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幺儿的科举之路 > 第218章 第 218 章

幺儿的科举之路 第218章 第 218 章

作者:花开缓缓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2:33:4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听出管家的意思, 沈煊没敢耽搁,安抚了自家爹娘,又对着夫人交代了几句,到内室换好衣裳便大步走了出去。

眼见自家儿子来去匆匆, 又是皇宫那种地方。哪怕说的再好, 沈家二老也不免忧心忡忡,坐立不安。

倒是沈爹留心扫了眼厅中众人, 还有儿媳妇脸上并太大异色, 这才稍稍放下心来。一旁的顾茹也适时解释道

“朝中事多, 相公又得陛下看中,如今日这般也不是头一回儿了, 爹娘大可不必担忧。”

话虽这般说,如今日这般着急, 也不晓得究竟出了何事。顾茹到底没有完全放下心来。

“敢问公公,陛下这般着急宣召于我,究竟出了何事” 沈煊普一出门便开口询问道。

“哎呀,小的也不瞒沈侯爷。”小内侍抬手擦了擦额角的汗意, 这才继续道“打从今个儿早上自从大殿下离开后, 陛下便一直呆在书房里,连午膳都未用上几口。”

说话间,内侍脸上不由更白了几分, 瞧了眼一旁眉目微动的沈煊,心中只盼着这位沈侯爷能劝上几句。也让他们这些无根之人少遭些池鱼之殃。

而一旁的沈煊已经开始思量开了, 大殿下同陛下感情一向极好, 这不仅在皇室,便是普通大臣家里也难得的很。所谓爱之深,责之切, 若是因着大殿下,陛下这般也是情有可原。只是不晓得对方到底做了什么,竟是惹得陛下气怒至此。

这般想着,沈煊心中不由更谨慎了几分,怎么着人家也是亲生父子,跟他们这些外臣终归是不同的。

心思百转间,御书房已然近在眼前。书房外,众宫人具都整整齐齐的守在外头,沈煊心头一跳,李总管却是眼前一亮,如同瞧见救星一般,连忙恭恭敬敬的将人请了进去。

一室茶香,御案前天成帝单手撑着头,双目微阖。书房内一时间安静的吓人。

沈煊小心绕过脚底下散落的瓷器碎片,只身上前来打破了殿内的沉默。司马睿微微抬头,面色疲惫道

“沈卿来了,过来坐吧”

因着不知发生了何事,见此情形,沈煊也只得轻言劝道

“陛下,龙体为重。”

“呵,连你们都晓得让朕龙体为重,偏偏有人竟是晓不得” 御案之上,天成帝拳头紧握,眼眶隐隐发黑。

沈煊微默。得,人在生气时,果然啥话都能踩雷。

室内转瞬间又是一片寂静,半响,才听得上首一声轻喟“沈卿,你说是不是太容易得到总是不那么让人珍惜”

“朕这么些年,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最后一句轻不可闻,若非沈煊离的近,怕是也难得真意。

然而只这一句,沈煊便已经明白了大概

“陛下何出此言,您这也是为了朝中安宁,避免无谓的争斗,累及社稷民生。”

上皇期间,因着诸皇子斗的厉害,朝中被无辜累及的臣子可谓数不胜数,若非上皇手段高超,始终能够掌控全局。否则朝纲败坏,民生怨言不过早晚之事。及至本朝,当今虽未明言,然而对于大殿下的倾力培养有眼睛的都看的出来。大殿下早早便随着陛下参政议事,然底下那的几位至今尚未沾染实权,甚至连王位都尚未册封。

其中种种,虽有陛下私心偏爱之故,但最重要的必然还是为社稷民生所计。

“是啊,都晓得党争,夺嫡一事于社稷弊大于利,然历朝历代,哪怕圣明如太宗,清明如上皇均未出手制止此事。”

天成帝双目微阖,声音平静听不出丝毫情绪。

“说起前朝嘉明帝,谁人不道一句雄韬伟略,可谓当世之人杰。然继任者魄力却未有其十中之一。”

谁能想到呢,怕是天成帝本人也想不到,当时诸臣夸赞,秉节持重的瑞成太子最终却逃不过为臣下所制庸庸一生,嘉明帝在位期间诸多心血付之一炬。

司马睿双拳紧握,许是太过用力的缘故,手上依稀可见青筋暴起。

沈煊垂下头并未开口,心中却也不由微微一叹。据史书所考,嘉明帝除了以雄才伟略,眼光独到闻名之外,还以其“重情,重礼”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爱重发妻,一心培养嫡长子,对于余下诸子早早排好了道路,瑞成太子继位几乎可以说无甚波澜。

可通晓朝事,处政全备不代表能掌控的了全局,压的下诸般新贵世家,依沈煊看来,这也跟嘉明帝早早逝去,朝中各方势力错杂有关,加之嘉明帝诸般改革却是触动了豪门世家的利益。

继任者的难为几乎是板上定了钉的,若是嘉明帝再晚个几年,说不得就是另一种局面了。

但古往今来,猪狼环伺之下,依旧隐忍蛰伏,最终一击必中的圣明君主从不在少数。不说康熙帝八岁登基,朝臣后族当真没一个省心的,但最后朝局不也牢牢握在了手里几十年。汉武帝之时外戚权利何等之盛,据传连兵符都牢牢握在窦太后掌中。最后不也成了一世明君,万古流芳。

瑞成太子之败,外在者许是有之,但何尝没有自个儿经不得风雨雷霆之故。对方可以是康平盛世下端正贤明,诸臣公爱戴的磊落太子,却做不得动乱之中权掌天下苍生,智压四方朝臣的威严君主。

于君主来讲,“贤”与“能”看似相同,实则不同。

沈煊垂眸沉思之际,殿上天成帝却已然再度开口“今日,衡儿过来,跟朕求了承恩公庄家之女,朕已经应下了。”

哪怕圣人之尊,也有数不尽的无奈之时。

沈煊瞳孔微缩,承恩公庄家那不是先皇后还有当今皇后母家吗怪不得陛下这般气怒,庄家已经出了两任皇后,一任几乎板上订钉儿了的太子殿下。这两年势力扩张的如此之快,竟还不准备收手吗

要知道,大殿下至今还未有嫡子出世。而庄家的姑娘,沈煊去岁便听自家夫人提过,年过十七却迟迟未曾定下人家。司马昭之心,可谓是人尽皆知了。

只是沈煊微微有些犹疑道“庄家有此心已然时日不小,然大殿下时至今日才提起此事,会不会其中还有旁的因由”

不是沈煊要为对方说好话,只是此事着实蹊跷了一些,对方今年算起来已经年近十八,若是铁定要纳,早在前两年便该定下来了。若是因为陛下反对,那时既然已经放弃,今日又为何这般执意。

沈煊心中疑惑,天成帝却是冷冷一笑,“因由”早在太上之时,他们几人斗的多厉害,这点子手段他还不看在眼里。谁成想,就是这点子小手段,便让他倾心培养的继承人栽了跟头。

沈煊微微阖眼,看来此事确实不那么简单。只是依着陛下的性子,若是当时一力回绝了,对大皇子来说才是好事,但偏偏下了圣旨,这事儿怕是不那么容易过去了。

想到这里,沈煊不由微微抬首看向御案前沉默无声的当今,殿前微微闪烁的烛光将对方影子拉的极长。

沈煊明白,陛下此时必然已经做下了决定,而这个决定终是要让对方走上那条看不尽的孤寡之路。

父终不再是父,而子也再非为子。权谋利益,还有那高高在上的王位。终会化作一把巨刃。

人有时候总是会冲动一把的,至少此时的他便是如此。

沈煊重重跪在地上,

“不论陛下圣裁如何,臣等必当一力卫之。”

话音刚落,室内一瞬间静的可怕,其实出口的那一瞬间,沈煊便明白他此举着实有些僭越了。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数年的君臣相得,哪怕沈煊将君臣本分四字牢牢刻在心上。但面对这样一位以公忘私,心怀天下民生的有为君主,那一瞬间沈煊究竟还是多了份恻隐之心。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他之所以能走到今天,能力有之,但不可否认,对方的信任也占了绝大多数。

在对方不掩惊诧的目光之中,沈煊深深颔首。

君臣多年,两人光下过的棋局就有数百之多,正如沈煊了解天成帝,而天成帝何尝不了解对方,方才所言,不可否认司马睿也着实吃了一惊。

“朕以为,沈卿一心求稳,必然不愿看朝堂纷争四起。”也不会说出此等大胆之言。

话虽如此,司马睿微微一笑,眼中终究多了些许温度。这几年,二人算不得纯粹的君臣,却也算不得真正的知己友人。

但今日,他想,终归是友人多过于君臣的。

沈煊眼中微动,最终仍化作一派坚定。

“陛下心中自由一番沟壑,臣相信,您不论作何决定,心中必然是以天下为先。”

这般便已足够。

天成帝起身亲手将殿下之人扶起。

“沈卿之心,朕必不相负。”

走出御书房,沈煊抬起头,不知何时,天色已然暗沉。寂静的宫道之上,一旁的小寻子仿若无意一般说起。

“前些日子,宫里头都说庄家姑娘要赐给三皇子做皇子妃呐,谁成想今个儿却成了大皇子侧妃。”

沈煊手下一颤,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怪不得陛下今日竟心灰至此。

对方此举,已经是明晃晃的阳谋了,但大殿下最终还是走了下去。此时此地,对方究竟看不看的出已经不重要了。

倘若那位未曾识破了对方醉翁之意,心思未免太过单薄,陛下如何放心以万里江山轻易托付。但若是对方分明知晓后果,但仍这般走了下去,陛下只会更加心灰。

权谋尚能多加历练,但心性却更为难改

沈煊回头,哪怕正值黑夜,诺大的宫围依旧巍峨如故。天下人梦寐以求的至尊之位,哪里又是那般好坐的

而此时御书房内依旧灯火通明,见沈侯爷走后,陛下明显好上了许多。李总管还未来的及高兴,便听上首之人忽然道

“将这封诏书拿去烧了吧,就在殿里,李庸你亲自来。”

看着上首帝王一脸淡漠,李总管悚然一惊,哪怕已经经过大风大浪,拿着诏书的双手依旧颤抖不已。熊熊烈火很快便将一切吞噬。

只见被火焰席卷的明黄色残布中,“太子”两个大字若隐若现,李总管擦了擦额角溢出的汗意,却是不敢在多看上哪怕一眼。

正在李总管心惊胆颤之际,却听上首帝王再次开口

“李庸,今日御书房内除了衡儿并未再有其他人过来,嗯”

李总管很快明白上意,马不跌的点头道。

“回陛下,今日下午御书房内并未有人来过。”

李总管说的信誓旦旦,心里却已经再盘算着如何封住底下那些小崽子的嘴。

还有那位沈侯爷,日后也得好生恭维着才是。

翌日,圣人连发数到旨意。大皇子司马衡授封明王,并赐承恩公庄家之女为侧妃。朝中众人不由大惊失色,明者,日月之交辉也。可以说是极好的封号了。然而再好的封号那也是王爷而非太子啊

本以为圣人心意已然明明白白,下任储君必然不做他选,谁曾想怎么就出了岔子呢

而其中更为惊恐的莫过于庄家无疑,自家数年所谋终于得尝,按理说本该高兴才是,但涉及到外甥储位,庄侯爷此时哪里还有心情想旁的。便是在傻他也知道,若是外甥没法子继位,等待他们庄家的又是什么

庄侯爷不敢往下想去。然而更令大皇子一党心神剧裂的是

随着大殿下封王,正式在朝中有了实职,陛下好似终于想起了后头几位儿子一般。一时间成年的几位皇子悉数封王,户部,工部大理寺遍地可以说开花。

庄侯爷闻罢几乎快要晕厥过去。

宫中,面色呆滞的接过圣旨,司马衡心中一片寒凉。一时间竟是不知今夕何夕。

与之相反,众皇子府中,几位新晋王爵却是一派欢喜。

哪怕此时此刻,众王爷心中无比清楚,于皇父而言,他们之于皇兄不过是那磨刀之石,他山之刃。

但那又如何,身为皇亲贵戚,谁又甘心一辈子碌碌无为。

不曾被磨过的刀具不论外表在怎么光鲜亮丽,依旧不过废铁罢了。那么不曾磨过刀的石头呢

于皇家来讲,只怕是连块儿废石都不如。

不论众位皇子心中作何感想,一枝独秀的时代终将结束,百舸争流才是未来大势所在。

朝臣们或恐惧,或兴奋,或是跃跃欲试。然而历史的脚步从不曾因谁而稍作停留。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