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长命女 > 第125章 初现端倪

长命女 第125章 初现端倪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16:54 来源:就爱谈小说

原本梁玉与丰邑公主只是酒肉朋友, 托赖丰邑公主所赠的骑士顶了大用, 再次相见,两人之间不免要更亲厚一些。赛了一回马,几乎是差不多的时间到了山顶, 丰邑公主笑道:“三姨一身的本事果然没有撂下。”

梁玉道:“野惯了, 让我坐我也是坐不住了。”

此处地势略高些,四下开阔, 如果有人来找她们,老远就能看得到。且梁玉虽说“过两日摆酒”, 实则现在在汤泉宫附近她就没有一个能摆酒的地方, 想趁这个机会与丰邑公主多聊几句。

回京之后, 梁玉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当年的关系重新捡起来。离京三年,虽不是物是人非, 狐朋狗友的情份也容易淡去。

丰邑公主也有交好她的意思,这位公主看起来放荡不羁,是这一代公主里最出格的那一样,实则心眼不少,一肚子的小账本。

两人情投意合,勒马闲聊。

丰邑公主孩子生完送走,没有这样一个“人证”在眼前,所有人都集体失忆了, 她还是桓琚的长女, 该有的待遇一样不缺。宴游无度, 交际颇广, 消息也很多。通过丰邑公主之口,梁玉知道了萧礼亲自到刘家登了几回门,为儿子求娶到了刘湘湘的侄女。

“他是个能耐人儿。”丰邑公主这么评价这位长位。

又说京城在宋奇的治下不如纪申的治下舒坦。梁玉听了就笑了:“这话从何说起我以为宋郎君比纪申更权变。”

“对我权变,对别人也就权变啦,”丰邑公主又像是一个睿智的公主了,“大家都权变,就都没规矩了。他偏又不想把律法都扔了,可不就乱了吗”

梁玉笑笑,一点头:“然也。”

丰邑公主又讲了一些事,到最后才提起王才人和李美人来。她对王才人给她生的幼弟并无特殊的感情,也不喜欢孩子的娘,对王、李两家人更是瞧不上。翻着白眼说:“我以前读书不用心,如今才知道什么叫粪土之墙不可圬,三姨,别与他们打交道,晾着就得了。”

梁玉道:“明白。公主自己呢”

丰邑公主狡黠地一笑:“你猜”

梁玉道:“我看公主再无烦恼的事了。”

丰邑公主摇摇头:“说不好,三姨”

一句话没说完,远远的两骑飞奔而来桓琚与桓嶷说完话了,桓琚忙他的事情,桓嶷要跟梁玉单独见个面、说说话。

丰邑公主道:“三姨去吧,别叫三郎久等。明日我设宴,三姨一定要来呀。”她知道梁玉才到京城,梁家别业也不大,如何招待还不如她在自己的别业里请梁玉,她还有事要托梁玉办呢。

梁玉道:“那就明天见。公主,这马舍得吗”

“只管拿去”

梁玉鞭马而走,桓嶷又不在汤泉宫里,他骑一匹白马,衬着黄色的袍子,头上金冠反射着日光,在一边道上等着梁玉过去。

梁玉快打几鞭,在桓嶷面前勒住了缰绳,笑道:“我还是头一回见到你骑马,挺有样子的么。”

桓嶷笑了起来,两眼微弯,他平时不大显,这一笑倒有一点生母的影子。梁玉直勾勾看着,扯了扯嘴角:“就这么开心么”

桓嶷还是笑:“我见到了您怎能不开心”

“哪怕说得这样好听,我也没糖给你吃。”

桓嶷笑笑,拨转马头:“走走”

“好。”

两人信马游缰,说尽三年来信中不及写完的话。梁玉问了桓嶷的生活,将在桓琚面前不好提的良娣、孺人的事也问了。桓嶷无可不可地道:“也就那样吧。”梁玉问道:“是不满意”

桓嶷想了想,道:“也还行。就那样吧。”

没有少年怀春的腼腆,没有热血男儿的激情,他的语气平平淡淡的,仿佛是给老师交了一份作业,而老师给他批了一个中等,老师学生对这个结果就像眼前摆了一碗鸡肋熬的汤。

梁玉低声问:“在想太子妃的事情吗”

桓嶷也压低了声音说:“三姨,我知道的,阿爹以为我胆怯,所以我的许多事情就不好办。可我只能这样,三姨放心,您受过的委屈,我日后必会讨回来。”

梁玉道:“什么叫日后我只要你自己过得好好的,我就放心啦。你看看我,看看我,我像是白受欺负的人吗要我说,你才叫人担心,把自己的日子过得舒服了,才有精神去干正事不是”

桓嶷笑笑:“袁樵会做万年县令。”

这官儿可不小,万年县的治所就在京城,品级都比一般的县令高,给个楣州刺史都不换的。梁玉想想,笑了。

桓嶷看她笑了,也很高兴,低声道:“以后行走宫里也小心些,有些乱。”

梁玉先不问原因,感叹道:“三郎,长大啦。”

“我本就比三姨年长的,”桓嶷回了一句嘴,续道,“四郎神情不对,三姨要小心。”

“怎么”

“不是对我,是对十二郎、十三郎,他前日对我说,疑心两个弟弟要谋反,这不是胡说吗他们俩才多大年纪呢”

“他这又是为的什么”

桓嶷皱一皱眉:“他说是为阿爹分忧,有人说他是为母报仇,真真假假,谁又说得好呢”

十二郎、十三郎的生母是废为庶人的凌贤妃,当年宠冠六宫。有得宠的就有失宠的,四郎的亲娘就是失宠的那一个。人要是一直无宠如梁德妃,没个想法也就这么过了,如果一直有宠,自然好好活着,最怕先有宠后失宠,落差大得能逼死人。四郎就把母亲的死算到凌贤妃的头上,凌贤妃贬死,儿女还活着。

梁玉摇摇头:“我看你才要小心。”

桓嶷道:“我信一信十二郎、十三郎是好孩子又何妨”

真的长大了,是个很好的太子了。梁玉笑眯眯地看着桓嶷,越看越满意。她不再问桓嶷对太子妃有什么想法。桓嶷与桓琚有着本质的不同,桓嶷与梁玉更亲近,对死去的生母、长兄怀有深厚的感情,但是梁玉还是要说,桓嶷比他亲爹要冷漠、理智得多。

婚姻的缔结是需要冷漠与理智的,不带一丝感情地看自己、评别人,才能更好地维系一桩婚姻。桓琚比桓嶷更重感情,但他的婚姻实在是个失败的例子。

“你也是个好孩子呢。”梁玉笑眯眯地说,不再提及桓嶷的婚事。

桓嶷的脸红了。

姨甥俩在外蹓了一会儿马,梁玉道:“回去吧,十天见一回面,陪圣人吃个饭。”

“十天就能见一面,比先前好多啦,去年统共也没见着几回。让我很担心。”桓嶷小声说。

“担心了就去看看,腿长在你身上。就这点路,前一天跑马过来吃个饭,第二天一早跑马回去。”

桓嶷笑笑:“是三姨能做出来的事情呀,我很喜欢。不过我是不方便这样的,嗐,以后吧。三姨,我回去了,三姨也回吧。”

梁玉笑着摆手:“路上小心。”

见了桓嶷,梁玉对外甥本人放心了,却又操心起别的事情来:他的弟弟,也都一年一年的长大了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个四郎确实蹊跷。不蹊跷也不能告两个年幼的弟弟谋反。

丰邑公主要请酒,或许可以再打听打听。

梁玉回到别业,与梁八郎吃了饭,后半晌外面马嘶人语,门上的管事跑了进来:“三娘、八郎,杨小娘子来了”

梁八郎惊讶地道:“这不是你生的吧怎么脾气这么像”

美娘由安儿陪同,穿一身箭袖,主仆皆骑马。进了厅来,笑给二人问安:“娘子、八舅。”

梁玉问道:“怎么想着先过来了”

美娘不好意思地说:“是吕师,听说娘子向圣人进贡布帛,就劝我押车跟了来。”

“哦。”梁玉应了一声。

梁八郎嘀咕:“吕娘子怎么支使起小孩子了,嗳,你们别看了,还不给小娘子安置了”

美娘心中别有一番滋味,她本来对梁玉高看吕娘子颇为不解。在楣州的吕娘子从不拖后腿,也帮着管事,但是这些一个合格的管事娘子都能做得到,并不值得梁玉这样一个人以师礼待之。

直到回到京中,梁玉被召到汤泉宫,这时才显出吕娘子的好处来。吕娘子先把梁玉的产业归拢了,梁玉流放前把自己的财产都分了,但是当时她的钱、物,获赠的人都接收了,房舍、庄园都不好意思伸手,还是保留了下来。吕娘子将这些都整理了,今秋收成不错,吕娘子给梁玉理出一大笔京城交际的开支出来。

第二件事就是在桓琚半真半假派人来问“贡品”的时候,把美娘推到汤泉宫去。去梁府的是程祥,跟梁玉关系还不错,遇到美娘得空肯定会提一提,省了梁玉自己讲的功夫。

与此同时,吕娘子自己则梳理了梁玉在京中的关系。还保持着与袁家的联系,并且在梁府中活动,与南氏处得非常融洽极力想让梁玉早点出 嫁。

我身边要是有这么一个人,也会重用的。她对我可真是不坏,留在府里我未免尴尬。先前小瞧了吕娘子,是我心太浮躁啦。

梁玉道:“那正好,八哥,找个认路的人给大公主说,我带美娘去她那里蹭饭。”美娘的事情是排在桓嶷、纪申等人之后的,这两天没有合适的机会对桓琚父子说。

美娘一亮相,又是提醒所有人楣州的叛乱与平叛,这里面袁樵、梁玉的功劳都不算小,连带的,现在还在路上的王刺史也能沾点光被提及。吕娘子这时机瞅得刚刚好。

当天下午,梁玉带着美娘先去看刘湘湘。都在别业里,讲究就没有那么多,刘湘湘跑出来拉着梁玉的手往里走:“可算来了,阿家去舅家了,我在家里怪无聊的。我家那个昨天还念叨,要与你再摇一回骰子,你说气人不气人咱们再收拾他一回吧。”

刘湘湘生孩子的时候梁玉正在楣州日天,没顾上给这孩子送礼物祝贺,周岁的时候才补上了礼数。刘湘湘看到梁玉高兴极了。

梁玉笑道:“好呀。不过,先看看这是哪个”

刘湘湘脸上一红:“怪你,不先说。还用看吗猜都猜得出来,一定是美娘是不是好年轻呀,我有好些年轻时的东西,来来来,挑一挑。”

京中贵人并不难相处,美娘心里说,还是看娘子的面子,我跟娘子来京城是来对了。

严中和还在汤泉宫里给萧礼当跟班,今天暂逃过了抄书的劫难。梁玉来看刘湘湘存的心眼儿最少,只是在说昨天面圣的时候提到遇到了萧礼,萧礼说给儿子求娶了刘湘湘的侄女。

刘湘湘痛快地道:“是,那是个好孩子,跟他叔叔不一样。”

“那洛洛呢没见你信里提到她的婚事,她怎么办要我说,我做女道士那会儿是最逍遥自在没人管也不用操心的,她又不是女道士,还归俗家管。”

说到刘洛洛,刘湘湘又生起气来:“萧三真是个害人精但愿他能珍惜自己的妻子吧洛洛唉,家里原先有意将她嫁给黄侍中的儿子。”

“啊”

黄侍中就是黄赞,桓琚一手提拔起来,不怕死的猜测一下,必是留给桓嶷用的人。只要黄赞不死,黄家两朝富贵是有的。但是黄赞的家族并不显赫,黄赞的儿子如今也不是做的高官。

刘湘湘骂道:“萧三真是混蛋”

“洛洛自己怎么想呢”

“唉,哪轮得到她想呢那边萧司空给了个消息,说是,圣人要给丰邑公主择婿,黄赞的儿子也在里面,只是还没定下来。岂不闻禁脔”1

“那”

“所以啊,说了崔颖。”刘湘湘的神色间极是不满。崔颖也是个后起之秀,门第比起刘家也差着不少,本人还有个酷吏的名号。优点扳倒了数,就是长得不错,还给卢会破了点相。刘洛洛的婚事多少波折,吃了好些个苦头,刘湘湘曾暗暗的想,我这个妹妹,太子妃也做得了。其实有点想促成的意思,好让萧度丢个脸。现在这个结果,刘湘湘是不满意的。

他呀梁玉却笑了:“他那是很好很好的。他是个很知道道理的人,且遵礼守法,前程也不会差的。”

刘湘湘还是不大乐意,嘟囔道:“先看看吧。要是不好,我是不依的。”

“定下来了吗”

“嗯。没声张。”

梁玉起身道:“那我得回去好好准备准备,这份礼是不能少了的。”

刘湘湘笑道:“你的好事也近了吧”

梁玉道:“哟,这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什么也不知道的。”

两人打趣一番,约了下次见面,梁玉才带着美娘回自家别业。一路上将这两天得到的信息又从头捋了一遍,心道:开始变天了。

一边美娘则感慨:家族无名,什么事都要被人挑剔呀。崔中丞是多么好的一个人呢,还要被瞧不上。

刘湘湘不大瞧得上的崔颖,却是一个香饽饽。

第二天,梁玉带着美娘去赴丰邑公主的约。

丰邑公主的别业比梁家的大,位置也更好,景色也美。她凿渠引水,在自己的别业还修了几口汤池,在自己家里就能泡温泉。

酒肉朋友不讲究,“母女俩”一进来,丰邑公主先给了美娘见面礼,就拖着两人去她的汤池里泡澡舒筋活血。

梁玉头一回遇到这样的招待,笑道:“还 是公主实在。”

“对三姨,我能不实在吗来来来,换上衣裳,咱们同去。”

丰邑公主的汤池有室内的也有室外的,室外的会被她用来做些不可描述的事情,室内的就正经得多了。纱幔低垂,香炉生烟,鱼口中吐出腾腾的热水,汤池的一边砌着台阶可以走到池底。汤池不深,约摸是漫到美娘脖子的位置。

三人泡了一会儿,梁玉就夸道:“公主好享受。”

“烦心事太多,我也就享受享受这个了。”

“怎么”

丰邑公主琢磨了好一阵儿,不大想掺和进太子妃的事儿,无论什么时候她都是公主,现在还没个婆家,要操那个心干嘛她只要新的太子妃不是她的仇家就好。丰邑公主最大的仇家是姓杜的,姓杜的当不了太子妃。

所以现在丰邑公主顶关心一件事:“阿爹要给我选驸马。”

梁玉一怔,旋即笑道:“是谁有这样的福气”

丰邑公主掀掀上唇,露出一个不屑的笑容来,往一边池壁上一靠,抱着膀子说:“我看没人敢娶我的。”

丰邑公主恶名在外,这个恶名比梁玉的名声还要糟糕。梁玉只是“凶”,丰邑公主却是“乱”。这一条就能抵消许多由公主这个身份带来的好处,好些个权贵之家都不乐意尚丰邑公主。门第差些的,丰邑公主肯定瞧不上。

梁玉眨眨眼,不管丰邑公主的意思,只问梁家要不要娶丰邑公主。梁玉多半也还是要摇头的。当然,如果桓琚就要把女儿嫁过去,梁家也不会反对。

丰邑公主现在就面临着这么个情况,哪怕她真心想过日子,婆家也得有个小算盘。

梁玉问道:“圣人的意思”

“啊。”丰邑公主淡漠地应了一声。

不止桓琚,包括桓嶷等弟弟,万年县公等宗室,以及晋国大长公主这样的前辈,都认为她得再挑个驸马。

“那公主的意思呢”

“看来是不由我做主了的,多半是阿爹取中的人。”

“公主心里有底了”

“唔,黄赞的儿子、张轨的孙子、宋奇,哼是觉得我配不上世家子弟吗简直笑话”

恐怕不是,这怕不是得跟朝廷上的事情儿连着吧黄、张、宋都不如杜氏的门第,圣人必然不会觉得世上有自己的女儿配不上的人,那就只能说圣人需要笼络这些人,梁玉心里暗暗发愁,一旦重用这些人,萧度当年是怎么讲的没那么多的位子,这不是争夺也是争夺了。小先生算哪拨,我又算哪拨呢

心里百般愁,梁玉脸上还是好奇又促狭:“公主看中谁了呢”

丰邑公主心道:三姨果然是生了一副七窍玲珑心的。也大大方方地说:“我要一个美人。”

不会是崔颖吧梁玉捏了一把冷汗,她觉得能入丰邑公主眼的美人,也就只有崔颖了。别人不能说长得不好,但是崔颖肯定更合丰邑公主的胃口。

丰邑公主果然得意地说:“你看,崔中丞如何他若尚主,我必保他无恙。他有酷吏之名,酷吏向来难有好下场。我得一个美人,他得一个富贵终老。宋奇也还罢了,黄赞的儿子、张轨的孙子,你听过吗反正我是没听过的。我才不要他们。”

你想太多了,圣人显然是不会答应的。梁玉抽抽嘴角,问道:“公主的心事,圣人知道吗”

丰邑公主笑道:“还没有。”

“问一问吧,别硬犟。圣人做事都会有思量的,先探探口风,要隐密,他不会乐见公主宣扬看中哪个男人的。”梁玉心知肚明,哪怕崔颖没定给刘洛洛,桓琚都不可能答应女儿,也就不必告诉丰邑公主她看中的人被捷足先登、给刘洛洛结丰邑公主这个仇人了。

丰邑公主原想找梁玉做说客,不过听梁玉说的倒也有理。自私养面首养出孩子之后,桓琚对她的私生活就看不大顺眼,太嚣张了让桓琚生气就不好了。

“好我去对阿爹讲。”

梁玉心里则想:不知道以后你站哪一边呢

丰邑公主还没想到那么远,她眼下能想到的是,桓琚给她选的驸马的档次。她选崔颖而不是别人,也是想顺着桓琚的思路来。行,不给我世家子也行,崔颖总是与宋奇等一路的,我看他好,就他了。

至于跑到汤泉宫去碰壁,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梁玉每天四处拜访,直到二十二日,萧礼给儿子订婚的正日子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