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攻掠天下 > 第945章 南征之前

攻掠天下 第945章 南征之前

作者:余观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3:45:10 来源:就爱谈小说

兵家必争之地,第一城池之称,可不是说着玩的。

对楚国来说,它是阻挡外敌过江的第一重地。

对其他国家来说,它是突入楚国腹地的最佳跳板。

几名谋士的表情有些怪异。

贾攸欲言又止。

王肃则是说道“大王,襄阳虽为战略要地,但我军若图,恐有些不妥。”

萧远看向他,示意他继续说。

王肃接着道“天下护城河,襄阳为最,不仅如此,其城池,更是固若金汤,比险关更难,且经济军事、商贸人口,都繁盛无比,若楚军以精锐之师,在此守战,于城中囤积粮草军械,那想要攻下这里,非数年不可。”

“单单一个襄阳城,若使我军数年不得进,那这场战争,其实就已经输了。”

他话说完,贾攸跟着道“王大人说的没错,襄阳护城河的平均宽度达到了55丈,最宽处更是超过了70丈,如此巨城,战船不得进,将士不得入,非强攻之选。”

上官文若亦是附和“襄阳为楚北大郡,代为重镇,纵观帝国史籍,此城之战事,大大小小百余场,忠义之士,皆力争上游,必以襄阳为扼要,当初晋元公伐楚,以二十万大军,困襄阳四年不得,乃使自疲”

从三名谋士的话中,可见攻取襄阳有多难,比之险关,更为艰苦。

萧远听完,也稍稍皱眉,思虑了起来。

不过苏毅却是声音平淡道“襄阳乃兵家必争之地,虽难图取,但此地的得失,将关系到全中原的战局,如上官大人所说,纵观史册,尤其是南北政权出现对峙的时候,襄阳的位置将变的至关重要,无论是晋公伐楚,还是炎侯南下,都是想在战略意图上,先取襄阳,为建瓴之势。”

“如不收复楚地,山河难以统一,如不攻取襄阳,断难跨越长江。”

听完他所说,王肃道“就算大王要挥师南下,那也大可先攻灭吴国,从宁阳发兵,以水师战船,顺江而下,再以步军登陆吴国边境。”

苏毅接到“现在的吴楚,自保心理甚重,知宁阳方面为用兵要道,岂会让我步军轻易登陆,他们一定会沿江布置防线,而且宁阳水路,并不辽阔,如果吴军在河道投大石,搁浅战船,再行设伏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要攻灭吴楚,先图取长江以北的城池,才是正道。”

“这”王肃先是顿了顿,接着拱手道“将军言之有理。”

萧远则是再次沉吟了一下,接着看了眼燕齐“你怎么看”

燕齐拱手回到“臣赞同苏毅将军的看法,襄阳之重,并非一城一池那么简单,而是它的地理位置。”

说到这里,他又顿了顿“不过现在图襄阳的话,于我军多有不利,不若以襄阳为饵,作佯攻之举,牵动整个江南的战局。”

“哦”萧远心中一动,“你的意思是,先把吴楚的兵力,都牵扯到襄阳附近”

“是的。”燕齐说道“若大王南征,吴楚必然联合反抗,我们大可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对襄阳城作出图取之势,此地之重,天下皆知,楚王必然大惊,继而欲在襄阳,与我军周旋到底。实则,我们暗取江陵。”

此策,典型的声东击西,面上大张旗鼓打襄阳,暗中以精锐部队,偷取江陵。

而在他说话的时候,萧远已经在看沙盘地图了。

若以战略位置来看的话,江陵当然不如襄阳,可取了这里,却也能打开渡江的正面战场,还可作一定的屯留之地。

不过取江陵,那兵锋就不再是对准楚国了,而是转变成了攻吴。

萧远还在考虑,并没有马上拍板。

贾攸则是沉吟了一下,试探性道“若以此策,万一对方发觉的话,可就没有任何效果了。”

“不。”燕齐直接说道“我们攻襄阳,在战略意图上,吴楚一定会认为,大王是要灭楚,不会想到,我们其实是要攻吴。”

说着,他又解释道“吴楚虽然联合,但他们毕竟不是一国,我军兵临襄阳,以常理推论,吴王的心里,只会是想着助楚的。”

“且就算江陵不得,那我们也大可在襄阳一带,择机剿灭吴楚的主力部队。”

“总之,我认为,若要南征,先围襄阳,是一个必须要走的战争路线。”

谋士们互相看了看。

苏毅接到“臣赞同燕齐将军的用兵方略,此策,无论成功与否,都值得一试。”

“恩”萧远缓缓点了点头,当下决断道“初步用兵方略,暂定于此吧,在战端未开之前,要做好一切军事部署,万不可泄露任何消息。”

“诺”众人齐齐拱手弯腰。

这次南征,萧远是下定决心要攻灭吴楚,收复江南的,估计会尽起三军,因而,在前期的军事筹备上,是较为繁琐的,也有许多的东西需要解决。

不过王廷方面的军事决议已经敲定,只等用兵时间。

而恰在这个时候,一条消息却传了过来,多多少少阻挠了一下萧远的脚步。

老吴王病情加重,突然驾崩,吴国上下,一片缟素。

值此之时,如果南征的话,毫无疑问,吴军上下,必然激愤而战,所谓哀兵必胜

且在名义上,天下都会认为,秦王这是在趁着吴王病逝,毫无道理的发难,在道义上,会先失了一头。

秦军将士恐怕也会士气较弱,此消彼长,这也是萧远所担心的问题。

基于这一点,谋士们也马上给出了意见,一致建议,南征之事延后,此时去攻,我军士气绝不如吴军,恐有战败之危。

上官文若更是说道“古有成例,他国君主薨,若兴不义之师,必遭天下不齿,此为道义,大王不可失也。”

萧远并非君子,如果这是个灭吴的机会,他绝对不会犹豫,可这明显不是,而是对己方不利的消息。

老吴王死了,自有吴太子继位,这对吴军的防务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所以他也只能是苦笑了笑,道“以严睢为使,去一趟吴国吊唁吧。”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