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待嫁 > 第35章 甜味

待嫁 第35章 甜味

作者:Miang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15:26 来源:就爱谈小说

“是不是老天有令, 总派本王来英雄救美?”

韦鹭洲似玩笑一般的话, 叫郁晴若不知如何作答。她小声道:“舍妹失礼, 冲撞内宫,恐怕王爷也是无能为力……”

“算得了什么事。”韦鹭洲却并不甚在意,替她掌起了伞。

正说着, 便听闻宫人喊道:“皇后娘娘驾到——”

晴若只得再次低下了头,与母亲孔氏一起道:“见过皇后娘娘。”

袁氏领着卤簿仪仗, 冷眼站在远处。她搭着兰姑姑,出言讥讽道:“郁夫人现在倒是跪着请罪了,先前做什么去了?郁家的女儿, 如此目无尊卑,竟敢擅闯禁宫, 藐视天家威严, 真是岂有此理!”

晴若将头低了下去,与母亲一道说:“还请皇后娘娘恕罪。”

韦鹭洲撑着伞, 道:“皇后娘娘, 那郁二小姐也是情之所至, 这才如此失态。皇后娘娘既然愿成人之美,倒也不必为了其他事儿动怒。”

袁皇后冷笑道:“怎么, 肃间王还想护着郁家人不成?”

韦鹭洲转了下伞柄, 勾唇一笑, 道:“小王哪有这个本事?当然是皇后娘娘说什么,那便是什么了。小王至多只能在朝中禀明陛下,多说上这么一两句罢了。”

闻言, 袁后微微变色。韦鹭洲权倾朝野、军功赫赫,顾忌着韦鹭洲手下的军士,连陛下都要让他三分颜色。若是他当真有所不满,那陛下恐怕又要与自己有所争执。

袁后缓和了面色,眯眼道:“罢了,郁夫人与郁大小姐就起来吧,不必在此处跪着,仿佛本宫有多么严苛似的。”说罢,便施施然一转身,道,“阿兰,走吧,回宫去。”

“那小王便替郁夫人、郁大小姐谢过皇后娘娘了。”说罢,他一只手来扶她。晴若跪久了,膝盖无力,身子一踉跄,险些跌入他怀里,“谢、谢过王爷……”

待晴若站起来,她便急匆匆问道:“王爷,你可知我妹妹,可知琳琅她……”

韦鹭洲道:“她与太子两情相悦,皇后娘娘愿成人之美,封她做了美人。”

——美人?!

孔氏与郁晴若都是面色苍白。

郁家的女儿,何等尊贵,何等京城的一流,不说做侧妃,就连太子妃都是绰绰有余。这无名无分的美人,本是空有美色的侍妾之流才做的,皇后娘娘竟令琳琅做个美人?!

“母亲,一定是琳琅惹怒了皇后,这才、这才……”晴若心中痛惜,道,“若是没有这一遭,她何至于被这般羞辱!”

韦鹭洲打量她神色,道:“晴若,我瞧你那妹妹倒是自在的很。她是真心爱慕太子,只要能在太子身旁便心满意足,你也不必过于担忧了。”

晴若面色苍白如纸,不知该如何解释。

她从小就疼爱琳琅,纵使琳琅做了错事,她也只想着将琳琅往正确的路上指引。如今那皇后明摆着是要磋磨琳琅,定不会让她好过,琳琅就算和宁重华在一块儿了,又能好到哪里去?

孔氏更是面泛菜色,嘴唇哆嗦不停:“美人……美人?!这叫我如何对的起郁家的列祖列宗,叫郁氏如何在京城再抬起头来……”说罢,眼睛一翻,人便厥了过去。

她身后的宫人们惊呼起来,忙上前扶住:“夫人!夫人!”

韦鹭洲见状,忙叫了人来,送孔氏出宫。怕皇后从中作梗,他也不想找宫中太医瞧,只将孔氏送到自家王府内。

“本王府上的大夫,乃是京中千金一诊的名手。郁夫人身子大安当前,也顾不得什么礼数了。”韦鹭洲对郁晴若道,“改日,再到府上向你父兄赔罪。”

晴若心事重重,绪结万千,根本无暇分神去计较什么规矩不规矩,也只点头应下了。待母亲在王府的客房中躺下,大夫给她诊了脉、开了药方,她才微微舒了神。

肃间王府上一个老奴婢,唤作金嬷嬷的,原是韦鹭洲的乳娘,如今作了女管家。她见家中来了客人,便上前招待。

“郁大小姐,不如去换身衣裳吧?”金嬷嬷对郁晴若道,眼底有一丝心疼,“这浑身湿漉漉的,小心伤了风呐!听王爷说,您在宫里跪久了,脚上还有伤,应当也是疼的吧??”

金嬷嬷一提醒,晴若才察觉到自己的衣衫早就湿个透彻,粘在身上冷冰冰的;在雨里跪久了的膝盖,亦是隐隐作痛。

“那就劳烦金嬷嬷了。”郁晴若道。

她跟着金嬷嬷并几个丫鬟到了隔壁房间,换下湿衣。金嬷嬷为她准备的衣裳颇为合身,腰身裁剪的合适,不大亦不小。晴若寻思着荣福郡主也不见得与她身材相似,真不知道这身衣服是怎么备下的。

“郁大小姐,一会儿换好了衣裳,老奴给您擦擦头发,您去外头歇会儿。”金嬷嬷跪在晴若身旁,给她系好腰带,絮絮叨叨道,“咱们这儿的茶最好,郁大小姐难得来一回,可要喝上一口。”

“谢过金嬷嬷了。”晴若有些不好意思。这嬷嬷虽是王府下人,却比她自个儿的房里人还要贴心些,盛情难却,如个老祖母一般。

待给膝盖涂上一层药水,她跨出了房门。屋外依旧在下雨,细细密密的雨丝将整片庭院笼罩于朦胧水纱之中,几片芭蕉叶悠悠低垂,被雨打的零落空寂。

雨水之中,有两个垂髫年纪的小丫头笑闹着跑过去,撑着把小小红伞,挤挤挨挨的,一副无忧无虑模样,也不知是哪一房的姐妹。

晴若瞧着那雨中嬉闹的姐妹,不自觉的,便回忆起少时和韦三小姐一道儿玩耍的景象来了。

晴若少时,被母亲教的规规矩矩的,也不怎么爱动,在相熟的家族里是出了名的无趣。但因她生的秀气,还是有不少小闺秀愿来找她玩儿。那时韦家位在微末,韦家家主仰慕郁家帝师之名,隔三差五便来拜访,韦三小姐便是在那时候认识的晴若。

晴若记忆里的韦三小姐,真真是娇滴滴、粉嫩嫩,一张可爱脸蛋可以掐出水来,眼睛水汪似琥珀。一急,便扯着她的袖子,怯生生道:“晴若,我不想练琴,我想骑大马,我想打仗……”

“女孩子家家,怎么可以打仗?”小晴若大惊失色,“这话不规矩,小心你母亲教训你。男儿才打仗呢……”

韦三小姐愈发委屈了,哭唧唧的,瞧着便可怜巴巴。晴若心底觉得好玩,因为她可比自己那个淘气的亲妹妹琳琅惹人怜爱多了,于是晴若取出一个蜻蜓形状的发插子,别在了韦三小姐的发髻上,安慰道,“母亲说了,咱们姑娘家呀,只要漂漂亮亮、规矩端庄、秀外慧中,那就足够了。”

韦三小姐摸了摸那发插,雪团似的软糯面颊一红,娇生生道:“晴若,这是私相授受。你送了我信物,我俩以后一辈子都要在一块儿了。”那小眼神欲语含羞,不知长大了会迷倒多少京城男儿。

晴若乐不可支,柔柔笑道:“说什么呢!我俩同为女子,哪有这种话?若我是个男儿,那才叫私相授受呢……不过,若我是男儿,也一定是欢喜你的。”

那时的晴若,是当真觉得这韦三小姐可爱极了。

后来,到了同龄的男儿都步入了十二三岁的年纪,周遭的男孩儿嗓音都似变了一个人,有的如公鸭嘎嘎大叫,有的似铁杵乱磨,连郁瀚文都像是嗓子里装了个大风匣子,呼呼乱响。也正是在那段时日,韦三小姐离开京城,去了外祖父家久住。

此后,晴若便再没见过那惹人怜爱,一哭就能叫天上星星都落下来的韦三小姐了。下一回韦家来走亲戚,带来的便是三小姐的孪生哥哥,韦鹭洲。

这韦鹭洲公子,瞧着和三小姐颇为相似,轮廓有八成的相同。但他的容貌硬朗,喉结突出,一开口还是一副少年的粗犷声音,这叫晴若颇为可惜。

——哎,就算是韦三小姐的哥哥,也没逃过十来岁时声音变化的灾厄。

“大小姐,大小姐。”丫鬟棋儿的呼唤声,将晴若从回忆中唤醒。她忽然惊觉,自己已经在走廊上怔怔做了许久了,斜风细雨扑来,吹得她面颊微微发红。

“母亲怎么样了?”晴若问。

“夫人方才醒了一阵子,说有些困乏,又睡过去了。”棋儿道,“书儿已回去禀明老爷了,老爷这就派人来接夫人。”

“那琳琅呢?可有消息?”晴若又问。

“回大小姐的话,二小姐已被宫里的马车送回去了。”棋儿道。

“……”晴若心思复杂,不知当说什么,“平安回去,也好。”

她正倚在廊上发怔,忽听得身后一道男子嗓音:“若是心底烦闷,那便吃一口甜的。甘甜之味,使人忘忧却虑,久食而不可戒也。”

晴若转身,便见得韦鹭洲站在身后。他穿一袭铁锈红色衣袍,长发束以玉冠,手端一小碟金丝百合酥。那百合酥擀得皮薄秀嫩,金丝也掐得漂亮,瞧起来便精致可爱,味道定也是不错。

“我记得小时候,韦三小姐便爱吃甜的。这么多年,也没什么改变。”晴若伸手,拿起筷箸夹了一小个,放入口中浅尝一下,“味道倒是极好,可见肃间王府的厨子技艺了得。”

她本是客套客套,但韦鹭洲却挑起眉来,略有得意神采,笑道:“这是本王自己做的。”

“嗯?”晴若有些吃惊,“原是王爷自己做的……”

“外边的厨子,都不大得本王的心意。还是自己做的,最对胃口。”韦鹭洲笑笑,将百合酥递的更前一些,“晴若要不要再吃几口?这是本王拿手的。”

“不了。”晴若却无什么胃口,强打笑颜,“不大吃的下东西。”

韦鹭洲不勉强她,招招手让婢女将甜口的碟子端了下去。与她道:“你放宽心罢,郁夫人吉人天相,一定会化险为夷。”

郁晴若柔声道:“那便承王爷吉言了。”

说罢,她别侧眸望着屋檐外的雨丝。她换了身浅碧色衣裳,云鬓坠松、人似清露,肤色浑似玉沾琼缀似的,叫人心底怜爱。韦鹭洲瞧着她,便不由多看了几眼。

自小到大,郁晴若都是这般惹人怜爱,这可真是从未改过。

“在想什么?”他问。

“……没什么。”晴若垂下眼帘,“不过是一些徒增烦恼的事。”

韦鹭洲道:“本王猜,你是在想太子殿下的那些信与玉佩吧?”

晴若微微诧异,声音略有黯然:“王爷倒是什么都清楚。”

韦鹭洲道:“你也不必烦忧,你从不曾做错什么。太子殿下确实想娶你为妻,不过他倒也不见得对你有情深几许,只是因着皇后弹压他,他觉得若能娶你,便是赢了皇后一筹,这才较上了劲。若不然,三五载只能见数面,何至于如此长情?”

晴若苦笑道:“王爷所说的,我竟是半句也不懂了。”

韦鹭洲道:“你不必懂,你只需要知道,这本不是你的过错。本王劝过太子无数回,叫他不要一意孤行,但他心里懊恼皇后,非要这要做不可,那是拦不下来的。”

听韦鹭洲这么一说,晴若心底的沉重似乎微微解除了些。

“本王看人的眼光未曾出差错,你就忘了此事吧。”韦鹭洲笑道。

“是么?”晴若说着,喃喃道,“那依王爷所见,晴若最终又会如何?”

“依照本王所见么……”他无声一笑,说,“自然是嫁过来咯。”

“还请王爷慎言。”郁晴若立刻变了面色,一副拘谨又退避三尺的模样。

未过多久,孔氏就醒了,但神色依旧是恹恹的样子。郁家的马车也恰好到了,一大群仆婢仔仔细细地送她到马车上,顺道将那位替孔氏看病的大夫也一起借走了。

韦鹭洲看着晴若上了马车,也不追送,只在门口闲闲地站着。他身旁的金嬷嬷见状,语重心长道:“机会难得,王爷不多与人家说两句话?再下次,便要不知等多久了。”

韦鹭洲漫不经心说:“无妨,反正已等了这么多年了,再多等一些时日也不打紧。十年,八年,百年,总归有多说两句话的时候。”

金嬷嬷叹口气,说:“王爷别后悔就成。”

郁家的马车轱辘滚动,穿过了小半个京城,到了郁府。一群仆婢到车前掌伞,扶着病歪歪的孔氏下了马车,郁老爷亲自出来接,安慰孔氏道:“夫人保重身子要紧,那给我郁家蒙羞的不肖女已跪在祠堂了,这回不跪个三天三夜,我是不会让她出来的!”

孔氏苍白唇色,歪在郁老爷肩上,犹自内疚不已:“都是我不好,都是我想着她是最小的,该多疼宠一些;想着有若儿在,便万事大吉,以是总是宽泛着待琳琅,如今竟惹出这样大的事儿来……”说罢,声里已有了哭腔。

郁老爷一声长叹,道:“真是没想到……没想到。”

说罢,郁老爷命人将孔氏送回万海院。刚将人安置稳妥后,宫里便来了宣旨的公公,说是郁氏二女冲撞威仪宫,目无天家,乃是郁家教下无方之过,责令郁孝延罚俸银一月。

这罚的虽是俸银,但打的却是郁家的脸面。堂堂京城四大贵姓,却被陛下这般苛责,日后声名定当渐渐狼藉。

郁老爷冒雨跪在门口,苦着脸叩谢圣恩。待领罢了旨意,回到万海院,分别叫来长子长女,仔细说起今日威仪宫选秀的事儿。

“今日琳琅闹这么一出,虽是博得了入东宫的机会,可却只做了个美人。我郁家四大贵姓的清名,恐已于今日毁于一旦。”郁老爷的神色,是从未有过的肃穆,“父亲老了,要想靠父亲在朝堂上拼搏,令郁家东山再起,重回你们祖父尚在帝师之位时的荣华,恐怕已是难了。”

郁瀚文也知父亲说的是实话,当下咬咬牙,道:“父亲不必说丧气话。瀚文定当竭尽全力,光宗耀祖!”

“瀚文,你虽才华横溢,可于仕途上的斤两却短,这点为父一清二楚。”郁老爷摆摆手,叹口气说,“且这一回琳琅做出这般举动,郁家已是颜面尽失,不知要费多少功夫才能洗去这笑柄。”

顿了顿,郁老爷道:“为今之计,只盼着若儿能依约嫁入裴家。裴家的嫡长女被皇后亲自点为了太子妃,他裴家的地位,日后更是不可一世,恐怕是要与韦家平分秋色了。”说罢,郁老爷怜惜地望向长女,“若儿,那裴夫人是个重规矩的,琳琅拖累了你的名声,你年后嫁过去,少不得会受些委屈,你那夫君也许会纳妾。这些,你可都得受住了。”

晴若点点头,道:“若儿明白。”

裴夫人本是看中郁家的家风,但琳琅闹出了这么丢人的事,郁家的颜面扫地,可见裴夫人不一定会如原来一般心仪于她了。

郁老爷松了口气,又对郁瀚文道,“瀚文,还有一件事,为父必须要告诉你知道,这也许是令郁家起死回生的最后之策。”

“父亲请说。”郁瀚文见父亲如此郑重,忙恭敬道。

“天涯…哎。瀚文,你平日总嫌弃天涯是外室所生,又厌恶为父行为不检、破坏郁氏家风,因此对天涯处处为难。你不明白,为父为何勒令你不准欺辱于他,因此多有嫌隙。如今为父便照实说了,”郁老爷咬咬牙,压低声音道,“天涯并非为父所生,乃是圣上与蓝家女之骨血。”

此言一出,郁瀚文满面惊愕。

——圣上与蓝家女的骨血?!

这犹若一道晴天霹雳,叫郁瀚文浑噩难以自觉。

“这、这…”瀚文强忍住震愕神色,心底立刻明白了父亲的意图,立即跪地虔诚道,“父亲放心,儿子日后定会厚待二弟,将二弟视作嫡出;也定会死守秘密,谁也不说。”

说罢,便是啪啪啪几记响头。

晴若也忙跪下,道:“若儿亦然。”

交代完毕,郁孝延才揉了揉额头,脱力地靠在椅背上,喃喃道:“无妨,无妨。只要天涯还在,咱们郁家……总会起来的。”

晴若与兄长告退,出了门,晴若眼尖,瞥见屋檐下散落着一枝花。如今已是秋日,百花凋零,少见这样盛放的花朵。她不由有些好奇地捡起,心底纳闷:这花是从何处来的?

她出了万海院,先到祠堂去看琳琅。

秋日的祠堂里冷的很,郁琳琅却把脊背挺得笔直,一副倔强样子,宁可长跪着,也不认自己的错。见晴若来了,琳琅便道:“姐姐也是来看我笑话的罢?但琳琅不曾自认有错。”

晴若心底酸涩,道:“我确实是不懂你怎么就为那太子殿下入了魔。我只是来与你说一声,因为你的事儿,母亲晕了过去,一直病歪歪的。”

琳琅愣了愣,喃喃道:“母亲……”

这纷纷闹闹的一日过去了,晴若回到了辛夷院。刚坐下歇息,外头有个丫鬟来扣门,道:“大小姐,肃间王府的荣福郡主差了人给您送东西来了。”

“荣福郡主?”棋儿正给晴若差发髻,闻言惊道,“那郡主向来与咱们大小姐不对付,好端端的,怎么忽然送东西来了?”

“什么东西?”晴若叫人去开了门。丫鬟书儿手提一个小包裹,展开一看,原是一道小巧食匣,里头盛着几块细腻晶莹的红豆糕,绵软可爱模样,气味香甜,引人食指大动。

棋儿见了,微微失色,提醒道:“小姐,万万不能吃郡主送来的食物啊!谁知道里头有什么?”

书儿道:“郡主还托人捎带了一句话,奇奇怪怪的,说是什么‘此道甜点,其甘美之味,使人忘忧却虑,食髓知味,久食而不可戒也’。”

晴若微怔。

这句话……

哪里是荣福郡主说的?分明是韦鹭洲借了妹妹的名头,偷偷送给她的。

那匣子里还放了一小张纸条,展开一看,只见上头写着:“此糕名唤‘晴空若洗’是也。”

——晴空若洗,其甘美之味,使人忘忧却虑,食髓知味,久食而不可戒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