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世叔 > 第112章 亲自迎接

世叔 第112章 亲自迎接

作者:长沟落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6:15:33 来源:就爱谈小说

次日早起, 姜清婉用心装扮一番,然后带着绿罗和红药去松鹤堂给姜老太太请安。

姜老太太已经起来了,正坐在镜台前的绣墩上让桃枝给她篦发。

看到姜清婉进来,就回过头看她。

前儿刚过了立冬的节气, 昨儿晚上又下了一晚上的雨, 今早起来就觉得湿冷入骨。姜清婉怕冷的人,所以穿了一件粉色缕金撒花缎面的夹褙子。不过还是能看得出来身形婀娜, 纤腰娉婷。

姜老太太见她左鬓簪了一支赤金点翠的三尾偏凤步摇, 右鬓戴了两朵粉色绢花和一支花卉形金饰, 打扮的既端雅大气, 又不失她这个年纪该有的娇俏, 心里就很满意。

待姚氏带着姜长宁和姜清云过来请安,说了几句话,就叫丫鬟放桌子摆饭。

等用过早膳, 姜老太太又仔细的叮嘱了姜清婉几句,眼见时候也不早了, 正要打发她出门坐马车去卫国公府, 忽然就见桃枝笑吟吟的掀帘子走进来。

她先是面带笑意的看了姜清婉一眼, 随后才对姜老太太笑道:“老太太, 刚刚看门的小厮来传话, 说是薛国公遣了车马和侍卫过来接咱们三姑娘过去呢。现在国公府的车马和侍卫都在大门外面侯着, 伯爷叫奴婢进来说一声, 让三姑娘快些收拾了过去, 莫让薛国公在家中久等了。”

“薛国公竟然遣了车马和侍卫过来接婉姐儿?”

姜老太太先是一惊, 过后就高兴起来。

昨儿先是诚意十足的下帖子,今儿竟然遣了国公府的车马和侍卫来接,足可见这位国公爷心里对姜清婉是如何的看重了。

且这下子旁人肯定都会知道这件事的。往后对他们永昌伯府还不得高看一眼?

就喜气洋洋的催促姜清婉快些出发。

姜清婉心中也是震惊的。不明白薛明诚为何忽然就对她这般起来?明明先时在宫里,薛明诚同她也没有见过几次,话也没有说过多少。

但面对着姜老太太的催促,也只得无奈起身,带着绿罗和红药往外走。

大门外果然停了一辆马车。便是那日她在宫门外看到的,薛明诚平日坐的马车。今儿竟然打发来接她来了。

马车后面也跟了六名侍卫,看到她都对她躬身行礼,态度极恭敬。

这阵仗实在是有些大了,连路过的人都停下脚来观望。

姜清婉只得加快脚步,由绿罗扶着坐上马车。

马车里面很宽敞。中间放了一张四四方方的花梨木小几。上面还放了一套精致的梅子青色茶具和一只黑漆描金葵花形攒盒。

红药坐下来后,忍不住心中好奇,就伸手拎了拎茶壶,发现里面竟然装满了茶水。揭开攒盒的盒盖一瞧,就见里面的九个小格子里放了各样糕点和蜜饯。

那些糕点皆是花样奇巧精致的,蜜饯也都是珍品,一看就知道准备这些的人是如何的用心。

“姑娘。”红药忍不住的笑着说道,“这些茶水,糕点和蜜饯,肯定是薛国公特地为您准备的。您要不要喝茶?奴婢给您倒一杯?”

姜清婉不想喝,只叫红药:“你放着罢。”

说完,她就阖上双目。

对薛明诚忽然这般的主动行为,她心里颇有些烦躁。但偏偏有姜老太太等人在,她拒绝不了。

而且现在薛明诚这般的大张旗鼓,永昌伯府上下是肯定都以为他是要娶她的。即便她想了法子让薛明诚知难而退,往后她在永昌伯府里还如何待下去?姜老太太和姜天佑会如何待她?

且只怕今儿薛明诚做的做一出,明儿京城里的很多人都知道了……

想到这里,姜清婉只想叹气。

她现在很有一种骑虎难下的感觉。

马车里面的凳子上都垫了很软和的锦绣坐垫,车把式赶车也很平稳,所以一路上姜清婉都没有感觉到一丝颠簸。

等马车停了下来,就听到有侍卫在外面隔着车帘子说道:“姜姑娘,国公府到了。请您下车。”

照例是绿罗和红药先下马车,稍后再掀帘子扶她下马车。

不过等两个人下了马车,好一会儿都没有看到她们两个人过来掀帘子。

姜清婉正要开口叫她们,忽然就见有只手搭在了蓝色的杭绸帘子上。

那是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手指修长匀称,指端莹润白净。

虽然这只手生的很秀气,但一望就知是男人的手,绝非是绿罗或者红药的。

姜清婉心中微凛。迟疑了一下,这才抬头望过去。

彼时车帘子正好被掀开,外面淡金色的日光流水一样的斜了进来。

姜清婉的目光就这样触不及防的撞进了一双含笑的眼里。

外面金色的日光如同悉数落在他眼中身上一般,让此刻的薛明诚看起来温雅如玉,风姿无双。

“姜姑娘,”薛明诚唇角含笑,对她微微点头,声音清澈通透,“请下车。”

说着,就对她伸出了右手。

竟是要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