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隋末之万钧之势 > 第三百九十七章 谁是质子?

隋末之万钧之势 第三百九十七章 谁是质子?

作者:Ling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6:04:00 来源:就爱谈小说

李世民感慨了一会儿,收拾了一下心情继续处理奏折。

他的心中像一壶烧开了的水,外界施加在他身上的强大压力,并不会让他退缩。相反,他乐在其中。

“陛下,崔贵妃求见。”太监佝偻着身子,小心翼翼禀报道。

“今天宫内谁当值”

“是段志玄将军,尉迟将军走之前特意交代过,段志玄将军以后不得离开陛下左右。”太监如实回答道。

“敬德有心了,明日代朕去敬德家看看,看看府上缺什么少什么。”李世民对尉迟敬德的安排非常满意。

“是。”太监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安排。

“传贵妃进来吧”李世民猜也能猜到崔氏为何而来。

送质子去长安的事,宫内已经都知道了。

送谁去现在还没有定下来,最合适的人选无疑是崔氏为他生下的那个儿子了。

这个儿子就是在长安出生的,在李秀宁身边长大,感情自然也不一般。有李秀宁照顾,在长安肯定不会吃苦。

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个质子,将来非常有可能成为继承人,有始皇帝嬴政这个例子在前,意义就变得不一样了。

送质子去长安不再是一件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事,而是变成了镀金。

孩子们还小,并不懂那么多,但是他们的母亲却明白其中的道理。

作为质子去长安,是有功于大唐。为了安大宁的心,李世民非常有可能将质子册立为继承人,而母凭子贵,她们也会水涨船高。

可惜,她们只猜对了一半。

李世民深受同室操戈,兄弟阋墙之苦,怎么可能选一个在外头长大的儿子当自己的继承人

即便迫于外力干预,暂时不得不妥协,但将来他一定会想一个万全之策。

未来的继承人一定是他自己培养出来的,送去长安的质子,远离他的身边,和他这个当父亲的都不一定亲近,更不用说和其他兄弟了,所以绝不可能成为未来真正的继承人。

现在他有五个活着的儿子,拜前太子李建成所赐,夭折了两个。

李世民最喜欢的恰恰是崔氏带回来的儿子,这也正是他迟迟没有确定送谁去长安当质子的原因。

他被圈禁这几年,除了生儿子也没别的事可做。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所处的环境太压抑了,在洛阳出生的几个孩子胆子特别小,李世民怎么看都觉得不满意。而崔氏带回来的儿子却不一样,父子二人站在一起,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所以被李世民取了一个“宽”字,寓意,“宽阔”,“宽广”,“宽厚”。

这一个“宽”字,既是李世民对未来大唐的一种雄心壮志,他不要在“狭窄”的辽东偏安一隅;同时也是他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希望他能宽以待人,尤其是几个兄弟姐妹。

如果崔氏也如同其他人那般肤浅,李世民就要失望了。

“”

崔氏进了门,盈盈一拜,不等开口就被李世民扶了起来。

“爱妃这么晚了,找朕有什么急事吗”

“妾身并无急事,刚被宽儿吵醒,睡不着出来走走,正好见陛下这里还亮着灯,所以想找陛下说说话。”

“哦爱妃想和朕说什么”李世民直接忽略了孩子吵闹的事,说明他此时心情已经很不“美丽”了。

“最近宫内都在传陛下欲送一皇子进长安做质子的事,此乃国事,妾身本不该多嘴,但既然涉及到了诸位皇子,妾身是做母亲的,不能不问,不知是不是真的”

“是有此事。”李世民没有否认。

“那,不知陛下是否已经有了决断”

“爱妃以为谁合适”

“妾身不知。作为母亲,妾身自然不希望宽儿去当这个质子。若陛下一定要宽儿去长安,妾身愿随行”崔氏说着眼泪扑簌簌往下掉。

崔氏愿意跟孩子一起离开辽东,那么“母凭子贵”也就不存在了。这让李世民松了一口气的同时,立刻就心软了。

“朕何时说过要宽儿去当质子了如果朕觉得宽儿是最合适人选也就不用等到现在了。”

“真的”崔氏收住眼泪。

“君无戏言。”

“那妾身没事了,这就回去”崔氏说着就要往外走。

“等等,你的事是解决了,可是朕的事还没解决啊”李世民赶紧拉住崔氏。

“陛下还有何事需要妾身帮忙”

“来,坐下说。”李世民拉着崔氏坐了下来。

“既然你提到了质子的事,那你就要帮朕拿个主意,除了宽儿,你觉得谁合适”李世民很纠结,事实上,李宽绝对是最合适人选。但将李宽排除在外后,李世民也不知道该怎么选。

崔氏犹豫了一下,她可以不回答这个问题,而且聪明人也不会回答这样的问题。

可是见李世民一脸愁容,崔氏还是忍不住将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以妾身之见,恪儿是不二人选。”崔氏肯定的答道。

“嗯杨氏啊”李世民思索了一会儿。

杨氏正是当年因为李世民和李元吉被杨广算计,李渊从中和稀泥后,送到他府上来的,也是后来的秦王妃。

在李世民被圈禁后,秦王妃杨氏也受到了牵连,因为对后宫嫔妃不敬,被李渊给贬为了庶人。

考虑到太上皇还活着,再加上杨家对自己没有什么助力,所以李世民即位后,杨氏因为儿子李恪仅仅被册封为嫔。

李恪的确是一个合适的人选,杨家在关中还有些影响力,但,对杨氏太不公平了。没有享受到该有待遇也就算了,如今还要母子分离,这

看出了李世民的为难,崔氏接着说道“陛下何不让杨氏随同恪儿一同前往长安即避免了母子分离之苦,同时也可以让她回娘家看看。”

崔氏还有一句话没有明说,杨氏留在辽东,处境并不好,毕竟她做过秦王妃,又是在李世民境遇不佳的时候一同吃过苦,偏偏她还生下了一个儿子,所以宫中许多人都将其视为最大的威胁。与其让她留在辽东受罪,还不如送她离开这个漩涡。

崔氏没有明说,但是李世民却听懂了。

这的确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