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唐第一长子 > 第202章 人心隔肚皮

大唐第一长子 第202章 人心隔肚皮

作者:西关钛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4:14:59 来源:就爱谈小说

长安文风很盛,几乎每天都会有文会发生,不过,这些文会有大有小,有一些是民间自己组织的,有一些则是达官贵人组织的。

为什么长安的文风这么盛,其实还是由于科举制度,并且诗词在科举中还占据了很大的一个作用,所以这也导致了长安大行诗词之道。

你只要诗词写的好,那么你就是大文豪,李战的脑子中有很多的诗词,为什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中国诗词大会李战是这档节目的忠实观众。

就是现在李战的太阳能笔记本中,还有中国诗词大会的视频,所以呀,千万不要和李战玩飞花令,什么是飞花令,古人的飞花令要求,对令人所对出的诗句要和行令人吟出的诗句格律一致,而且规定好的字出现的位置同样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些诗可背诵前人诗句,也可临场现作。

比如说,酒宴上甲说一句第一字带有“花”的诗词,如“花近高楼伤客心”。乙要接续第二字带“花”的诗句,如“落花时节又逢君”。丙可接“春江花朝秋月夜”,如此类推

你要是和李战玩飞花令,李战能让你喝吐血,他的古诗词真的是太多了。

当然了,李战来到大唐这段时间,也就在平康坊的时候,用过一点古诗词,其他的也没有机会,毕竟和程处默,尉迟宝庆这些人待在一起,李战能有什么运用古诗词的机会呀。

“啊”

又是明媚的一天,李战从自己的床上起来,小月儿看到李战起来之后,也是马上走进了房间。

“公子你醒了”

可爱的小样子,李战是越来越喜欢了。

“起来了我的天呀,程小公爷他们走了没有”

这段时间,李战的家,已经成了程处默等人聚会的根据地了,只要点完卯下了值,就一定来李战的家打麻将,不过,现在大家都不和李战打了。

因为李战赢了这些人不少钱,现在这几个人都是混打,长孙冲李丽质也经常过来,弄的李战的家,现在好像大家的小天地。

好在李战也无所谓,要知道李承乾的给的这所房子很大,房间很多,即使都来,也用不了几间房。

听到李战的问话,小月儿马上笑嘻嘻的回道“走了好像是有什么事情要做,这段时间,都必须要当值了。”

“真的这感情好,月儿,帮我打水,洗脸,我要出去一趟”

“哦”月儿立即欢快的出去打水,跟着来给李战洗脸刷牙,伺候李战穿衣等洗漱穿衣都结束了,李战就去餐厅吃了早餐。

早餐吃完,李战喊了一声欧阳冶,一起前往敦化坊,今天李战去敦化坊是要接收一样绝密的东西。

这东西是什么呢不是别的正是红薯。

当初李战带来的红薯仅仅只有几颗,就这么分一分,大概种了一分田左右,你是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一分田的红薯,现在已经是多少斤了。

一分田的红薯,长空带人挖出了200斤出来。

当初的那场火,并没有将红薯给烧掉,李战就感觉这红薯冥冥之中有天道守护,等李战看到长空等人挖来的250斤红薯之后,李战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此时的李战在提前做一位名叫陈振龙做的事情,这位陈振龙生活的明朝末年,中国当时的实际人口已经超过1亿人,以陈振龙生活的福建为例,在明朝中后期实行海禁后,早已无力承载人口的过多繁衍,当时,福建“隘山阨海,土瘠民贫,赐雨少愆,饥馑存至,偶遭歉岁,待食嗷嗷”。

以福建惠安县为例,由于人口剧增、地产不足,仅仅隆庆五年1561年,这个区区一万多户人口的蕞尔小县,每年就“须输入米粮约七万石约合当代1300万斤”,才能养活全县人口。

当时,北方小麦亩产仅为300斤左右,且每年只能种一季;在南方虽然可以种两季水稻,但全年亩产也不过就五六百斤。

而红薯不仅可以种植两季,其中春薯亩产可达4000多斤,夏薯亩产可达2000多斤,全年产量可达6000多斤,尽管口感不如水稻和小麦精美,但对于长期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中国农民来说,这种从南美洲辗转引进的超级农作物,无疑是上天恩赐给中国人的超级礼物。

这场由陈振龙偷运红薯后,即将在中国引发的食物革命和人口革命,可以说,无论如何赞誉都不为过。

得益于红薯的广泛引种,福建人口也从明朝万历年间1572年-1620年的173万人,增加到了1834年清朝道光十四年的1500多万人。

只要李战做的好,李战可以让我们大唐成为某个时期的英国,日不落帝国。

“大哥我来了”

就在李战看着自己的红薯发呆的时候,李承乾走了过来,看着地上布袋子中的红薯,李承乾诧异的问道“大哥这是什么,我怎么没有见过”

李战微微一笑道“这是大唐未来的国之根本,有了它之后,大唐将再无饥荒。”

“噗真的假的”李承乾有些不太相信。

只是李战却不想去过多的解释,因为有的时候,做总比说要实际的多。

“乾弟”李战扫了一下李承乾。

这边李承乾立即躬身的道“臣弟在”

“你的名下是有皇庄的吧”

李承乾立即点头“有的四个皇庄至于多少亩我不知道,总有一万亩吧”

李战哦了一声道“这样,将其中一个皇庄给我,我要种这个”

“当然可以”李承乾连忙点头。

“对了这东西很重要,你府上不是有一位卫士名叫纥干承基就让他给我去看管,如果错必杀之”

李战声音很冷,李承乾立即点头。

跟着李战又问道“纥干承基是谁荐进东宫的”

“哦是汉王叔这个汉王叔和臣弟关系一直很好,所以”李承乾话没有说完,李战打断道“嗯李元昌你可以接触,不过,你给我记住,下次李元昌要是约你游猎,或者出宫游玩,你要通知我,不管什么时候,如果我不在,你就拒绝,懂了没有”

“大哥是不是汉王叔有什么问题”李承乾小心的问道。

李战则是笑了笑道“汉王元昌,高祖神尧皇帝第七子、皇帝之弟,少博学,能书画。武德三年封鲁王,十年封汉王,为梁州都督,元昌善画马,笔踪妙绝,后无人见。画鹰鹘、雉兔见在人间,佳手降叹矣。

不但和你,他还和九岁的李治也交好。

记住承乾人心这玩意它隔着肚皮,连亲兄弟都要防,就别说一个皇叔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