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待嫁 > 第31章 返京

待嫁 第31章 返京

作者:Miang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15:26 来源:就爱谈小说

“本王可证, 郁大小姐句句属实。可有人有所疑异?”

韦鹭洲的话, 自然无人敢有怀疑。就算有, 那也只能按在喉中,吞入腹里,半个字眼都不得表露。

四下里一片寂静, 只传来篝火迸溅火屑星子的细细响声。男男女女,皆是垂头屏息, 不敢多言。袁后亦知道肃间王如何势大,暗暗咬牙,却奈何不得。

兰姑姑低声劝说道:“皇后娘娘, 不如算了罢,也不是什么大事。”

袁皇后咬牙切齿, 面有不甘。她本牵着袁妙意的细嫩手掌, 一作劲,竟掐的袁妙意险些吃痛叫出声来。她模糊泪眼, 道:“皇后姑姑, 疼、疼……”

韦鹭洲含笑, 优哉道:“月色甚好,闲来无事, 本王便四处走了走, 方才路过, 恰好见得袁姑娘与郁大小姐有了口角之争。若是本王不曾看错,是袁姑娘亲手拔出发簪,刺向马腹。也不知……是为了什么?”

这轻飘飘一句话, 几是已裁定了袁妙意的行径。

袁妙意表情微变,柔弱道:“你、你是谁!你说是我做的,那便是我做的了吗?空口白牙诬陷人,一点儿证据都不讲……”

她哭的梨花带雨,可怜至极。但众人任凭她哭的满面泪痕,却无一人出来为她说话。袁妙意哭着哭着,也察觉到了这一丝不对劲。

为何无人说话?

为何无人为她分辨?

为何无人……抬头看这王爷?

袁妙意初来乍到,从前只在闺中,浑不知肃间王何等权势。她这一步棋,已然是走错了。在压抑之下,她只得擦干了眼泪,噤声收敛,不再哭诉。

郁晴若见她终于哭完了,便道:“袁姑娘,我本不打算为难你,但既然你自己找上门来,当我是个软弱可欺的,那也别怪我不给你面子了。”说罢,她侧身露出身后马匹,指向马腹一道伤口,道,“这马肚子上的伤口,是一道细细划痕。若仔细瞧,会发现乃是六个角儿的伤口。”

众人闻言,望向那马肚子,天黑难辨,只能凑近了看,才能勉强认出晴若所说的形状:“这……确实是六个角的形状。但是,这又如何?”

晴若拔下头上的发簪,道:“我们郁氏女儿,发簪首饰只在京中彩宝斋定做,簪脚为圆。这六角梅花似的簪印,不属于我。要问这发簪主人是谁,不如看看袁姑娘头上的发簪罢?”

众人立刻将目光移向了袁妙意,但见袁妙意鬓发微乱,髻上一支歪斜的步摇,下坠的流苏还狼狈地断了一截。妙意见周围人都看她,有些惊慌,忙躲到了袁皇后的身后,哭诉道:“皇后姑姑,皇后姑姑,这郁大小姐是一计不成,再生一计……”

袁皇后也是铁了心思要护着自己的侄女,怒道:“本宫的嫡亲侄女,也容得你们这样放肆?”

孔氏冷笑道:“袁家的女儿不容旁人放肆,我郁家的女儿就可随旁人放肆欺辱了?皇后娘娘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

兰姑姑见状,面色一紧,心知此事不能再拖,不然唯恐于袁妙意名节有失。于是,兰姑姑上前一步,摘下身旁一名宫女的发簪,怒道:“彩兰,是不是你?!是不是你受了谁的指使,想来攀诬郁小姐?!”

宫女彩兰愣了一下,不知所措。

“姑姑,姑姑!那发簪乃是袁姑娘的打赏,说是她入宫后,奴婢便与她同气连枝,这发簪乃是袁姑娘所赠呀!”彩兰急急忙忙跪在了地下,磕头求饶。

兰姑姑如何不知道这发簪的来历?正是因为知道袁妙意赏了一支同样制式的发簪给身旁的宫女彩兰,兰姑姑才会走这一步棋。

“看,这发簪的簪尾,正是个六角的小梅花刻!”兰姑姑将发簪展示给众人,振振有词,道,“彩兰这贱婢本就对皇后娘娘多有不敬,定是她趁着夜黑看不清人影,偷偷惊马,挑拨离间!彩月,你说是不是?”

另一个叫做彩月的宫女闻言,略一悚然,深知保命要紧,立即出来道:“兰姑姑一说,奴婢也想起来了,正是如此!彩兰平日里就对袁姑娘有所不满,吃里扒外,今日会做出这样的行径,奴婢也是没有料到!”

彩兰跪在地上,满面惊愕。渐渐的,绝望侵袭了她的眼眸。她望向自己伺候着的袁妙意,哭着哆嗦道:“姑娘,您说过的,您入宫后,奴婢便与您同气连枝,日后要倚仗着您……姑娘!您救救奴婢吧!”

袁妙意却是默默垂泪,一副惋惜神色,哭道:“彩兰,我与你虽相识不久,可我也是将你当做亲姐妹来对待的,你怎可因一点口角之争,而这样挑拨我和郁姑娘?明明是你刺了马,你却偏偏告诉我说是郁大小姐刺的!你恨我也就罢了,何苦把郁大小姐扯下水来?……”

听到袁妙意这样的说辞,彩兰的面色彻底衰颓苍白:“姑娘……姑娘!”

袁皇后见状,总算放下了一颗心,道:“此事就是贱婢彩兰作祟。把她拖下去杖毙,也算是给郁大小姐一个交代。”

孔氏冷笑一声,道:“皇后娘娘,此事当真那么简单?只要是个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这彩兰姑娘是何等无辜吧。”

袁皇后面色轻蔑,道:“本宫是皇后,裁内外命妇之事。郁夫人,还轮不到你来质疑本宫。至于本宫的侄女,自然是与此事无关。若再有谁乱嚼舌根,休怪本宫不客气!”

一番话,说的斩钉截铁,毫无回旋的余地。

几个宫人跑过来,要将那彩兰拉出去杖毙。郁晴若蹙眉,略有不忍,道:“算了罢。既我未受伤,那就是件小事,还请皇后娘娘饶恕彩兰。”

“哦?”袁皇后冷眼看她,“那就随你的便吧。”说罢后,袁皇后便一甩广袖,搂着哭哭啼啼的袁妙意兀自离去了。

留下了一条命的彩兰仍在恍惚浑噩之中,韦鹭洲提醒晴若道:“将这个宫女儿杖毙了,才可震慑旁人,叫她们不敢再欺负到你头上来。”

郁晴若垂了眼帘,道:“到底是一条人命,她本无辜,只是被迫卷入此事,我不能叫她就这样断送了年轻性命。”

韦鹭洲摇摇头,道:“你不硬气些,那袁妙意迟早还会生事。”

晴若思量一阵,轻轻道:“管她呢。我生来如此,不想硬生生改了性子。”

袁皇后走后,此事便悄然落下帷幕,围观的众人渐渐散去。孔氏搂着郁晴若,默默无声地流了串眼泪,道:“近来你怎么净遇上这些倒霉事?所幸你平安无事,真真是吓死母亲了。你不去惹事,那祸事却一桩桩地找上你!可见有人存心找麻烦,那是躲不掉的!”

孔氏指桑骂槐,晴若知道,这是母亲对袁皇后三番两次发难有所不满。晴若微微一笑,道:“母亲,这一回,还是骑术救了我一命呢。若是我不会骑术,恐怕就真的要葬身马蹄下了。”

孔氏抹了下眼泪,怪责道:“瞎说什么呢!骑术能救你什么命?你身子怎么样,母亲这就去请个大夫来给你瞧瞧!”

晴若不与母亲争执,问:“棋儿如何了?”

孔氏道:“她受了惊,人晕了过去,书儿回去照料她了。”

晴若道:“母亲,我先回簪笏台去看看棋儿吧。我没什么伤,不大要紧。”

郁晴若与棋儿一起长大,虽有主仆名分,却情谊格外深厚。待她回了簪笏台,便到了棋儿床前照料,喂药拭面,不假人手,皆亲力亲为。待棋儿终于悠悠醒转,晴若才舒了一口气。

棋儿回忆起昏厥前惊马场景,泣不成声,搂着晴若的脖颈直唤“小姐”,晴若拍拍她的脊背,柔声哄道:“好啦,好啦,现在没事儿了。”

棋儿依旧哭泣不休,晴若半搂着她,目光斜斜落向窗棂处。裂冰梅花纹的窗格上,一片婆娑月影。不自觉的,她便想起了韦鹭洲所说的那番话——

“嫁给本王——就全然不一样了。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你喜欢,本王便愿意。我允你世间万物,只要你欢喜。”

晴若歪头,枕在棋儿肩上,心底暗暗道:也不知肃间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韦家如此权倾天下,竟还稀罕与逐渐式微的郁氏联姻不成?

郁天涯也听闻了此事,气不打一出来,直想把袁家的那对姑侄都打一顿。好在郁瀚文看出了他的主意,将他冷嘲热讽一顿,让他勿要给家中添麻烦,这才让天涯憋下了这口气。

但这份无能为力的恼怒,却始终委委屈屈地盘踞在郁天涯心头。一时间,他有些恨自己命不好,没能如韦鹭洲那样,将姐妹保护的好好的。那荣福郡主作威作福、骄横跋扈的,都不见得有人敢吱声!

但这件事,终究是随着狩猎的结束而慢慢归于平静。最热的天气已经过去了,陛下盘算了一番,便下令启程返回京中。几经劳顿,晴若随着家人返回了京中的郁府,回到了许久未住的辛夷院。

琳琅仍在闹脾气,见了晴若的面,半句话也不说,径自回北边的屋子里,晴若也只能无奈地随她去了。孔氏瞧见琳琅胡闹的劲儿,便在心底盘算起为琳琅早些定个人家的事儿来,暗暗物色起人选,此为后说。

过了两三日,晴若便收到了裴瑾瑜的帖子,说是得了一本琴谱,想招待晴若去她那里坐坐。晴若问过了母亲的意思,便仔细收拾了自己一番,去了裴府。

裴夫人听闻她来了,心底也是欢喜,忙叫晴若进去吃茶,好吃好用的招待上。在裴家的正厅坐了好一会儿,晴若才被瑾瑜领进内院去。

“晴姐姐还是头一回来我这吧?”裴瑾瑜脚步轻快,笑容甘甜,扯着晴若的手直晃,“我叫厨房准备了冰镇酸梅汤,喝了解暑。我那儿还有许多冰匣子,保准不热到你。”

两人在房中说了会儿话,瑾瑜便想到院中去荡秋千。她命下人在庭院里扎了个藤秋千,人踩在木板上,便能如仙女似地飞起来。瑾瑜自己荡了会儿,便招呼晴若道:“晴姐姐,你也来呀。”

晴若摇摇头,抿唇一笑,道:“我不习惯玩这个。”

但瑾瑜还是死乞白赖地将她推上了秋千,略略晃了一阵,却不小心擦到晴若的发髻,令她的鬓发散乱开来。瑾瑜颇有些不好意思,忙道:“晴姐姐,这是我的错!我这就亲手给晴姐梳个更好看的发髻。”

说罢,便叫丫鬟取来了梳子桐油并一些珠花步摇,让晴若坐在屋檐下,亲自替晴若梳起头来。

晴若的发丝,柔顺乌黑,如铺开的鸦羽,梳子一落上去,几乎可顺着发丝滑下来,叫瑾瑜心底羡慕极了。

她将晴若的头发梳理了一通,一斜眼,却发现身后的转角处,站着兄长裴璧云。

裴璧云似乎想上前,但脚步却未曾动过。裴瑾瑜见状,朝他眨眨眼,招手示意他过来,口中道:“王嬷嬷,你来啦?把我的妆奁匣搁这儿。”

“王嬷嬷”:……

晴若乖乖坐着,双手搁在膝上,如个玩偶娃娃似地任凭瑾瑜摆布。听到瑾瑜说话,她轻声道:“瑾瑜妹妹,不必劳烦嬷嬷开妆奁匣子了,用我自己带来的就好。”

裴瑾瑜笑道:“这王嬷嬷最是任劳任怨不过,随便差遣就是了!”

“王嬷嬷”:…………

被呼作“王嬷嬷”的裴璧云无声地叹口气,摇摇头,走到晴若身后,从妹妹瑾瑜的手中接过了发梳,慢慢地替晴若梳起头发来。

柔黑发丝,滑过他的掌心,留下一片微痒的触感,仿佛被云所亲吻。低眸看去,女子的耳垂玉雪玲珑,一点淡粉,惹人贪看。

裴璧云慢慢地梳着发,然后,将晴若的长发挽为一个素而娴静的偏云髻。这发髻最为简单上手,但却挑人的长相,晴若的姿容恰好合适。旋即,他从一旁奴仆的手中,挑拣起几样发饰,为她佩上。

“梳好了,梳好了。”裴瑾瑜笑眯眯说着,将一面镜子递了过去,“晴姐姐瞧瞧,这发髻可还合你心意?”

晴若执起镜子一瞧,但见镜中人发髻偏垂,额变一缕散碎发丝,发丝皆梳的恰到好处。坠流苏的玉蜻蜓步摇产衬在髻间,微微曳出一偏粼粼光彩,平添一缕灵动。

晴若方想夸奖瑾瑜的手艺,镜子一移,陡然映出身后人的身影。那不是什么裴瑾瑜,而是手握梳子、含笑望着她的裴璧云。夏日的光落在他的面影上,流转出温润的光彩。

“裴、裴公子?!”晴若吃惊,立即站了起来行礼,小声埋怨道,“瑾瑜妹妹,怎么裴公子来了,你也不提醒我一声呢……”

瑾瑜道:“我若是提醒了晴姐姐,哥哥就没机会给晴姐姐梳起这么漂亮的发髻了。”

晴若小小声说:“瑾瑜妹妹竟是这么调皮的人,拿我寻起了开心。”

裴璧云将梳子交给身旁的仆妇,笑眸微弯,流露出淡淡暖意,问道:“若儿喜欢这个发髻吗?”

晴若伸手碰了碰步摇的流苏,小小地点了头,道:“喜欢。”

裴璧云眸间笑意愈暖。

晴若看他笑,忍不住小小揶揄一句:“‘王嬷嬷’的手艺,可当真是了得。”

裴璧云的笑意微微一滞,旁边的裴瑾瑜则笑得没了大家小姐的模样:“哎呀,嬷嬷呀……璧云嬷嬷!只怕晴姐姐嫁过来后,你就要做一辈子的梳头嬷嬷咯!”

几人正在说笑着,一个丫鬟进来通传,道:“表小姐来了。”

裴瑾瑜听闻,脸孔忽然拉下来,道:“她来做什么呀?……算了算了,让她进来罢,给她搬个凳子,叫她坐外头点儿。”

说话间,便见得个身材高挑的年轻小姐走了进来。她穿着素色衣裳,简钗陋饰,容貌清秀,一双丹凤眼微微上翘,不算出众,却也自有一番气韵。

自瑾瑜的话里,晴若知道,这一位是淮阳钟家一支的女儿,名唤作钟芙,母亲与裴夫人是嫡亲的姐妹。她父母皆殁后,便遵循母亲遗命,前来投奔姨母裴夫人了。

“表哥、表妹。”钟芙温软笑笑,与裴家兄妹见礼,又转向晴若,问,“这一位是……?”

裴瑾瑜身旁的妈妈笑道:“这位是京中郁家的大小姐,一等一的名门贵女,表小姐没见过也是常理。她是咱们未过门的少夫人,乃是当家主母亲自挑选出来的。”

钟芙闻言,柔柔道:“原来是郁家姐姐。”

裴瑾瑜有些不高兴,道:“该喊‘大小姐’。她身份尊贵,父兄官职不输裴氏,你可别惹她不高兴了。”

——瑾瑜喊郁晴若“姐姐”,那是因为晴若是她将来的嫂子;且二人同是四大贵姓的嫡女,身份尊卑无别。但钟芙这个小讨厌鬼,可不是能与她二人称姐道妹的存在。

钟芙微愣,旋即道:“是。……郁大小姐安。”

晴若道:“无妨,都是小事,你不必客气。”

钟芙笑着在一旁的矮凳上坐下了:“郁大小姐出自书香门第,想来也是常读书的。表哥最喜欢读《齐策》、《常民》,书中有句‘广者济天下’为他平日最喜,早翻过不知几回,叫在旁研墨的人都等的打呵欠。不知郁大小姐可有读过这两本?”

晴若听着,微微一愣。

这表妹钟芙言语间透露的意思,似乎她与裴璧云关系极是亲密,不仅知道他爱读书,更是连他最爱哪本、哪句都知悉的一清二楚。更有甚者,她可能便是那个红袖添香的磨墨之人。

“不曾。我是个庸俗之人,只爱读山野游记、市井民录。”晴若侧开头去,道。

钟芙轻轻一笑,道:“这哪儿庸俗了?不过是个人志趣不同罢了。我也爱读《齐策》、《常民》,常与表哥说起学究的话,表哥还嫌我参得不够通透呢。”

晴若扯起唇角,似有似无地笑了下。

这钟芙说话的模样,隐隐有一分敌意,也不知是为什么。这模样……简直像是天涯遇上了裴璧云似的。

一旁的裴璧云,神色已是淡了下去,他慢声道:“表小姐记错了。我不爱读《齐策》和《常民》,也不喜那一句广者济天下。想来是二房的庶少爷近来往藏书库跑多了,表小姐记错了罢。”

钟芙微怔,旋即道:“阿芙怎会记错?二房的那位少爷可不喜欢读书。”

裴璧云的眸光冷然扫过去,声音愈发淡而无波:“我也只爱读山野游记,《四海录》为最上,尤喜其中一句‘行千里路却方觉万事未始也’。表小姐,你记错人了。”

钟芙微微攥了手,终于道:“哎,那想来就是我记错了罢。”见裴瑾瑜露出不喜面色,钟芙起了身,端方行礼,道,“阿芙先去姨母那儿了,先行告退。”

见到钟芙识趣地走了,裴瑾瑜终于舒了口气。她抓住晴若的手,道:“晴姐姐,你可万万别因钟芙的事儿而生气呐,她惯是个爱自作多情又自怜自艾的,不值当为她生气。”

郁晴若点头,道:“不觉得有什么可气的,至多只是奇怪罢了,那钟小姐好似不大欢喜我,说什么《齐策》、《常民》,像是在故意找我茬似的。”

裴瑾瑜道:“可不是这样?她逮着人就想炫耀一下她腹中的文墨,也不知道她是不是只读过这两本书。”

郁晴若也不生气,毕竟这钟芙和她没多大关系,迟早会从裴家出嫁,以后再也见不到。她与瑾瑜又说笑玩闹了半日,这才告辞回郁家去了。

待晴若走后,瑾瑜与璧云说:“这钟芙真是越来越难缠了!从前她还安分,自从知道哥哥与晴姐姐定了婚,她便和疯了似的,愈发地异想天开了!你说她与晴姐姐都爱读书,怎么一个是温柔良善、娴静典雅,一个却是心比天高、自傲非凡呢?”

裴璧云负手,却不回答她的问题,只漠然道:“别将她的名字与若儿的名字放在一块比较。”顿了顿,他敛眸,瞳光微微一暗,“泥质瑕姿,也妄想与若儿比肩。…不过是痴人说梦。”

作者有话要说: 晴若:王嬷嬷安。

璧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