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爆发了一场激烈争执。
“你究竟在想什么那么好的一门亲事,表兄姨母,大郎出息能干人品端方,你又是他嫡嫡亲的表妹,”根本不愁杨于淳不爱护她,“你们定亲十多年了”
“娘”
“我和你爹舍不得你,要多留两年,大郎从无二话,这些年洁身自好,而你,你”
“不行,我不同意这话你赶紧给我忘了,日后再不许说半句”
如意料中一般,孙氏其实是个很传统的女人,在意外发生之前,韩家一直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女子嫁幸良人成婚生子是最好归宿的观念深入骨髓,母女分歧无法避免。
韩菀考虑过后,并未将前生一梦说出,一来太匪夷所思,现在一点辅证没有难以让人相信,怕孙氏会以为她得癔症了。
最重要的是就算孙氏立即相信了,她也不会同意退婚的,她只会加快速度促使尽快完婚,以求先保住女儿。
商号和一双儿女是孙氏最重要的东西,若硬只能选一样,那她会选后者,她疼儿子,也疼女儿。
所以思虑再三,韩菀还是摒弃了,时机未到,她现在没空去辨癔症,哪怕一点时间,她都不想浪费。
最后这场争执是因韩琮结束的。
韩琮还没走远,茶盏落地响声惊动了他,他赶紧跑回头。
他这还是第一看见母亲姐姐吵架,孙氏反应太大,韩菀声音不得不提高,声音很高争执激烈。韩琮想劝架,可是插不进去,他才刚病愈,焦急之下心头突突跳动,小脸一下子煞白。
孙氏韩菀时刻关注他,立即住声,赶紧先照顾他,送他回房急急叫医士来。
好在没大事,就是情绪一下太激动有些血不归经,吃两剂安神汤再歇一歇就没事了。
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鹅毛大雪下了一个昼夜,天地间仿佛就剩下一层茫茫的白,檐角瓦顶堆了厚厚积雪,风一吹簌簌飞散落在阶前。
空气沁冷,庭院寂静。
韩菀敛袖,步下台阶。
韩琮服了安神汤后,渐渐昏沉过去,等他睡熟后,她才离开。
韩菀和孙氏的争执暂告一段落。
只不过,孙氏十分严厉警告她,不许再胡思乱想些乱七八糟的,杨于淳人品上佳这门亲事最好不过,她父亲在时就定下了的,她绝不同意解除婚约,告诫她必须马上打消这不懂事的念头,日后不许再提半句。
孙氏对一双儿女鲜有这般疾言厉色,可见是动了真火。
韩菀抿唇。
北风飒飒青丝拂动,绣一枝缠枝茱萸织锦裙摆拖拽过积雪,她脊梁挺直,快步往郦阳居而去。
穆寒就跟在她身后,方才孙氏诘告,他也听见了,韩菀绷得紧紧的,他担心,但没法,只能回去再说。
韩菀快步回了郦阳居,跪坐在妆台前让女婢卸下繁复钗环,打水梳洗,举臂换上一身软薄居家裙袄,一切都有条不紊,一点看不出什么不虞心绪。
最后整理妥当,她在榻几一侧坐下,“都下去吧。”
折腾一场都半下午了,今天就不去朱雀大街。
仆妇女婢齐齐应是,垂首鱼贯退下,最后一人出了去,房门掩上,韩菀眉宇这才露出疲色,歪在引枕上。
“主子”
穆寒目露担忧。
“坐罢。”
韩菀招手,穆寒依言跪坐在脚踏上,她扯了扯唇,只是觉疲笑不出来,不笑了。
见穆寒想说话,她摇了摇头,“不用劝我,我想得很清楚了。”
韩菀是经过深思熟滤的,尽早解除婚约才是最好的。
到了如今,好亲事什么的早不在她考虑中,她唯一在意的就是靠山问题。
好在襄平侯府不但是未来姻亲,还是她姨母家,退了婚,杨夫人还是亲姨母,杨于淳还是她亲表哥。
杨夫人和孙氏是同胞亲姐妹。
杨于淳端方君子,为人有责任心,这样的人只要不是恶意退婚,他基本不会心生嫌隙的。
韩菀长吐了一口气。
母亲的心意她懂,她也很理解,但她可惜没法认同。
能预见碰撞,但她不能妥协。
杨于淳是很好,可是两人不合适。
她要守住韩氏,而襄平侯府和杨于淳需要的是一个本分儿媳和贤内助。
注定没法成婚,拖下去反而不好。
小聪明耍不得,人家把你当未婚妻照顾着,你拖到最后才说退婚,这不是惹人反感吗
谁也不是傻子,付出越多伤害越大,杨夫人侯府主母,杨于淳更官至左徒,他这个位置,阳谋阴谋尔虞我诈见得少吗
小心思他一眼就能看破,伤害的只会是亲缘情分。
不如一早诚恳相告,不是未婚妻,还是亲姐妹亲姨母表妹。
孙家没什么人了,韩菀外祖父战死后,外祖母接着病逝,孙氏早凋零了,杨夫人如今就剩这么一个同胞姐妹。
韩家是杨于淳母家的唯一亲眷了。
正如昨日他明明很忙,和韩菀也不熟,但他还是抽空过来了。
韩家情况特殊,也不是无缘无故想退婚。
不得已解婚约,是不想耽误了杨于淳。
说开以后,才是最好的。
韩菀想得很明白,只是和母亲争执,她心里还是很难受,低低说“我和表兄有缘无分,这样对大家才是最好的。”
可现在问题是,穆寒蹙眉低声“可夫人她”
孙氏反应之激烈,她是不可能同意的。
韩菀揉了揉眉心。
“我们先找杨表兄。”
能说动孙氏最好,不行的话,她只能先找当事人。
两人年轻人先把话说开了。
她和杨于淳没有男女感情,人更理智,能更诚恳把话说开,对方也更容易理解她。
当事人决定了,事情性质先定下来,后面再两边慢慢做工作罢。
好歹她也添个助力不是
“过几日,等杨表兄闲一些。”
等杨于淳把堆积公务处理得差不多,“到时我们就去寻他。”
这也是韩菀一早就想好的。
再细细过了一遍,她最后还是决定先斩后奏。
熏笼火旺,鎏金鹤嘴香炉徐徐吐着青烟,百合香息和银霜炭的一丝松木清香混合在一起,徐徐氤氲偌大寝卧。
韩菀斜靠在引枕上,事情决定以后,她精神稍一松,被暖炭一熏,眼皮子便有些沉沉下坠。
这阵子里外奔波又精神紧绷,她其实很疲惫,情绪大起大落后,眼皮子一坠,她就睡了过去。
撑额的手一动,她侧卧在引枕上。
穆寒跪下来,轻轻拉开毛毯,盖在她身上。
烛光晕黄,她初雪般的面庞上,眼下淡淡青痕。
穆寒轻轻吹灭榻侧的长明烛,让她睡得更安稳。
她动了动,毛毯滑下。
他跪坐在榻前,轻轻把毛毯拉回来。
光线有些暗,她蜷缩睡着,面庞阴影明灭,难掩疲色。
穆寒蹙眉。
他忧她所忧。
对于杨于淳,他并无酸涩。
也不会嫉妒。
因他从未有过奢想,他和她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他深知自己不配,那份早知无望的情感他早决心一辈子深藏。
现在她要和杨于淳退婚,他不是高兴,而是担心。
她要劳心费神的事情实在太多,而她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小娘子。
外面庑廊传来脚步声,“笃笃”两下轻敲,健妇推开门,抬着箱子进了外间,正要请示。
穆寒低喝“噤声。”
他立即站起,撩帘制止了仆妇继续扬声。
仆妇左右为难,“穆卫,那现在”
天色晚了,韩菀不去商号,却不打算浪费时间的,吩咐把她带回的卷宗纪要都抬过来。
她睡了。
穆寒看了眼箱子,他吩咐抬进去,置于东窗案侧,“轻些。”
几口箱子被轻手轻脚放在东窗案侧,穆寒把内室的烛火都吹了,仅剩东窗一盏,就着微微摇曳的灯光,他守着她,翻开绢卷。
他要再努力些,为她解忧。
天色渐渐暗了,烛火摇曳,室内寂静,烛芯在爆开前就被人及时剪去,仅偶尔有一些绢帛摩擦的细响,几不可闻。
只都这么安静,韩菀却还是睡得不大安稳。
天黑下来以后,内房大部分地方都陷入昏暗之中,她眼睫颤动。
睡梦中总觉心悸,沉甸甸不安稳,她眼睑动了动,模模糊糊中,她隐约见一小圈晕黄的灯火。
灯下是一异常高健魁伟的身影,映着灯火朦朦胧胧的,坐姿笔挺,轮廓刚劲十足。
她一下子安心了。
沉沉睡了过去。
韩菀这一觉睡得沉,连晚膳都没吃,次日醒来,疲倦消退,精神重新振奋。
她忙碌着,估摸着日子,等了有七八日,她提笔写了一封信。
信中问杨于淳可有闲暇,待他得空了,希望两人能见一面,她有些事想当面和他说。
她命人把信送了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 孙氏心也不是坏的,观念不同分歧难以避免,话说现实很多父母也是这样诶,会把他们认为好的都给孩子按在头上,说不通。强烈吐槽
哈哈哈哈,给你们一个超大的么么啾明天见啦宝宝们 づ ̄3 ̄づ
最后还要感谢投雷的宝宝哒,笔芯
ethe扔了1个地雷
绯雪扔了1个地雷
二狗子扔了1个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