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幺儿的科举之路 > 第 116 章

幺儿的科举之路 第 116 章

作者:花开缓缓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2:33:46 来源:就爱谈小说

他已然明白了杨兄的言下之意。

于沈煊自己来说,倘若不幸落入三甲之流,或许还有站起来的机会。然而于杨兄来讲,同进士几乎便意味着仕途的终点。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杨兄的身份着实是个难处。

别的不说,只一个商户之子的名头便有着诸多不便。

本朝的商业其实颇为繁荣。一方面,自嘉明帝时期,海外良种的引入,使得流入市场的农副产品大幅度增加。

另一方面,建立在市坊分开的制度被打破以及不再限制商品交易时间,使得商业进一步的繁荣。直至今日甚至已经在国家赋税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这也造就了商人地位较之隋唐时期隐隐高了不少,甚至拥有科举入仕的权利。于衣着穿戴方面限制也不甚严格。

然而千百年来在上位者的刻意打压之下,仕农工商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唐时刘禹锡曾经批评商人“贾客无定游,所游惟利并。眩俗杂良苦,乘时知重轻。心计析秋毫,摇钩侔悬衡。”

柳宗元深怀平民情怀,但其对商人也是持否定态度“咨海贾兮,贾尚不可为,而又海是图。死为险魄兮,生为贪夫”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一句“生为贪夫”便是这个时代文人对待商户的真实写照。

偏见从来无处不在。

更何况杨父之事终归是瞒不住的。

真正到了官场他才明白,在这里几乎是没有什么真正的秘密可言。入馆尚不过几日,他们一甲三人的身家消息便已经差不多人尽皆知了。

更何况杨家之事,即便过了那么久,在小镇上依旧热度不减。这还是因着杨兄这位举人老爷的关系,大家这才不好明面儿上说什么。

杨兄日后的仕途只会愈发的艰难。

想到这里,沈煊的眉头皱的愈发紧了。

见沈煊这副模样,杨子修反倒兀的笑了起来。本来冷淡自持的人,眉眼间却端的是一片柔和,神色也是难得的舒朗。

“赫之何必苦恼。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若非这般的际遇,为兄又哪里能侥幸拜得知州大人”

他这般情况,日后朝堂之上,也未必都是坏处,端看如何借机了。

这些道理,以沈小弟的聪明,自然也该明白的。方才,到底是关心则乱了吧。这般想着,杨子修眉宇不由越发的舒展了了开来。

沈煊倒是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些,他此时着实愣了一下,当初杨兄拜师之时,他并不在当场,这事儿也是事后才知晓的。

难道其中还有什么因由不成不过既然杨兄既然连他都未曾说过,那么很大可能便是涉及到了那位蓝大人的。

沈煊自然不会傻乎乎的去打听。

看杨兄心中有数,沈煊便已经放下了大半儿的心思。

再不济,官场之上,他们还有对方可以同舟共济。

两人相交多年,有些话倒也不必多说,心中自有一股默契。

相互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送走杨师兄,沈煊回到家中,昏暗的灯光下,却见老爹还在对着礼单细细翻看。时不时的还会皱起眉头。

沈煊见状连忙走上前去。

“爹,都这么晚了,咋还不去睡这些交给管家就行。”说着一把将剩下的礼单收起,不给他爹多看的机会。

真是,这么大年纪了,还当自个儿还是年轻的时候,这般熬夜,明儿个脑袋定是不大好过的。

被自家儿子这般管教,沈爹却没什么不乐意的,只是拿着礼单的手仍是没有松开。反而颇有些担忧道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你爹我看啊,这人下的礼实在过于重了些,你这贸然收下怕是会有些妨碍。”

沈煊愣了一下,也就着煤灯仔细看了一番,发现却是如此。

这位毕姓商人零零总总的给的都有快千两银子了。可能是写的颇有技巧,这才让管家没能及时发觉。

这位还是位府城里头的商户,平日里也没啥交集,怎么会突然下这么重的礼。沈煊也觉得颇有蹊跷。因而也是颇为赞同道

“爹说的是,儿子明儿个就让管家去给人送回去。”

沈爹这才露出笑意,只是仍不忘提醒沈煊。好好将剩下的东西查一查,可别漏掉了什么,平白欠了人家东西,到时候说不清楚。

沈煊连忙应是。这才堪堪将老爹送进房里。

回头看着已经翻阅了一大半儿的礼单,还有一旁衣着齐整,明显是不放心他的老娘。沈煊心中一阵暖意席过。

翌日一早,沈家祠堂大开,沈家族人们个个面色激动,看着已经修缮完毕的家庙脸上的自豪掩都掩饰不住。

官员按例可规建家庙,但这对于平民百姓却是不被允许的。

沈家以往所谓“家庙”其实不过是摆放祖宗排位的小屋罢了。如今看着这般威严大气的家庙,众人如何能不激动万分呢

有些老人甚至已经开始默默的抹起泪来,日后只要有沈煊在,他们终于也能名正言顺祭祀祖宗了。

本朝祭祀规定与另一时空的宋朝仿佛,律法明确规定。

除天子之外,任何官员不可祭祀始祖。初入仕者与三品以上高官可祭五世,文武升官祭三世。其余小官士庶人等只许祭二世。

处在这等氛围之中,本来对于祭祖无甚在乎的沈煊也难得端肃了起来。

恭恭敬敬的向祖先嗑了几个响头。一旁的沈爷爷怔怔的看着自家孙子,又抬头看向众多排位中的一处,眼睛里有热泪闪过。

而祭祖完毕,沈家族人聚在一起,纷纷推举沈爹担任族长一职。

此时距离唐朝崩坏也不过数百年间,还是官僚组建宗族较多,平民宗族还未真正形成大势。

当然这跟嘉明帝上台之后的一番动作也不无关系。官员士族被打压的同时,民间新兴的平民宗族自然也受到了影响。

就如他们沈家,说是宗族,其实不过是同宗的众人聚在一块儿,增加威慑力不为人欺辱而已。

本章节

事实上并未形成真正的领导核心,族长更是没有的事儿,这当然也跟族中并无真正出头的人有关。

这些年来,村中一应大小事物一般皆由村长处置。几位族老说实在的也只有建议权,并无决策权利。

所以说,此时的村长权利还是颇大的,这也是他爹这些年下来,能够牢牢稳住沈家,打下某些别有心思族人的原因之一。

但此时,推举族长却是势在必行。

无他,沈煊如今已经成了整个沈氏上下的靠山,族人们自然愈发希望两者之间能够牵扯的更加牢靠些。

哪怕族中众人没读过书,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但朴素的生活智慧也让他们明白。这沈爹当了族长,对族中事物自然会更加上心。

其二,这些天族里这么大动静,大家也都隐约知晓一二,涉及祭田跟族堂这两件大事儿,众人们都恨不得多长两只耳朵,打听的更清楚些。

见到沈家这些年天翻地覆的变化,村里人又哪里能不动心呢只恨不得立马把自家儿子送去读书认字的好。

日后族中事物只会愈发多了起来,有个靠谱的族长自然更妥帖一些。

而其中论威望,论地位,沈爹自是当仁不让。

众人推举之下,沈爹自是从善如流。沈煊本来还担心他老爹精力不济,是为了他这才接下族长一职,还特意去劝过一回。

看着这几日,老爹兴致勃勃的为族学一事儿奔波,反倒看着更加精神了一些。

沈煊黑线原来还有种病,叫做没事儿闲的。以前怎么就没发现,老爹居然还是个“官迷”。

依着沈煊如今的地位,沈家族学自是不愁找不到好先生的。只要能跟京中官员扯上关系,乡下又怕什么

再则,沈煊带回来的藏书也有部分直接送到了族学之中,为此,慕名前来的先生更加多了起来。

对于沈煊要求学习律法,甚至留下几本算学书籍也并未有什么异样。这让沈煊更为看中了几分。

照他的意思,村里这么多学生,真正能走科举之道的怕也不过寥寥,倒不如好生学上一门儿技术,回头去镇上或是县里做个账房先生也是不错的选择。

本章节

至于律法,心中有畏,才能更好的管住自个儿。

对于这点,几位族老也没有意见,哪怕在眼气,他们也知晓,科举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要是孩子们一棵树上吊死,那他们这些老东西才该哭了呢。沈堂弟的前车之鉴可还在前头呐

在一众人不懈努力之下,沈氏一族终于慢慢走上了正轨,每日清晨,学堂之中总会响起孩童们朗朗的读书声。

每每听到这个声音,村中忙碌着的大人们总觉得身上的疲惫都消去了许多。望着村里那座门口漆着朱漆的大院子,心中升起无限的希望。

日子也越发的有了盼头。

与之相反,此时的沈家,气氛却是极度低迷,沈爹这两天抽烟的次数明显的多了起来。

无他,沈煊也到了再度离开的时候。

哪怕沈家众人心中再多的不舍,也只能看着沈煊乘坐着的马车越来越远。

而身后的李氏再也压不住心中悲意,猛地栽倒在了沈爹身上。

阅读提示系统检查到无法加载当前章节的下一页内容,请单击屏幕中间,点击右下角或者右上角找到“关闭畅读”按纽即可阅读完整小说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