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长命女 > 第29章 一波未平

长命女 第29章 一波未平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16:54 来源:就爱谈小说

行不行

当然是可以的了

李淑妃含笑对儿媳妇点头, 前太子妃也是个大家闺秀,与梁玉曾经见过的陆谊还是同族,只是血缘已经远了。陆氏见婆婆首肯,也不含糊,低头对女儿小声嘱咐了几句, 小姑娘便乖乖地走到梁玉身边来。

梁玉大喜,先问她一句“我可不可以抱你呀”

小姑娘点点头。梁玉抱起她, 向李淑妃笑道“多谢啦。”

李淑妃笑道摆摆手“去吧去吧。”

梁玉抱着小姑娘,低声问她叫什么,小姑娘也小声说“我叫阿鸾。”

梁玉现在充其量是个半文盲,大概能猜到这是个什么字, 写是不会写的,只好含糊的说“不错不错,挺好的。”

将人抱到棋盘前,桓嶷紧张得“刷”地站起来了, 他僵硬得像个雕塑,想伸手又怕侄女不肯,想说话, 喉咙里又发不出音来,眼睛直勾勾地瞅着。梁玉笑道“站起来做什么你坐下来先。”

一个口令一个动作, 桓嶷坐了下来,还眼巴巴地看着阿鸾。梁玉问道“会抱么”叫桓嶷坐下也是因为这个, 不管会不会抱, 他坐下来了, 把小姑娘往他膝盖上一放,就不至于因为抱不好而摔到了。

“会的会的”桓嶷终于找到了声音,双手已经伸出来了,小心地说,“以前抱过的,她小的时候。真的”他哥给他抱过侄女儿,还约定过,等侄女长大了,叫弟弟代为主婚,做弟弟的当了真一直记到现在。桓嶷眨了眨眼睛,可惜大哥看不到了。

梁玉将人往他怀里一放,还想给他调个姿势,他已经很小心地让小姑娘在自己膝上坐好了,两只手将人圈了起来。桓嶷被贴了定身符,稳稳地充当侄女的座椅,嘴巴倒是动,絮叨道“你别怕,我护着,不会叫你掉下去的。”

桓琚叹一声“阿鸾长这么大了呀”

他钟爱长子,对长子的孩子也是有感情的,如果是个孙子,他甚至有可能考虑立太孙。但是孙女的话,在种种事务面前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孩子有母亲、祖母抚养,他认为也不需要他操心。何况,桓琚是个喜欢热闹、性情爽朗的人,不爱看哭哭啼啼,也不爱看酸脸,就喜欢开朗的人。看到孙女难免会想到早逝的儿子,又是一番伤感。身边的人知道他这脾性,渐渐也就不提了。

一看孙女长这么大了,颇为感慨,再看儿子,眼睛都亮了。桓琚心道,他倒是还记得他哥哥。父子俩一个跟孙女儿下棋,一个就抱着侄女看不够,场面十分温馨。

梁玉趁机溜了,去李淑妃那儿蹲着去了。

李淑妃笑道“我话少,小娘子们会憋坏的,那边她们活泼,跟她们玩吧。”说是这样说,一点赶人的意思也没有。梁玉反正已经蹲这儿了,也笑道“宝贝儿借走了,就拿我来做个抵押吧。多咱宝贝儿还回来了,再把我放回去就是了。”

李淑妃笑了“那好,说好了,我这里可没得输的,只有两卷旧经。”

梁玉来了兴趣,问是什么经。得知是佛经,高兴地道“我家里也才得了两本,还没开始读呢。您看先从哪里开始的好”

李淑妃笑道“这是看缘份的,又不是要考学问。”

“那咱俩这么一提,可见我和这些经书的缘份也是到了。”

李淑妃拍着梁玉的膝盖说“到了到了,是缘份到了。”

两人正说间,那边棋盘上一阵惊讶,又是骚动。两人一齐看过去,只见桓嶷正教阿鸾行礼。李淑妃惊讶道“这是怎么了”陆氏一旁试泪,语带喜意“圣人给阿鸾食邑了。”

桓琚哪能赢孙女儿呢随她怎么玩,桓琚就陪着,完了投子认输。他一认输,便发现儿子眼睛更亮了,还直勾勾地看着他,也不躲闪了,居然直接说“阿爹,彩头呢”

桓琚希望桓嶷能跟他多说话,问道“什么彩头”

桓嶷居然梗起脖子来讨价还价了“您还没封阿鸾呢。”

桓琚高兴了起来“封号是她该得的这就给”

“那彩头呢”

桓琚更高兴了,儿子居然学会顺竿爬了“你说呢”

“食、食邑,可得多些。阿鸾与别个不一样的。”

“就依你,你说多少”桓琚含笑看着儿子,越看越觉得有趣。

桓嶷被亲爹看得满心不自在,抱紧了他的小侄女。想了想,报了个数“五百,这得是另加的,比旁人多的。”

桓嶷道“就先五百,我给的。再多,你去想办法。”就给了孙女儿一个郡主的封号,外加五百户的食邑。即使是皇室子女,也不是生下来就有封地封号的,一般是按得宠程度,越合心意封得越早,也不是所有人的食邑都一样的,越讨皇帝喜欢,食邑越多。

阿鸾是前太子的女儿,照例是个郡主,但是她才五岁,亲爹死的又早,当时一团乱,大家争储位。她年纪还小,还没到迫切要封她的时候,李淑妃与陆氏担心的就她一个。就怕人走茶凉,等她长大了,处境尴尬。

五百户的食邑对郡主而言已是不少了,公主们封个千户的也不算很委屈,遇到朝廷提倡节俭,公主甚至也可能只有几百户。桓琚还与儿子有约,这五百是额外的,以后还得有。

桓琚做完了这一件事,颇觉了了一桩心病,也是心情舒畅的,对李淑妃和陆氏道“阿鸾还小,不要过份拘束她。宫里难道不是她的家要多出来玩耍。”

李淑妃与陆氏连忙称是。

桓琚又问“你们又说什么呢”

李淑妃笑道“与三娘说佛经呢。”

梁玉开始往后躲,不想再惹人注目。她将阿鸾小郡主推出去是一件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事情,将桓琚的目光集中到阿鸾身上,孤儿寡母得皇帝重新关注,是能改善她们的条件的。同时,自己也从刚才大赢特赢里抽出身来,不至于继续招摇。这殿里的人的目光,都是随着皇帝转的,只要她别再在皇帝面前冒头,后一段就没她什么事儿了。这样她姐姐的好事也就圆满的落幕,起承转合都齐了,啥时拿出来说,都不算土气。

桓琚封阿鸾的时候,她虽与李淑妃说着话,其实已经听到了,但是没有动。她当时是想,如果顺着桓琚问“说什么”,回一句一语双关的“说你小气。”再进一步说“佛经不算经么上次没给。”会怎么样思之再三,以为不妥,索性就躲了。

总之,当桓嶷恋恋不舍地将侄女还给嫂子的时候,整天的仪式从面上来看,是圆满的结束了。

皇帝父子在延嘉殿呆得已经够久的了,桓琚便带着儿子去东宫,这还能赶得及见上梁满仓他们一面,然后让梁家男丁回家。桓琚这也是有他的盘算在内,这会儿回去,应该已经喝得差不多了,酒后散德行,看看梁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

皇帝父子离开,种种看客也都渐次离开,李淑妃临走前对梁婕妤说了一句“别总闷在屋里,有空到我那儿坐坐。三郎现不在你眼前了,阿鸾倒可解颐。”

梁婕妤忙说“那敢情好。”

李淑妃拍拍梁玉的肩膀“我看你举止比她们还强着些,别总闷在家里,既有门籍,多来看看。我那里别的没有,经书还是有几本的。”说完,带着儿媳、孙女,扬长而去。又有了几分当年太子之母神采飞扬的模样。

延嘉殿只剩自家人了,梁婕妤说一声“淑妃娘娘,好人呐”待要说什么,李吉、君华为首的众宦官、宫女又凑上来,要给梁婕妤再道个贺,再好好谢谢三姨的厚赏。梁玉并不受他们的大礼,避开了,又还了半礼,笑道“三姨没钱,都是桌上赢来的,见者有份,何必再谢前前后后你们受累,也该开心开心。下回我要手头紧,别说我穷抠门儿就行啦。”

说得众人都笑了起来。梁婕妤道“你们三姨说了,就都收下吧,都不容易。”

李吉等人这才退下。延嘉殿上下,不免说些梁家人其实也挺好的话。

直到此时,梁婕妤才得了点与娘家亲人说私房话的机会。梁婕妤久离家乡,听到乡音便觉亲切,其实嫂子们、侄女们,能与她说的东西也不多,讲的都是琐事。梁婕妤自己做事不大出挑,经得见得倒是多,嘱咐家里最多的还是要家里不要张狂“搁老家里说,咱就是外来户,外来户不张扬且要受欺负,再惹事儿,真叫人抱起团儿来对付,日子就要难过哩。”

这个例子举得特别好理解,南氏等都明白了。梁婕妤又想起衣服来“我去换上,还有三郎的衣裳,我明天叫人给他送过去。”

进了内室,梁婕妤除了厚重的宫装,换上自家做的衣服,连赞“好好,我就爱这样的。”又问侄女儿们在干什么,学了什么。梁大嫂道“三娘给请的先生哩,顶好顶好的,就是丫头们自己不争气,脑子笨,听不大懂吕娘子的,黄娘子先凑合着教。”

梁婕妤道“学点好,学点好。识字总比不识字强些。”

娘儿们说的都是家常,梁婕妤还问了嫂子们可还习惯,又问了侄女们可知道京城现在的流行。她开始犯愁,妹妹是比自己能干的,可是侄女们比起妹妹来就不行了,少不得为侄女们操心,拿出了些布帛、首饰,叫她们拿回去分了。

梁婕妤到李吉过来催促说“那边梁翁他们已领了宴出来,等回家哩。”才对梁玉道“有空就来陪我坐坐。”做了婕妤,有了自己的地方,梁婕妤估摸着这件事是行的,她也想家。有个妹妹往来通消息,她也能有人说说心里话。梁婕妤心道,贤妃娘娘总叫她妹妹来,我看我妹妹比她妹妹还强些。

梁玉道“我一准儿来。”她打算回去跟吕娘子商量一下进宫的频率,再请教一下宋奇,如果有可能,最好能请教一下袁家的老夫人。掐准了点儿,既不叫人说她把皇宫的地踩得不长草,也不叫姐姐在宫里眼巴巴的瞅着墙没个娘家人照应。

君华捧了一只螺钿的黑漆盒子过来,在梁玉面前盈盈一拜“三姨,金钱装好了。”梁玉也不打开看,顺手拿了“还挺沉,有劳,多谢。”又拿了梁玉拔下来的金簪还她。梁玉笑道“你留着吧,拿下来的东西,还有往回搂的么”

君华收了簪子,道“当不得三姨谢。奴婢送诸位出去。”引着一行人出了延嘉殿,到宫门口与梁满仓会合。

梁满仓等人身上带着酒气,神色倒还可以,显见没有在至尊父子面前丢脸。因喝了酒,梁满仓就不骑马,而是上了南氏的车。宋奇骑马随在车边“我送诸位回府。”

回到府中,吕、黄二人已带了未能入宫的小孩子等候着了。宋奇看人都回来了,一拱手“梁翁,好生歇息,明日下官再来。”梁满仓连声说“亏得有你亏得有你。”萧司空当然是个大官儿,梁满仓也不是个笨蛋,两次“教导”的人能干不能干,效果如何,他看在眼里,今天还得了皇帝夸赞几声,所以对宋奇格外的亲热。

梁玉说一声“且留步。”打开螺钿的匣子,里面满满一匣的金钱。梁玉就手抓了一把出来,将匣子给了宋奇“想来宋郎是不缺的,不过是今天赢的彩头,讨个吉利。我也得留点吉利,不能都给你,就这些。”

宋奇作出点惊讶的样子来“三姨,宋奇还真没有这个”

吕娘子上来给梁玉解释了一下,这金钱是宫里铸来玩乐用的,就不是流通的,它们最出名的用场,是年节等等的时候,帝后在台上往下抛洒,须得官做到一定的品级才得有幸在台上拣。宋奇现在的品级,拣钱都不够。

梁玉笑道“那就更得送了,再晚就不用我送了。宋郎,朱紫之贵。”

宋奇这是郎官,其实是个员外郎,从六品,还穿着青衫呢。能穿朱、紫二色,才是高官,才能拣钱。真是个好彩头宋奇心里未尝不是以此为目标,也认为自己的才干是配得上这个品级的,但是得人肯定,总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如果肯定他的人还是一个聪明人,那就更让人开怀了。

宋奇也从匣子里抓了把金钱出来袖了“谢三姨。这些足够啦。三姨,下官明日还来,还有事要说。今日有酒了,容下官回去仔细想想。”梁玉将手里的钱往匣里一扔“成,我等着。”

梁满仓被金光招了来,尖起耳朵听了,在金钱与宋奇之间,还是选了宋奇“宋郎,要不在家里歇一晚有酒了,路不好走。”

“风一吹就醒酒啦,梁翁,明天一早我准到。”

送走宋奇,梁府大门一关。梁满仓将人往厅上一招,不用他说话,黄娘子先说了“今日他们功课都照旧,奴做主,给小郎君们也一道念了念诗。天也晚了,奴也该回家了。”学生要进宫,黄娘子今天本来有假的,发现梁家大人都进宫了,还有几个毛孩子,便主动承担了照看的任务。

梁满仓忒满意,道“路上小心。”

梁玉又捏了几枚金钱给黄娘子“带给孩子们玩吧。”不等黄娘子推辞,已塞到了她的手里。接着,每个晚辈都分到了一枚,又塞给没成家的哥哥几枚,剩下的连着匣子塞给吕娘子,然后才看梁满仓,等他说话。

梁满仓清清嗓子,道“都说说,今天咋样”

两边经历对了一遍,不外是见到了什么什么样的人,有什么什么样的事。吕娘子站梁玉身后,默默听着。梁满仓他们由宋奇陪着去东宫领宴,招待他们的是太子司直萧度,也是认识的人。吃到后半场,皇帝父子来了,还说了几句话。延嘉殿那里呢,南氏说,吃饭,听歌看舞还做游戏,梁玉赢了不少钱,然后皇帝跟太子还下棋了,还带一道带太子他侄女玩了。

两下都说完了,好奇心得到了满足。梁满仓道“都听我说这个宋郎君比先前那些个都顶事儿明天他要再来,都得更客气才行”

南氏又说“三娘今天就带这些钱出来,把大头赏了,是给婕妤做脸,都不许说闲话。咱家啥都是婕妤挣来的,给她做脸是应该的。”

这才放众人回房换衣服,回来吃晚饭。

吕娘子与梁玉回房,看她拆了头发洗了脸。隔着架屏风,看着里面影影绰绰的,抱着胳膊笑道“我看必不是令堂说的那样,是也不是”

梁玉冒出个头来“杀机四伏呢。”脑袋缩了回去,套了件衣服又跑了出来“徐国夫人跟叫人换了魂儿似的,可好相处。贤妃跟叫人踩了尾巴似的,就想下套,可惜被大长公主堵回去了,她憋了一整天。还有淑妃,真是个人物。”

头梳好,吕娘子也听完了梁玉本人的叙述,笑道“才说荐人要谨慎,三娘先推出一位郡主。是我低估了三娘。”

“这个不算的,我要试探,也不拿她试。就是看三郎可怜,那么想哥哥。阿鸾也可怜,打小没了爹。巧了,就推一把,又不费我什么事儿。还能叫她们别盯着我,多划算呐”

吕娘子但笑不语,心道,有些人就是天授。低声道“宋郎君是否有朱紫之贵不好说,确有朱紫之才,要是能与他结交就好了,我看他对三娘也是另眼相看的。不过呢,这些做官儿的人,你与他们没有利益勾连,恐怕也就是个面子情,别太信他们的保证。只有斩不断的利益,没有斩不断的情份。一荣俱荣未必可靠,一损俱损的才是死党。”

梁玉道“就是那句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

“也可以这么讲。那是战国策里的话,”吕娘子想了一下说,“三娘,咱们不必太急。宋郎君一时半会且不走,府上有什么事,会有他提醒的。该着急的,是皇后和贤妃。她们会有动作的,不必担心婕妤,她现在是最安全的。徐国夫人的改变,一定是有人干预了,能干预徐国夫人的人,至少能让她再忍一阵,也会让她更忌惮府上。凌贤妃是最急的,一旦山陵崩,她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她的贤惠在婕妤身上快要装不下去了。三娘有门籍,时常进宫看看吧。”

“多久一次合适”

“十天半月就够了。想起来抬脚就去的,那是徐国夫人。时日长了小娘子就知道了,宫禁森严不假,但是只要圣人发话了,就算是住进去陪着后妃,也不是没有先例。不过小娘子不能被困在宫墙里面。”

“明白了。”

两人又将今天的事情分析一回,都得出一个结论皇帝对梁婕妤是真没什么感情,但是他现在会培养太子。吕娘子道“太子不妨与淑妃走得再亲一些,圣人会喜欢一个对自己亲人宽容的儿子的。太子是个宽厚的人啊这世间,人在人情在,人一旦不在了,还能念着旧情的人就格外珍贵。”

说着,嗤笑了一声,道“他那样的老男人,心疼小媳妇心疼小儿子,就怕谁对他们不好。唉,史记还没讲到栗姬呢。明天就讲这一段,得吃饭啦。”

这顿饭梁玉吃得还挺顺心的。

金钱洒下去,人缘收回来。先前因为梁玉太凶略有微词的人,又觉得那个做学徒省几文钱给家里买糖的梁玉又回来了。感情一好,话也就多了起来,又说起了自己眼中的皇宫。梁家一众男丁在东宫也算吃了饭,也算吃了苦,梁九郎说得最形象“在东宫那哪是吃饭那他娘的是吃书啊”

忒不幸,他们里面没有一个梁玉这样的人吸引火力,好叫别人喘口气。东宫官员何其风雅为了做好陪客,也是拿出浑身的本事。这下梁家男丁更惨了官话的音听懂了,话的内容还是鸭子听雷。两拨人冰炭不容,受刑一样的吃了一顿饭。梁满仓听儿子报怨,非常不满“你们都是猪也读书,咋就什么都听不懂哩你咋不跟你妹学学”

梁九郎唯在反抗读书上不怕死“那你咋不把我脑子生得跟妹一样呢怪我咯”

梁满仓抄起筷子就镖了过去“你他娘的”

南氏慢腾腾地说“他娘怎么你了”

轰全家都绷不住,一起笑了。梁满仓也气不起来了,笑骂“你这小王八蛋,给你老子等着,明天宋郎君来了,我头一件就请他把先生给我请了来大竹板子我给先生备好了再制不了你叫你妹拿菜刀来”

梁玉听梁满仓提起菜刀,心道,你还有脸说小先生给我的刀你还收了呢你等着,先前忙没来得及,这两天不把刀弄回来我跟你姓

宋奇早起往礼部点了个卯,再回到梁府,就看到梁府又是一派和谐了。他见梁满仓,先不说事,而是让梁满仓把梁玉也一块儿叫来“这件事情,顶好叫三姨也知道,免得下官再说一遍。”

梁满仓如今对他言听计从,派人去找梁玉,梁玉正等着宋奇来呢,与吕娘子二人相偕而来。见到梁玉,宋奇先瞄一眼吕娘子,再说话“梁翁、三姨,长话短说。今日下官原本打算提醒梁翁,经过昨天婕妤的事情,除非圣人发话,否则再没有人能拦得住趋炎附势之人登府上的门了,府上准备好了吗”

梁满仓眨了眨眼“啥”他以为,一个外来户,还是个不大叫人看得起的土包子,到了京城就得苟着,哪会有人来上门呢

宋奇低声道“这里面有无数的圈套陷阱,梁翁不可不防。趋炎附势尚不可怕,可怕的是当面巴结,背后出卖。”

梁满仓吸了一口凉气“这些人心眼儿咋这么多呢我当这些歪坏点子只有咱们穷得吃不上饭,为一口食能杀人的人才会想呢。”

宋奇道“不过是些套路,梁翁,头一样,你得立个规矩,不能什么人的钱都收,也不能给多少就收多少”他又说了许多注意事项,并且保证会帮忙多盯两天。然后,又看了梁玉一眼。

梁玉正琢磨着刀的事儿,与宋奇对上眼,问道“宋郎君”

宋奇道“三姨可知,今天早朝上,有人向圣人进谏,也算是谏太子。对,这不算什么,进谏的多了。可是太子,生气了。”

梁玉对眼前朝局还啥都不知道,吕娘子的本事里没有灌顶**这一招,她连官制都还没弄明白。但是太子这个人,她自认还是知道一点的。桓嶷那个人,三针扎不出一个响儿来,有事就憋在心里,他会生气生气也不叫你看出来,因为他平常就是一张生气脸。

梁玉问道“为的什么事”

“丰乐郡主。”

阿鸾封的就是丰乐郡主,为了她的事,梁玉就不担心了。还饶有兴趣的问“你怎么看出他生气来的”

宋奇无奈地抹了一把脸“什么事都瞒不过三姨,太子他,说话了。”

“我姐说他周岁就会说话了。”

“把谏官给骂了。”

“e”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