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隋末之万钧之势 > 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乱开始

隋末之万钧之势 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乱开始

作者:Ling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6:04:00 来源:就爱谈小说

将李世民安顿下来,李渊拉着李建成的手,父子二人坐了下来。

李渊先询问了李建成的伤势,如何受伤的李渊不想再追究,他希望太子能明白他的意思,现在李唐需要的是团结。

李建成当即表态,他绝对不相信是二弟李世民所为。

李渊也向李建成保证,他绝对没有换太子的意思,而且不用等到他百年之后,天下一统之后他便退位,将皇位传于太子。

李建成连称不敢,并表示,他从没有窥视皇位之心。二弟于国有大功,未来就算由二弟来当皇帝,他也绝对服气。

李建成越是这么说,李渊越不敢松口,要是两个儿子都不争了,那李渊就要睡不着觉了。

为了给李建成增加信心,李渊不得不下放更多的权利给太子。

李建成这才勉为其难同意继续当太子。

达成了共识之后,后边的话就好说多了。

父子两人已经好久没有像现在这样坐下来说说话。

既是父子,又是君臣,还胜似师徒,在这世上,恐怕很难再找到比皇上和太子之间更复杂的关系。

有句老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皇上既希望太子能够传承自己的衣钵,又担心太子成长得太快将来不受控制,架空自己,甚至是取而代之。

所以,难啊

这一次李渊本打算好好教训教训自己的两个儿子,却不成想,两个儿子的身边都不缺能人辅佐,最后都成功上岸了。反而是他这个当皇帝的,掉到了水里,需要两个儿子搭把手才能爬上来。

如今齐王李元吉当了俘虏,自然不能用来背锅,不仅不能背锅,还要好好安抚一番才行。

而太子李建成因为遇刺,显然也不能用来当背锅侠。

原本最合适的背锅人选是李世民,可是李世民拖着重病之身回到了洛阳,人还没进城,孝名已经在洛阳城内传开,再当背锅侠肯定不合适了。

没办法,只能把所有责任全扣到李密头上。

很快宫内便传出旨意,与李密相关的人全都被下了大狱。

行刺太子,谋逆造反,诅咒圣上等等三十余条罪状。

李渊得病,太子受伤,粮草没有及时运送到前线,致使前方大败,齐王被俘等所有的罪责,全由李密以及其亲信来承担。

随着一批人头落地,洛阳的局势稳定了下来。

但后遗症却没有那么容易平息,李世民在洛阳修养半个月后,病还没好利索便再次领兵出征了。

李渊和李建成二人亲自将李世民送出了洛阳,父子三人手挽着手,这是一副极为难得的画面。

李世民到了虎牢关外,立即对虎牢关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而窦建德也是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几场激烈的战斗下来,李世民没有占到半点便宜。

可惜,再坚固的堡垒,最终还是会从里面被攻陷。

被窦建德俘虏的徐世绩,从一开始便打定主意,假意归顺窦建德,骗取窦建德的信任,然后等待时机。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场战斗,窦建德刚刚放松警惕,徐世绩便反水了,配合李世民一举夺回了虎牢关,并将窦建德生擒活捉。

承诺保窦建德一命的李世民和徐世绩最终还是食言了,李渊命令处死窦建德,李世民也只能照办。

随着大军班师回朝后。

徐世绩被加授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并被赐姓李氏。

秦王李世民有大功于国,太尉兼尚书令已经无法彰显其荣耀,特设天策府,册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并加领司徒。

被救回来的齐王李元吉,拜上柱国,司徒,侍中,并州都督,检校左卫大将军。

李神通,授命为河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左武卫大将军。

解决了窦建德这个心腹大患,李唐上下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

高兴的李渊,接连设宴,一扫之前的阴霾。

然而李唐上下高兴的劲头还没过去,福无双至,刘武周一鞋底子抽到了李渊的脸上。

本来留守晋阳的李秀宁打算以晋阳做诱饵,引刘武周来攻。

计划一开始进行得很顺利,刘武周先胜后败,被李秀宁打得抱头鼠窜。

就在李秀宁准备扩大战果的时候,罗艺突然临阵倒戈叛变了,一下子打了李秀宁一个措手不及,最终李秀宁只带几百人逃至马邑,才得以幸免。

不过刘武周也不好过,罗艺表面答应与他里应外合,其实是打着赢家通吃的算计。

进驻晋阳的刘武周庆功宴都还没来得及举办便沦为了丧家之犬,手下大将尉迟敬德和张万岁投降,刘武周被部下砍掉了脑袋。

而罗艺在占领晋阳没几天后,改旗易帜,悬挂起“刘”字大旗,奉窦建德故交好友刘黑闼为主。

晋阳在短短几日之间数次易主,这叫在一旁看热闹的丘行恭差点揪掉胡子,幸好大宁没有被卷进去,否则非被人卖了不可。

刘黑闼召集窦建德旧部起兵,自称汉东王,各地响应者不计其数。

一时间,声势之盛,比起窦建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姜万钧此时可顾不上东边的局势,大宁对南梁的战斗已经全面打响了。

丘和留守巴蜀,赵离,罗士信,牛进达从巴蜀出发,顺长江而下,而颜文远,秦琼,程咬金,则由北向南,两路大军浩浩荡荡杀向南梁。

尽管南梁早有准备,但双方的战斗力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弓马娴熟的大宁军,最大的短板是不擅长水战。

为此颜文远制定的策略是,将敌人消灭在地面上,然后封锁沿江口岸,让南梁的水军得不到后勤补给,最后只能登陆与大宁决战。

而就在南梁以为大宁根本没有水军,放松警惕之时,丘和与赵离偷偷在巴蜀训练的水军一举杀出

首战,赵离等人便为大宁缴获了千余艘楼船。

得到战船补充的大宁军,兵威更盛,南梁的守军经常是三通鼓一过,地上已经跪下了一大片。

偷偷跑过来投诚的将领排成了长队,颜文远都快成人形签字的机器。

姜万钧也没想到战事进行得会如此顺利,以至于看到捷报的时候,他好一阵子才缓过神来。

为了避免书信往来不便,他授予了颜文远全权。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