这孙子还在媳妇肚子里头呢。这回是见不着了。”

提到儿子,这下子李氏也没心思缝衣裳了。

“亲家说那什么新任官员探亲,也就这两天儿了。”说到官员俩字,哪怕过去这么久了,李氏依旧难掩激动。

乖乖,她儿子咋就这么能耐呢

探花郎这称呼听着可真是好听的紧。那可是全国前三啊,那不就是说儿子是全国第三聪明人。

她以后就是“全国第三聪明人”他娘了。李氏每每想到此处,就得意的不行。

哎,要是儿子这时候能回来那就更好了。

阅读提示系统检查到无法加载当前章节的下一页内容,请单击屏幕中间,点击右下角或者右上角找到“关闭畅读”按纽即可阅读完整小说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