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隋末之万钧之势 > 第三百八十六章 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

交流不打成猪脑子就不错了。

“陛下,这,人迁徙并不难,可田地”萧瑀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说服皇上,但他知道,一旦真推行下去,对于江南的士族来说,恐怕是毁灭性的。

“田地怎么了朕记得,每家每户有多少田产都登记造册过的,有据可查。朕可以做主,到了洛阳之后,可以多分给他们一些上等田。”姜万钧故作大方道。

他心里明镜一样,那些登记过的田产,仅仅是那些家族明面上拥有的土地。那些没被登记在册的田产才是大头。

不仅仅是江南的那些世家,关中的情况也差不多。

姜万钧以前装作不知道,等的就是这一天。

“如果卿担心路上不太平,这个尽管放宽心,朕会让赵离率领龙卫沿途护送。”姜万钧杀气腾腾到。

没错,就是护送,若有人敢反抗,姜万钧不介意斩尽杀绝。

以前他不忍心下杀手,觉得那些世家还是有些用处的,尤其在学问上,都有很高的造诣。但,这不是他们可以嚣张的本钱。姜万钧不求他们将学问传授给大家,可他们也不能在背后使绊子,阻止寒门崛起。

自私自利,贪得无厌,妄图连他这个皇帝都要踩在脚下,以维持他们的荣光。想得美,姜万钧就算拼着被他们骂一万年,也要将他们给废掉。

到了这会儿,萧瑀算是看出来了。

这分明是皇上在与“山东士族”掰腕子,结果却掰折了“江南士族”的腿。

“陛下,没有缓和余地了吗”萧瑀知道,当他走出皇宫的那一刻,一定会沦为江南士族的“活靶子”。

“缓和余地吗朕也不是不讲情面的人,他们可以迁去洛阳,也可以迁来长安。或者去西宁,晋阳也行。时间截止到年底,过时不候。如果有人想要逃去辽东,朕会命人放行。”

“陛下,臣以为不妥。”王珪向前迈了一步道。

“说说你的理由。”姜万钧的视线在王珪的身上多停留了一会儿,这王珪是李纲举荐的,被姜万钧任命为“秘书郎”,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将内阁的文书整理好后送到姜万钧的书房,同时将姜万钧批阅后的奏章带回内阁。

此人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几乎可以和朝中所有官员都能说得上话。但要说他长袖善舞又不准确,有时候脾气和魏征到是有些相像,所以魏征那么挑剔的人,对他也是赞誉有加。

“陛下,江南士族在地方有着极高的声望和影响力,陛下一道旨意就想将他们迁走,恐怕不仅难以执行,还会失去民心。若采用强硬手段,极有可能引发民变。”王珪没有在该不该迁走那些家族的问题上纠缠,而是在具体执行上提出了异议。

“卿的担心不无道理。”如果此事好办,姜万钧早就打算学习西汉,对地方豪强采取“定期迁徙”的方式,斩断他们的触手。

“不过,没有困难要做,有困难也要做。

地方世家豪强长期把持着当地的政治,经济,已然成了国中之国。历朝历代,但凡是英明的君主都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反而是那些昏聩无能之辈,才会选择听之任之,只要不出大乱子,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仅是在地方治理上,在对待周边四夷的问题上也是如此。

嫌麻烦,有顾虑,只顾眼前一时的太平。

结果长期以来,边关不宁,地方土地兼并严重,到是京城,莺歌燕舞,一片虚假的繁荣。

如此这等,君不君,臣不臣,国不国,如何实现三代之治”姜万钧摆手阻止了其他人开口,接着说道“朕也知道,大宁刚刚完成一统,中原大地百废待兴,实在不宜逼迫江南士族,万一他们闹起来,乱起来,这好不容易等到的太平日子可能会戛然而止。

这正是那些世家能够传承至今的依仗,也是他们有恃无恐的原因,他们觉得朕不敢,你们也不敢,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他们下杀手。

但是,这个麻烦今天不解决,要等到什么时候来解决

今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朕等得起,天下的百姓等不起。”姜万钧已经是非常克制了。

其实姜万钧一直想要将土地收归国有,但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将土地收归国有,以后禁止土地买卖,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但如何保证在执行的时候,不会因为一些人私心作祟给玩砸了是个大问题。

就拿那些来自世家的官员来说,只要他们暗箱操作上下其手,要不了几年就能配合着把属于大宁的土地变成他们家族的。

再好的政策,无法执行又有什么用

所以对于大宁来说,未来几年时间,“用人”是关键。

只有用对人,才能保证政策的“准确执行”,“有力执行”。

这一次江南搞出来的“舞弊案”,一刀捅在了大宁的软肋上。

是试探也好,是威胁警告也罢,姜万钧都必须采用雷霆万钧之势,予以有力回击。

至于王珪等人,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

他们在处理政务的时候,经常将“周全”当成是最高标准。

“周全”,也就意味着要保证各方面的利益。

换句话说其实就是“保守”。

当臣子们保守的时候,做为君主就不能太保守。

王珪还想开口,不过却被李纲给挡在了身后。

“陛下,臣以为让江南各世家迁徙至洛阳并无不妥,想必他们也不愿意长期游离在朝堂之外。”李纲说着看了萧瑀一眼。

对于那些世家而言,搬到洛阳不全是坏事,躲在江南固然是天高皇帝远,可是这也造成了,他们远离权利核心。

读书人或许有淡泊名利的,但往往淡泊名利者都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而这恰恰是离不开朝堂的。

“不过,臣建议,陛下不如下旨,允许他们留下一分支,留守原籍,守护祖宗祠堂,保证香火不断。”李纲这个补充非常重要。

姜万钧之前的旨意多少有些不近人情,补上了这一条,那么在外人看起来更容易接受一些。

“可。”姜万钧并不是听不去劝谏的人。

“陛下,是否可以将那些世家腾换出来的土地分给当地的百姓”魏征又在世家的“棺材板”钉一根钉子。

“可以。”

“陛下,颜文远不久前还在念叨,水师人手不足,或许可以从招募一批新兵”丘和也提了一条建议。

“陛下,应减免地方赋税”

“陛下,天下一统,此乃天意,理应大赦”

因为李纲开了个头,大家开始踊跃发言,献谋献策。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