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幺儿的科举之路 > 132、第 132 章

幺儿的科举之路 132、第 132 章

作者:花开缓缓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2:33:4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帝王端立于书案前,执笔而下,然而却是迟迟未动一字。

沈煊眼观鼻,鼻观心,不敢说话。说实在的,当今这罪己诏下的着实憋屈。

虽有若戴王冠,必承其重之说,然而此时明眼人都知晓,真正的大权还在大明宫那位手里。

权力人家掌了,罪过却是自个儿受了,再是个好心性儿的,怕也不会好过在哪里。此时还要在这里苦思自个儿的过失。

想到这里,沈煊心思一动。

“陛下,于平民百姓而言,心中所忧不过是天罚未尽,灾祸在临。而非帝王往日之功过。”

“陛下您仁心仁德,愿独承天怒,背负灾祸于一身,百姓们定会感恩戴德。”

说白了便是重点转移的问题,罪己诏,“罪己,罪己”也可以说是“使罪己身”。百姓要的不过是一个站出来承担天地怒火的支撑罢了。只要皇帝愿意表示独担罪业,相信百姓们也根本不会在意其他。

至于朝堂之上,那些官员们,更好说了。今上此次行动迅速,禁军们救下的臣眷可是不少。再则,如今朝中实际掌权的还是太上,相信没几个官员揪住这点不放。

朝政有失稳妥,不就是太上行事不妥吗

还在沉思中的天成帝眉毛一动,明显也想到了这点。

在看沈煊的目光中又多了几分赞赏。

“沈卿所言极是,朕身为天子,自当以天下为重,若以能一身之祸免去百姓流离之苦。朕之所愿也。”

哪怕太上余威犹在,然真正为百姓撑死一片天地的只有他一人。

经此一役,世人皆会知晓。此番天地,早已换了新主。

“陛下圣明,经此一事,百姓必然更加崇敬陛下。”

天成帝脸上露出了这些日子第一个笑意。一旁的李总管眼观鼻鼻观心,在心里将沈煊的份量复又加重了不少。

这厢沈煊前脚走出殿门,天子诏书便已下达。诏曰

“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若使风调雨顺,天下安,移灾朕身,以存万国,是所愿也,甘心无吝。”

其中内容很快随着众秀才,童生们的解读传遍京中内外。

众百姓涕泪交加,齐齐下跪。

“陛下圣明啊”

“陛下真是大大大的好皇帝啊”

“是啊,是啊,这么早便有粮食吃,有房子住,我老头子活了这么多年还没遇上过呢”

“想老头子我年轻那会儿子,那是眼睁睁的看着身旁的人一个个扛不住,饿死冻死在外头。”

“咱们呐,以后日子肯定会好起来的”一个年过古稀的老大爷热泪盈眶,双手紧紧的捧着一碗稀糠粥。光看他这般年纪,还能从这灾祸中活下来。便能知晓此番天成帝少的行动有多么迅速了。

听了老大爷的话,众百姓也有感而发,跪的愈发虔诚了起来。

沈煊在回家之前特意到皇榜张贴之处转了一圈儿,见此场景,这才真正放下心来。

其实这回能有这般好的效果,主要还是陛下行动迅速,伤亡较小的缘故。

百姓虽大多不识一字,然而总不乏眼明心亮之辈,当权者有没有将其放在心上,还是能够瞧得出来的。

沈煊心中感慨,当今一番苦心终归没有白费。

见过了这些,沈煊正准备吩咐车夫离开之际,马车前面却被人从外头拦了下来。

“敢问车上坐着的可是沈编修沈大人我们家王爷偶遇此地,正好遇上沈大人便想着相邀一番。”

来人说话间客气十足,然而提到“王爷”二字时的倨傲却是丝毫未曾掩饰。

沈煊懵了一瞬,王爷京城里王爷可是多了去了。可是有哪位会想着来约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编修呢

自京城以来,他做过的唯一出格的事儿便是这回的地动了。想到这里,沈煊微松了一口气,不管怎样。地动之事,既然出了,怎么着也不该问罪他这位首提者。

沈煊心思百转,既是王爷相约,他一个小编修总是不好推辞的。

然而哪怕沈煊心理建设做的再多,再看到前方马车之上那标有“宁”字,仍旧眼皮一跳,脚步不自觉的放慢了些许。

许是察觉到了沈煊的迟疑,靛青色的马车很快被掀开了一角。

从沈煊这个角度,勉强只能看到一只修长的素手。

“久闻沈编修大名,今日难得一见,不知沈大人可否赏脸一聚”

这便是邀请他上车的意思了,沈煊环视了一下周围的断壁残塬,这四周却是没有能说话的地方。

道今个儿铁定是辞不了了,沈煊也不在犹豫,直接开口道

“王爷相邀,下官岂有不从之理。”

说完干脆利落上了马车,车上司马彦见状嘴角微勾,眼中趣味更浓。

四方红木小桌上,黑白二子交错排布,而车上却并无旁人,可见对方方才一直在与自个儿对弈。

然而沈煊目之所及,看到的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棋风。

白子杀伐果决,灵活多变,而黑子坚实稳固,步步为营。

若非桌上并无第二人的茶具,沈煊都以为方才车上其实另有人在。

沈煊暗暗佩服的同时,心中不由更为警惕。

而这时,一旁的司马彦手中堪堪落下一子,而后复又捏起对首的一颗白子。这才缓缓抬头来看向一旁的沈煊。

而沈煊对这位“贤王”闻名已久,此时却是第一次直面对方的面容。

无论是当今还是太上,容颜其实都偏向刻板,一张国字脸给人以不怒自危的感觉。然而这位宁王殿下却并非如此。

这是一个将温润刻在了骨子里的人,也是一位极容易让人心生好感之人。沈煊在心里暗道。

传言果然不错,然而这就着实奇怪了些。宁王殿下乃宫中贵妃亲子,据说这位贵妃娘娘自入宫起便荣宠不衰,吴家之所以能有如今之煊赫,贵妃那位娘娘可以说功不可没。

民间甚至一度传唱“生女当如吴氏女”。

生母如此,可见这位宁王殿下地位如何更何况,这位还一直身受皇宠的情况下。按理来说,这般情景之下长出来的孩子,性子不说飞扬跋扈,怎么也该颇有傲气才是。

然而事实上,这位少年之时,便颇有君子之名,甚至一度以礼贤下士光受士子推崇。尤其是在江南吴家日益骄横贪婪,名声江河日下之时,这位却仍旧饱受士子赞誉。

可见为人之手段。少年便有这般隐忍心志,跟其成长经历着实有些突兀了些。沈煊心中暗自思量之际。

只见对面这位已然开口

“小王诚意相邀,沈大人不必拘束。随随意坐吧”

而后甚至亲手拿出一只通体玉色的杯子,将茶水满上后,语气随意道

“今年新出的雨前龙井,沈大人不妨试试小王的手艺”

一举一动之间,仿若两人并非初次相见,而是久别重逢的老友一般。

“王爷折煞下官了只是下官素来不懂这品茶一道,从来不过是牛饮罢了,怕是浪费了王爷一番心意。”

面对沈煊这般不识抬举的举动,对方也只是轻笑一声。

“无妨,这茶水,品的到的自有一番风味,品不到,能解几分干渴也算不虚的这般物什”

说完后还拱手做了个请的动作。

而这时,已经有随从上来将眼前棋局撤去,重新换上了新的一局。

“沈大人可愿与小王手谈一局”

“王爷相邀,下官莫敢不从。”

“本王作为东道主,自然不好争先,还是沈大人先请吧”

沈煊依诺先走,司马彦紧随其后。行为间仿佛闲庭信步,游刃有余。

甚至还就各地风俗跟沈煊闲聊了起来。

“说来也是惭愧的紧,本王少时也曾游历各处,各方县志也均有所查阅,然而这地动之前,愣是半分也未察觉不对。”

“沈大人这般从细枝末节当中寻到已定之规则,还能置生死于度外,着实是让小王钦佩不已。”

沈煊正要落子的手微微一顿,这位果然端的敏锐至极。这是怀疑他有别的渠道得知此事,才能这般的肯定。

不过对方确实没有说错,若非熟知历史,没有超过九成把握,他是断然不敢这般行事的。

沈煊不愿在这方面多做纠缠,毕竟自个儿的段位如何,在这位面前,再说下去难免漏了行迹。

“想不到殿下千金之体,却能不辞辛劳,游历各方,下官佩服。”沈煊眉目微敛。

对于沈煊这般明显转移话题的行为,司马彦也不曾在意。对方这般的行径,已经成功证实了他的猜测。

“兴之所至,又何谈辛劳二字不瞒沈大人,在下少时还曾想过,要出海瞧一瞧外头的风景。”“若是有幸也得做一自在浪人,无拘无束,可不潇洒至极”

司马彦说起时还面色轻松,似是放松至极,然而手上的动作却是愈发凌厉了下来。

不到半个时辰,沈煊便觉得颇为吃力。

对方棋风多变,让人根本捉不到其中脉络,除了师傅,这些年他从未有如此力不从心过。

想到当今如今在朝堂之上这般的举步维艰,这位这些年来的功课做的难道还不足吗

见沈煊丝毫不信的样子,司马彦也只是轻笑一声,不置可否。手上仿若随意一般落下一子,棋局之上,胜负瞬间分明。

一个时辰不到,沈煊便已经输的一败涂地。

“殿下高明,下官甘拜下风。”

对方也并未挽留,只从腰间仿若随意的拿出一块儿清透莹润的玉饰来。

“算是本王提前送予小侄儿的满月之礼。“

说完又仿佛料到了沈煊的下一步动作。语气温和却又带着些不容拒绝之意。”沈大人可莫言推辞才是。”

沈煊无奈,也只能将玉佩小心收好,又好生感谢一番这才告辞离去。

回去的路上,沈煊悄悄抹了抹头上的汗意,这皇家之人,当真没有一位省油的灯。方才那位更是其中翘楚。

看着手中这块价值不菲的玉饰,这位也不知晓是什么意思。若有机会总是要过了明路才好。

而另一头,精致华贵的别宫之内。

一位宫装妇人眉头微簇,看着这个时辰才杉杉来迟的儿子。

“皇儿怎么这时候才过来,可是路上出了什么事情你父皇可眼看着快要过来了。”

宫装妇人已然将近五十,然而面上瞧着不过三十些许。提到太上,眼神当中更是有少女般的明媚天真。

一看便是呵护了多年,才能在这重重宫闱之中,神态娇憨仿若当年。

见状下首的司马彦神色复杂,眼中一抹悲悯划过,很快便恢复如常。

“无事,不过偶遇了一位有趣之人。”

阅读提示系统检查到无法加载当前章节的下一页内容,请单击屏幕中间,点击右下角或者右上角找到“关闭畅读”按纽即可阅读完整小说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