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隋末之万钧之势 > 第三百九十九章 家族企业

隋末之万钧之势 第三百九十九章 家族企业

作者:Ling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16:04:00 来源:就爱谈小说

小骨朵扁了扁嘴,想哭,但看着太监和宫女哭得那叫一个伤心,脑袋咣咣撞在地上,已经流血了,她有点不知所措。

“父皇”

“去给父皇倒杯水,让父皇压压惊。这一天天的”姜万钧这颗老心脏有点吃不消。

“那他们”小骨朵用手指着总喜欢陪她玩的宫女。

“行了,下去吧”姜万钧没有迁怒旁人的意思。

用惩罚小骨朵身边的人办法来吓唬她,那是德妃喜欢用的方式。时间长了,小骨朵都不敢去德妃那里玩了。

而姜万钧和长孙皇后两人都不太愿意使用“杀鸡儆猴”的方式,他们更希望小骨朵能够懂得善待身边的人,当一个干干净净的小公主。

小骨朵从地上爬起来,拽着小宫女甩开两条小短腿就往外跑。

其他宫女太监连忙谢恩。

说来也奇怪,皇上很少冲她们发火,但她们却从心底感觉到敬畏。

或许是因为听到太多关于皇上的神乎其神的传说,所以在她们心中,皇上已经不是凡人。

尽管皇上不冲她们发火,但神灵的意志却是不容违背的。

宫里宫外都在盛传,皇上是从天上下来的,上承天意,下御九州,统一这四海八荒,要建造大宁盛世。

不管姜万钧愿意不愿意,他都正在被打造成“神灵”。

前几日世家代表联名上书,想要给他这个大宁帝国的皇帝上“神武皇帝”尊号,还要给刚刚诞下皇子的长孙皇后上尊号,不过被姜万钧给驳回了。

姜万钧记得,历史上好像就是从唐朝时开始流行为皇帝上尊号的,那李隆基先后曾加了五、六次尊号,什么“神武皇帝”,“圣文神武皇帝”,“天宝圣文神武皇帝”

活着的时候上尊号也就算了,死后还要追加,结果就是好听的词都给占用了。

以至于后世之君,上个谥号都要十几个字起步,不管多烂的皇帝,名头却响亮得很,就是很难被世人所接受,成了自娱自乐。

姜万钧可不想吞下那裹着糖衣的“药丸”,所谓的“神武皇帝”尊号,和“天可汗”的尊号一样,都是希望把他给“供”起来。

就跟那庙里的菩萨似的,最好一动别动,每天接受“烟熏火燎”就够了,剩下的事全由人间的“代言人”说了算。

而皇权的“代言人”是谁

是百官吗

非也。

“皇权”的代言人是那些“世家”,“地主”,“豪强”。

至于百官,只不过是他们用来装点门面的,偶尔在庙里维持一下秩序,收拾香炉,擦一擦雕像,打扫一下卫生等等,要么就配合他们上下其手,将所有不合理变成合理的“工具”。

换成以前,那些世家,或许真能把百官给忽悠瘸了,冲锋陷阵为他们打工却不自知。

但是现在,以魏征等人为首的一批官员,都是姜万钧精挑细选出来的,怎么可能轻易上当

所以世家“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内阁刚刚通过一项决议,正式将那些参与经商的世家,定性为“商会”组织,换一种解释就是“家族企业”。

“商会”每年都要进行财务申报,然后统一纳税,敢瞒报、漏报,颜六会请他们去喝茶。

对于那些“商会”而言,未来求学,经商,入仕等等,都不会受到影响。

但他们手中的土地,却不再享受普通百姓可以享受到的减免政策,他们从佃户和私奴手中剥削来的财富,转手还要向国家缴纳商税。

钱财上的损失还在其次,关键是声誉上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久而久之,人们都会将他们当成“商人”,而非受人尊敬的“道德楷模”。

如果他们想摘掉“商会”的标签,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分家。

将一个大家族拆分开来,只要经营范围和规模不超过一定的标准,都可以免于被打入“商籍”。

这是考虑到,有些家庭经营一些小买卖贴补家用,这是人之常情,不能一杆子打死。

当然,这中间肯定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姜万钧只能慢慢来。

士、农、工、商,被人们叫了这么多年。

现在的情况是“士无书”,“农无田”,“工无艺”,“商无货”。

“士无书”,手中有书,心中无书,仁义道德只存在于口头上,于国于民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快成一颗“毒瘤”了。

不可否认,其中有一部分士族是好的,但在大势的裹挟下,他们很难立身,身都不立,如何“立言,立行,立德”

“农无田”,百姓以种田为生,从事的也是农业生产工作,可是农田不是他们的。就像卖炭翁中提到的那样,卖炭的烧不起炭。

种田的吃不起粮,这样的农还是农吗

“工无艺”,作为工匠,很多人只有粗浅的手艺,技艺多年没有进步,偶尔有进步也不被人重视,最后沦为了不伦不类的社会边缘人。

这样的“百工”,如何能支撑得起大宁的发展需要

“商无货”,作为商人,买卖的东西扎堆在几种暴利的行当里,盐,铁,粮,布,糖垄断,囤积,发灾难财等等恶劣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这样的商业系统,结构上就有问题,发展的到最后全是畸形。

有钱了就买地,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产,官商勾结

别的上位者是怎么想的姜万钧不知道,反正他是心里不踏实。

有钱,有地,有权,再豢养家奴和私兵,好嘛,这不是活脱脱一个造反的苗子吗

想要改变“士农工商”这个体系,姜万钧首先就要拿“士”开刀。他们有学问,是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他们如果不改变,那么让他们去帮着自己治理这个国家就是一个笑话。

这就好比让老鼠守卫粮仓,姜万钧一个不留神,他们就把粮仓搬空了。

剔除掉那些不合格的,留下合格的,大力培养有用的

一边鼓励和扶持寒门,一边改造士族。

现在大宁一共只有不到两千万的人口,姜万钧盯得住,哪怕中间出现一些波折,他也抗得下来。

更何况,下边还有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能臣,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现在绝对是一个天赐良机。

再等上个几年,人口会急剧增加,而且未来还可能伴随着天灾**,姜万钧未必有那么多精力和耐心来改造士族的格局。迫不得已,他唯有诉诸武力了。

魏征等人正是因为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非常愿意配合。他们清楚,如果他们办不好,等到皇帝亲自下场,那就是刀架在脖子上,逼那些世家进行改变了,那些江南的世家就是榜样。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