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幺儿的科举之路 > 第224章 第 224 章

幺儿的科举之路 第224章 第 224 章

作者:花开缓缓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2:33:46 来源:就爱谈小说

沈家

大树底下, 两座躺椅并肩而立。沈煊随手将剥好的橘子掰走了一半,这才将另一小半儿递给一旁的沈爹。

见只有这么小一点,沈爹略有不满的咕哝了一声, 但到底还是伸手接了过来。沈煊见此不由缓声道“太医说了, 您这些天儿可是要忌嘴一些。”

“不过一场小病罢了,偏你们这般紧张太过。”话是这般说, 眉头却是微微扬了起来。

沈煊微微一笑, 都说老小孩, 老小孩,便是以往精明强干的沈爹都逃不过这些。父子两人嗑了会儿家常, 突然沈爹话锋微微一转。

“杨家那孩子如今可有好些了”

“还好。”沈煊眉头微皱,“不过怕是少不得被牵累一二。”

到底时间过了久了,当时杨兄也及时弥补了对方,便是幕后人刻意扭曲夸大了事实, 如今也差不多真相大白。最后最重要的反倒是那条以婢妾为妻,好在那人没将杨兄当做一用就丢的棋子。

“案件估摸着这两日便要出结果了。”

话虽如此, 沈煊眉头却皱的更紧了一些, 真正难得从来不是案件本身,而是其中带来的无尽后果。总而言之,一顶“蔑视礼法,品性不端”的帽子日后便是要牢牢戴在杨父头上。

这个时代, 出身何等重要,光一个商户之子的身份便让杨兄吃够了苦头, 如今

沈煊不在言语, 一旁的沈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杨家那孩子当真是个能耐的,可惜没能投个好胎,摊上了这么个不讲究的老子”

提起杨父, 怕是整个镇上没人能再说一句好,沈爹更是如此。这些年京里呆久了,沈爹本就心思清明,有些事实看的更透了些。

可不是嘛,沈煊微微一叹,杨师兄短短十几年便走到了三品侍郎的位置,纵是有人提携,这份能为也是少有的了。于权谋之道,较之于他,师兄反而更能为一些。没瞧见,便是家世渊源如行俭兄这些年不也才走到堂官的位置。

可惜出了这事,若是那位能顺利封顶了还好,否则杨兄的仕途怕要止步于此了。

想到自家师兄,沈煊不免心中难安。

与此同时,离沈家数街之隔的王府之内

一身青衣身形修长的杨子修俯身一礼, “微臣多谢殿下搭救之恩。”

“你我之间,何必如此多礼。”

一身明棕色常服的中年男子微微摆手,十年过去,对于这个在最艰难的时刻投向他为其尽心尽力了这么些年的下属,终归还是有些不同的。

“这些日子,也是难为你了”想想如今混乱的朝局。男子沉声一叹,说不清是喜是忧,“几方势力斗了这么些年,如今也到了穷图匕见的时候了。”

“越是如此,殿下愈发要稳得住才是。陛下乃是难得的圣明君主,决计是不会任由朝堂在这般乱下去的。”

男子微微点头,“只是时至今日,本王最担心的还是前头那位。”或者说是龙椅上那位君父。

不论权利如何,他自始至终不曾忘记,父皇当初究竟是为何将他们几人提出。

他自小就明白,同为儿子,他们这些人加起来,也不及皇兄一半的份量。

男子神色怅惘。

杨子修垂眸,帝王家啊

次日,有关案件便已审理结束,以杨子修管家不严,官降一级,杨父以妾为妻,更兼素行狂妄,以仗三十,且终身不得受封为结。

也就是说,不论杨兄日后成就如何,便是立下滔天功劳,这份荣耀也不能加封到杨父身上。

看过了沈爷爷离世之日的风光,怕是最后这条,比之那打在身上的三十板子更疼上一些。

不过,这同在京城的沈煊几人已经无甚关系了,时隔多日再次聚首,几人之间不由又多了些什么。尤其是张行俭,目光尤为复杂一些。几人都明白,日后能相聚的时候,只会更少一些。

他们几人,或是中立,或是各为其主,有时候只一句立场不同,便道尽了诸般滋味。

也就是这般风雨飘摇之际,沈家唯一的女儿小月亮及笄的日子到了。

碍于如今形势,小月亮及笄之礼不能大肆操办,沈煊两口子总觉得委屈了女儿。夫妻俩心有愧疚之下,肉眼可见,小月亮嫁妆复又丰厚了许多。

话虽如此,身为新晋县主,哪怕沈煊有意低调,有些规制还是少不得的。由安华郡主牵头,大长公主亲自做宾,因着还未定下人家,本是由顾茹亲自主礼,但没想到的是,及笄前两日,远在家中的郑氏却在顾廷远的陪侍下亲自赶了过来。

在看到风尘仆仆赶过来的顾夫人之时,不说下衙后沈煊如何震动,收到信儿赶来迎接的顾茹只一下便红了眼眶。短暂激动过后,无尽的后怕复又涌上心头。

“娘,舟车劳顿,您这般大的年纪了,怎生还这般不顾惜自个儿”

“大哥也是,怎么不劝着些娘亲。”

一旁的顾廷远此时正看着眼前高门大院子富贵无比的侯府,年过半百的人了,如今竟也不由怔愣在地。

还是听到自家妹子隐隐的气怒这才稍稍回过神儿来。只是语气间,总没了往日的自在。

“小妹我”

“混说什么呢”郑氏手上轻轻拍打了下女儿,这才强硬道“你娘我定了主意,哪里是你哥能劝的住的,再说娘身子骨儿好的很,怎么就不能动弹一下了。”

这话说的中气十足,顾茹这才稍稍放心些许,不过到底还有些放心不下,刚扶着郑氏踏入府中便着急使人请了大夫来。

这厢郑氏被自家女儿搀着慢悠悠的往里走着,眼神却似不经意似一般打量着一府下人。见其素行有序,对女儿又是纯然的恭敬,还有一旁出身高贵的大宝媳妇儿也只在一旁凑趣,瞧着不像是个心思深沉的。

郑氏面上不动,心里却不由落下了大石。

“母亲您与老夫人多年未见,且在这儿好生叙叙才好,媳妇儿这厢先下去安排一番。”

因着几人来的突然,待客的院子总要好生归置一番。经岳氏提醒,顾茹这才反应过来。

“娘也是,好歹也要同女儿说一声才是。”便是要来,合该是她派人来接才是。

俗话说知女莫若母,郑氏轻轻拍打着女儿纤细的手掌。

“这么多年了,你这性子为娘还不晓得,娘来就来了,做什么要劳师动众的。”

顾茹眼眶又是一酸。

几人刚坐下没过一会儿,小月亮便扶着二老赶了过来。李氏这么些年了,好不容易得见家中好姐妹,心中不免喜极。

又是为了自家宝贝孙女儿,两个老太太很快便聊到了一块儿,连一旁的顾茹都冷落了去。

小月亮更是连道失宠,一双同自家母亲一般无二的大眼睛微微闪动,少女娇俏可爱的模样让两位老人不由又高兴了几分。

及至晚间,沈煊下衙归来,见到岳母大人也不免大吃一惊,郑氏倒是真的高兴,方才几句话的功夫,这沈家内院的情景她便已经摸出了大概。待见到这位女婿更是怀了十分的真意,一时间便是亲生儿子也要靠后几分。

归根结底,年少事的情谊算不得什么,色衰之日的爱重才是女子这这一辈子再难求得的。众人说话间,见大宝迟迟未曾回来,郑氏不由出口问起。

“致远这几日都在顾太傅那里,相公说了,明年春闱致远便要下场一试。”

说到这个,顾茹面上不免多了些骄傲,郑氏闻罢心中也为女儿高兴。依着女婿的为人,没个几分把握必然是不允外孙下场的,倒是一旁的顾廷远,想到自家至今折戟举人的儿子,到底多了股酸涩。

晚间,顾茹合身躺在床上,却是迟迟未有睡意。沈煊转过身来,轻轻揽住了对方。

“岳母这次过来,咱们可得好生留些日子才是。”

顾茹眼眶红红,瓮声瓮气的嗯了一声。沈煊侧躺在床上,复又感慨道

“岳母待咱们小月亮,当真是百般慈心。”

沈煊一大男人到底不比女儿家心思细腻,也没多想什么,只是突然感慨一番罢了。谁成想,不大一会儿,胳膊上竟突然感到一阵湿意。

沈煊不免心中一慌,暗想自己哪句话说错了不成犹豫间,这厢顾茹哭过之后,却是突然开口道

“其实娘亲她,因着父亲还有祖母的缘故,一直觉得对不住我娘她便是嘴上不说,妾身心里也是知道的妾身知道的”

许是因此,见到父母疼爱,四角俱全的小月亮时,总会下意识在意偏爱上几分,比之大宝,甚至家中子孙更加在意。

“小月亮,便是母亲最想妾身长成的样子。”

顾茹轻声喃喃道。

所以才总想亲眼看着外孙女一切俱全,一生安顺再无所缺。

因为这些,何尝不是母亲的缺憾。哪怕她如今已然诸事顺遂。

俗话说,知子莫若母,其实反过来又何尝不是呢,顾茹对于郑氏这般心思,可谓是心中再透亮不过。

黑暗中,枕边传来隐隐的啜泣声,沈煊没有说话,只是手上搂的更紧了一些。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