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隋末之万钧之势 > 第二百零三章 二京

隋末之万钧之势 第二百零三章 二京

作者:Ling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6:04:00 来源:就爱谈小说

姜万钧这属于典型的实用主义,要是说出来,魏征第一个会跳出来反对。他可不想被魏征怼得满脑袋包,

站在黄河渡口,可以看到对面李唐的军营,李渊在黄河东岸摆下了十万重兵。

相比之下,姜万钧这边的兵力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李靖和白山两人只有四万人。

颜文远需要驻守汉中,同时还要兼顾武关方向。

丘行恭在萧关,赤牛留守金城,颜二控制着天水连接关中的关陇古道。

席君买那个小皮猴子都被姜万钧都给用上了。

可见姜万钧现在是多么的缺人。

不过随着黄河开化,李唐的反扑的势头没有一开始那么凶猛,这也让姜万钧总算可以缓过劲来。

姜万钧至少有半年时间来消化关中这一片土地。

“君上,那梁师派人过来请求归附,说愿意称臣纳贡。”趙离脸上带着嘲弄之色。

这梁师都说来也有趣,不久前才对李唐表示了臣服,紧接着发现李渊被赶跑了,没办法只能继续跪。

“这梁师都啊”姜万钧也不知道说这梁师都什么好。

梁师都想要左右逢源,躲在朔方继续当他的土皇帝,突厥,李唐,大凉,三方他谁也不想得罪。

想得美,三方暂时可能都拿他没有什么办法,但不论三方谁腾出手来,都不会轻易放过他。

“称臣孤受了,纳贡就免了,大凉不差他那仨瓜俩枣的。”姜万钧不要梁师都纳贡可没安好心。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到时候梁师都回头一琢磨,大凉都没有要他上贡,他还能甘心给李渊上贡吗

“另外传令给魏征,给他十万战俘,十万头耕牛,让他安排下去,关中的土地绝对不能撂荒,百姓走了会回来的。”现在每天都有百姓往回逃,毕竟故土难离,当初一方面是因为被胁迫不得不搬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头羊效应。

李渊只想给姜万钧找麻烦,却没有提前做好安置准备,现在不少百姓都后悔了。

“剩下的战俘交给李靖,潼关要加固,三个渡口也要修缮。

还有,把我们这段时间抄家罚没的钱都花出去,粮食发到百姓手中”

姜万钧不是守财奴,粮仓里的粮食都要发霉了,百姓却一脸菜色,这能有力气做事吗

百姓饿着肚子,能躺着不坐着,能坐着不站着,这倒是节省粮食了,可这节省的意义是什么

劳动才能创造财富,全都“躺尸”了,还创造屁的财富。

是真的粮食不够吃吗

不是,是贪婪。

这是既要马儿跑,又想让马儿不吃草。

吃不饱饭,还要干活,没有力气自然效率低下,所以就不得不延长劳作的时间,而延长劳作时间带来的后果就是因为过劳而死的人剧增,死的人多了,效率就更加无法保证,这成了一个死循环。

而造成这个死循环的诱因,其实就两个字,“贪婪”。

如果从一开始就发足粮食,后边的很多灾难就不会发生。

对付“贪婪”见效最快的办法就是杀,姜万钧要给百姓发粮食,其实是在“钓鱼”。

之前的一个多月,他针对的都是那些作奸犯科,罪大恶极的“大鱼”。

这些“大鱼”若不清理一批,那是要影响到姜万钧的统治地位的。

而接下来姜万钧就要开始对那些小鱼小虾展开清理了,他们手上的权利可能不大,但县官不如现管,他们才是各项政令的执行者。如果他们一个个像豺狼似的,姜万钧有再好的政策也是无用。

全都杀光是不可能的,也不现实,但偶尔清除一批,起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不能做的。偷偷摸摸的,暗戳戳的搞点小动作,姜万钧没有发现也就算了。

可如果一直放任不管,他们便会越来越放肆,甚至到最后就成了一条条不成文的“规定”。

积习难改,到那时候再想收拾就来不及了。

将一些事情交代下去,姜万钧再次启程,他要趁着现在有空,用马蹄丈量这八百里秦川。

这可苦了追上来的褚遂良,姜万钧都要风餐露宿,他自然也不能例外。

出发的时候天上还飘着雪花,等到姜万钧返回西宁的时候,外头早已经是春暖花开。

姜万钧自己都没有想到,他不过是每个郡县转了一圈,就花了他好几个月时间。

这段时间,各路诸侯都在消化姜阎王入驻关中的消息,李渊一开始还在叫嚣要打回关中,可是在李靖和白山面前撞得头破血流后,总算恢复了神志。

李渊也觉得这样耗下去太吃亏,渡河作战纯粹是找虐,还不如调转方向,赶紧收拾了窦建德。

七月,杨桐和杨昭,达成了停战协议,决定共同征讨宇文化及,然后再决定两兄弟谁是正统。

这一战从七月一直打到了九月,李密大胜宇文化及。

王世充趁着李密战后疲惫之机对其发动了偷袭,李密战败,跑去投靠了李渊,而杨昭被俘后带回了洛阳软禁。

王世充挟大胜之威回到洛阳之后,逼迫杨桐禅位,僭越帝位,国号郑,建年号开明。

不久之后,杨桐和杨昭两兄弟被鸩杀

至此,这天下再无杨姓皇帝,也再无人使用“隋”这个国号。

姜万钧是在前往长安的路上收到的消息,他已经在做称帝的最后准备了。

为了国号,底下已经吵翻了天。

原本以“凉”做国号是顺理成章的事。

然而麻烦就麻烦在,以萧瑀为首新降的百官不太认可,凉州地处西境,如果姜万钧没有入主关中也就算了,既然入主关中,就应该一视同仁。国号确定为“凉”,岂不是让关中百姓低人一等

当然,萧瑀肯定不会直说,那太得罪人了,所以他找了一个让李刚和魏征都无法反驳的借口。

“凉”字拆开是“二京”,寓意这天下会有两个京师,两个皇帝,这如何使得

让萧瑀这么一解释,李刚和魏征两人也开始觉得用“凉”做国号有些不妥。

这可把姜万钧给愁坏了,文人果然牛批,特么找借口都能让你无话可说。

喜欢隋末之万钧之势隋末之万钧之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