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攻掠天下 > 第974章 孤立

攻掠天下 第974章 孤立

作者:余观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3:45:10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中军大帐中,众将齐聚。

现在战局,于己方有利,此时萧远雄心壮志,颇有种要直接打过长江的架势。

他玉簪束发,边迈步随意走着,边说道“今,彭双已攻下江陵,淮河水路畅通无阻,我军战船,即可运往前线,兵临长江。”

这就是占据江陵起到的作用。

之前这里是吴国的城池,你的战船无法从旁边经过,现在,水路输送已通,无论兵力粮草,都可顺淮河河道,将战船开到长江北岸。

然后,与吴楚两国,打一场惊天动地的长江水战。

只要此战一胜,步军登陆南岸,大军齐进,整个江南,便唾手可得

这正是萧远现在的想法。

众将闻言,也都情绪高涨,许多人脸上都露出了兴奋之色,徐荣一抱拳道“大王既是如此,那咱们还等什么,还请大王下令,集合大军,直接打过长江”

“是啊大王今吴军退守南岸,江陵又在彭将军手中,我军主力,完全可以在北岸集结”另有将领附和。

武将都希望早点打过长江,王肃却是摇了摇头,说道“虽得江陵,但就此渡江,还多有不妥啊。”

他话音一落,贾攸就跟着道“臣附议,襄阳城内,还有近十五万楚军,就这样放在我们身后,实在太危险了。”

听到这话,徐荣大咧咧道“先生多虑,襄阳虽有楚军驻扎,但韩州那小子就是一个缩头乌龟,大可不必理会”

“后线置敌军于不顾,乃兵家大忌,现在韩州是在坚守不出,可一旦我大军渡江,那他可就要从襄阳出击了,这是一件极有可能发生的事,大王不可不虑。”贾攸道。

这个道理,萧远当然明白,不过他却有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强行过江,然后直击楚都,逼迫楚王投降,只要楚都一降,那襄阳的楚军就会不战自败。

可此策太过凶险,他需要综合众人的意见。

思虑过后,他也看向了燕齐,因为这是水师统帅,渡江战役,他的意见是至关重要的。

后者见状,先是考虑了一下,接着说道“臣也不赞同现在渡江,我们现在虽然能将战船运往北岸,但与吴军水师相比,无论是战船的数量还是战力,都要稍弱一些,且吴军对长江水域,了如指掌,此时发动渡江战役,恐会遭败。”

他直接说出了有战败的可能。

众将不由面面相觑。

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萧远率大军南征,如果在长江上被吴军击败了,那必然要仓皇后逃,届时,襄阳的楚军再围追堵截,后果将不堪设想。

此战,关乎整个江南地区,关乎今后的天下归属。

趁势渡江,还是稳扎稳打,萧远不得不慎重考虑,一旦有错误的军事决策,就极有可能引发后面的连锁反应。

这时候,燕齐再次说道“臣建议,可留下一支部队,在长江北岸打造战船,调练水师,而我主力,则是继续对襄阳展开围城,待时机成熟,再渡江不迟。”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贾攸和王肃等一干谋士都站了出来。

萧远扫了眼众人,深吸口气道“襄阳围战,非短期可决,此次南征,难道要本王打年之久吗,若是如此,秦国亦疲啊。”

“大王,南征事关重大,万不可弄险,一旦形势变化,我国多年来的努力,将付之东流啊。”王肃道。

贾攸亦说道“目下,虽不能决胜,但大军围城,楚军必然心生惊惧,君上大可徐徐图之。”

“微臣赞同贾大人所说,后方徐图襄阳,前线打造战船,调练水师,使我军熟悉水域,更利于今后渡江。”燕齐道。

萧远并不是个刚愎自用的人,有利的意见,他是绝对会采纳的,既然谋士和水师统帅都这么说,他也不再犹豫,当即说道

“好那就迅速占领长江以北的所有城池,将襄阳彻底孤立”

“战船打造、水师调练,就交给燕齐将军了。”

“遵命。”后者连忙拱手弯腰。

这场议兵,也决定了秦军接下来的军事行动,暂不过江,先围襄阳,打造战船,调练水师。

随着最高军令的下达,各部将领,开始带着小股部队,四面出击,分别收复长江以北的各个县城。

其中,亦有五万大军进驻到了临漳一带。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除了襄阳之外,江北地区,已尽归秦军所得。

此时再从沙盘上看,襄阳城的四面八方,到处都是黑色小旗,这时候韩州就是想南撤,也根本就不可能了。

楚国朝议大殿。

王廷这边,当然在密切关注战局。

听完汇报,楚王忍不住问道“秦王攻占江陵后,并未有渡江之举动”

“是的。”有大臣回到“秦军主力部队,依旧在围困襄阳,另有十万,在汉川渡口调练水师。”

“吴军那边呢”

“吴军依南岸,沿江布置了有利防线,其水师大营,就在秦军对面,隔江而望。”

“恩”楚王稍稍皱着眉“襄阳局势多有不妙,灵国这时候,该发兵了。”

他是将希望寄托在了灵军上面,只要灵国出兵,就不信秦王还敢围襄阳数年。

这是他心里的想法。

接下来,一番战事讨论后,另有大臣站了出来,开始为崔济求起了情。

崔济虽然为人傲慢,但在楚国这么些年,朋友肯定还是有的,加上其入狱之后,府内频繁输送金银,各处活动,到现在也有了不少进展。

而且楚王的气也早就消了,几名大臣说了些好话之后,他也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行了,崔济的事不必再说了,把他放了吧。”

就这样,崔济被关了一阵,终于重见天日,可出狱之后,他却并没有想着去叩谢王恩,而是深觉楚王刚愎自用、优柔寡断、并非明主。

更觉自己身在楚国,早晚还要大祸临头。

于是收拾细软,连夜秘密逃出了楚都,一路急赶,跑到了长江渡口,乘船过江。

本章完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