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隋末之万钧之势 > 第二百三十二章 尘埃落定

隋末之万钧之势 第二百三十二章 尘埃落定

作者:Ling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6:04:00 来源:就爱谈小说

姜万钧最终还同意了萧瑀的请求,他不能以“为你好”为理由,剥夺萧瑀立功的机会。

眼下萧瑀的确需要一些功劳傍身,否则在内阁就要成为隐形人了。

至于危险,姜万钧只有提醒的义务,世上哪有没有危险的功劳

丘和带兵南下,危险不会比萧瑀。

前方的将士更是将脑袋别在了裤腰带上,姜万钧自己还不是冒险去当诱饵

吃过午饭,姜万钧踏上了回长安的路。

萧瑀什么都不敢与姜万钧同车,这种恩宠他担心自己吃不消。眼下他最希望别人把他忘了,以免被弹劾。他选择离开长安出使江南,就是要躲出去,他感觉魏征最近很不正常。

姜万钧也没有坚持。

坐在龙辇上,姜万钧开始思考接下来的抡才大典。

初试和复试的出题人不是他,但他可以最后把关。

他不准备搞得太难,尤其初试,打击到大家的积极性就不好了。

复试可以提高一些难度,姜万钧这一次的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官员,所以在务实的问题上可是适当做一些让步。

有学问未必能治理好一方,但没有学问,姜万钧更难放心了。

殿试的题目由姜万钧和魏征来负责,两人还需要再研究研究。

魏征虽然没有明,但姜万钧能够感觉得出来魏征的态度,魏征作为出题人,又作为当朝的宰相,要是最后被人没有水平,他是肯定不会接受的,所以难度上肯定不会让大家轻松就是了。

而姜万钧需要通过殿试,向外界释放一种信号。

他要告诉所有人,自己究竟要做一个怎样的皇帝。

表面上看,这次抡才大典是考验下士子的,其实也是对他,对魏征,对大宁上下的一次考验。

隋失其鹿,下共逐之。

各路诸侯纷纷举旗,投身到争霸下中来。

当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喊出了,“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尽管陈胜吴广最终失败了,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的影响却是相当深远的。

董仲舒提出来的“人感应,君权神授”之所以能被汉武帝接受,正是因为董仲舒将皇权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个漩涡中拽了出来。

皇权授,下这头“鹿”,就不再是谁想摸就能摸的了。

“唯子受命于,下受命于子”,君主受命于,奉承运,代牧民,皇权被完全的神圣化了。

不过董仲舒在肯定皇权的神圣性的同时,又以人感应,一旦皇帝行为有错,象会示警这样的方式,将皇权装到了“笼子”里。

皇权是神圣的,是至高无上的,但必须遵从意,否则就会祸事降临。这是对皇权的约束,以免皇帝胡作非为。

洪涝,旱灾,蝗灾,地震,日食等等,这些都是上在示警。

如何解释意,解释上是想警告什么呢

“意”的解释权则掌握在儒家手上。

这是一种共赢。

在经过了“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后,眼下的读书人,基本上属于儒家一枝独秀。

但儒家已经和最开始时的儒家有了很大的不同,里边不仅有法家的影子,还有阴阳五行,黄老学等学糅合到里边。

姜万钧到是很想将百家重新抽取出来,但已经不现实了。

文化体系已经形成,重新分割是很危险的,而且姜万钧也无从下手,他自己都只是一知半解。

所以想来想去,姜万钧觉得与其分割,不如去融合。

让儒家融合更多的东西,当初汉武帝不也是搞“儒表法里”吗

他也披着儒家的外衣,把自己知道的那点东西都塞进去。

等到大家接触的知识多了,知识面广了,保不齐就会孕育出有个大才来。

之前姜万钧过,佛门是指月之人,他自己又何尝不是指月之人

他不仅能看到月亮,还能看到太阳。

一手指月,一手指日

自娱自乐了一会儿,姜万钧掀开了车帘。

庄家已经长成了,今年错过了“劝耕”和“劝桑”,明年这可是重头戏。

今年作为大宁政和元年,有很多事情都没来得及准备。礼部尚书高士廉可是非常受赡,他准备好几套大礼仪都没派上用场

在人们翘首以盼中,姜万钧回到了长安紫微宫。

很快佛门的代表被召进了皇宫,没人知道佛门与皇上之间达成了什么样的共识。

但在佛门的代表离开皇宫之后,一纸诉状递到了刑部衙门。

佛门状告朱,王,李等五十九家,贪图佛门钱财,合起伙来,伪装成山贼,残害百姓,夜袭龙首山,残杀龙首山五百余名和尚,还意图谋反。

刑部连夜审理,亮前将结果呈报给了内阁,内阁签字后被送到了立政殿。

主谋夷三族,其他一干热,两千余人,或杀或流或缴纳罚金。

姜万钧都没仔细看卷宗便在上边签了字。

这里边一定有人该死却没有死的,但内阁既然已经签字,那就表示他们认可这个结果,姜万钧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再废心思。

当下午,该砍头的被送上了刑场,该流放的被送出了长安城。

至此,一场“叛乱”,尘埃落定。

对于普通人来,不过是多零谈资。可是对于世家而言,却无异于变了。

白蛇传还在上演着,佛门已经放弃挣扎,在哪跌倒就在哪趟好,现在皇权势大,佛门只有避让一条路。

反正饶寿命是有限的,如果下一代皇帝还是这么不友好,那就等下一个王朝好了。

世家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跪得整整齐齐,是的,整整齐齐。

哪怕后槽牙都要咬碎了,脸上也要挤出微笑。

不过这个世上从不缺聪明人,有人表面上和大家一起在背地里骂皇上是无道昏君。可是回到家里之后,立刻让族中子弟报名参加抡才大典。

等到各家族中的子弟在渤海公主家碰面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大家都想到一块去了。

死道友不死贫道,所谓“忠诚”是世家延续下去最大的障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