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唐第一长子 > 第494章 李战一家人团聚

大唐第一长子 第494章 李战一家人团聚

作者:西关钛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4:14:59 来源:就爱谈小说

亥时一刻大概就是我们时间的22点左右。

一辆马车停在了敦化坊的门前,马车是被东宫六率的士兵给拦下来的,因为敦化坊是属于李承乾的私人坊。

不过,就在东宫六率的士兵将马车刚刚拦下,只见那位赶马车的人,对着东宫六率的士兵亮出一块铜牌,看到铜牌上刻的字。

东宫六率的士兵连忙将坊门给打开。

对您猜的没有错,这辆马车上坐着的人就是当今的皇帝和皇后,在皇帝和皇后的中间,还有一个小兕子,赶马车的也是我们百骑将李君羡。

马车很小心的进入了敦化坊,直接向李战在敦化坊住的地方驶去。

“哇”撩开马车的车帘,长孙皇后一个感叹道“居然一路都是灯笼,好美呀”

李世民看着长孙皇后笑道“观音婢,这还是因为你是夜里来的,要是你白天过来,看到的美丽东西更多,敦化坊的街道是最干净的,因为每隔一段路程,就有垃圾桶。

而且你要是随意的丢垃圾,还会被罚款,五文一次”

“真的呀这些都是战儿想出来的”长孙皇后带着笑意的问道。

“嗯应该是的朕之前不是和你说过,战儿的想法很多,每一件朕都感觉有利于大唐观音婢快看,那就是垃圾桶”李世民微笑着指着路旁的垃圾桶给长孙皇后看。

长孙皇后也是连忙的感叹道“啊那就是垃圾桶呀。”

此时马车中的气氛是轻松的,因为已经知道李战醒了,而且毒素也已经清除的干净了,所以长孙皇后才会有这样的心情,要是早上的时候,长孙皇后可是还在一片愁云之中的。

李战一个人默默的待在自己的房间中,今天晚上除了高虎和影老,没有一个人在李战的房间中,李荇安,杨巧儿,欧阳多多,小月儿都不在李战让她们都回兴化坊去了。

因为李战已经收到消息了,今天晚上,自己的父皇和母后要一起来看自己,这应该是自己一家团圆的时候了。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就在李战准备起身的时候,外面的门被吱呀的一声给推开了,让李战惊喜的是,一个可爱的声音响起。

“大哥”跟着,李战就看见小兕子快步的冲了进来,然后一下子就扑进了李战的怀中。

“兕子”李战一个讶异的惊喜,连忙将小家伙给抱着。

这个时候,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也出现了。

李战放下兕子后,跟着直接跪在了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面前道“不孝儿臣李战,拜见父皇和母后”

这一跪,要本来已经是好心情的长孙皇后,眼泪又刷的一下落了下来。

长孙皇后连忙向前走了两步,一把将李战给拉了起来道“我的儿,你不是不孝,一切都是母后的错,是母后将你给弄丢了。”

轻轻的摸着李战的脸,长孙皇后是真的再次心疼了起来。

“哎我们一家人好不容易团聚,谁对谁错,我们都不要再说了,过去的,就让他都过去吧,以后我们一家人要好好的在一起,这样是不是才是对的”

“嗯。”这边长孙皇后连忙的点头道“都是我不好,明明说好不哭的,你看这又哭起来了,来我们都坐下吧,一家人好好的说会话。”

就这样,一家人终于坐了下来,跟着一家的谈话也开始了。

长孙皇后第一时间就问李战,李大福一家人对他好不好,李战就将自己在李大福家的一些记忆给说了出来,说真的,李战的童年记忆不多,但是能记得的,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

反而基本都是李大福一家的好,将李战当成了公子来伺候,这些事情被李战说了出来之后,长孙皇后也是微微的点了点头。

跟着李战还说了很多有趣的事情,特别是山中的事情,将小兕子给逗的哈哈大笑,有小兕子在这里活跃气氛,也让李战和李世民还有长孙皇后第一次见面的尴尬少了很多。

而且变得更加的融洽。

李战和李世民还有长孙皇后说话的气氛,外面的影老,高虎,李君羡看到之后,都微微的笑着点点头,特别是影老,还感叹了一句“真的很像民间的一家人呀。”

为什么要这样说,因为有一句话是天家无亲情,但是一句民间的一家人,就说明了此时的房间中的亲情。

说真的,李战此时也感觉到了一种温暖,特别是看到长孙皇后之后,这让李战在大唐找到了一个归属感,真正的归属感。

一家人聊了许多,有李战的以前的事情,也有李战以后的事情。

长孙皇后话里话外还是有意想要李战早点认祖归宗,跟着李世民也点头说,不需要李战前往高昌,他可以直接封李战为王。

不过,李战却摇头,他不希望这么早的将身份给揭露,还是希望可以打下高昌之后,再公布自己的身份,并且李战还希望李世民不要给自己封地,因为自己不想去外面,李战的理由是如果自己被封道了外地,那和流放的徒刑犯有何区别呢

李世民微微一笑,很多人一定看不懂李战为什么这么说,其实李战是在委婉的表现一下自己对分封刺史的看法,李战认为分封封地,对分封的人不是很好,其实李战这么说是在故意的开导李世民的分封刺史的想法。

秦统一天下后,就废除了分封制。

但是秦朝以后建立的国家,多多少少还有分封制的影子,比如汉朝跟晋朝分封皇室子孙。因为分封制的诸侯自主权利过大,就发生了西汉的“七王之乱”跟西晋的“八王之乱”。

可以说分封是不利于一个王朝加强中央集团的,时间越久,国家就越容易分裂。

熟读历史的李世民当上皇帝后,居然也想搞出分封这一套。

而且还是说干就干,在贞观十一年,也就是公元637年,李世民就分封他手底下的十四位功臣为外地的刺史,并且让他们的子孙继承他们的刺史位置。

虽然是贞观十一年才开始,但是贞观九年,李世民就开始这样想了,这种分封事件无疑就是开历史倒车,更容易酿成亡国。

要知道历史上已经出现了诸侯王造反的现象,现在又给这些功臣这么大的权力,又怎么能保证子孙后代不会造反呢

李战想用自己的事情,劝导李世民不要开历史的倒车,可以说是用心良苦,一边的李世民在一边连连的点头,只是李战不知道对方是怎么样的,但是不管李世民怎么想,李战都不会让李世民开历史倒车。

这也许是李战来这里的责任吧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