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辟寒金 > 第 23 章

辟寒金 第 23 章

作者:蓬莱客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15: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随着她的话音落下, 书房里忽然安静了下来。

谢长庚沉默了片刻,说道:“慕氏,你先前想要摆脱我时,眼里可有我半分?如今用到我了, 便这般花言巧语。”

他笑了笑,语带讥嘲。

“你当我谢长庚是什么人,任你拿捏?”

慕扶兰说:“从前我确实得罪了你,但方才这话,并非花言巧语,而是我入京之后才知的感悟。”

“今日太后召我,问我日后去向, 我真的不想被扣在上京做人质,更不想死在这里。”

谢长庚冷冷看了她一眼。“你倒是识时务。只是我为何要帮你?”

“从前倘若不是你上门求亲, 我的际遇如今不会这样。不说如此久远之前,便是前段时日你来长沙国, 那时应我之求就给了我放书的话,你我没了关系,太后应也不会想到要将我召入上京。我陷入今日处境,起因固然是太后不放心我长沙国,但难道和谢郎你没有半分干系?”

谢长庚冷笑着,哼了一声:“倒全成了我的罪了。”

慕扶兰作没听到,继续道:“你早不休我, 晚不休我,现在因为误会我和齐王世子的关系, 给了我放书,要和我撇清关系。倘若被人知道,你有没想过,你这是落井下石,在将我彻底推入绝境?”

“长沙国现在固然对你没有用处了,我与王兄先前也确实为了和离一事而得罪过你,但也算不上是要人命的深仇大恨吧?况且,我父王当初对你也不算薄。”

她走了过去,将桌上的那张纸拿了起来。

“谢郎,你现在可以不帮我,但你不能这样对我!”

谢长庚看着她一把撕掉放书,不禁面露错愕。

慕扶兰撕了放书,朝他走了回去。

“还有件事,我想和你说。前些时候,就在你平定江都王乱之后不久,王兄得知刘后想对长沙国用兵,因当时已开罪了你,为求自保,只好寻了张班,请他在刘后那里为我们说了些好话,当时算是暂时避过一劫。这趟来上京,送我来的使官临走前对我说,他已打点好张班,张班答应会关照我。如今你要走,太后若扣我做人质,张班应该会替我去太后那里周旋的。”

她望着谢长庚。

“我只盼你看在我父王的面上,张班若替我求情于太后,说动了太后,太后问于你时,你能行个方便。”

“至于休我一事,等我过了这一关,随时都可。”

“这两件事于你而言,不过举手之劳,但于我,却是生死大事。毋论张班最后能否成事,我都感激不尽。”

她说完,向他行了一个郑重的致谢之礼,礼毕,转身出去。

谢长庚望着那一抹身影消失在了门口,人定于原地,半晌转身,视线落到了那张被她撕掉了的放书上,盯着,看了片刻。

……

过了两日,谢长庚被召入宫,行礼之后,刘后赐座于他,笑着道:“明日便要离京了,事情可都妥当了?”

谢长庚道:“蒙太后关爱,皆已妥,明早便可动身。”

刘后叹息:“眼见就是年底了,偏那边不安宁,你又要过去。一年到头奔波不停,实在辛苦,本宫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谢长庚恭敬地道:“臣深受皇恩,恨无以为报,此为臣之本分,更是荣幸,何来辛苦。”

刘后又勉励了他几句,说道:“谢卿,你要出京,对慕氏可有安排?”

谢长庚早已得知消息,刘后见过张班了。张班说没必要扣人为质。他口才极好,刘后仿佛被劝得有些踌躇了起来,但是还没答应。

他应道:“蒙太后之恩,先前将她接来入京。原本打算叫她回谢县的,但我家中母亲对她很是不喜。先前她之所以回长沙国,除了水土不服,也是被我母亲厌恶所致。我母亲不愿见她的面,家里也不缺服侍的人,臣既要出京,拟将她也带去河西。节度使府门面虽不大,但当地的迎来送往之事也是不少,她过去了,也算有用。”

刘后点了点头:“这安排原本很好,你那边,也确实需要个执事之人。只是谢卿,本宫若要将她留在上京,你意下如何?”

谢长庚道:“请太后明示。”

刘后道:“你是本宫心腹,本宫便直说了。本宫欲将慕氏留下,作长沙国的人质,你以为如何?”

谢长庚听了,仿佛迟疑不决,没有立刻回话。

“怎的,你不愿意?”

刘后两道目光投来,落在谢长庚的脸上,带了几分探究的意味。

谢长庚忙道:“臣不敢,太后若真要将她扣为长沙国的人质,臣没有二话,留下她便是。”

刘后盯着他:“谢卿,你在欺瞒本宫!你分明另有所想!”

谢长庚急忙下跪:“臣有罪!臣方才确实另有私心。”

“说。本宫恕你无罪。”

谢长庚谢恩道:“臣便斗胆直说了。倘若太后恩准,可否容臣带她同行?”

“为何?”

刘后眯了眯眼,问道。

“太后留她在京,虽不会明说扣她为质,但朝臣岂会不知?人人原本就在背后议论,道臣当年是靠长沙王才得以入仕,如今成婚一年未到,她若被留在京中为质,臣必又要遭世人议论,道臣一朝得势,背信弃义。”

“日后太后要除去长沙国时,长沙国有确凿的谋逆罪名,臣效忠朝廷,与慕氏一刀两断,无人能道臣的半句不好。但如今,臣若不顾,与休她并无两样,又成污名。”

“臣出身低微,生平所求,一是效忠朝廷和太后,二,不过是为光宗耀祖。人言可畏,臣这几年背负甚多。臣固然不惧,却也怕累及我祖上清名。”

“臣罪该万死,对太后效忠不够,存有私心。请太后治罪!”

他叩首于地,久久不起。

刘后听他起先竟然不赞同自己扣慕氏在京,又意外,又不悦,心里更是疑虑,疑心他是否听了慕氏撺掇,这才开口替她说话,待听完他的这一番告罪,方恍然,非但疑窦顿消,且动了怒气,恨恨地道:“朝廷养着那些官员,遇事不能为本宫解难不说,本宫对你稍有赏赐,一个个就红了眼睛拿你诋毁!实在可恨!”

她说完,不禁踌躇。

谢长庚已是这样道出他的顾虑,倘若自己还是坚持留慕氏在京为质,未免有落他脸面之嫌。

想起先前张班也是劝自己,说目下既以安抚为重,以长沙国的国力,没必要留人质,免得激起慕宣卿和长沙国民众对自己的警惕和更多的仇敌之心,若多防备,反倒对日后行动不利。

现在谢长庚既爱惜名誉,有如此顾虑,不如顺水推舟,以显自己对他的恩重。

安抚好谢长庚让他死心塌地效忠自己与来自长沙国的威胁相比,孰重孰轻,不言而喻。

刘后沉吟了片刻,很快便做了决定,说道:“谢卿,不瞒你说,本宫原本是要留慕氏在上京的,免得长沙国生事,但你既有如此顾虑,本宫自然要先以你为重。你且将人带去好了。”

谢长庚郑重叩首表谢,道:“太后对臣的恩典,臣便是万死,也不足以报答其一!”

刘后笑道:“罢了,平身吧。上次你平定了江都王之乱,立了如此大功,也不过赐了你母亲一个诰命,本宫本就觉得微薄了些,这也算是对你的嘉奖吧。”

谢长庚恭恭敬敬,再次表谢,这才退了出去。

……

日暮,慕扶兰倚在窗前,望着窗外一丛冬日里枯萎了的芭蕉残叶,心神有些不宁。

明日一早,谢长庚就要动身离京了,而就在此刻,自己的去向,还是不明。

张班那里白天来过消息,说他已在劝说刘后了,刘后的态度,已经有所松动。即便现在不能立刻叫她改变主意,等他慢慢进言,多说几次,迟早奏效,叫她耐心等待。

张班虽然如此传话,但慕扶兰却有些担心。他若没法在短期内说服刘后,一而再再而三地为自己说话,恐怕会引刘后怀疑。一旦张班意识到这种可能性,到时就算他再想抓谢长庚的证据,也不会冒着被刘后怀疑的风险再为自己做说客。

希望虽然有,但变数也很大,她没法完全放心。

而谢长庚那里,这两天完全没什么反应。他依然早出晚归,晚上回来,仿佛看不见房里还有个自己,一个人睡那张榻。

就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但以慕扶兰的猜测,经过那天书房里自己和他那样的一番对话,他应该不至于丧心病狂到干出在刘后那里阻挠张班游说的事。

等谢长庚明天走了,希望张班能尽快游说成功,自己好脱身出京。

天渐渐黑了,侍女掌灯进来,屋里亮了起来。

风从窗外吹进来,灯火扑闪个不停。

“翁主,风大,小心冻了。”

侍女走过来关窗,小声地劝。

明早谢节度使就要离京,翁主却极有可能要被太后留下做人质。

这几天,众人心情也都很是低落,连走路说话都比平日要小心。

慕扶兰压下杂乱的心绪,转身往里去,房门忽然被人一下推开,竟是慕妈妈疾步走了进来,满面笑容。

从翁主年初嫁到谢家开始,侍女们就没在慕妈妈的脸上看到她露出过这样的笑了。不禁全都停住,看着她。

“翁主!好事!好事!”

她朝着慕扶兰奔了过来,激动地捉住了她的手。

“方才管事说,节度使那里传来了话,明早带翁主一道去河西,叫咱们收拾东西!”

谢长庚带翁主去河西,那就表示刘后改变了主意,不再扣她为人质了。

侍女们反应了过来,一下都松了口气,个个欢喜,压抑了多日的气氛,顿时变得轻松了起来。

“快收拾东西去!”慕妈妈说道。

众人应了一声,忙碌了起来。

慕扶兰看着慕妈妈带着侍女们忙着收拾明早动身的行装,心头起先那阵茫然过后,渐渐若有所悟。

张班今天已经见过刘后了,不大可能会为同一件事又进宫游说。但现在却忽然传来这样的消息。

她沉吟了片刻,慢慢地吁出了胸中的一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