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隋末之万钧之势 > 第三百零一章 三方混战

隋末之万钧之势 第三百零一章 三方混战

作者:Ling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6:04:00 来源:就爱谈小说

再说另一边的尉迟敬德,出了门,他的脑子依然晕乎乎的。

这都拜唐俭所赐,他脑子里全是不久前唐俭和他说的话。

唐俭的父亲与李渊交好,同时唐俭与李世民也有不错的交情。

唐俭劝尉迟敬德降唐不降宁,只要他愿意归附,秦王可以保他无忧,不用担心李元吉找他麻烦。

尉迟敬德犹豫了,曾经的刘武周也好,现在的罗艺也罢,都不是明主。

谁是明主

唐俭首推李唐的秦王李世民。

为什么不是宁皇

首先是出身,宁皇姜万钧起于微末,这和出自国公府的二公子李世民完全没有办法比。

尉迟敬德作为关陇贵族出身,对身份还是很看重的。

其次是行事风格,宁皇重法度,轻宗族,有暴君始皇帝之风。反观秦王李世民,重情义,重孝道,有仁君之相。

oqiu

姜万钧轻视宗族这个“污点”,是许多世家子弟最不能容忍的。

尉迟敬德的曾祖父是后魏的渔阳懋公,祖父是北齐左兵郎中、金紫光禄大夫,北周灭了北齐之后,尉迟敬德祖父担任北周济州刺史。尉迟敬德的父亲,官拜大隋仪同。

尉迟敬德可是如假包换的贵族子弟,自然看不惯姜万钧的行为。

最后,张俭给出的理由是,宁皇羽翼已丰,尉迟敬德投靠过去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秦王不同,尉迟敬德投效过去,乃是雪中送炭,必定会得到重用,将来何愁不能封侯拜相,光宗耀祖

前边的两条尉迟敬德可以不往心里去,但是最后一条他却不能不认真考虑。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碳啊

尉迟敬德最终还是被张俭说服,决定投靠李世民,不为别的,就凭宁皇敢号称“天下第一”,他便接受不了。

决定投靠李世民后,张俭又给尉迟敬德提了一个建议,要他想办法向罗艺讨要北上抗击宁军的差事,不是为了帮罗艺,而是为了挡住大宁,为李世民争取更多的时间。只要能多挡住宁皇几天,他便大功一件,而且如此一来他也就不用和罗艺撕破脸,两全其美。

为了不暴露意图,唐俭拒绝了尉迟敬德搭救他出去的提议,这让尉迟敬德充满了敬意,有如此忠义之士辅佐,秦王何愁大事不成

正因为如此,刚才罗艺下命,尉迟敬德非常痛快的答应下来,这与唐俭的建议“不谋而合”。

接受命令的尉迟敬德,立即整顿队伍,只花了五天时间,便将五万大军拉到了雁门关一线布置了防御。

尉迟敬德本以为借助地利,可以坚守一段时日,至少十天半个月是不成问题的。

大宁军准备得并不充分,攻城器械明显不足,尉迟敬德估摸着,没有半个月时间,大宁军都无法发起攻城。

若不是担心有诈,尉迟敬德真想出城会一不会那宁皇。

尉迟敬德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他睡觉前的一句话,一语成谶。

迷迷糊糊中,尉迟敬德听到底下人禀报,城墙失守了。

爬起来的尉迟敬德,衣服都没来得及穿就冲上了城墙,此时城墙上已经是喊杀声大作,还有人正在四处放火。

“那宁皇神出鬼没,不知是怎么登上城墙的,有人说是飞上来的。”禀报消息的侍卫脸上写满了惊恐不安。

“胡闹,人怎么可能飞他来得正好,待某家料理了他”

尉迟敬德还没说完,就见一个人朝着自己冲了过来。

“是宁皇。”侍卫一边叫破对方的身份,一边飞身护主,却被一杆马槊捅了窟窿。

这可把尉迟敬德打了个措手不及,慌忙应战中,被姜万钧一马槊拍飞了出去,要不是部下拼死相救,他已经死了。

直到被人护送着逃出雁门关,尉迟敬德都不敢相信之前发生的一切是真的,没有云梯,宁皇是如何爬上城墙的

难道真的是飞上来的

之前还说坚持十天半个月的,却没想到一个晚上就都坚持下来,雁门关就丢了。

皇帝御驾亲征的不少见,可是像姜万钧这么玩命的,亲冒箭矢第一个登上了城头,斩将夺旗的,尉迟敬德只在戏文里听说过。

尉迟敬德被吓坏了,然而还有一个人也被吓了个半死,丘行恭知道皇上派人去偷城了,但不知道是皇上亲自上阵。

其实姜万钧也不想冒这个险,但他实在不放心让席君买带队。

特种作战的概念是他提出来的,大家接受的训练也是他一手制定的,可是用于实战还是首次。

这一次为了赶时间,姜万钧没有时间在雁门关这里耗费工夫。

在得知雁门关的增援已经赶到,他不想再等,不得已,不得不采用非常手段。

席君买太过年轻,也没经验,姜万钧权衡之后,决定自己亲自带队。

效果非常好,重兵把守的雁门关,在城墙失守后,直接就乱了阵脚。天又黑,他们还以为城破了,被姜万钧杀了一些人之后,有人选择了投降,被姜万钧收编然后杀到了城下,打开大门将城外的大军引了进来。

天还没亮,雁门关上升起了大宁的旗子

能够如此顺利,还多亏了尉迟敬德逃走,这让姜万钧省去不少麻烦。

取得了开门红的大宁军,没有停下脚步,快马加鞭继续南下,尉迟敬德率领残兵且战且退,不到十日,已经退到了距离晋阳只有三十里。

留守晋阳的罗艺这时候也慌了神,北边没守住也就算了,南边的李世民也没有收兵的意思。

如果李唐领兵的不是李世民,罗艺的威胁或许真能派上用场。

李元吉,李孝基,李世绩,唐俭等等,这些被俘的人中,李元吉和李孝基身份最尊贵,一个是唐皇的嫡子,一个是唐皇的堂弟,武德元年被封永安郡王。

有这两人在手,任何人都要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然而在李世民看来,这都不是问题,别说被俘的是他的弟弟和叔叔,就是他亲儿子那也不行。

哪怕罗艺杀了李孝基,将李孝基的人头送到了两军阵前,李世民依然没有退兵的意思。

罗艺想连同李元吉一起杀掉,可是他的命令传达下去之后便没了音讯。

暗道不好的罗艺赶紧带着亲信逃离了晋阳,尉迟敬德偷偷潜回晋阳晚了一步,并没能擒下罗艺,不过却救出了李元吉,李世绩,唐俭等人。

趁着独孤怀恩没有反应过来前,尉迟敬德带着李元吉等人逃出了晋阳。

半日后,姜万钧攻占晋阳。

在前方与李世民搏命的独孤怀恩,见到尉迟敬德出现在李世民的军中,顿时面如死灰,后方失守的消息也瞒不住了。

两日后,独孤怀恩战败被俘,逃跑的罗艺也被部下捆成了粽子送到了李世民的军中。

当李世民率领大军赶到晋阳城下时,白山已经度过黄河,李靖也攻占了函谷关。

李世民如果继续攻打晋阳,白山援军很快就会赶到,到时候李世民想要从容撤军都难,而且洛阳方向不容有失。

除此之外,李世民还有一种担心,河北刚刚收复,人心不稳,万一跳出来一个草头王,之前李唐取得的所有战果,将全部付之东流。

随着李唐撤兵,至此,一场三方混战落下了帷幕。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