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相眉头一蹙, 看了眼左右伺候的宫人, 终于忍不住开口拦阻:“陛下, 诸位殿下皆是人中龙凤,虽脾性各异,却大多品格端方, 熟读史书经义, 陛下实在无需太过苛求。”
他一开口, 显德帝下意识就按着多年来养下的习惯止住了话,静静听他说话, 张明明见机果断使了个眼色, 把伺候的宫人都撵到了一旁的偏殿中,交由心腹徒弟仔细看守, 自己则执着拂尘亲自守在了殿外。
即便储位空悬, 朝中已是议论纷纷, 可显德帝春秋正盛, 不愿早早册立太子以免权势旁落也是人之常情。只是今儿这话若是传出去, 让人觉得他心中对诸子不满, 以至说出不可托付等语, 怕是朝堂之中就要再起波澜。
诸位殿下皆不可托付江山, 是否乃显德帝对嫡子不满而故意言之?又是否乃是忌惮皇后母家陈氏势大, 不肯托付?又或者,是不是到了该进献美人, 为显德帝开枝散叶之际?
张明明伺候显德帝日久, 耳濡目染之下自是学了一肚子世事学问, 已然明白显德帝只需三言两语,下头人便会揣摩出诸多意思。
这几年因显德帝对寒门子弟提拔颇多,早有许多人暗中猜测,觉得母族寒微的皇子大有可为,有心再搏个泼天富贵,没事都要生出许多波澜,真要叫他们得着方才殿内的只言片语,京城之中怕是就要如滚油入沸水,越发不可收拾。
张明明耷拉着眼皮,只有宫门外隐有人走动时才略抬抬眼,殿内显德帝咂巴咂吧嘴,看着林相嘿嘿笑了两声,挠了挠头皮,神色颇有些无辜。
“文若啊,朕似是话说得急了些,”显德帝面上难得有些心虚,对着林相比了比拇指:“幸好你拦住了我,张明明也是个忠仆,把我这里收拾的铁桶一般密实,不枉我这些年待他的情分。”
显德帝一时忘情感慨,等张明明麻利撵了一殿的宫人才回过神来。他刚才那些话,岂是能说与人知的?
幸好手下都忠心得力。显德帝舒了口气,扫了眼殿外空旷的汉白玉庭院,健壮高大的身躯敏捷地凑到林相身边,压低了声音说道:“这会儿好,清净,我这些话也只能同文若你说道说道。”
他一番推心置腹,林相看看四下无人,便连面儿上的君臣相得铭感五内也懒得陪显德帝演了。
“陛下,您当晓得,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也从没有万无一失从未走漏风声的计谋,”林相想起身就走,免得再听这些储位册立之事,可权衡了一下二人的武力,再瞄一眼显德帝明显一副耍赖不想放人的模样,他也只能端方坐着,态度平和的试图晓之以理。
“您心中所忧,既是国之根本,也是一家之事。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天下最了解诸位殿下品性才干的,便是陛下您,真正一体同仁爱护诸位陛下的,也是陛下您。臣等既为二姓,自有家人族亲需要爱护扶持,又如何能真正大公无私?储君兹事体大,还望陛下郑重思量,说与臣知也是无益。”
林相说得万分诚恳,显德帝摸了摸面颊上的短鬓,终于撇撇嘴让开了林相面前的路。还没等林相心中松一口气,他已经大咧咧坐在了一旁,曲起一只脚踩在软垫上,黑色缎面的龙靴上混着的金银线晃得林相一阵阵脑仁疼。
显德帝显然还觉着林相绷着脸的模样颇为有趣,嘿嘿笑了两声,有点讨好,又有那么点莫名的得意,蒲扇似的大掌往袖子里一揣,十足十乡下闲汉盘炕头说家常的架势。
“文若何必客气?天下虽大,又有几人能听我啰嗦一回?”显德帝不无感慨,显然决计不会放人:“我称孤道寡,如今连家当传给哪个儿子,都怕家业不稳,人心生变。反正今儿都起了头,不趁机跟你说说话,岂不是让你们白白操心一回?”
说到最后,显德帝骨子里那股子天塌下来当被盖的惫懒劲儿又冒了出来,一如当年振臂一呼自立为王之时,浪荡而不羁,眉梢一挑却又凌然逼人。
林相苦笑一声,思及多年君臣之谊,终是缓了脸色,叹着气微微颔首:“您说吧,臣听着。天下人都知道我通晓许多皇族辛密,想来也不多这一桩。当年苍坡一见,我奉您为主,自此天南地北,莫敢不从。”
天家无小事,显德帝向来勤政爱民,待亲近属臣也算得上一片赤忱,林相辅佐他多年,也知他登基后诸事千头万绪,不免一时软了心肠。
一听出林相语气松动,显德帝滋溜一声便顺杆爬到了顶,一拍大腿叫了声好:“这才对!林文若虽是个书生,但一身胆气连二马那个老匹夫都是服气的,你不来听谁还能听?”
林相虽不记得平国公马不平何时又多了这么个诨号,可只瞧一眼显德帝那副得意洋洋的模样,他便忍不住眼皮一翻冷哼了一声:“臣亦是凡夫俗子,自然也有私心,端王殿下如今是臣半子,还请陛下三思而后言。”
赐婚圣旨明发,贺芝与林斓的亲事板上钉钉,罗夫人在家已经兴致勃勃盘起了女儿的嫁妆,林相如今也算是皇子岳父,林氏与陈、谢、王等家一样,于立储一事绝无可能不偏不倚。
显德帝挑了挑眉,打量林相一眼,嗤笑一声:“我当然晓得,原本傅老头每个月雷打不动上折子劝我分封诸子镇守四方,你总拦在前头,觉得皇子手握地方大权绝非久安之计,前朝前车之鉴尤未远矣,可如今他们再说皇子就藩,你也觉得一地赋税供养王府也是可行之策。”
“事易时移,斓丫头是你爱女,你为她打算一二乃是天经地义之事,又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可是我知你,你绝不会因为老六是你女婿,就为了他动摇国本。他若是没那么大本事又生出了那么大的野心,你怕是能捆了斓丫头回家,逼她义绝。”
当年林相林文若一个惊才绝艳的世家子弟一入仕便毅然投入显德帝这乡野莽夫的帐下,不知惊掉了多少人下巴。
彼时显德帝兵不强马不壮,粮草常常捉襟见肘,不说旁人,连显德帝都百思不得其解,问过林相好几回为何独独挑中了自己。林相当时每每为了战事点灯熬油苦思计谋,又要帮着打理所占城池的民生政务,听着显德帝屡屡发问初时还能耐心解答一二,后来便干脆冷着脸回一句“为天下苍生”便将碍事的主公撵了出去。
林相爱护妻子儿女之名世人皆知,显德帝却知他心中更重天下国朝,于大义上绝不会因私废公,为子女陷百姓于水火。
一番话堵得林相哑口无言,只能悻悻哼了一声,显德帝好笑的摇了摇头:“你担心斓丫头,老六他们是我亲子,我又岂会让他们的子孙无着?盐铁之事不能旁落,此事你也赞同,一地赋税我却不至于舍不得,算不得什么。”
“至于储位人选,我知你极恶老二,不过是深知我心意,从来不太与他计较。我今天便同你交个底,你猜的不错,老二在我心里早已是废了。”
提起那个不孝子,显德帝眼神都冷了下来:“我看了这么多年,老二那个东西本事稀松平常、刚愎自用,偏偏还刻薄寡恩、气量狭小。谢大也是个英伟男儿,文韬武略,竟因着点滴血缘阖族蒙了眼上了老二的贼船。”
“可谢氏再重,重得过江山万民?便是背着兔死狗烹的名声,我也不能纵着他们推老二争位。”
显德帝捏了捏手指,轻轻叹了口气:“你怕新君容不下兄弟,担忧女儿,都是我的子孙,我又岂能挑个对兄弟不仁、御下无义的东西?不然到了底下,我又有何面目见我贺氏先祖,又如何对得起你们这些兄弟?”
前头三子尽皆夭折,一心求取的发妻撒手人寰,连后头李氏所出的贺康都是落地便吃汤药,身体孱弱,显德帝也曾为子嗣愁苦,后来终于得了贺清屏这么个健壮可爱的儿子,显德帝难免对其寄予厚望。
结果壮了谢氏与陈氏相争之心,贺清屏本人却是越发不堪。
“老二断断不成,”显德帝动了下脖颈,阖眼说道:“老大身体太弱,性情阴鹜,也不成。老三性情倒是敦厚,友爱兄弟,亦有勇武之风,又是皇后所出,传位于他纷争最少。”
“可老三也太鲁直了些。我虽是个粗人,不喜欢那些阴谋诡计,可若是一丝不懂,岂不是让人玩弄于股掌之间?不喜与不擅,本就是两回事。就老三那个脑子,他媳妇还是陈氏女,我都怕哪一日他们哄着他将这天下改姓了陈,又如何能放心?”
天下至尊之位摆在眼前,区区舅甥祖孙之情又算得了什么,史书比这骇人听闻之事多了去了。显德帝不是没想过阻拦贺朱的亲事,让他另择别姓淑女为妻,可思量多日终究还是怕坏了父子情分,得不偿失。
就贺朱那副凡事都靠拳头的性子,仿佛脑子都长在了舅家表兄弟身上,显德帝想来想去都觉得就算换个儿媳区别也不甚大。
林相听出了显德帝话中对陈氏一族的忌惮,沉着脸静默片刻,终是忍不住硬硬回了一句:“所以您就想着把臣的阿斓许给三殿下,臣不肯应许,您还让张明明堵着门,您现在倒是说说,臣当初因何不肯?”
自然是觉着陈家女儿同贺朱早就郎有情、妾有意,又是亲上做亲,不肯被显德帝拉去做那打鸳鸯的棒子,添一双怨偶,又平白惹上一身腥。
显德帝正闷闷琢磨着陈氏一族对贺朱的影响,不想林相忽而翻出了这一桩旧账,登时一阵气虚,连连咳了好几声,才不甚自在地辩解:“我这不是看着斓丫头好,想给自己儿子划拉到碗里吗?再说我这不是又赔给你一个儿子?比他三哥俊不说,还能把斓丫头疼到骨子里,这样的好女婿你去哪里找?”
下意识坐正了身子,踩着椅子的脚也老实放到了地上,显德帝努力正了面色:“男子汉大丈夫,文若你也该大气些,正所谓既往不咎,你也不要总是抓着旧事嘛。你看如意多好,刘家那群龟孙跑来找死,他都不用惊动长辈就能料理的妥妥当当,这份孝心实在可嘉,真是连我都为你欢喜。”
“再说了,你不肯,我也没说什么啊,斓丫头出嫁,文小子下聘,我都没说什么,”见林相还是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模样,显德帝急的挠了挠头,不得不极力证明自己的通情达理:“安华那丫头的心事,我可从来不曾为她主张,等颜家丫头来了,我还要下旨给她添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