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长命女 > 第145章 再添一喜

长命女 第145章 再添一喜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16:54 来源:就爱谈小说

自苏醒以来, 桓琚接见大臣也极少有这么长的时间。

梁玉才进宫的时候, 知道的人还不以为意,近来亲贵多到汤泉宫来表忠心, 不独她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眼神就发生了变化。梁玉在桓琚面前算是比较放得开的,少了诚惶诚恐, 多了点心眼。

那一边桓琚犹自拉着袁先絮絮叨叨,这一边梁玉就已经预感到了后果。被皇帝看重是一件好事,她也就坦然接受了。再看桓琚, 唠叨的还是一个“孝”字, 就知道桓琚的心结肯定是在这里了。桓琚也是惨, 一个皇帝, 偌大的国家在他的治下海清河宴,自己家后院起火、儿女作妖。那是得多说几回。

桓琚与袁先已从回忆往昔,谈论经史里的孝行, 说到了结尾。赐袁先出身,也是要拿这个“孝”字说字,并非是要给梁玉撑腰, 敲打袁先这个养子。说到最后,他也没忘了把夸过“有孝心”的梁玉给好好地再赏一通。

这下只要不是瞎子就都该知道圣人的心思了吧梁玉默默地想。见桓琚手抖得更厉害了些, 话也说得差不多了, 趁他换气的空档, 说“您说的这些, 我们阿先都知道的, 他要不知道,也不能就这么好。歇歇吧,您也歇歇,阿先今天才跑过来,也让他歇歇去,正长个儿呢。”

桓琚要表达的意思都表达完了,自己也疲了,慈祥地摆摆手“去吧,去吧。”

梁玉起身告退,携袁先出了汤泉宫。

袁先少年聪慧,遇到这样的场面也难免激动,小心地搀着梁玉的胳膊,将她扶出殿外。看着守在殿外的宦官给梁玉披上斗篷,伸手给拽严实了,才飞快地穿上了自己的那一件。他内心的激动还没有平复,千言万语都堵在了喉咙里吐不出来,沉默地跟着梁玉一路回到了袁家别业,才叫了一声“阿娘。”

梁玉一路上想的是桓琚今天翻来覆去说的“孝”,桓嶷要怎么做才能让桓琚喜欢。猛听这一声,失笑道“哎,我在这儿,没丢。”

袁先低头看自己的靴尖儿,不好意思表忠心了。

到了堂上,杨夫人先打趣“你们可回来得晚了,我们都收拾好啦。”她与刘夫人婆媳俩执掌家务皆是好手,三言两语便安排毕,堂上炭盆烧得旺旺的,瓶中插的红梅映着墙,说不出的清雅。

袁先揉揉鼻子,道“孙儿也蒙圣人召见了。”

杨夫人与刘夫人相视而笑“是吗我们可不觉得有什么好奇怪的,是不是叔玉”

梁玉笑笑“是赶上了。”

母子俩坐下,梁玉道“圣人赐了我们阿先出身了,哎,这已经是官身了,还用去上学了吗我还想着,你过两年能不能进国子学呢。”国子学里的权贵子弟,他们的爹比太学里的高一整个档次。

刘夫人问道“怎么回事”

“因为阿先好呀。”

刘夫人见她不肯表功,就知道肯定跟她关系,便不多问。袁先抢答道“是阿娘向圣人提起我。”

刘夫人内心的猜测得到了证实,不再纠缠于此“那也叫你爹欢喜欢喜,派个人,去送个信,告诉他,咱们娘儿几个都平安到了,住下了。你还得赐了出身。”

袁先步履轻盈地跑了出去。背后杨夫人欢快的声音“瞧瞧他,这才有点活泼的样子,不装老成了。”又告诉梁玉,已经派人去梁家的别业告知梁玉已经来了,让梁玉今天安心休息,明天去看望父母。

梁玉笑道“我也怪想他们的,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还有三郎,也还没有见到。”

刘夫人道“我们既然来了,就安生多住些日子。阿先请的假,哎哟,快,问问佛奴怎么安排的,他还回不回去上学。”

袁先却又带着个小厮,搬着笔砚过来,铺了信笺,提笔道“您有什么吩咐,我写下来。”

三个女人你一言我一语,由袁先执笔写了。报平安、报喜、询问,一一写明,命人送回京城去。刘夫人又命袁先“明天陪你母去你外婆家。”

袁先笑道“是。”

桓琚重孝道,梁玉就得先去看望父母,将与外甥见面往后放一放。

次日用过早饭,袁先即护送梁玉去梁家别业。

梁玉在车上笑道“我以前自己四处乱转的时候多了,不用这么小心的,没那么娇贵。”

袁先只管笑着不说话。

到了梁家别业,全家都很欢喜,南氏拉着梁玉说话,梁满仓就叫“外孙”来吃酒。梁玉说“他还小,别给他喝太多。”梁满仓道“你甭管,陪你娘去吧。”

梁家是不会有什么诗会、以文会友之类的,不赌钱已经是收敛,没有共同的爱好也不要紧,酒馔流水一般的递上来。袁府讲究生活情趣、讲究养生,袁先斯斯文文戳几筷子,被梁大郎赞道“真是高门大户出来的公子,有教养。”

他们之前唯一的“外孙”、“外甥”是太子,这个外家的谱是摆不起来的,如今有了一个这样身份的人,既新鲜又有趣。还没跟他爹一块儿来就是个小孩儿。梁府天然畏惧袁樵,对袁先就没那么多拘束了。袁先被热情地包围了,很是哭笑不得。

梁玉与南氏在后面说话,南氏将手搁在女儿的肚皮上,小心地叮嘱“虽有了自己的骨肉,对先头的孩子也得好好的。有他在,你婆婆、太婆婆才不急着催你生,得讲这个良心。”

梁玉笑道“放心,有数的。您都说过了的。”

又问家里怎么样,南氏道“都好,就是闲得慌。”

“闲着好呀,”梁玉道,“现在那是蹦跶的时候吗咱家这点儿本事,不够瞧的。”

“唉,平安是福呀。”

母女俩叹了一阵儿,又都高兴起来,南氏道“我给孩子做了几件小衣裳,你自己也得做起来。现在是不缺这些了,亲娘做的跟别人做的就是不一样的。”

“哎,我的手艺您还不放心吗对了,还有一件事儿。”

梁玉往别业没带太多的东西,桓琚昨天却赏了很多,过来也带了不少,取了锦锻来分与众人。热闹了一会儿,南氏这里也摆了午饭,娘儿们一道吃。吃到一半,王管家派人来说“三娘去看看吧,小郎君喝得有点多了。”

南氏骂道“老东西又发癫了,逮着孩子灌起酒来了。我与你一起去看。”

到了前厅,只见袁先被围在中央,他喝得脸也红了,说话有点大舌头这孩子不知道今天哪里不对了,往里的机灵劲儿没了,实实在在地喝酒。。气得梁玉将哥哥、侄子们一指“打量着我嫁了就不会揍你们了是吧”

南氏揪着梁大郎的耳朵“你还小吗醒酒汤呢”

王管家连声道“有、有,都备下了。”

一行人被灌醒酒汤,梁满仓不满地道“我们高高兴兴的,你们偏要来扫兴。我外孙来了,我高兴”

白天不能说人,晚上不能说鬼,才说“外孙”,他那正正经经的大外孙派人来了。东宫的宦官送来了酒馔,传了桓嶷的话“不能亲至,卿表心意。”

梁家谢了恩,梁玉对来人道“太子如何”

“殿下一切安好,只是相信三姨。”

梁玉道“上覆太子,笃行孝道。”想必桓嶷能够明白。

“是。”

梁玉还是不大放心,从娘家回来第二天又去了汤泉宫见外甥。

随着桓琚情绪的好转,连带所有人都没有那么紧张了。桓嶷半真半假地抱怨“我等三姨好久了,到现在才来看我。”

梁玉道“我还道前天在宫里能见到你呢。”

桓嶷惆怅地叹息“我去看四郎了。”

桓岳现在还关在汤泉宫,判他要关在吴王府,但他已不是吴王了,吴王府作为囚所所有亲王相关的饰物等都要除去,京城正在赶工。暂时他就还押在这里。

梁玉问道“他怎么样”

“还是不肯松口,头疼,”桓嶷有点撒娇地说,“我劝他给圣人上表谢罪,难道不是为了他好吗”

想到一起了梁玉蓦地开心起来。她前天从汤泉宫里出来一路上给桓嶷想的也就是这么个主意,端茶倒水听话老实这几样桓嶷已经做到极致了,还有什么能表孝道的

贴心。

这个时候对桓琚而言,什么最贴心让忤逆他的子女认罪,那是最能得他欢心的。最好能让这两个不孝的子女痛哭流涕,跟桓琚认罪了,那桓琚心里就舒服了。

梁玉一旦开心,坏心眼也冒出来了“三郎看到弟弟,就忘了妹妹吗邀上丰邑公主、安邑公主,去劝那位公主也写谢罪表呀。”

桓嶷眨眨眼,这个真忽略了“哦哦是,是多亏三姨提醒。”

梁玉继续倒坏水“甭管那位公主写不写,都告诉四郎,那位公主已经在写了,让他看着办吧。”

“噗哈哈哈哈”桓嶷拍大腿笑得十分开心,“对对对哈哈哈哈我终于明白阿爹为什么就喜欢同三姨讲话了。同三姨讲话真是开心。”

梁玉嗔道“这是什么话你才发现吗”

“不不不,我早就知道的,早就知道的。哎哎,别生气呀。”桓嶷连连拱手讨饶。

“瞧,这不就得了吗哪有什么难事呢”

“对对对。”

梁玉最后才问“还有一件事,我先问问你,成不成”

桓嶷坐正了“你只管说。”

“吴王妃。”

“她在京里吧哦”桓嶷想起来了,“她是袁氏她与你没什么关系吧”虽是问句,桓嶷说得却很肯定。桓岳娶妻的时候,桓嶷见到一个“袁”字,想到梁玉要嫁到袁家,是留意过的。吴王妃与袁樵这一枝早远得十万八千里了,若非袁氏名门望族谱系还在,这样疏远的关系,在普通人那里,早就互相不认识“五百年前是一家”了。

梁玉道“已经出了五服了,八竿子都打不到。可是过来之前她的母亲来找我,想知道女儿的近况。”

桓嶷道“应该没人为难她。等四郎的降表写上了,我再陪阿爹几日就要回京了,到时候我会留意的。有消息,我派人告诉你。”

梁玉道“有句话就成。对了,十九郎”

桓嶷笑道“淑妃娘娘已经提醒过我了,都办妥了。”

梁玉叹息一声“你也太辛苦了。”

桓嶷笑着摇头“已经很好了。不说这些了,看过别业了吗阿爹让我挑,顶大的太显眼了,我挑了个顶精致的。”

“你在这上头的眼光一定比我好,我过两天就去看看,还好摆酒呢。”

桓嶷倾身上前,郑重地道“我以后一定让你住上顶好的。”

“现在别说这个话。”

“哎。”桓嶷笑眯眯地答应了。他能抽出来的时间就这么多了,桓琚虽然醒了过来,身体确实不如之前了,好些政务自然而然地转到了桓嶷的手上,桓嶷可以不显山不露水,却要露面。

小心地把梁玉扶起来,桓嶷遗憾地道“竟不能多处片刻。”

“日子还长着呢。”

“也对。”

汤泉宫不如宫城规整,大致的位置还是有的。梁玉从桓嶷的寝殿出来,不远就是各部衙办公的地方,不可避免与一些官员打了照面。人人见她都颔首,认识的如严中和还跑上来问个好,说两句话“湘湘还念叨呢,不晓得你什么时候有空。”

“我现在就有空。”

“切”

两人斗两句嘴,严中和叮嘱“别忘了湘湘的约。”

严中和说完话,他的上司萧礼慢腾腾地踱了出来,严中和乖乖站好,梁玉也不自觉地立正。严中和未及抢出,萧礼先对梁玉微笑颔首,道“路上小心。”

梁玉答道“劳您关心。”

交谈两句,各归各位,梁玉心道奇怪,为何是他先与我说话开口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是下位的先开口。萧礼是朝廷重臣,梁玉是个外戚,年纪也是萧礼为长。

这个疑惑到家之后即得到了解答。

萧度正在家里等着她呢。

因在楣州的交情,萧度与袁樵达到了“登堂拜母”的程度,先拜见了刘夫人、杨夫人,继而拒绝了袁先的陪见。这是很怪异的,因为袁樵不在,则接待男客的任务照理应该落在袁先的身上。

袁先也不大理解,两位夫人开始担心这个有前科的人要作妖,都很警惕。刘夫人不动声色地道“彦长不在这里。”

萧度含笑道“晚辈先不是来见他的。”他一派贵公子的模样,看着赏心悦目,不干蠢事的时候刘夫人也不免对他和气一点,客气地问“那是为了什么呢”

“额,这个么也与阿先有关,何如等三娘回来,我一同说与诸位听呢”

刘夫人讶然“是阿先授官的事情吗”这里离得比较近,如果是汤泉宫发出的命令又或者萧家有意给面子先透个气、表示可以商量,先来说一说,也不算太出格的舞弊事件。那是得记着萧家的人情。

萧度笑着摇头“反正是好事。”

有此插曲,梁玉到后堂刘夫人就说“快来吧,你不来,他就不肯说了。”

梁玉诧异地问“还有什么事非要等我回来呢”

萧度道“是想问一问,你们家阿先没有定过亲吧”

你来说媒啊三个女人心里齐齐惊叫,你靠谱吗

别的事情就算了,萧度做官还行,这男婚女嫁上头,她们天然不大信任萧度。萧度道“有没有呢”

“没有的。”刘夫人说。

萧度笑道“那便好了,我有一个侄女”

“等等”梁玉打断了他,“跟彦长说了吗”

“你们离得近,我又不是正经媒人,我就闲来说一句。”

这货还是不可靠三个女人都有点生气。

萧度也觉出气氛不对,连忙解释“家里长兄看中阿先少年英才,孝行可嘉。”

屁这样的人要多少有多少,你萧家才不会看中这两条就找女婿哩还是萧礼那就更不可能他要只看这两条,就不是萧礼了。梁玉腹诽。

这的确是萧礼的意思,也不就是看上袁先这个人了。梁玉与袁先面圣的事情不需要保密,桓琚正在要宣扬孝道,两人的奏对自然就传了出去。萧礼便有了这个主意招袁先做女婿。婚姻是结两姓之好,萧、袁是门当户对,首先不份。袁樵这一支相较而言是败落了几十年,现在却有复苏的迹象了,也不算让女儿去受苦。

这桩婚事中梁玉的因素也是很大的,萧礼听到“长子”,就知道袁樵这家败不了。梁玉还是太子的亲姨母,桓嶷对她的感情是有目共睹的。

桓琚的身体明显不如以前了,黄赞、纪申等又拜为执政,纪申犹可,黄赞对权势是有野心的,到时候免不了又有摩擦。萧礼现在就得开始找盟友,有些人,你不拉过来,就要被别人拽走。

袁先品貌也不错,身世坎坷本是个劝退项,但是养父母好,又弥补了过来。

综合考虑,可行。

萧度这个有交情的人就被打发过来探口风了。

要梁玉说,行,非常行,萧礼的闺女,她见过的尤其现在俩人年纪小,成不成的,不管是先见个面还是怎么的,都有回旋的余地。且袁府现在势单力薄,与宗族的关系也亲也不亲,可不得有盟友吗

不过得看刘夫人与杨夫人还有袁樵的意思,以及客套地说“只恐高攀。”

两位夫人也觉得是天上掉下的馅饼,担心有毒。

萧度再三解释“二哥家的四郎与你们家的阿先还是同窗呢,我们当然知道阿先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哪有拿这样的事情寻人开心的呢我那侄女,你们也是见过的。”

梁玉就问“小娘子是个什么意思”

“嗐,父母之命”萧度正经话说到一半,被梁玉瞪了回去,“咳咳,她也没有不愿意。”

梁玉道“那我得先问问彦长的意思。”

“你、你们的意思呢”

三个女人一齐点头“当然是求之不得的。”

萧度一合掌“我就说这事合适,一说就成的。”

梁玉道“怪不得你叫阿先避开了呢。”

萧度嘿嘿一笑“我须得回复大哥去了,告辞。”他这回来主要是探梁玉的口风,若是只看袁樵,萧礼的女儿是不必嫁袁先的,一旦加上了梁玉,情势马上发生了变化,此事非问梁玉不可。而只要梁玉答应了,袁樵一定是不会反对的,那这件事儿就成了。是以自告奋勇先与梁玉交涉,乃是他的主意。如今事成,萧度也有些得意。

袁家这里,萧度走后三个女人再也止不住脸上的笑容,刘夫人道“快,快写信。”

梁玉道“让阿先来写吧。”也好事先知道,愿不愿意的都有机会说出来。万一跟萧度当年似的,岂不是坑爹

袁先正在猜测是个什么事,被叫进来的时候还摸不着头脑,铺开了纸,凝神听刘夫人口述“萧三为阿先提亲。”一个走神,在纸上拉了一道长长的墨线。

梁玉笑问“你有没有心爱的姑娘了如果有,不管萧三提的是谁,咱们都拒了。甭弄得你也不痛快。”她还真是这样想的,两位夫人只当她在说笑话,萧度说的对,父母之命。

袁先红着脸摇摇头“没、没有的,真的没有儿一向老实。父母之命,儿听娘的。”

梁玉道“那你赚了,萧司空的孙女儿。”

萧司空适龄的孙女就是萧礼的长女,比袁先大上一、两岁的样子,也是颇为合适。袁先整个人都羞红了,很有点他未来岳父的风范。

杨夫人道“快写吧,写完了再害羞。问问你爹可不可行,如果可行,我们就要请人保媒了,他想请哪个”

袁先的脸更红了,匆匆书就,又问“那,还有什么要添的事吗”

梁玉道“你再写一件,递到京里袁尚书府上,就说,太子回京之后,会照顾手足的。”

袁先知道袁尚书的事情,脸上红潮渐渐褪去,也认真写了。待书信写完,他人也冷静了下来,道“儿即去安排可靠的人送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