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隋末之万钧之势 > 第三百一十五章 任重而道远

隋末之万钧之势 第三百一十五章 任重而道远

作者:Ling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6:04:00 来源:就爱谈小说

此事可大可小,霍方没有轻举妄动,而是把麻烦留给了姜万钧去头疼。

姜万钧特意将魏征带出来到田间走走,就是为了谈这件事。

想瞒着魏征那是不可能的,搞不好魏征已经从西市打听到了消息。

人口买卖,这门古老的生意也不是现在才有的。

长安的“牙行”其实就有人口买卖,姜万钧进关中之后大力整顿了一番,这些贩卖人口的牙行从地上转移到了地下。

后世有句话叫,“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在这里也适用,有人买,就一定有人卖,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人杀头都不不怕。

想要废除奴籍任重而道远啊

曾有人说过“一种被认为正确的观念,一旦印到脑子里,不是谁拿块砂纸就能打磨掉的。”

姜万钧深以为然,想要改变大家的观念,时间是不可或缺的。

时间就像筛子,虽然被筛掉的不全是“陋习”,偶尔也会将一些好的传统给筛掉,但不过一遍筛子,真没办法下咽。

姜万钧带着魏征走在乡间的路上,能够看到好的一面,自然也能看到不好的一面。

两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所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

魏征看到了民生艰难心生怜悯,姜万钧看到了宗族在地方的影响根深蒂固,心里长出一柄“骨朵”,想要将其敲碎。

关中不像河西,在这里,姜万钧已经竭尽全力,依然无法让“皇权”走进千家万户,到了县一级,阻力已经非常大。

姜万钧在河西搞的那一套,百户为一里,千户为一亭,万户为一县,在关中碰了一鼻子灰。

里长,亭长只能用本地那些比较有名望的,哪怕是县令,如果不能与地方宗族搞好关系,那也会被架空。

在这种情况下,姜万钧除了缓缓图之,别无他法。

“这治国,就像种田,要先把地犁一遍,这起垄就是制定规则。

不能这刨一下,那挖一下。

但同时也要讲究方法,因地制宜。

你看这前边有一块大石头,犁地的时候就不得不避开,不能硬往上杵。

要懂得灵活应对一些特殊情况”

“陛下说的是。”魏征在等着姜万钧往下说。

“咳咳辅机的行为是不可取的,钻了规则的空子,但处理一个辅机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姜万钧一想到还要给自己那个便宜大舅哥求情,真是恨不得把长孙无忌拉过来抽两巴掌出出气。

“臣知道,辅机并没有违背大宁的律法,所以臣最近正在想,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法律,补上这个漏洞。”

“呃,正该如此。”姜万钧扶着额头,突然觉得有点上头。

这魏征啥时候学得这么鸡贼了,很显然魏征就是在这等着他呢

不过编撰新的律法本就在姜万钧计划之内的,魏征也是知道的,那么故意等到现在,一定是还有下文。

果然,魏征从袖子里掏出了一个折子,“陛下,这是臣起草的,还请陛下斧正。”

出门身上揣着一本折子,这行为何止是可疑

姜万钧接过折子,认真翻看起来

一旁的魏征见姜万钧没有推脱,心里头松了一口气。

姜万钧完全可以收下,说拿回去再看,那样一来,魏征要么退一步,要么只能进一步。进一步的结果恐怕就要破坏现在的气氛了,甚至可能稍有冒犯。

姜万钧一看就是近半个时辰,折子上的内容涉及到几个方面,士农工商均有涉及到。

魏征这篇奏章,简单解释起来两个词便可以概括,“重文”,“重农”。

尽管魏征没有提出“重文轻武”,“重农抑商”,但意思还是那个意思。只不过他知道,姜万钧重商,重武,若是提出来抑制商业发展很难通过。

可惜,魏征想错了。

支持和监管并不矛盾,想要良性发展,制定合理的规则是有必要。

“商税要改一改。”

“陛下”魏征顿时一惊。

“等朕把话说完,商品分为很多种,有必需品,比如柴米油盐;有生活用品,比如鞋帽,农具,家具等等;还有非必须品,比如胭脂水粉,首饰等等。

商税不能仅仅是为了收钱,那就太浅薄了。

商税最重要的用途是起到调节作用。

关中缺粮,那就要降低税率,鼓励商人从外地将粮食运进来。

还有这生活用品,百姓离不开它,你提高税率,商人回头提高商品的价钱,到头来吃亏的是百姓。

而这金银首饰,胭脂水粉,酒水,茶叶等等,普通百姓根本用不起的,别说你制定十税一,你就是制定成一税一,一税二,朕也会同意。

有钱人嘛,贵族,当然要不一样。

有时候一视同仁是不对的,这就像浇菜园子一样,缺水的多浇一些,不缺水的少浇一些,水多的要排水,一刀切可要不得。

另外,百姓之间交易,不能笼统的都当成是商业行为,互通有无是生活需要

总之,这商税只是一种手段,如何使用它能够让大宁变得更好才是它存在的意义,而不是为了某人或某个群体打击异己存在的。”姜万钧很罕见的说了魏征几句重话。

魏征低着头,脑门已经冒汗了,“臣知罪,是臣心急草率了。”

魏征原本以为自己准备得很完善,没想到存在着这多问题。

“草率是草率了,但有罪还谈不上。

你提到降低农税的提议,朕觉得可行。

不过,大宁最高目标是农无税这三个字的表述有些不妥。

无这个字,容易给百姓造成错觉,好像一下子将朝廷和百姓切断了联系。时间长了,会淡化国家观念,缺少社会存在感。

所以朕的意思是,我们的目标应该不仅仅是农无税,将来条件成熟,我们甚至可以补偿种田的百姓。”

“是,是臣目光短浅了。”

“还有你提到的,有些学子因为种种原因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不得已要与商会签订卖身契一事,这个要重视起来。

国家免费教育,最后商人来剪羊毛,的确有些可恶。

但也不能那么小气,教育的初衷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变得更好。

内阁再研究研究,将学生开除就太过了。”

“是。”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