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攻掠天下 > 第865章 战后之事

攻掠天下 第865章 战后之事

作者:余观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3:45:10 来源:就爱谈小说

桓王自绝,桓王宫被秦军占领,宣告着桓国的灭亡。

接下来,秦军士卒开始打扫王宫,清理地上的狼藉,同时,萧远亦叫来徐荣,令其率军,剿灭桓国王室宗亲。

现在桓国已经被秦国灭了,再留下这些王族的话,其后,必然联合叛乱,这是毋庸置疑的。

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一个君王,是不能妇人之仁的,在某种时候,必须具备狠辣的手腕。

不过答应桓王的事,萧远确实做到了,对于那些无关紧要的后宫美人儿,他将其全部遣散为民,且都赠予了一些盘缠,以便她们回乡。

一下午的清扫,桓王宫再次变得焕然一新,这个时候,随着秦军全面占领桓都,各个官署,及各个大臣的府邸,自然早已被秦兵叩门。

丞相府。

此时这里,正一片哭声。

老管家和一众仆人,皆跪在厅外。

相府内,大批秦军早已经冲进来了。

不多时,一名精锐密探快步走到了林初跟前,低声说道“自尽了。”

“确定了吗”林初不放心的问了一句。

“确定。”密探正色回到。

听到这里,林初不由深吸了口气,他没想到,桓相邱荣,在己方没来之前,就选择了与国同死。

而他来这里,并不是要抓捕处死邱荣的,而是奉了萧远之命,前来请其去一趟桓王宫的。推荐阅读tv

这个消息,也很快传到了萧远那里。

桓王宫,书房内,听完林初汇报,他微微皱了皱眉,忍不住追问道“自杀了”

“是的。”林初恭敬回到“根据询问相府仆人,在我军进入桓都之后,邱荣就悬梁自尽了,尸体,臣也已经检查过了。”

听到这里,萧远不由叹了口气,旋即摆摆手道“你先下去吧。”

“是。”林初施礼而退。

等其走后,萧远也瞥了眼站在下面的上官文若和贾攸,说道“邱荣此人,虽非经纬之才,但可见贞良之节,实乃尔等文人之楷模。”

两人连忙一低身。

萧远又叹了口气,惋惜的说道“将其厚葬吧,追封忠文侯。”

“是。”

说完这些,他又展开了一卷竹简,边看,边随口说道“刚才,本王看了不少桓国宗卷,有桓王阅过的,也有他置之不理的,亦有地方郡守的奏章,从这些公文中,可以大致看出一个问题,就是桓国现在的民生政治,非常糟糕。”

听到这话,上官文若马上接到“自鬼族入侵后,桓国政策,越发苛刻,趋于剥削,列国攻秦后,更是横征暴敛,以充国库军资,而置百姓于水火,黎民,无有隔夜之粮。”

“因而,曾引发多地百姓暴乱,即便是现在,亦有当初的流民,纠集为匪。”

“加之战争,政局不稳,人心动荡,桓地匪患极多,而且都是那种小股小股,大王要治桓,首先要做的,就是使百姓耕有田、居有所,民生才能安稳。”

等他说完,萧远道“这个安居乐业,仅我们在这里说说,好像很容易,但要真正办到,何其困难。”

贾攸道“桓地百姓,在苛政之下,已经民不聊生,臣建议,大王在今后的两年时间内,不可再对桓地进行任何重赋,当休养生息,免除杂税,先致力于,将这里的民生恢复。”

“一旦百姓的生活好起来了,即民富而国强,民心自依。”

“恩,贾大人所言,可作桓地政策考虑,在施行秦治的同时,加重一些利民惠民的政令,于民众于方便,官府支持他们开垦、屯粮、买卖”萧远表示赞同道。

说完,亦扫了两人一眼,接着道“不过要妥善治理好桓地,使桓地快速恢复,还需得一名得力重臣,坐镇桓州,两位对此,有何建议。”

他话刚说完,上官文若连想都没想,就直接说道“以治政论,天下名臣,无人能出刘相左右,若有刘相在此,经略桓地,民生必然富足。”

贾攸亦跟着说道“臣附议,相国有安邦之才,别说桓国底蕴尚在,即便是个烂摊子,相信丞相亦能迅速扭转局面。”

刘玉之,内政奇才,更被称为一代名相,如果将他调过来总领桓州事,效果可想而知。

可萧远考虑之后,却是微微摇了摇头,无奈道“本王也想劳累一下丞相,可是不行啊,刘玉之多半是走不开的,他那相府,每天的公务不知几何,如何来得了桓地。”

他说的没错,这叫分身乏术。

而上官文若和贾攸,也无法长期留在这里。

萧远稍感头疼“这件事,容后考虑吧。”

“那,敢问大王,接下来作何打算。”贾攸试探性问了一句。

萧远想了想,道“先收复桓地各郡,施以秦治,平定匪患。”

贾攸道“现在桓国王廷覆灭,用不了多久,消息就会传至各郡,除了我军收复的连州、广元、安阳、镇阳、华阳,桓地之内,还有四郡。”

“辽阳那边,苏毅将军应该可以快速收复,也就是说,还余三郡之地。”

“对这三地郡守,臣以为,大王不必派兵征剿,可先以王令,令其回都述职,如果他们回来了,就代表愿意归顺,如果拒不接令,再发兵不迟。”

“臣附议,和平解决,乃上佳之策,何况桓王民心早失,那三地郡守,在之前也多有观望之意。”上官文若道。

“恩。”萧远点点头,采纳了他二人的意见,“即拟王诏,诏令三地郡守回都,同时,传书国内,着吏部派遣官员。”

桓国朝廷已经不在了,一些大臣的职位,自然也就没必要再设立了,即便萧远要任用桓地士族,那肯定也完善不了政治体系,一些重要的地方官职,还是需要心腹大臣的。

就比如说桓州令,桓州最高行政长官,真正的封疆大吏,何其重要。

萧远现在要做的,也只能是拉拢一批桓国士族,做到不杀他们,不亏待他们,先稳定政局,彻底巩固桓地之后,再言其他。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