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幺儿的科举之路 > 第 67 章

幺儿的科举之路 第 67 章

作者:花开缓缓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2:33:46 来源:就爱谈小说

送走了房,继续将这些天所得的收获一一记录下来。

这一写便是好些个时辰,直至傍晚十分,沈煊才堪堪停下了笔,揉了揉酸痛的手腕。他已经多长时间没写过这般久的字了。

然而看着面前这堆厚厚的“记录”,沈煊只觉得走的这趟还真是不虚此行。

通过这几个月的交流,他在杂交育种之道上又稳稳的前进了一步,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获利颇丰。

沈煊一直都知道,即使他拥有着颇为超前的知识,但其中很多都难以与当今时代条件所适应。

这点在他一开始不断的失败中便可以窥出一二。

但齐老头多年的经验却是完美的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缺。让沈煊不禁感慨,古人在创造上面的天赋还真是丝毫不亚于现代人。

甚至因为自然界大多数对他们都是未知的,有时候反而更能冲破某些固定思维的影响。

认识到这点之后,沈煊不由想到了自个儿。

来自于后世的知识与见识无疑给他带来了诸般好处。可以说倘若他没在小时候便早早的恢复了记忆,他也绝不可能达到今日这般成就。

可前世二十多年深入骨髓的观念,与多年习惯成就的自然,对他身处的这个时代而言,却也未必没有坏处。

有时候正是这种无意识的习惯更为可怕。

想到老师曾对他说出的话“阿煊啊,有时候老师真的觉得阿煊你,还真不像是当世之人。”

沈煊登时便是一个激灵,心脏仿佛都被人狠狠捏住,连呼吸都是困难的。他想不起来当时他是怎么控制住自己,才能不把眼中的惊骇显露出来。

反而一脸嬉笑着回道“那老师可觉得学生是哪里人儿,您可别忘了,学生这脚都还踩着老师家的地儿呢

顾老师当时只是微微笑笑。

回过神儿后,沈煊都不知道自个儿居然还有这等演技。小金人没发给他还真是埋没了人才。

后来仔细想想,顾老师当时其实是玩笑的意义大一些。但发现他有不妥却是真的。也是一种变相的提醒了。

想到这里,沈煊不由深深的叹了口气,他必须得在这二者之间寻到一个真正的平衡点。不能真正遗失自我,但思想行为也绝不可脱离当下。

当然这个前提是,他得对如今这个时代规则有着更为清醒的认知。

抱着这样的想法,沈煊再度踏上游历之旅。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六月的清晨,朝阳初升,满地霞光璀璨,草丛中露珠似乎都凝结着细碎的光芒,微风中隐隐送来些许花香。

此情此景,李长安这般文艺青年本应该诗兴大发,乐不思蜀才是。可如今脸上却满是愁绪。

“小弟当真就不多留一会儿吗我们河南府几多美景,小弟都还未曾见过,何必急于离开”

虽明知徒劳,李长安却还是诚心挽留道。沈小弟是真对他的脾性,哪怕很多地方二人意见相左,但沈小弟为人疏阔,也不计较这些。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小弟已经在此地停留过久了,如今也到了该离开的时候。

至于那些美景,小弟就只能等到来日再观了。”

“到时候李兄可不要嫌弃小弟过于叨扰才是。

看着眼眶微红的李兄,沈煊微微打趣道

而李长安,听到一句“来日”心情才算略有好转。

“小弟不管什么时候过来,我李家大门永远为你敞开。”李长安郑重承诺道。

两声珍重过后,马车缓缓启动,看到李兄的身影逐渐消失。哪怕自诩不爱多愁善感的沈煊,心中也是酸涩难言。

李兄真是一位极好的知己友人,哪怕两人在一些方面想法可谓是截然不同。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但对方从来不曾试图去否定他的想法,除了在作诗这件事上过于执着了些。这在当下的文人之中可以说是极其难得的了。

自古文人相轻,有些人只要跟自个儿观念相驳,必要言语相对一番,誓要将对方说的哑口无言才能显示出自个儿的“真理”。

好些的,也大多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如李兄这般能够坦荡包容,真诚相交的实在太少。

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而沈煊此时不知道的是,李长安回到家中,只觉心中仍旧满是离愁。

那首流传后世的伤别离便是出于此情此景之下。

后世那些学者更是对诗中的“友人”进行一系列的猜测,各种考据党可以说层出不穷。最终被证实为沈煊之时还颇为受人质疑。

毕竟,一位是“长于实务”,一生兢兢业业,以累累功绩闻名于后世的肱骨之臣。

另一位则是天性浪漫,最是是不喜束缚的伟大诗人。

这两人之间,还真能擦出友谊的火苗吗吃瓜群众们表示实在不能相信。

直到陆续找到的大诗人的好些篇诗作中都有那位的身影。

两人的友谊这才落下了石锤。

此时,二人正坐在客栈的大堂里吃着晌午饭,是一碗热腾腾的面条。

他们俩人也是时运不济,这才刚走多长时间,便是一阵瓢泼大雨。

一下便是好些天,偏偏走的那地处儿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在破庙里呆了两天,眼看干粮都快要没了,这雨还在下着。

没办法,两人只好冒雨赶路,幸好天无绝人之路,总算来到了这家小镇。

这古代出趟远门儿还真心不容易啊。身心都饱受摧残。出来时还是祖国的花骨朵,如今都差不多成了黄花菜了。

二人又在客栈里呆了两天,外头雨也已经停了,沈煊因为有些着凉的缘故也不急着走,索性就坐在角落,听堂内众人在那里侃大山。

这家客栈老板也是个和善人儿,这一群子只点一小坛最便宜的酒,就围了一堆人在这里。也没听老板说什么难听话。可能也跟小镇上着实没什么客源有关。

最开始,沈煊也没怎么注意,只是听个乐趣,无非就是镇上哪家大户有了喜事,排面如何如何大。说的那人手舞足蹈的,跟亲眼见过似的。

“人家那位新媳妇啊,光是头上戴着的珠子,听说都有这么大个。”说着还夸张的用手比了一下。

沈煊听的只想发笑。那么大的珠子戴在人头上怕不是去结婚的,而是去搞笑的。偏偏一众吃瓜群众还深信不疑。

纷纷在那里感慨,张大财主家真不愧是这个。

还有哪家婆娘如何厉害,那家男人又是怎么个软脚虾,碰见家里婆娘,连个屁都不敢放一个,丢尽了他们男人的脸。

说话那人,更是站起身来,一脚踩着凳子,一脸得意道

“这娘们啊,就是欠,就得好好收拾一顿,以后啊,保管你让她往左,她就绝不敢往右。我家那位可不就这样儿嘛”

偏偏这时候,突然有人朝着门口大喊了声“张大嫂子”

只见一个身材颇为高大的中年妇人正立在客栈门口。

前一刻还在得意洋洋洋传授着自家“训妻经验”的那人登时脚下一滑,连人带椅摔倒在地,还迟迟不想起身。

围观众人登时一阵儿哄笑。

“张子,嫂子都来了,你这咋还不起身儿类”旁边有人唯恐天下不乱。

“这不是一时起不来嘛”那哥们讪讪的站了起来。仿佛为了证明自个儿不是“软脚虾”,那人雄赳赳,气昂昂的来到自家婆娘这里。

谁知道,人还没走到跟前,那位张大嫂子便急急跑了过来,那人登时一个激灵,下意识往后面退了一步。

随后被自家婆娘一下子捞了过去,急声道“当家的,出事儿啦,出大事儿啦”

见自家婆娘没有在这么些人面前下他面子,怕是根本没有听到。张子好不容易松了口气,后一想不对啊,出啥事儿能让自家婆娘这般着急。心里立时便是一个咯噔。

“这是咋了”

而张子几乎站不住脚,他儿子可还在家里头呢。

那一桌其他人也具是慌张不已,他们基本上都是过来镇上找活干的,张子好赖还带着自家婆娘。他们媳妇儿儿子包括爹娘可都还在村里头呢。

急忙逮着张大嫂子问个清楚。

“我这是还在人家老爷家里帮忙时候听人说的,说是咱们铁帽子山垮的厉害,如今去村子里的路都给堵上了。”说着,张大嫂子眼泪都快要下来了。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她当初咋就没把儿子一道带出来呢。吃些苦算什么,那也总比现在这般没个消息

刚刚还在这里侃大山的一堆人没一会儿便走的精光。怕都忙着去打听消息了。

沈煊二人对视一眼,心里都颇为沉重。前些日子这般大的雨,怕是形势不容乐观。只希望村子里那些人千万别出事才好。

还有,这滑坡的这般厉害,他们不知道还能不能顺利出行。

果然第二天,就见燕兄微沉着脸回来,这次的山体滑坡果然非常严重。伤亡数量暂时无法估量,起码他们原定的路线是不能再走的了。

倘若绕路,又实在太远。

唯一剩下的那条,想到老师临走前的告诫,沈煊心中微微一沉。

阅读提示系统检查到无法加载当前章节的下一页内容,请单击屏幕中间,点击右下角或者右上角找到“关闭畅读”按纽即可阅读完整小说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