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隋末之万钧之势 > 第二百四十一章 伏火

隋末之万钧之势 第二百四十一章 伏火

作者:Ling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6:04:00 来源:就爱谈小说

姜万钧将贺表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是有用的;还有一部分虽然没用,但他必须假装有用;最后一部分是真没用的。

姜万钧事先也没想到,一次祭天活动,让他的皇权愈加稳固。

不过姜万钧并没有因此放松警惕,借用神权这种事必须要慎重再慎重才行。

一旦行成依赖,搞不好会被神权反噬。

中原周边的那些部落,动不动就把粮食和牲畜烧了用来祭祀,正是因为被神权反噬的结果。

姜万钧不敢不以此为戒。

经过一番整理,姜万钧手上最后只剩下了几十份贺表。

分别来自不同的群体,有佛门,有道门,有世家,有士族,有百官,有内阁

内阁和百官呈上来的贺表,基本都属于没用的,姜万钧一直主张广开言路,群臣想要劝谏,并不需要借贺表之名。

不过也有人会趁机说一些平时不太好说的话,比如告诫皇上,要赶紧考虑传宗接代了。

不管姜万钧心里怎么想,但内阁呈上来的贺表,姜万钧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每一份都会认真看了一遍。

oqiu

而世家和士族的贺表,姜万钧实话实说,他看起来有些吃力。里边大量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姜万钧的底子差了一些,有些典故他都没听说过。

姜万钧会将一些不太理解的地方圈起来,等有时间的时候向李刚请教。

李刚被册封为院士后便多了一项工作,那就是定期要给皇帝上课。

现在只有李刚一个院士,所以每个月至少要进宫上四节课。

等以后院士多了,就可以排班了,轮流入宫给皇上讲课。

姜万钧这么安排,等于是变向抬高了院士的身份。

若是时机成熟,姜万钧还打算成立文武官员进修班,让文武百官定期参加学习,以免与世界脱节,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而不自知。

“报名工作既然已经截止,那么就没有商量的余地。谁说情都不行,除非让天神给朕下旨。如果连这一点原则都无法坚持,那这抡才大典还有什么公信力可言那些错过报名时间的考生,可以选择两年后再来。没有意外的话,抡才大典每三年举行一次。”

姜万钧写好了批注,打发内侍即刻送去李刚那里。

接下来姜万钧再次拿起佛门和道门的贺表。

佛门和道门是一对“冤家”,不知是不是因为道门突然跳出来的缘故,佛门似乎感受到了压力,要不然也不会透露出要入仕的意愿。

这个是肯定要支持的,哪怕明知道养一群吃闲饭的,姜万钧也认了。

挂在礼部和教部下边,可以负责一些翻译,情报收集,还有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另外,关于佛门和道门的改革事宜,也可以让他们参与进来,朝廷只要加以引导就好,以后连背锅的都不用找了。

道门在贺表中,进献上来一份“丹方”,其中还包括“丹经内伏硫磺法”

硫磺、硝石各二两,研成粉末,放在销银锅或砂罐子里。掘一地坑,放锅子在坑里和地平,四面都用土填实。把没有被虫蛀过的三个皂角逐一点着,然后夹入锅里,把硫磺和硝石起烧焰火。等到烧不起焰火了,再拿木炭来炒,炒到木碳消去三分之一,就退火

炼丹家对于硫磺、砒霜等具有猛毒的金石药,在使用之前,常用烧灼的办法“伏”一下,“伏”是降伏的意思。使毒性失去或减低,这种手续称为“伏火”。

为此炼丹师创造出了硫磺伏火法,伏火矶法等等。

无论“丹经内伏硫磺法”,还是“伏火矶法”,其实都是将硫,硝,碳混合在一起拌匀然后一起烧炼。

这已经是火药的雏形,初步具备火药所含的成分。

姜万钧并不觉得意外,他早就有心理准备。

因炼丹而引起丹房失火的事故时有发生,所以道门从火药味中察觉到一丝端倪,看出与炼丹法有关很正常。

但道门想要在他们现在掌握的配方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那可就不容易了。

关键是太过危险了,炸上几次,实验的人能不能活下来都是未知之数。

而且,炼丹师追求的是炼制长生不老药,他们未必会想到,姜万钧制作的火药,仅仅是截取了“伏火”这一段。让炼丹师们自己摸索下去,指不定要走多少弯路。

等到他们成功的时候,姜万钧估计都能把“红衣大炮”拉出来轰轰轰了。

道门主动献上丹方,是想试探姜万钧的态度,如果姜万钧对“长生不老”感兴趣那就更完美了。

“可惜,道门也是想瞎了心了,还神都”

姜万钧对“神都”这两个字一点都不感冒。

这一次祭天,他实属逼不得已,否则他并没有想过要借用神权来加持皇权。

如果他想搞那些神神叨叨的东西,机会多得是,没有必要等到现在。

将长安冠以“神都”之名,听上去很有“仙气”,但却不是姜万钧想要的。

这里是人间,他是人间的主宰,哪怕是神佛也该退避三舍。

想要告诉人们,自己秉承上天的旨意,代天牧民,给自己脑袋上戴上一顶神圣的帽子就好,没必要处处彰显神圣,那只会让神跌份,让自己端坐在云端永远踏实不下来。

而且姜万钧清楚过犹不及的道理,他选中了“宁”字来作为国号,看中的便是这个“宁”字中蕴含的那种润物无声,如同潺潺流水般的宁静。

“神都”与“大宁”,在气质上违和,姜万钧并不喜欢。

姜万钧在文书上写下了十六个字。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龍则灵。”

姜万钧要表达的意思是,长安有他姜万钧在,哪里还用得着冠以“神都”之名来彰显神圣

“道门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宫宁一边小心翼翼将文书装到木匣中,一边在心中感慨道。

“陛下,皇后差人过来问,陛下休息没有。”宫宁之前几次都是直接把人给打发回去。

可眼见着姜万钧丝毫没有要休息的意思,宫宁不得不出声提醒。

从几天前开始斋戒,姜万钧就没怎么休息,昨晚更是一夜都没睡。

“去让人到立政殿打声招呼,朕今天不过去了,让皇后早点歇着吧。”姜万钧等下还打算去兵部走一趟。

今年,突厥人没有大规模南下,不过小股袭扰却并没有停过。

不知道苏定方那边准备得如何了,尽管姜万钧说过这一次全部由兵部来统一部署,制定作战计划,然后实施。但他也不能完全当甩手掌柜的,那会让人以为他不重视,寒了前方将士们的心。

虽然他可以将白山和李靖召来问话,可毕竟亲自走一趟显得更有诚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